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皮炎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选择皮炎颗粒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应用正交试验法,以颗粒产量为指标,对影响皮炎颗粒喷雾干燥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正交试验法及设计的3个因素中,浸膏的相对密度影响最显著,雾化压力的影响较显著。结论: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温度70℃、雾化压力2.4~2.6Pa浸膏相对密度为1.20;采用喷雾干燥工艺生产出的皮炎颗粒产量最高,且色泽和性状好于原皮炎冲剂。  相似文献   

2.
芩珠凉血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奚燕  张宁 《中南药学》2010,8(4):253-255
目的筛选芩珠凉血颗粒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影响芩珠凉血颗粒喷雾干燥过程的清膏辅料用量、相对密度及设备参数等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浸膏相对密度:1.08~1.15(70℃);辅料用量:每帖药中糊精用量为得膏率的10%、乳糖用量为得膏率的5%;设备参数:进风温度130℃,进液速度10mL·min^-1,进风风量90Pa。结论所优化的条件可用于芩珠凉血颗粒的喷雾干燥工艺。  相似文献   

3.
金耳多糖浸膏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晓宁  熊耀康 《中国药业》2008,17(17):37-38
目的对全耳多糖浸膏的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选。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含水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喷雾干燥的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佳喷雾干燥工艺。结果喷雾干燥机进风温度和输液泵开裂对试验结果有影响,浸膏相对密度对试验结果无影响。结论金耳多糖浸膏的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浸膏相对密度1.04。进口温度180℃,输液泵开裂70%。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柴藿颗粒浸膏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对影响浸膏喷雾干燥的工艺条件:浸膏密度(A)、喷雾速度(B)、出口温度(C)进行考察,每个因素三个水平,并以柴藿颗粒浸膏喷雾干燥的出粉率为考察指标.结果:柴藿颗粒浸膏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A1B3C2,即浸膏密度0.8 g/mL、喷雾速度2 mL/min、出口温度80℃.结论:该工艺稳定、有效、可控,为中试生产工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颈椎活血胶囊喷雾干燥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浩 《安徽医药》2004,8(4):248-249
目的选择颈椎活血胶囊喷雾干燥的最佳条件.方法应用正交试验法,以每小时药粉产量为考察指标,同时兼顾粉中有效成分,对影响颈椎活血胶囊喷雾干燥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正交试验法设计的3个因素中,浸膏的相对密度影响最显著,进塔风压的影响较显著.结论最佳工艺条件为:进塔风温120℃,进塔风压-1 350 Pa,浸膏相对密度为1.15;采用喷雾干燥工艺生产出的颈椎活血胶囊有效成分中阿魏酸含量明显高于湿法制粒生产出的颈椎活血胶囊.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芪枣颗粒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得粉率和含水量为指标,优选芪枣颗粒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芪枣颗粒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膏相对密度1.20,进风温度120℃,输液泵转速20r·min-1。结论本试验为芪枣颗粒的工艺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喷雾干燥与沸腾造粒法制备热咳停颗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韩俊  张明伟  张长弓 《医药导报》2006,25(2):146-147
目的研究热咳停颗粒剂的喷雾干燥条件与成型工艺。方法通过考察影响干燥与成型的单个因素,包括物料相对密度、入塔风压、进出风温度、辅料种类与用量、制粒工艺等,确定最佳喷雾干燥条件及成型工艺。结果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60 ℃下药液相对密度为1.10,入塔风压为-1 700 Pa,进风温度为160~170 ℃,出风温度为70~80 ℃,干浸膏粉与糊精比例为8∶3,浸膏相对密度为1.10(60 ℃),沸腾制粒浸膏与喷雾干燥浸膏比例为1∶2;沸腾造粒参数为进液速度50~55 mL·min-1,喷雾压力0.37 MPa,物料温度为55~60 ℃,进风温度78~88 ℃,出风温度40~45 ℃,室内温度20 ℃,相对湿度50%时成型最好。结论该喷雾干燥条件与成型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热咳停颗粒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肾石通颗粒的喷雾干燥条件与成型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干粉得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浸膏相对密度、喷雾压力、进风温度、进液频率、风机频率等喷雾干燥工艺参数。结果: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浸膏相对密度1.18~1.23(60℃),物料温度50℃,进风温度80℃,喷雾压力0.15~0.20Mpa,进液频率15~25Hz,风机频率20~30Hz时肾石通颗粒成型最好。结论:本研究喷雾干燥条件与成型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肾石通颗粒的制备。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去脂胶囊的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入塔风温、出塔风温、浸膏比重等为影响因素,以喷雾干燥粉中醇浸出含量、出粉率为考察指标。结果去脂胶囊的最佳喷雾干燥工艺为A2B2C3,即入塔风温为190~200℃,出塔风温为105~115℃,相对密度为1.15。结论A2B2C3喷雾干燥条件,所得醇浸出物量、出粉率综合评分最高,该工艺条件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郑珊珊 《海峡药学》2009,21(9):15-16
目的确定一清颗粒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以喷雾干燥后的干浸膏粉的水分含量、收得率作为指标,对影响喷雾干燥的因素:进料速度(蠕动泵转速)、浸膏的相对密度进行考察。结果一清颗粒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大黄浸膏相对密度1.08~1.12;蠕动泵转速为12~14%;黄芩浸膏相对密度1.10~1.12;蠕动泵转速为12~16%;黄连浸膏相对密度1.10~1.12;蠕动泵转速为12~16%。结论该工艺参数合理,为大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进才 《今日药学》2006,16(6):48-50
目的 建立去脂胶囊的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入塔风温、出塔风温、浸膏比重等为影响因素,以喷雾干燥粉中醇浸出含量、出粉率为考察指标.结果 去脂胶囊的最佳喷雾干燥工艺为A2B2C3,即入塔风温为190~200 ℃,出塔风温为105~115 ℃,相对密度为1.15.结论 A2B2C3喷雾干燥条件,所得醇浸出物量、出粉率综合评分最高,该工艺条件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祛风除痹颗粒制备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祛风除痹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水提取工艺以干膏得率和芍药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确定了制粒方法。结果水提最佳工艺条件: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以干浸膏法制粒,干膏和辅料比为3:7。结论优选出的制备工艺科学合理,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黄芪多糖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选黄芪多糖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应用正交试验法,以每小时药粉产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黄芪多糖喷雾干燥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 正交试验法设计的4个因素中,清膏的相对密度影响显著,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的影响较显著,进风压力影响较小。结论 最佳工艺条件为清膏相对密度1.10、进风温度140℃、出风温度70℃、进风压力40MPa。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清胆颗粒喷雾干燥浸膏粉为样本,确立最佳高速搅拌制粒处方,并对高速搅拌制粒的工艺进一步优化。方法:应用正交试验法,以颗粒均匀度为考察指标,同时兼顾颗粒中有效成分,对影响清胆颗粒高速搅拌制粒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正交试验法设计的三个因素中,乙醇的浓度对颗粒的均匀性影响最显著,PEG-10000用量也有比较显著的影响。结论: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5%,PEG-10000比例为5%,糊精则视浸膏粉量可适当调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胃乐舒颗粒最佳喷雾干燥工艺,为其质量稳定提供保证.方法:以延胡索乙素含量、干粉收率、含水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主要考察进风温度、浸膏比重、供液速度三个因素对干燥效果影响.结果:优选的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45℃、浸膏比重1.10、供液速度25 ml·rmin-.结论:优选的最佳工艺条件合理、重复性好、稳定可靠,可做为胃乐舒颗粒的干燥条件,为其制剂的干燥工艺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优选定眩饮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芍药苷提取量和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选取煎煮次数、加水倍数、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处方药材提取工艺;以颗粒的成形率、休止角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定眩饮颗粒成型工艺。结果: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芍药苷平均提取量为135.69 mg,干浸膏平均得率为32.22%;成型工艺中浸膏与辅料最佳比例为1∶2,辅料糊精与蔗糖的最佳比例为1∶1。结论:优选的定眩饮颗粒药材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所制颗粒成型性和溶化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吴明珲  张力  曾凡波  唐斓 《中国药师》2005,8(10):842-843
目的:优选三味正气康溶液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应用正交设计法,以药粉产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三味正气康水溶液喷雾干燥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正交试验法设计的三个因素中,溶液的相对密度影响显著,其次为进样速度,同时进风温度也有很大影响.结论:三味正气康喷雾干燥颗粒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入塔风温:75℃,进样速度:0.45 m1·s-1,溶液相对密度:0.42 g·ml-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建立复方薏蓝颗粒剂的制粒最佳生产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复方薏蓝颗粒制剂在制粒生产过程的影响因素,即物料干燥温度、浸膏相对密度、入塔风温、喷雾液频率等进行因素考察分析,同时以颗粒含水量、颗粒均匀度、生产效率为指标进行检查分析。优选该制剂的制粒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综合评价试验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复方薏蓝颗粒制剂喷雾干燥法制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干燥温度为55~60℃、入塔风温为175~180℃、喷雾液频率为7.00Hz、浸膏相对密度为1.06~1.10。结论根据中试生产结果分析,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的工艺条件用于生产,制成的颗粒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制剂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9.
血栓康胶囊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血栓康胶囊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应用正交实验法,以每小时药粉产量为考察指标,同时兼顾药粉中的有效成分,对影响血栓康胶囊喷雾干燥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正交实验设计的三个因素中,浸膏的相对密度影响最显著,入塔风压的影响较显著。结论:最佳工艺条件:入塔风温165℃,入塔风压-1550Pa,浸膏相对密度为1.28,采用喷雾干燥的工艺生产出的血栓康胶囊,有效成分黄芪甲甙的含量明显高于湿法制粒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汪继峰  高存桂  宋宪铭  李冲  邵长江 《中国药师》2011,14(11):1597-1599
目的:对芪归参胶囊的喷雾干燥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取正交试验,以黄芪甲苷和阿魏酸的转移率、成品的含水量及其收率为考察指标优化喷雾干燥工艺。结果:通过试验研究,得出芪归参胶囊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2B2C2,即进风温度为170℃,浸膏理论干重:辅料量=1:0.30,浸膏相对密度为1.10。结论:用上述条件对芪归参胶囊喷雾干燥工艺优化后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从而为芪归参胶囊生产提供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