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娟  林闵馨 《商品与质量》2011,(Z4):184-18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因而也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所具有的时代内涵和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和理想信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和谐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品质,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道德内涵和是非标准。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借鉴传统精神文化是引导公民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心的重要载体,具有借鉴的必要性。儒家和谐思想是我国传统精神文化的精华,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个维度的和谐价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传统文化资源,具有借鉴的可能性。为了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大社会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批判吸收儒家和谐思想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他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等重要逻辑论断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研究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涵的和谐思想对于今天更好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立足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为前提,进一步阐述社会和谐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内联理论关联。在经十八大深入论证后突出强调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大理论命题,这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历史性的飞跃,也是对我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发展与升华。  相似文献   

5.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抓住这个根本,要通过建构两课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和育人队伍等五大体系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保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指出和谐文化的构建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7.
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进步的基础,人民幸福的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本文从什么是和谐社会着手,对和谐社会的特征及基层党支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而使基层党支部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创建和谐支部、和谐组织有机结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中央针对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高校的重要历史责任。在新形势下,高校应该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严抓宣传工作、广泛开展各式各类活动等途径,唱响主旋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9.
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建设高校和谐校园为什么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高校和谐校园中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生态社会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生态运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主义思潮和派别。它的许多有价值的思想、理论和观点,对于我国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应始终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原则和社会公平正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