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Marfan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一家系4例(6只眼)Marfan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1例(1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囊袋张力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另3例(5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房型悬吊人工晶状体缝合术.结果 术后3个月6只眼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只眼人...  相似文献   

2.
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是白内障摘除术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 ,可合并玻璃体脱出 ,其发生率约为 3% [1,2 ] 。本研究总结了 35例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晶状体后囊破裂的原因 ,以及术中采用的处理方法和技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收集 1997年 7月至 1999年 7月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15 98例 (180 0只眼 ) ,其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 35例 (35只眼 ) ,占 1 90 %。男 13例 (13只眼 ) ,女 2 2例 (2 2只眼 ) ;年龄 4 6~ 78岁 ,平均6 2岁。术前均无眼科手术史。晶状体核硬度 :Ⅱ级 7只眼 ,…  相似文献   

3.
Shen L  Tong J  Lou D  Li Y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1):674-676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远期预后。方法 对 6 6例 (6 6只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 ,记录患者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或 (和 )悬韧带断裂的发现时间、玻璃体脱出情况和清除方法、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情况、手术前和后的最佳矫正视力、术后并发症情况。平均随访时间 (11± 8)个月。结果 在 6 6例患者中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0 5者 5 2例 (5 2只眼 )。术后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 (42只眼 )、瞳孔变形 (5只眼 )、眼压升高 (4只眼 )、黄斑囊样水肿 (3只眼 )、晶状体皮质残留 (2只眼 )、视网膜脱离 (2只眼 )、虹膜缺损 (1只眼 )和人工晶状体脱位 (1只眼 )。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 ,可引发一系列手术并发症 ;只要通过正确处理 ,患者术后仍可获得较好的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4.
水凝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院自 1997年 6月开始使用光学面材料为亲水性水凝胶的软性人工晶状体 ,现将随访 1年的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收集 1997年 6月至 1998年 3月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水凝胶软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 30例 (32只眼 ) ,男 5例 (5只眼 ) ,女 2 5例 (2 7只眼 ) ;年龄 2 7~ 84岁 ,平均 6 7岁。老年性白内障 2 9只眼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 1只眼 ,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1只眼 ,Fuchs综合征 1只眼。晶状体核硬度为Ⅱ或Ⅲ级者 19只眼 ,≥Ⅳ级者13只眼。2 .人工晶状体 :采用水凝胶软性人工晶状体 ,总长度为12 5mm…  相似文献   

5.
3.5 mm和5.5 mm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推广和发展 ,因手术切口所致的角膜散光成为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主要因素。因此 ,我们对不同长度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角膜地形图进行了分析比较。一、资料和方法1 一般资料 :收集 1 999年 3~ 1 0月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且术后屈光状态为正视的白内障患者 80例 (80只眼 ) ,男 52例 (52只眼 ) ,女 2 8例 (2 8只眼 ) ;年龄 50~ 81岁 ,平均 65 4岁。全部患者按手术切口长度分为 2个组 ,A组 :46例 (46只眼 ) ,手术切口长度 3 5mm ;B组 :34例 …  相似文献   

6.
王霞 《临床眼科杂志》2003,11(6):536-537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三联术 )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4 0例 (4 6只眼 )不同类型的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视力 0 .5以上者 4 2只眼 ,占 91.3% ,术后平均眼压 (2 .13± 0 .6 4 ) k Pa,较术前降低 3.5 4 k Pa,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功能性滤过泡为 93.4 8%。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眼压控制好、术后视力恢复满意、并发症少的优点 ,是值得推广的手术  相似文献   

7.
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初步临床报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Liu YZ  Jiang YZ  Liu YH  Wu MX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5):302-305
目的 探讨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手术技术及其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对老年性白内障 131例 (132只眼 )行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颞侧做外口长1 4mm、内口长 1 2mm、隧道长 1 0mm透明角膜隧道切口 ,自切口伸入已除去硅胶套管、外径为0 9mm的钛金属乳化针头 ,自 1 2mm× 1 0mm辅助切口伸入灌注式晶状体核劈开器 ,以快速晶状体核劈裂技术双手配合超声乳化吸除晶状体核。用双手皮质注吸器械吸除晶状体皮质。观察术中超声乳化时间、术后视力和手术并发症。结果 术中平均超声乳化时间为 (0 75± 0 6 4 )min。术后 1d、1周及 1个月时 ,裸眼视力≥ 0 5的术眼分别占 5 5 30 %、87 12 %及 90 15 %。术后 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 0 5和 0 8者分别占 90 91%和 77 2 7%。所有患者术中前房稳定 ,均无切口热损伤。其他术中并发症包括 :晶状体后囊膜破裂 1例 (0 76 % ) ,轻度虹膜损伤 3例 (2 2 7% )。结论 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安全、有效地通过 <1 5mm的切口吸除白内障 ,手术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成熟期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对全身病的影响。方法2007年至2012年5年间共89例(98只眼)成熟期白内障患者于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常规检查,术中严密监测全身情况,术后观察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2-24个月,视力在0.05-0.3者4只眼(4.1%),视力在0.3-0.5者29只眼(29.6%),视力在0.5-1.0者65只眼(66.3%)。结论成熟期白内障患者因其眼部条件、高龄、常常伴有全身性疾病等特点,眼部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但是经过充分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密切观察,积极有效处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35只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前准备、手术技巧、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术后复查时视力:0.2—0.4者5只眼,0.5~0.8者21只眼,≥1.0者9只眼;术后并发症:早期Tyndall征(++)5只眼,前房纤维素性渗出2只眼,人工晶状体表面色素沉着3只眼,角膜线样混浊6只眼,晚期后发障4只眼。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视力恢复好,术后反应小等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双手微小切口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手术技术与疗效分析。方法对老年性白内障86例(108只眼)行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颞侧做1.4mm透明角巩膜隧道切口,自切口伸人已除去硅胶套管、外径为0.9mm的钛金属乳化针头,在10点角膜缘处作1.2mm的辅助切口伸入灌注式晶状体核劈开器,以快速晶状体核劈裂技术双手配合超声乳化吸除晶状体核。用双手皮质注吸器械吸除晶状体皮质。观察术中超声乳化时间、术后视力和手术并发症。并与常规超声乳化手术组80例(98只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中平均超声乳化时间为(0.75±0.64)min。术后1d、1周及1个月时,裸眼视力>0.5的术眼分别占55.30%、87.12%及90.15%。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和0.8者分别占90.9l%和77.27%。所有患者术中前房稳定,均无切口热损伤。结论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安全、有效地通过<1.4mm的切口吸除白内障,较常规超声乳化术恢复快、散光少,视力提高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诊断为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28例(32只眼),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评估术后患眼的视力以及眼部并发症。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0.2个月。结果大多数患眼(87.5%)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24只眼(75%)矫正视力≥0.5。术后发生后囊膜混浊7只眼、葡萄膜炎复发3只眼及黄斑水肿2只眼。患者术后视力欠佳与术前黄斑病变存在相关性。结论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可获得较好的视力恢复,黄斑病变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n ZD  Feng B  Cheng B  Zou YP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0):601-604
目的 探讨使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乳化系统行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使用Dodick ARC激光乳化仪对晶状体核硬度为N1 .0 ~N4.0 级 (LOCSⅢ白内障分类系统 )的白内障患者 52例 (52只眼 )行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前、后行常规眼科检查 ,记录术中情况、视力、角膜厚度及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时间 >6个月。结果在全部术眼中 ,顺利完成手术 2 8只眼 ,术中改术式为超声乳化 2 4只眼 ,晶状体后囊膜破裂 2只眼 ;术后重度角膜水肿 3只眼 ,1~ 2周后缓解。术前视力 <0 0 5者 1 9只眼 ,0 0 5~ 0 3者 2 8只眼 ,0 4~0 5者 5只眼 ;术后视力≤ 0 3者 1只眼 ,0 4~ 0 5者 1 2只眼 ,0 6~ 0 9者 2 5只眼 ,≥ 1 0者 1 4只眼。平均角膜厚度术前为 0 59mm ,术后 3个月为 0 60mm ,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97)。结论使用Dodick ARC激光乳化仪行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治疗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方法 ;手术设备和操作技能尚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巩膜环扎术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对 33例 ( 33只眼 )视网膜脱离巩膜环扎术后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的变化情况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 8只眼 ( 84 8%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0 1,其中 12只眼 ( 36 4% )≥ 0 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2只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行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平均随访时间 ( 1 9± 1 0 )年 ,未发现视网膜再脱离者。结论 视网膜脱离巩膜环扎术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可使患者恢复较好的视功能 ,手术并发症少 ,视网膜脱离的复发率低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恶性青光眼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5年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恶性青光眼患者19例(23只眼)的手术方式、术后视力、眼压情况。结果 19例(23只眼)中,12只眼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其中6只眼于术后1月内病情复发,经分别或联合行激光后囊切开、玻璃体前界膜切开、前部玻璃体切除,甚至房水引流管植入后才得以缓解。11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未见复发。患者的视力较术前提高,眼压得到控制。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为治疗恶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80岁以上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78只眼)白内障在表面麻醉下透明角膜10~12点钟做切口,在3点或9点钟位角膜缘内做0.3~0.6mm辅助切口,超声乳化吸除皮质及核,植入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视力、切口、前房、人工晶状体位置、眼底。结果术后1天、7天、1个月和3个月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43只眼(55.13%)、49只眼(62.82%)、56只眼(71.79%)和60只眼(76.92%)。结论对80岁以上高龄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做好术前检查和术中监护可安全进行手术,术后可获得较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16.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73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自1996后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将731例的临床观察做如下总结汇报。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6年4月至1998年2月间共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731例(891只眼)。男335例,女396例;年龄28~92a,平均594a;右眼290例,左眼281例,双眼160例。老年性白内障717只眼,其中皮质性混浊171只眼,后囊下混浊409只眼,核性混浊166只眼,成熟期66只眼,近成熟期5只眼;先天性白内障27只眼;外伤性白内障20只眼;继发性白内障13只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14只眼。晶体核硬度按Emery分级法:Ⅰ级54只眼,Ⅱ级108只眼,Ⅲ级476只眼…  相似文献   

17.
晶状体囊袋内旋转切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heng M  Zheng Y  Lin A  Chen Y  Li P  Li Y  Qu C  Zhu Y  Guan Y 《中华眼科杂志》2000,36(5):334-336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中囊袋内旋转切削晶状体核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不同硬度晶状体核白内障患者169例(215只眼)行连续环形撕囊、充分水分离,以晶状体核囊袋内旋转切削方法完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要超声乳化旋转转切削平均周数:2~4周;平均超声能量及时间:Ⅱ级晶状体核6.2%,9s;Ⅲ级晶状体核20.9%,73s;Ⅳ级晶状体核30.7%,134s。术后第7天角膜内眼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所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结果 34例(36只眼)老年性白内障并发不同程度的翼状胬肉,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及羊膜移植术,手术后角膜创面4~ 5d愈合,无1例胬肉复发,无新生血管生长及瘢痕组织增生现象.术后视力33只眼视力>0.3,脱残率91.7%.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是安全有效的,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29只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患者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同时用非切开方式对粘连性小瞳孔进行扩张。结果白内障术后患者视力均得到提高,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24只眼占82.8%,术后恢复生理性小圆瞳孔25只眼占86.2%。结论对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提高视力,恢复生理性圆瞳孔。  相似文献   

20.
Lin Z  Feng B  Zou Y  Cheng B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9):553-555
目的观察白内障摘除联合低度数或负度数丙烯酸酯(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56只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低度数或负度数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和屈光度数.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结果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1者2只眼,0.1~0.4者12只眼,0.5~0.9者36只眼,1.0~1.5者6只眼;4只眼(7.2%)晶状体后囊膜混浊,1只眼(1.8%)发生晶状体囊袋阻滞综合征,无视网膜脱离者.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低度数或负度数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