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糖尿病综合治疗内容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可见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CGMS(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够连续记录72h皮下组织葡萄糖浓度的变化情况(每5分钟1次,每24小时288次),它能够发现常规指血血糖监测所容易忽视的高血糖和低血糖事件[1],而CSII(胰岛素皮下持续输注)即胰岛素泵以脉冲方式释放胰岛素,模拟人体B细胞分泌胰岛素,持续24h小剂量输注胰岛素[2],二者相结合,从而使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方案更为安全和有效。2006年9月我科采…  相似文献   

2.
血糖监测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医生通过监测血糖可以随时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状况,根据血糖水平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方案。血糖的不稳定直接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可见血糖的监测在内分泌科的重要性。我科室正常住院患者数平均为40人次,而每个糖尿病患者都得需要监测血糖,多的每天达到八次(三餐前后,睡前,凌晨3点),少的也得两三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强化血糖监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天数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61例,随机分为常规血糖监测组(81例)和强化血糖监测组(80例).常规血糖监测组测血糖频率为4次/d,强化血糖监测组监测7次/d.所有患者在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 h血糖<8.0mmol/L,血糖平稳1~2d后出院.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强化血糖监测组较常规血糖监测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强化血糖监测组的药物、饮食、运动、自我管理依从性均较常规血糖监测组明显增强(P<0.05).结论 强化血糖监测可以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作为1种新的检测手段已被用于临床。这套感应系统每5min提供1次血糖测量值,持续3d,每天发出228个血糖测量值,在测量结束后根据监测结果,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院2006年3月-2007年5月先后为58例糖尿病(DM)患者使用CGMS,现将临床应用情况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1)通过运动和饮食来实现减肥,特别要关注腹部脂肪,因为腹部减肥能大大提高糖耐量。(2)控制高血压,这与糖尿病病情发展密切相关。(3)定期作血糖检查:有肥胖或超重、血压与血脂有点偏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等糖尿病患病高风险者,30岁以后每三年测一次血糖;一般人群45岁以后每三年测一次血糖。这样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甚至可以防止糖尿病高危人群发展成为糖尿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照研究典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血糖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符合CCMD-3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共405例。分氯丙嗪组(n=200例)和氯氮平组(n=205例)治疗3年,观察空腹血糖。结果末次血糖浓度监测二组均高于入组时(P〈0.01),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发生率氯丙嗪组为8.1%,氯氮平组为10.1%,住院时间越长,血糖浓度越高,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均能引起血糖浓度升高或糖尿病的发生,血糖监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由于内分泌系统代谢障碍而引发的慢性终身性疾病,且晚期并发症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它与冠心病、癌症被称为人类生命的三大杀手。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采取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的糖尿病综合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  相似文献   

8.
陈湘江 《临床荟萃》2007,22(4):281-282
糖尿病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如何有效预防、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已迫在眉睫,然而血糖监测又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石。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及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结果证实密切的血糖监测可延缓糖尿病慢性病发症发生及发展。近年来,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领域的临床应用受到关注。我们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一组新近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连续的血糖监测,目的在于能更详细的了解T2DM全天血糖漂移变化的特征,以期更有效的控制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分析动态血糖监测与传统血糖监测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12~2014-12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血糖监测,试验组采用动态血糖仪监测,连续监测72 h,统计分析两种方法监测低血糖的诊断情况。结果动态血糖监测组患儿血糖稳定达标所需时间为(7.5±1.7)d,明显短于传统血糖监测组患儿所需时间(16.4±2.1)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血糖监测组每天发现低血糖次数[平均每例(1.23±0.74)次],明显多于动态血糖监测组每天发现低血糖次数[平均每例(2.66±1.4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够准确地观察1型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情况,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患儿的血糖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变化的精确性、可靠性及指导胰岛素治疗方案调整所起的积极作用。方法 将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16例),两组患者均皮下注射胰岛素(4次/d)进行降糖治疗,对照组采用血糖仪监测手指血糖,观察组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糖,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CGMS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指导胰岛素治疗方案的调整具有积极作用。关键词:糖尿病; 血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11-0030-02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四川省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现状,分析影响自我血糖监测的因素,为采取相应措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省7个地市州17所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2型糖尿病1年以上的患者410例,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调查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情况。结果410例被调查患者中,其平均每月自我监测血糖7.3次,其中268例(65.4%)每月血糖监测不足4次,94例(22.9%)为4~15次,29例(7.1%)为16~29次,19例(4.6%)为30次以上;仅234例(57.1%)患者最近6个月监测过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监测血糖频率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影响血糖自我监测的主要因素有:是否进行胰岛素治疗和是否接受过关于自我血糖监测的健康教育。结论四川省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水平较低,有待通过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健康教育来提高患者的血糖监测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张英  胡耀敏  刘伟 《检验医学》2009,24(2):114-116
目的采用Medtronic Minimed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80例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72±3)h的血糖监测,了解其动态血糖波动状况。方法对80例HbA1c〈7%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72 h连续动态血糖监测,分析其血糖谱。结果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且耐受性良好。CGMS血糖值与自我血糖监测(SGMS)血糖值的相关性良好。80例患者全天有(56.2±11.7)%的时间在目标血糖范围内[(3.9-10.0)mmol/L],全天(18.1±7.7)%的时间出现血糖过高现象(≥13.9 mmol/L),同时还发现了无症状低血糖。结论大多数HbA1c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实际控制并不理想,存在缺陷,而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可为拟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前,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但经临床观察确有一部分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后血糖控制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是这些患者不监测血糖或未按要求进行血糖监测。良好的血糖控制需患者经常监测血糖,而不同的血糖监测方法,胰岛素泵治疗效果也大不一样。自2005年1月本研究分别采用动态血糖监测(CGMS)及8次/d指血血糖监测方式,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极高、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终身性疾病,2型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及糖尿病监测和教育,2型糖尿病营养教育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药物(二甲双胍)治疗的同时,并辅以低血糖生成指数(GI〈55)饮食治疗与不使用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单纯采用常规治疗加传统的饮食控制进行对照,以探讨根据CI选择食物的营养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苦碟子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栓性疾病的预防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栓性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81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苦碟子治疗组(A组)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苦碟子400mg加入0.9%生理盐水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30d;血糖控制组(B组)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0天测量纤维蛋白原(Fg)含量和血小板聚集率(PAgT)。结果:治疗后A组Fg和PAgT下降比B组显著(P〈0.01)。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能通过降低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Fg和PAgT,预防糖尿病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且安全、疗效可靠。可作为糖尿病血栓性疾病预防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综合治疗内容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可见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控制糖尿病血糖的综合手段包括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计划、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血糖监测主要包括血糖测定、尿糖测定和糖基化血红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等。1血糖测定糖尿病患者不论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患者,其治疗过程中都必须进行血糖监测,对血糖控制、药物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脑卒中与其行为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木樨地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三里河一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568例,收集整理研究对象3年来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就诊次数、监测血糖频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有氧运动、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情况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糖尿病患者伴发脑卒中的相关行为因素。结果社区管理的5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脑卒中发生率与年均就诊次数、年均监测血糖频率、是否规律药物治疗、是否坚持非药物治疗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是否积极参加社区健康知识讲座与脑卒中的发生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规范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糖尿病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抑郁植物药圣·约翰草提取物对伴发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152例伴发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38例)、心理治疗组(39例)、物理治疗组(36例)、对照组(39例),均治疗12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监测血糖控制情况。结果:①治疗12周后,药物治疗组、心理治疗组、物理治疗组HAMD减分率分别为78.79%、51.28%、55.55%,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的抗抑郁治疗作用(X^2=39.72,p〈0.01),且药物治疗组优于心理治疗组及物理治疗组(p〈0.05)。②治疗12周后,HbA1C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药物治疗组HbA1C降低优于心理治疗组及物理治疗组。结论:圣·约翰草提取物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的抑郁症,且有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订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措施,探讨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内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1例,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给予健康教育,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督导药物治疗及定期血糖监测等干预措施。比较干预措施实施前后患者遵医行为,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结果社区护理行为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定期体检、饮食控制、定期血糖监测和运动疗法等遵医行为人数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护理行为干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