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金能公司4331工作面为煤与瓦斯突出工作面,地质构造复杂,为了防治4331工作面石门揭煤、煤巷掘进及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研究了切实可行的局部综合防突技术,在石门揭煤与煤巷掘进时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突出危险性,并采取保护层开采、超前排放孔、煤层水力冲孔、预抽钻孔等防突措施以及安装压风自救装置防治突出,措施实施后再进行效果检验和区域验证,直到无突出危险为止。  相似文献   

2.
针对石门揭煤过程中发生突出的严重破坏性,结合新兴煤矿矿井实际生产以及煤与瓦斯突出情况,介绍了新兴煤矿三水平主运石门,揭露90、91层煤实施的防突措施及效果检验。结果表明:经过有效的区域防突预抽措施和局部防突措施,三水平主运石门揭煤工作面预抽效果达标,同时证明了90、91层透气性特别好,较容易抽放。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求在实施区域防突措施有效后的局部防突措施,真正消除石门揭煤的煤与瓦斯突出,根据高压水切割煤岩机理,在贵州湘能股份有限公司神仙坡煤矿114反石门揭煤过程中试验了高压水割缝增透防突技术。结果表明,高压水割缝增透防突技术由于其单孔控制范围增大,石门揭煤时预抽瓦斯的钻孔工程量降低了50%以上,揭煤的工期缩短了40%左右;同时提高了石门瓦斯的抽采率和抽采的瓦斯浓度,是煤矿石门揭煤的一项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王岩 《煤》2014,(2)
阜生煤矿是高瓦斯矿井,在巷道开拓石门揭煤时需要进行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通过对工作面突出危险性进行预测,制定了相应的防突措施,经过揭煤工作面区域验证及防突效果检验,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5.
中泰公司011622车场石门揭煤,采用"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防突原则,利用钻孔进行瓦斯抽排放、远距离放炮、反向风门等综合防突措施,达到了理想的消突效果,安全顺利地完成了石门揭煤工程。  相似文献   

6.
石门揭煤环形闭合底板巷区域防突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深井强突出煤层多石门联合揭煤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难点,提出实现突出煤层的本质消突的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先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补充的两级"四位一体"综合防突对策.根据现场工程地质特点,构建了环形闭合底板巷,保证了大面积预抽穿层钻孔成功实施,形成类似条件下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区域性措施成功实施的典范,为突出矿井石门揭煤穿层预抽钻孔区域性消突措施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突出煤层石门揭煤是突出矿井防突工作的关键过程,研究安全有效的突出煤层石门揭煤技术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和采掘接替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综合分析鹤煤四矿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结合石门揭煤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穿层钻孔瓦斯抽放、水力压裂与强化抽放、注马丽散加固煤体等综合性措施,安全快速揭开了煤层。  相似文献   

8.
煤与瓦斯突出多发生在掘进工作面,而石门揭煤所占比例更高。通过实施常压水洗防突技术,石门揭煤不仅消灭了煤与瓦斯突出,而且煤层揭开后,瓦斯压力减小,缩短了揭煤时间,加快了石门揭煤进度,取得明显的经济和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9.
《煤》2016,(4):33-35
文章通过对芦河煤业副斜井揭煤过程中采用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即区域突出防治和局部突出防治措施,进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在防突效果检验合格后,对消突钻孔进行注浆加固,增强煤岩强度,从而提高煤岩自身支撑力,降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并且在揭煤段严格按照揭煤过煤门段措施进行施工,为工作面的安全掘进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近距离突出厚煤层群石门揭煤具有煤层厚度大、煤层松软、层间距近、穿煤段长等特点,因此防突技术难度大,严重影响矿井采掘部署。针对石炭井焦煤公司具有该特点的上831运输石门揭煤工程,提出了地质及层位超前探测、区域预抽联合消突、渐进式揭煤、超前支护等综合防突技术措施。现场应用表明,综合防突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防止了揭煤过程中的煤与瓦斯突出,实现了安全、快速揭煤。  相似文献   

11.
王志玉 《山西煤炭》2011,31(9):58-61
寺河矿西井区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根据煤层瓦斯地质条件,西井区将预抽煤层瓦斯作为区域性防突措施。本文论述了首采工作面的区域消突措施,采用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法、残余瓦斯含量法和综合指标(D值)法对工作面区域消突效果进行了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平煤九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且该矿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严重影响了矿井安全生产和巷道安全快速掘进。该矿己16-17-22050机巷掘进工作面瓦斯压力大、瓦斯含量高,属于突出危险区域。为了有效消除区域突出危险性,对该巷道煤巷条带采取了低抽巷穿层钻孔预抽瓦斯技术、煤巷条带深孔卸压释放瓦斯技术、煤层注水等一系列综合防突措施。通过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区域验证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技术手段,特别是多手段的综合防突措施应用,成功消除了突出危险性,并结合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为巷道的安全掘进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徐守仁 《煤矿安全》2012,43(6):105-107
为了对新义煤矿12011采煤工作面进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根据工作面煤层赋存比较复杂的具体条件,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选择效检钻孔,并用3σ法则对效检钻孔个数进行数学分析。采用钻孔指标法、残余瓦斯含量法以及突出预兆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最终确定消突效果。  相似文献   

14.
 九里山矿二1煤层属于严重的煤与瓦斯突出煤层,采用常规的区域瓦斯防治措施,严重影响了掘进工作面的生产效率,通过采用沿空留巷增加区域顺层长钻孔的预抽期,结合掘进过程中的水力掏槽措施的综合防突技术,消除了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实现了煤巷安全快速掘进。  相似文献   

15.
为保障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通过分析近几年回采工作面的突出案例,找出了突出工作面区域防突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回采工作面普遍存在瓦斯基础参数缺乏,突出区域预测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不合理,地质构造带区域防突措施不到位,回采工作面开拓部署不合理,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方法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大量测试瓦斯基础参数,掌握回采工作面的瓦斯赋存规律,根据煤层的变质程度考察区域预测瓦斯含量临界值,编制回采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加强地质构造带抽放钻孔的施工力度,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确定合理的瓦斯抽放预抽期,进行工作面消突效果预评价,确定检验孔的布置原则。  相似文献   

16.
陈勇  马金魁  熊伟 《中州煤炭》2020,(1):43-45,50
煤与瓦斯突出是矿井生产过程中最为严重的瓦斯灾害,瓦斯地质因素是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必要条件,主要表现为瓦斯赋存和瓦斯突出的地质条件。在分析瓦斯地质与煤层瓦斯赋存和煤与瓦斯突出的基础上,结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中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要求,以煤层瓦斯地质为根源,提出基于瓦斯地质的“四位一体”防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逢春煤矿急倾斜煤层透气性低、预抽瓦斯时间长、防突掘进工作面局部防突措施工程量大、安全威胁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俯伪斜自卸压综合抽放技术提高急倾斜单一严重突出煤层瓦斯抽放率,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技术。该技术在逢春煤矿S1862工作面的应用结果表明:台阶回采后对下部煤体的卸压保护范围达到7.60~9.97 m,工作面每个台阶推进速度在3~19m/班,平均推进度在7 m/班。因此自卸压综合抽放技术能有效地减弱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并显著减少回采期间的瓦斯涌出量,通过伪倾斜正台阶采煤方法的自卸压原理可确保回采前方煤体不处于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状态。  相似文献   

18.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区域措施先行,局部措施补充",由于焦作矿区不具备解放层开采条件,地面抽采效果差,只能采取井下区域预抽的区域防突措施,但由于开拓滞后、接替紧张,区域预抽时间严重不足。为了解决采掘和抽采的矛盾,九里山矿在16021工作面试验了高水速凝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从而延长了区段预抽时间,提高了抽采效果,被掩护掘进面16041运输巷掘进过程中采用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区域措施、水力掏槽局部防突技术,加快了掘进进度,降低了效检超指标率,减少了瓦斯超限次数。  相似文献   

19.
以千米深井朱集西矿11-2煤层115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进行了应力主导型突出精准防控技术应用研究,测试了煤层及其顶板厚硬岩层瓦斯力学参数,评价了煤层突出危险性及煤岩层冲击倾向性,分析了11501工作面回采动力灾害属性,研究了动力危险区划分方法并进行了区域预测,制定了针对高应力危险的大直径钻孔、顶板深孔预裂爆破、煤层注水区域卸压措施及顺层钻孔预抽区域防突措施,配套了工作面回采邻近层瓦斯涌出治理技术,考察了动力危险防控及瓦斯治理效果。结果表明:回采期间局部预测最大钻屑量为3.9 kg/m、最大残余瓦斯含量为5.14 m^3/t、回风流瓦斯浓度维持在0.45%以下,未出现预测指标超标及瓦斯超限事故,实现了应力主导型突出动力灾害分区、分级的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20.
张凤奎 《中州煤炭》2019,(8):24-26,30
针对马兰矿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巷道掘进时面临邻近层消突的现状,选择在8号煤层掘进过程中对9号煤层进行联合消突方案的研究与应用。实践表明:采用联合消突的方式,不仅缩短了工作面执行综合区域防突措施的时间,确保了“抽、掘、采”平衡,同时,在进行巷道掘进时,能够降低掘进区域突出危险性,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减少瓦斯治理费用,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