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培养DC和CIK细胞,观察经APS(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诱导DC细胞和常规培养的DC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区别,并分为APS诱导组:APS-DCCIK组,即经黄芪多糖诱导的DC与同源CIK共培养组;对照组:DC-CIK+APS组,即常规方法培养的DC与同源CIK共培养加用等量黄芪多糖组(100 mg·L~(-1));空白组:DC-CIK组,即常规方法培养的DC与同源CIK共培养组。(各组DC∶CIK=1∶5)。检测三组靶效比分别为2.5∶1、5∶1、10∶1时对Eca-109细胞的毒性。结果:APS诱导的DC细胞较空白组细胞集落多而且大;APS诱导DC细胞数量显著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DC∶CIK=1∶5时,APS诱导DC-CIK细胞数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DC∶CIK=1∶5,效靶比分别为2.5∶1、5∶1、10∶1时,APSDC-CIK组的细胞毒活性明显高于DC-CIK组和DC-CIK+A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S不仅可增加DC和DC-CIK细胞的增殖能力,还可增强DC-CIK细胞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的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将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 induced killer cells,CIK)共同培养,获得DC- CIK细胞.观察DC - CI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表型变化及其对乳腺癌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诱导出DCs和CIK细胞,并将其按1∶10的比例共同培养4d获得DC - CIK细胞.检测DC - CIK细胞的增殖活性、表型变化及对乳腺癌细胞株SKBR-3的细胞毒活性.结果:DCs与CIK细胞共同培养后获得的DC-CIK细胞相对于单纯的CIK细胞具有更强增殖活性及成熟度,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更强杀伤活性.结论:DCs与CIK细胞共同培养可使CIK细胞获得更高的增殖活性及更强的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姜黄素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的凋亡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在以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HeLa细胞后,采用MTT法观察细胞活性并选择姜黄素的最适干预浓度。将等量HeLa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Ctrl)不加任何药物干预;对照组+4-苯基丁酸钠组(Ctrl+PBA)采用4-PBA(3mmol/L)对HeLa细胞进行干预;姜黄素组(Cur)采用姜黄素(25μM)对HeLa细胞进行干预;姜黄素+4-苯基丁酸钠组(Cur+PBA)则在姜黄素干预后48h采用4-PBA(3mmol/L)对HeLa细胞进行干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eLa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HeLa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以及C/EBP同源蛋白质(CHOP)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姜黄素干预HeLa细胞后,细胞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并呈现出浓度依赖性;与Ctrl及Ctrl+PBA组相比,Cur组HeLa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与Cur组相比,Cur+PBA组HeLa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与Ctrl组及Ctrl+PBA组相比,Cur组GRP78及CHO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Cur组相比,Cur+PBA组GRP78及CHO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途径是姜黄素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分别与两种冻融抗原致敏DC细胞共培养后获得的DC细胞诱导的特异性肿瘤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 induced killer.DCIK)的增殖活性及其对K562、Namalwa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方法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C),先诱导培养CIK细胞及两组DC细胞(K562-DC和Namalwa-DC),然后将两组DC细胞分别和CIK细胞按1∶10的比例分别混合培养,并以CIK细胞单独培养组为对照。计数细胞扩增倍数,并于共培养6d 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对K562、Namalwa细胞杀伤活性。结果两组DCIK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快于单纯CIK细胞组(P0.05);共培养6d,相同的效靶比情况下,两组DCIK细胞对两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都比单纯CIK细胞明显增强,而用相应肿瘤抗原致敏得到的DCIK细胞对该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最强。结论 DCIK细胞的增殖能力、抗肿瘤活性均高于CIK细胞,致敏的DCIK细胞对相同肿瘤靶细胞有杀伤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正常人和肿瘤患者CIK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及抗肿瘤作用的差异。方法:分离正常人和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细胞因子(CK),体外诱导CIK细胞,用细胞计数板法观察CIK细胞增殖能力及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用MTT法检测其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与正常人CIK细胞相比,肿瘤患者CIK细胞的增殖速度较慢,其最大增殖倍数低(P<0.01);CIK细胞的增殖速度与年龄有关,即低年龄段的CIK细胞增殖能力强;正常人的CI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肺巨细胞癌细胞株(BE-1)和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肿瘤患者的CIK细胞(P<0.01);不同年龄段肿瘤患者的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K细胞的体外增殖力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与年龄有关,正常人CIK细胞的体外增殖力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肿瘤患者的CIK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联合p38抑制剂对食管癌EC109细胞的作用。方法常规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诱导为CIK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免疫表型;将食管癌EC10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p38抑制剂组(加入p38抑制剂)、CIK组(加入培养14 d的CIK细胞)和联合组(加入p38抑制剂联合培养14 d的CIK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各组食管癌EC109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食管癌EC109细胞的周期阻滞率和凋亡率。结果空白对照组、p38抑制剂组、CIK组及联合组EC109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00%、75.00%、50.00%和25.00%,对食管癌细胞G1期的阻滞率分别为31.46%、42.04%、50.16%和72.02%,食管癌EC109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15%、19.31%、42.15%和67.17%,其中p38抑制剂组、CIK组及联合组EC109细胞存活率、对G1期的阻滞率、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联合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p38抑制剂组和CIK组(P<0.05)。结论 CIK联合p38抑制剂对食管癌EC109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厄洛替尼和山奈酚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PK)的抑制作用,并阐明二者对卵巢癌细胞生长的协同抑制作用机制。 方法: 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组、山奈酚组和厄洛替尼组,将不同浓度山奈酚与厄洛替尼加入到EGFR-TPK和人卵巢癌SKOV-3细胞中, ELISA法检测EGFR-TPK的活性,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SKOV-3细胞侵袭转移能力,采用酶标仪检测各组SKOV-3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活性,MTT法检测各组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及山奈酚联合厄洛替尼对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结果: 山奈酚和厄洛替尼对EGFR-TPK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33±0.32)g·L-1和(1.75±0.18)g·L-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山奈酚和厄洛替尼组穿膜细胞数减少(P<0.05或 P<0.01),SKOV-3细胞中凋亡蛋白 caspase-3活性明显增加(P<0.05或 P<0.01)。随着山奈酚和厄洛替尼浓度增加,SKOV-3细胞生长抑制率不断增加,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 结论: 山奈酚联合厄洛替尼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并对SKOV-3细胞转移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分析以及肺癌细胞TGF-β、VEGF的表达情况,从分子水平上观察益肺饮和CIK细胞联合应用时对肺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将肺癌细胞分为6组进行干预,A:10%FBS组、B:无药血清组、C:CIK+无药血清组、D:益肺饮组、E:CIK组、F:益肺饮+CIK组。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仪检测A549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运用ELISA法检测A549细胞TGF-β、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与A、B组比较,益肺饮和CIK单用或联用时有明显的增殖抑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P0.05);E组与F组比较,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2)相比于A、B组,D、E、F组对TGF-β、VEGF的分泌均有抑制作用(P0.05)。与D、E组比较,F组对TGF-β的抑制效果最明显(P0.05),但VEGF的表达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肺饮与CIK细胞联合应用能增强对肺癌细胞TGF-β的抑制效果,但对VEGF的抑制效果无明显增强作用;不能增强对A549细胞增值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三种外周血扩增CIK细胞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三种方法扩增的外周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细胞 )在增殖能力、细胞表型和细胞毒作用三方面的差异。方法 :用三种不同因子组合扩增CIK细胞 ,即IL 2组 :CD3单抗、IFN γ和IL 2 ;IL 1加IL 2组 :CD3单抗、IFN γ、IL 1和IL 2 ;IL 12组 :CD3单抗、IFN γ和IL 12。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力 ,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 ,LDH释放法测定细胞毒作用。结果 :三种方法均可使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加 ,其中IL 12组促增殖能力及CD3+ 细胞所占比例低于另外两组 ,而CD5 6 + 细胞则多于另两组。IL 1和IL 2联合作用组CD4 + 细胞百分率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5 )。三种方法扩增的CIK细胞细胞毒性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 :三种方法扩增的CIK细胞均可用于过继免疫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槲皮素联合顺铂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槲皮素单独及联合顺铂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卵巢癌SKOV-3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分6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槲皮素低(25μmol/L)、中(50μmol/L)、高剂量组(100μmol/L),顺铂组(10μmol/L),联合组(槲皮素50μmol/L+顺铂10μmol/L)。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槲皮素单独及联合顺铂对SKOV-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槲皮素作用于SKOV-3细胞Bcl-2及MtP5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槲皮素可明显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显著的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槲皮素高剂量组在72 h的抑制率可达63.49%(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槲皮素可使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提示其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槲皮素还可明显诱导SKOV-3细胞凋亡,高剂量组的凋亡率可达29.51%;槲皮素作用后,Bcl-2及MtP53表达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槲皮素在体外可抑制SKOV-3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凋亡相关蛋白MtP53和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有关;槲皮素与顺铂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对胃癌MKN-28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取正常人外周血,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分别诱导出DC和CIK细胞,共培养成DC-CIK细胞,以MTS法测定不同组CIK细胞对MKN-28杀伤活性。结果与单纯CIK细胞相比较,DC-CIK组细胞增殖速率明显提高(P<0.05);具有更强的杀伤胃癌MKN-28细胞株的活性(P<0.05),效靶比为20.0∶1时,DC-CIK组对MKN-28的杀伤活性为(38.02±2.06)%,>CIK组的(29.78±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C-CIK细胞是一种增殖活性和细胞毒作用均高于单纯CIK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  相似文献   

12.
Li H  Ren XB  Zhang P  An XM  Liu H  Hao XS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4):3134-3138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 IK)增殖及杀伤活性的影响;同时分析树突状细胞(DC)在逆转Tregs细胞免疫抑制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利用培养前分选去除CD4+CD25+T细胞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常规PBMC,分别培养C IK,检测细胞增殖和杀伤活性;同时在培养前去除Tregs组(C IK-Tregdel)中加入CD4+CD2+5T细胞,检测细胞杀伤活性的变化。利用DC诱导C IK细胞,分别检测DC+C IK及单纯C IK组中Tregs细胞的比例、细胞杀伤活性和TGF-β、IL-10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培养前去除Tregs组中增殖细胞比例、细胞杀伤活性均高于常规C IK组,在C IK-Tregdel组加入分选的CD4+CD25+细胞后,C IK的杀伤活性降低。DC诱导前后C IK中CD4+CD2+5细胞含量分别为13%±5%和10%±4%(t=3.977,P=0.001),证实经DC细胞诱导后C IK细胞中的Tregs数量减少,同时,观察到CD8+、CD3+CD5+6细胞增加;DC+C IK组对肺癌细胞系A549、乳腺癌细胞系MCF-7、结肠癌细胞系HCT-8和淋巴瘤细胞系Raji的杀伤活性分别为49.47%、32.78%、40.28%、47.11%,均高于单纯C IK组(P均<0.05);另外,C IK及DC+C IK组TGF-β分泌分别为546 pg/m l±134 pg/m l、489 pg/m l±132 pg/m l,IL-10分别为107 pg/m l±32 pg/m l和92 pg/m l±32 pg/m l,证实经DC诱导后C IK细胞TGF-β和IL-10分泌水平低于DC诱导前;同时,观察到DC+C IK组IFN-γ和IL-6分泌高于单纯C IK细胞(P<0.05)。结论DC细胞可以增强C IK的抗肿瘤活性,而其对Tregs细胞的影响很可能是DC活化C IK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云芝多糖对人CIK细胞增殖及细胞杀伤功能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CIK细胞,不同浓度云芝多糖诱导人CIK细胞24h,CCK-8比色法检测人CIK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CIK细胞表达的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的云芝多糖可促进CIK细胞增殖,促进CIK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的和CD107a的表达,25 mg/L云芝多糖作用最强;但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CIK细胞增殖率逐渐降低,且细胞杀伤功能相关分子表达含量下降.结论 云芝多糖在低浓度下可促进CIK细胞增殖,提高CIK细胞的杀伤活性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CIK细胞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耘玉  陈宝安 《现代医学》2004,32(5):347-349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 (Cytokine inducedkiller ,CIK)细胞是一种非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体 (MHC)限制的免疫效应细胞 ,同时表达CD3和CD5 6。CIK细胞可以由人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与多种细胞因子和CD3单克隆抗体共同培养获得 ,其增殖能力强、杀瘤活性高、副作用小 ,是目前恶性血液病细胞免疫治疗中最具前景的细胞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抗原递呈载体,检测树突状细胞疫苗特异肿瘤多肽在体外对淋巴细胞是否有刺激增殖、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及促进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方法: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分离及培养采用贴壁法;采用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功能;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淋巴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功能;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实验分为肿瘤多肽组(肽+DC-CIK)、DC-CIK组和单纯CIK组进行各项功能检测与比较。结果:在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存在时, 3组细胞均增殖明显。肿瘤多肽组在第4天、第6天(第4天Z=-3.79, P<0.001;第6天Z=-2.95, P<0.01)时,450 nm光密度显著高于CIK组,在第4天时,450 nm光密度显著高于DC-CIK组(Z=-2.02, P<0.05)。培养体系中无IL-2时,各组淋巴细胞均增殖缓慢,各时间点光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多肽刺激组多种细胞因子产生量高于单纯CIK组,其中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Z=-2.61, P<0.0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on factor, GM-CSF)(Z=-3.85, P<0.001)、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Z=-3.56, P<0.00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ɑ, Z=-3.40, P<0.001)的分泌量与单纯CIK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多肽刺激组与DC-CIK组相比,除IL-4分泌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Z=-2.15, P<0.05), 其余各项细胞因子分泌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C-CIK组与单纯CIK组相比,IFN-γ(Z=-2.44, P<0.05)、TNF-ɑ(Z=-2.26, P<0.05)和GM-CSF(Z=-3.73, P<0.001)分泌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多肽组与DC-CIK组、单纯CIK组在18 h与24 h的杀伤效率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高于其他两组的趋势。结论:树突状细胞疫苗特异肿瘤多肽联合树突状细胞体外可提高CIK细胞的增殖活性,提高多个细胞因子的分泌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正常人CIK(cytokine inducedkiller)细胞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ip的体外细胞毒活性以及对卵巢癌腹水瘤模型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 取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加入细胞因子γ IFN、IL 2、抗 -CD3单抗和IL - 1,体外诱导成CIK细胞 ,用MTT法测定CIK细胞体外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ip的细胞毒活性 ,并与CD3AK作对比。在Babl/c裸小鼠腹腔内接种卵巢癌SKOV3ip细胞 ,观察CIK细胞对荷瘤鼠的抑瘤作用。结果 体外实验证明 ,CIK细胞对SKOV3ip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 ,对比CD3AK其抑瘤率为 89.7%与 6 7.1% (P <0 .0 5 )。裸鼠卵巢癌腹水瘤模型体内实验表明 ,CIK细胞能够显著抑制癌性腹水生长 ,其抑制率可达 10 0 %。结论 CIK细胞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免疫活性细胞 ,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卵巢癌细胞活性 ,具有明显的抑制癌性腹水生长的作用 ,有可能用于临床上卵巢癌腹水的过继性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7.
CIK细胞与LAK细胞对H-22腹水瘤的抑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CIK细胞及LAK细胞对H-22荷瘤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建立H-22荷瘤鼠肿瘤动物模型,静脉输入CIK细胞3周做抗肿瘤治疗,同时设LAK对照;用同位素法检测,经治疗后荷瘤鼠T细胞增殖及NK细胞毒活性。结果 CIK细胞对H-22荷瘤鼠的抗肿瘤作用显著强于LAK的细胞(抑瘤率分别是54%VS27%),并且CIK疗法的抗作用可能与荷瘤鼠T细胞增活性增高有关。结论 CIK细胞对H-22荷瘤鼠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经体外共培养后,探讨其增殖能力和对卵巢癌细胞的杀伤能力,并对其治疗卵巢肿瘤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提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通过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分别诱导培养DC和CIK细胞,并共培养,用苔盼蓝染色计算活细胞扩增倍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乳酸脱氢酶法(LDH)检测细胞毒性,酶联免疫剂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分泌因子水平.在卵巢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提取卵巢癌患者PBMC,诱导DC、CIK,并共培养,将质检合格的DC、CIK细胞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回输入患者体内,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发布的《常见不良反应标准》,对不良反应进行判定,评价DC-CIK细胞治疗的近期安全性.结果 DC和CIK细胞共培养后,CIK增殖速度明显快于CIK单独培养,DC和CIK成熟分型明显增加,对肿瘤的杀伤能力比CIK单独培养时更强,且随着效靶细胞比的增加,杀伤肿瘤能力逐渐增强;DC-CIK回输早期,患者并未出现明显副反应.结论 DC-CIK共培养后,细胞增殖能力、成熟分型及协同抗瘤作用均增强;此外,DC-CIK相对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cells)的体外扩增特性及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提取健康供血者的PBMNC,培养诱导CIK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其扩增倍数、增殖速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免疫表型,用MTT法观察其对K56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并通过流式细胞仪进一步分析30例实体瘤患者CIK细胞输注前后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表型的改变。结果经2周培养,CIK细胞平均增加了30倍,总数达(4.8~5.0)×109,活性细胞比例〉90%;体外杀伤率约50%,表型检测效应细胞CD3+、CD3+CD4+、CD3+CD8+、CD3+CD56+亚群比例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体瘤患者CIK细胞输注后外周血中免疫活性细胞比例也明显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K细胞在体内外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为晚期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