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马亮  严海琳  肖雪  杨锦林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1):2589-2596
背景 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在应激状态等刺激下易发生消化道出血(GIB),反过来GIB严重者可诱发IHD。IHD合并GIB患者面临的死亡风险比单一的IHD或GIB患者更高。季节及气温可能增加IHD合并GIB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风险,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 探讨IHD合并GIB的季节分布特点及其与气候温度的关系。 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IHD合并GIB住院患者73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史、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史、抗凝药物应用史、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及入院时间、IHD类型(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GIB部位(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和不明原因GIB)、离院方式(死亡结局)。从成都市气象局获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成都市的气象信息:月平均高温、月平均低温、月平均气温、月温差。根据气候学通用的季节划分方法,结合成都地区的气象特点划分四季:春季(3—5月份)、夏季(6—8月份)、秋季(9—11月份)和冬季(12月—次年2月份)。分析IHD合并GIB患者的季节住院比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季节发病情况、出血部位季节发病情况、死亡的季节情况。 结果 IHD合并GIB患者平均年龄(72.8±11.3)岁;男493例,女237例,男、女性别比为2.08∶1。男、女性70~79岁年龄组的占比较高,分别为35.29%(174/493)和39.66%(94/237)。每年7—8月的气温最高,12月、1月的气温最低,每年春季的温差变化大。冬、春季患者住院比例高于夏、秋季(58.8% vs 41.2%,χ2=3.907,P=0.003)。与夏、秋季节相比,春季IHD合并GIB患者住院比例升高(χ2=2.912,P=0.020;χ2=2.567,P=0.033);与夏季相比,冬季IHD合并GIB患者住院比例升高(χ2=2.191,P=0.03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IHD合并GIB患者住院人数与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rs=-0.280,P<0.05),与月温差呈正相关(rs=0.260,P<0.05)。与夏、秋季节相比,冬季IHD合并GIB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率升高(χ2=3.755,P=0.006;χ2 =3.167,P=0.013);春季IHD合并GIB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率较夏、秋季高(χ2=3.108,P=0.015;χ2=2.520,P=0.036)。与夏、秋季节相比,冬季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升高(χ2=2.963,P=0.018;χ2 =2.528,P=0.035);春季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较夏、秋季高(χ2 =3.056,P=0.016;χ2=2.620,P=0.031)。与夏、秋季节相比,冬季下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升高(χ2=2.773,P=0.024;χ2=2.973,P=0.018);春季下消化道出血发病率较夏、秋季高(χ2=2.757,P=0.025;χ2=2.957,P=0.018);冬季不明原因GIB的发病率高于夏季(χ2=2.449,P=0.040)。与春、夏、秋季相比,冬季IHD合并GIB患者的死亡率高(P<0.05)。 结论 IHD合并GIB患者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其发病受季节及气象因素中月平均气温和温差的影响,月平均气温降低或温差增大增加了IHD合并GIB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GIB和死亡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吴金 《安徽医学》2009,30(8):910-912
目的分析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状况,探讨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尤其伴含深部真菌感染与死亡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以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7~2008年ICU出院的75例院内感染患者,以单一感染(A组),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B组),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伴含深部真菌感染(C组)的发生率、病死率、住院天数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的发生率为45.33%,病死率为23.53%,平均住院天数20.41;B组的发生率为54.66%,病死率为39.02%,与A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住院天数55.15,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生率为26.67%,病死率达55%,平均住院天数33,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与住院周期延长互为因果,而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伴含深部真菌感染可导致病死率增高。重视院内感染的全面监测,及时防治深部真菌感染对降低危重患者院内感染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罗玲  黎明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9):1114-1117
目的 探讨湖北省气象因素对水痘发病情况的影响,从而为华中区域水痘传染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湖北省孝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以来水痘疫情报告卡,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患水痘的6 3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气象数据包括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及日照时数,由湖北省孝感市气象局提供。统计分析考虑到气象数据严重的共线性且多元线性回归结果不理想,因此采用不同季节发病情况与单一气象因素构建回归模型来评估水痘发病情况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 2009—2012年,水痘年平均发病率为32.838/10万,无死亡病例。在夏季和冬季出现发病高峰,呈现典型的双峰曲线动态,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34.69%(2 194/6 324)和32.84%(2 077/6 324)。夏季水痘发病例数高于春季和秋季(P<0.01);冬季水痘发病例数高于春季和秋季(P<0.05)。水痘发病例数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及日照时数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春季与冬季气温、日照时数均与水痘发病率呈显著相关(P<0.05),夏季各气象因子均与水痘发病率呈显著相关(P<0.05),而秋季仅有日照时数与水痘发病率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湖北省水痘发病情况呈现显著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季节差异,气象因素可以较好地解释不同季节水痘发病率的波动。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 pneumonia,MP)在昆明的发病率、性别、发病季节及发病年龄分布的情况.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呼吸道感染儿童11 473例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近5 a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共有11 47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行支原体抗体检测,MP阳性数为2 952例,阳性率为25.73%,男性患儿阳性率21.89%,女性患儿阳性率30.87%,男性患儿低于女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体阳性率最高季节,在冬季阳性率为28.41%,春季其次为28.24%,秋季最低为23.07%;0~1岁年龄阳性率最低为9.86%,其次为1~3岁年龄段和4~6岁年龄阳性率,>6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为30.43%,趋势χ2检验χ2 = 178.208,P<0.001,可见儿童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年间比较,2011年MP阳性率最高为33.75%,与其他年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1年昆明地区曾有MP感染流行,儿童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感染的高峰期春季和冬季,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检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树脂型窝沟封闭剂与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结合不同粘接系统应用于乳磨牙窝沟封闭的操作时长、接受度及封闭效果,为口腔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的儿童提供更适宜的口腔医疗保健措施。  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第2乳磨牙随机分为3组:树脂型窝沟封闭剂 + 全酸蚀组(SO组,对照组),树脂型窝沟封闭剂 + 自酸蚀粘结剂组(SE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 + 自酸蚀粘结剂组(SS组)。进行窝沟封闭并记录操作时间与治疗感受度,3、6、12个月复查封闭剂保存情况及患龋情况。  结果  (1) SO组62人共纳入228颗牙,SS组63人共纳入234颗,VS组56人共纳入221颗牙;(2)SE组操作时间(181.88±12.37)s及SS组(103.07±11.37)s与对照组SO组操作时间(108.56±8.65)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 460.163,P < 0.001);(3)与另外2组相比,SO组的治疗感受度较差(Z = 20.232,P < 0.001);(4)3 m复查时,SO组封闭剂保存率和龋发病率分别为100%、0%,SS组保存率和龋发病率为62.1%、2.2%,VS组保存率和龋发病率为93.1%、1.8%;6 m复查时,SO组封闭剂保存率和龋发病率分别为98.2%、1.8%,SS组保存率和龋发病率为52.3%、4.2%,VS组保存率和龋发病率为89.2%、3.3%;12 m复查时,SO组封闭剂保存率和龋发病率分别为95.0%、5.0%,SS组保存率和龋发病率为42.8%、7.2%,VS组保存率和龋发病率为78.9%、6.2%。3次复查中,SO组的保存率最高,3组封闭剂保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 m复查χ2 = 144.286,P < 0.001;6 m复查χ2 = 159.703,P < 0.001;12 m复查χ2 = 152.945,P < 0.001)但3组的防龋效果相似(3 m复查χ2 = 4.842,P = 0.089;6 m复查χ2 = 2.153,P = 0.341;12 m复查χ2 = 0.915,P = 0.613)。  结论  自酸蚀粘接剂结合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可简化操作步骤、提高患儿的舒适度、且封闭效果较好,对口腔医疗资源匮乏地区封闭技术的推广来说是一种切实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前、后儿科住院患儿疾病种类的变化。方法 收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儿科2019年2月-2020年1月(COVID-19疫情发生前1年)1931例和2020年2月-2021年1月(COVID-19疫情发生后1年)618例住院患儿的性别、年龄、常住地、疾病诊断等相关信息,对COVID-19疫情前、后1年住院患儿的总数、常住地、性别及各系统疾病的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COVID-19疫情发生前1年相比,COVID-19疫情发生后1年住院患儿数量减少68.00%(1 313/1 931);常住地为外省市患儿明显减少[29.00%(560/1 931)vs 17.80%(110/618);χ2=41.11,P<0.01];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减少92.04%(971/1 055),占比下降[54.63%(1 055/1 931)vs 13.59%(84/618);χ2=319.06,P<0.01];内分泌疾病患儿增加20.71%(29/140),占比上升[7.25%(140/1 931)vs 27.35%(169/618);χ2=177.48,P<0.01];新生儿疾病患儿减少43.01%(166/386),但占比上升[19.99%(386/1 931)vs 35.60%(220/618);χ2=62.94,P<0.01]。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1年住院患儿年龄分布不同(χ2=140.52,P<0.01),各季节住院患儿数量不同(χ2=11.2,P<0.05)。COVID-19疫情发生后1年住院患儿中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数量减少最为明显,肺炎患儿减少93.71%(655/699),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P<0.05)。COVID-19疫情发生后1年内分泌系统疾病中性早熟/青春期发育提前病例增加64.15%(34/53),占比上升[51.48(87/169)vs 37.86(53/140);χ2=5.73,P<0.05]。结论 COVID-19疫情导致儿科住院患儿明显减少,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下降尤为显著,但内分泌系统疾病住院患儿增加,提示疫情防控措施可有效减少需住院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但同时导致性早熟、青春期发育提前患儿增多,需引起综合医院儿科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LRTI)住院患儿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住院的ALRTI患儿共22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其鼻咽抽吸物或痰液进行HRV检测,随机选取40份HRV检测阳性标本扩增VP4/VP2基因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型。   结果   ALRTI患儿HRV检出率为6.50%(147/2260)。不同年龄段ALRTI患儿HRV检出率不存在差异(χ2 = 3.240,P = 0.356)。不同季节ALRTI患儿HRV检出率存在差异,夏季最高,其次为秋季(χ2 = 37.674,P < 0.05)。随机检测的40份阳性标本中,23份为HRV-A型,5份为HRV-B型,12份为HRV-C型。HRV检测阳性与HRV检测阴性患儿的临床表现在发热、咳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但在喘息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HRV是昆明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流行季节在夏秋季,以HRV-A型为主,感染HRV患儿更容易出现喘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季节和高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发生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住院分娩、且常驻地为珠江三角地区的32 602例单胎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按胚胎着床季节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单胎孕产妇中,HDCP总发病率为5.89%(1 921/32 602)。期间HDCP发病率呈增高趋势(P0.05),其中轻度子痫前期发病率呈增高趋势(P0.05),而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5)。按产妇分娩年龄分层分析发现,适龄组(18~34岁)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和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春季显著高于夏季、秋季和冬季(P0.05),各季节的高龄组(≥35岁)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适龄组(P0.05)。母儿近期结局比较,胎盘早剥发病率夏季显著高于春季、秋季和冬季(P0.05),胎儿生长受限发病率秋季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P0.05),新生儿轻度窒息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夏季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P0.05)。结论高龄是HDCP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而适龄孕产妇HDCP的发病具有季节性,以春季着床的发病率最高,且HDCP合并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轻度窒息和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也具有季节性。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咸宁市小儿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湖北省咸宁市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提供一定的流行病学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咸宁市中心医院和咸安人民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三年以来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007~2009年咸宁市小儿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情况具有以下特点:①性别发病率比较:男21.09%,女22.04%,两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分别为2007年18.71%、2008年22.71%和2009年26.05%;③不同季节的发病率分别为春季17.36%、夏季12.41%、秋季29.59%、冬季25.09%,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各年龄段发病率比较:3岁以内13.96%,4~6岁24.10%,7~9岁32.79%,10岁以上20.25%。结论咸宁市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有逐年增高趋势,冬秋季是本地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高发季节;小儿支原体肺炎在3岁以上儿童中发病率较3岁内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兰州市2015年不同季节主要空气污染物水平及其与1~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的相关性,为环境保护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平台”收集2015年度兰州市主要空气污染物(PM2.5、PM10、SO2、NO2、O3)每月平均污染水平的数据,通过“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机构进入医院信息平台”收集同时段兰州市1~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数据。2015年不同季节主要空气污染物水平和1~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3095-2012,分析不同季节主要空气污染物达到一级标准及二级标准情况;2015年不同季节空气污染物水平与1~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结果 2015年春季PM2.5水平高于秋季,冬季PM2.5水平高于春季、夏季、秋季(P<0.05);春季和冬季PM10水平高于秋季(P<0.05);春季SO2水平高于夏季,冬季SO2水平高于春季、夏季、秋季(P<0.05);冬季NO2水平高于春季、夏季、秋季(P<0.05);冬季O3水平低于春季、夏季、秋季(P<0.05);春季、冬季1~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高于夏季、秋季(P<0.05)。2015年兰州市空气污染物以PM2.5和PM10为主,一年四季大多没有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制;其次为NO2,尤其是秋冬季节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中SO2和O3的污染较轻,SO2夏、秋季,O3冬季达到国家一级标准。2015年春季PM10、SO2、NO2水平,夏季PM10水平,秋季PM2.5、NO2、SO2水平,冬季PM10、SO2、NO2、O3与1~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呈强正相关(r>0.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5年兰州市主要空气污染物水平与1~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呈相似季节分布特点,不同季节相关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