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利用视觉提示方法解析ASD(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对绘本角色造型的视觉意象偏好,为教辅人员及设计师等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以便更有效地拓展ASD儿童的兴趣范围,提高其主动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方法 首先整理目前ASD儿童阅读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绘本,结合ASD儿童特点进行视觉意象分析,收集感性词汇,制作样本。然后基于视觉提示策略制作评分量表,展开实验,结合感性工学与数量化理论提取视觉意象主因子,最终得到视觉偏好与角色造型的回归关系。结论 基于视觉提示策略的ASD儿童绘本角色造型设计,包含设计中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能够提升绘本角色造型的趣味性和干预训练的有效性,使ASD儿童获得更深层次的交互体验,提炼出的视觉意象偏好可为后续其他类型的ASD儿童相关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解析ASD儿童视觉偏好特征,提高陪伴机器人造型设计评价的有效性,为设计师及教辅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首先调研整理目前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陪伴机器人造型样本,对样本进行灰度模式处理,制作亮度直方图;然后结合文献分析从30余项眼动指标中筛选出10项代表性的眼动指标,并运用眼动追踪方法展开实验,收集整理各项眼动指标数据及视觉偏好得分;接着通过逐步回归法筛选出3项对视觉偏好影响较大的眼动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眼动指标主因子与视觉偏好之间的回归关系,并通过实验再次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实验发现,基本几何形的陪伴机器人造型更为符合ASD儿童的视觉偏好。结论 合理解析并利用ASD儿童陪伴机器人的视觉偏好、眼动指标及造型特征的相关性,可为陪伴机器人造型设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视觉意象协同功能限定的参数化造型设计方法,以便更高效地获取具体造型参数,并为基于感性工学的视觉意象设计深化提供参考。方法以功能限定为基础,综合列车内装设计的多种功能诉求,对造型设计参数的选择进行优化,通过设定极限值和中心细分的方法提高模型样本制作效率。结合感性工学的方法,统计实验数据解析主意象因子与视觉舒适度的回归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视觉意象协同功能限定获取具体适用的造型参数。结论在实际造型设计中,效果最好的设计参数往往受到工艺、结构、成本等原因的制约,视觉意象协同功能限定的设计方法能够突破定性关系分析的局限,综合分析分值变化趋势,为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造型参数提供参考,提高用户视觉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童车前脸造型视觉意象因子的提炼,提出基于情感认知的造型设计方法,优化儿童的视觉感受并提升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心理愉悦度。方法首先基于情感认知的相关理论,探寻儿童深层次的情感需求;其次收集童车造型图片和视觉意象词汇,并结合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和克伦巴赫alpha系数可靠性检验方法,萃取出童车前脸造型样本和视觉意象词汇;接着利用语义差异法和数据统计分析,并结合因子分析法提取主意象因子;最后建立儿童满意度与主因子之间的映射关系。结论通过情感认知理论和实验分析,知道了不同儿童对前脸造型有不同的偏好,明确了前脸造型设计中的"快速"和"欢快"两个主意象因子,建立了童车前脸造型特征与儿童情感之间的关联,为产品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杨达维 《包装工程》2019,40(6):195-201
目的在承袭传统工艺的时代语境中,研究现代构建类玩具与传统工艺启蒙相结合的新思路,使儿童能够通过操作此类玩具,去感知、理解、掌握与传统工艺相关的一系列知识和技能。方法基于儿童的自身条件,对构建类玩具设计中所涉及的相关传统工艺制作流程进行梳理分析,并结合现代设计表现手段,对工艺过程中的物件形式与功能进行优化整合,最终形成设计方案。结论围绕利用构建类玩具给予儿童传统工艺启蒙的设计目的,归纳出对此类玩具在操作、材质、形态、功能维度上的设计策略,并结合木版年画构建类玩具对相关传统工艺成分的提取、优化、整合、应用,来验证相关理念和方法的有效性。在构建类玩具所营造的工艺制作情境中,儿童的创造力和工艺制作素养将得到有效锻炼与提升。  相似文献   

6.
杨冬梅  张从  张健楠 《包装工程》2022,43(14):122-128
目的 基于老年用户需求,结合用户多通道感知特征,分析老年人使用产品时具身的体验与感受,并得到用户偏好,促进老年产品设计,以满足用户生理、心理需求。方法 以老年康复辅具为设计载体,采用优序图法、行为地图法分析数据,构建用户需求与具身行为的关联模型,挖掘交互过程中的问题动作及相关接触点,以指导后续设计研究。基于感性工学的0阶感性概念法,构建0阶-PAD情绪词汇衍生模型。运用语义差分法得到用户对产品的感性意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得到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动作、相关接触点偏好。结果 依据感性意象与喜爱程度评价结果衍生的设计要素进行老年流食杯设计实践,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结论 从用户具身的知觉感知与需求出发,结合感性工学相关方法获得老年用户对使用产品的偏好,为设计实践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与实践验证,对老年产品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任敏  王力 《包装工程》2022,43(6):69-74, 82
目的 研究体温测量仪造型特征与用户感性意象之间的映射关系,设计出符合用户偏好的体温测量仪。方法 以魅力工学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评价构造法对目标用户进行访谈,整合收集的访谈资料,提炼出8项体温测量仪造型魅力因素,以及其包含的25项具体魅力形态特征,进一步运用数量化Ⅰ类理论,分析用户感性意象与体温测量仪魅力形态特征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明确各个具体魅力形态特征对用户感性意象的影响程度,为设计出符合用户偏好的体温测量仪造型提供设计参考。结论 以实验研究结果为设计依据,完成体温测量仪的造型设计,通过对比实验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出的体温测量仪造型能很好地满足用户偏好,同时,可根据用户对体温测量仪的不同感知意象的偏好,有针对性地识别出相应的魅力形态特征,从而设计出满足用户偏好的体温测量仪。  相似文献   

8.
牛佳雨  陈于书 《包装工程》2023,44(22):252-258
目的 探讨定制衣柜饰面纹理对消费者感知意象偏好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在定制衣柜产品上应用频率较高的木纹理、皮纹理与布纹理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特征元素分为12种类型,运用问卷调研法收集消费者对各类型样本的感性评价,再将所得评价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影响评价的主因子,最后对结果进行聚类获得具有相同意象评价的3组类簇。结果 视觉因子与感受因子是影响感性评价的主因子;类簇1适配高级简约风格、类簇2适合轻奢主义风格、类簇3适合繁复主义风格。结论 可知纹理的线条、色彩和图案的设计元素不同,给予消费者的心理感知不同。本研究为定制衣柜的设计风格定位提供判定思路,也为其纹理中的元素设计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对儿童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感性工学的理念,运用问卷调查法搜集儿童电动牙刷的代表性造型,并选用合适的儿童电动牙刷形态视觉意象语汇,再用SPSS归纳出用户对于儿童电动牙刷的3种视觉形态意象语汇,通过数量化理论Ⅰ分析得到的儿童电动牙刷各个形态要素对于视觉意象影响的权重大小,总结了儿童电动牙刷造型形态要素对3种视觉形态意象的影响排名表,为相关人员进行儿童电动牙刷造型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钱皓  高洋  马东明  智伟 《包装工程》2019,40(14):144-149
目的 基于用户需求,结合意象仿生方法和模糊评价法,指导儿童遥控车的造型设计,实现造型创新。方法 以儿童遥控车为研究对象,从细化设计流程入手,合理选择被仿生物,建立被仿生物特征与产品造型元素的映射关系,以指导设计方案。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儿童遥控车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构建评价模型,搜集感性意象词对,建立并计算评价矩阵,得出方案的综合评价值,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方案进行改良和优化。结论 运用意象仿生对儿童遥控车的造型设计进行创新,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设计实例进行验证和修改,从而可以设计出符合用户感性需求的产品,提升产品造型形象,为儿童同类产品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周祺  谢颖 《包装工程》2023,44(20):183-194, 216
目的 为减少ASD儿童课堂扰乱行为达成良好的课堂干预训练效果。通过对ASD儿童扰乱行为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指导干预产品设计,降低ASD儿童课堂扰乱行为频率。方法 首先,基于TPB理论结合文献查阅以专家访谈对ASD儿童课堂扰乱行为进行分析筛选构造ASD儿童课堂扰乱行为影响因素集;其次,基于GREY-DEMATEL-AHDT进行模型构建,得到两组对抗性的有向拓扑层级图,并对主要要素及要素间关系分析;最后,基于关键因素开展实地观察调研,总结出ASD儿童课堂扰乱行为干预产品设计策略指导后续设计实践。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干预产品设计对ASD儿童课堂部分扰乱行为具备显著的干预作用。结论 引入TPB理论对ASD儿童个体内在因素分析,扩展了ASD课堂扰乱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且运用GREY-DEMATEL-AHDT分析结果呈现直观高效,为后续设计需求研究界定范围,可为相关产品设计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王园园  蒋超  俞琳  任艳博 《包装工程》2022,43(6):56-61, 68
目的 为提高机械产品表面涂装质感设计的效率,对机械产品表面涂装质感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基于感性工学,从理论层面提出机械产品质感设计方法、流程及其关键技术。并通过搜集典型质感样本、典型质感视觉意象词汇,进行视觉意象感性实验,从而获取典型质感样本和典型质感视觉意象词汇的相关隶属度。利用BP神经网络,实现机械产品表面涂装“视觉意象—质感参数”关联模型的构建。结果 以数码印花机为例,当设定质感参数为“涂层粗糙度0.2、涂层折射指数1.18、涂层厚度1.2”时,质感视觉意象值为“安全的3.132、简约的2.657、美观的3.089、稳定的2.756、坚固的2.842”,该结果表明,“视觉意象—质感参数”关联模型具有较好的主观趋势,可以满足用户的视觉意象需求。结论 所提出的机械产品表面涂装质感设计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可为机械产品表面涂装质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国强  姜楠  张鹏  谢小雨 《包装工程》2021,42(4):166-171
目的 为了满足儿童群体对家庭陪伴型机器人的审美及情感需求,更好地感知体验造型形象,提高儿童陪伴机器人造型的创新性和差异性,让父母和孩子更加青睐.方法 运用感性工学理论,构建了儿童陪伴机器人意象造型与感性认知映射模型,采用语义差异法和Likert量表对代表性样本进行感性意象认知分析,通过SPSS软件统计感性意象词汇测量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系数数量化分析,语义量化分析得出主要造型特征影响元素,依据主要的影响元素对儿童陪伴机器人进行造型设计.结论 明确意象造型与感性认知的映射关系以及感性需求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将无形的感性意象词汇转化为有形的造型设计元素,可以有效指导儿童陪伴机器人进行造型创新设计,为该行业的产品造型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给予学前儿童多感官的玩耍和教育体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方法 基于五感体验理论,以塑木结合玩具为实践,通过用户访谈、用户角色建构与五感体验评估,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与味觉这五个感官系统分析市场上学前玩具的使用情景、用户需求及五感体验现状.结果 学前玩具设计应通过引入五感体验的概念,特别是听觉、嗅觉与味觉方面的体验来优化学前玩具的用户体验与教育功能.结论 总结了学前玩具五感体验的建构策略,提出了五感体验的设计思路,实现了对学前玩具设计的全新解读.在此基础上,通过学前玩具的创新设计实践,改善了部分学前玩具中存在的五感体验问题,为五感体验理论在学前玩具上的应用提供了设计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目前我国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数量逐年上升,为提升ASD儿童干预APP的训练效果、提高界面设计中合理决策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Kano-熵权法的ASD儿童需求分析方法。方法 首先,基于Kano模型收集ASD儿童干预APP的需求,并根据相对满意度系数将其分为基本型、期望型、兴奋型三类;其次,运用熵权法计算各项需求指标的客观权重值;然后,结合权重值大小与ASD儿童干预训练的相关性进行案例设计实践,并通过人机交互测试验证基于ASD儿童需求分析的干预APP是否有效地发挥了干预APP的效能。结论 融合Kano-熵权法的ASD儿童干预APP交互设计,将需求指标分为内容性、操作性和视觉性三个维度且内容性需求所占比重最大,在此基础上运用人机交互测试验证APP的干预效果,发现改进后的APP可以丰富界面内容、提升干预操作、增强视觉吸引力。基于ASD儿童需求分析的干预APP交互设计通过对内容、操作及视觉性需求的优化,能够增强指示性、延长训练时长,提升干预训练的有效性,为后续相关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数据线收纳产品为研究对象,从用户感性需求角度出发,探索感性工学在数据线收纳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基于用户感性需求的理论知识,从感知、认知、情感3个层面收集用户对数据线收纳产品的感性词汇,分别筛选并确定各层面的感性词汇,随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样本,运用语义差异(SD法)量表问卷建立感性意象空间,量化用户对产品的感性需求,收集问卷数据,并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用户感性意象偏好。结论 通过收集用户感性需求,并通过因子分析法的定量分析,得出用户关注度较高的3个感性词汇,即分别代表了用户在感知、认知、情感3个层面上的感性偏好,再结合样本解析用户感性意象与产品要素的关联,归纳总结出数据线收纳产品在感知、认知、情感3个层面的设计要点,最后基于设计要点进行产品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7.
胥巧巧  张丙辰  徐浩洋 《包装工程》2018,39(16):212-216
目的提出基于情感分析的儿童APP图标设计方法,满足儿童APP图标设计与儿童情感诉求的匹配。方法首先基于诺曼三层次理论,从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3个不同层面进行解析,结合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分析其情感诉求,收集获得3组感性词汇,然后运用感性工学理论进行情感因子到设计参数的提取及转换,最终得到从用户情感到产品开发的情感化设计方法模型。结论该方法的运用,从设计学科的视角结合研究了定性与定量的儿童产品设计方法,兼顾了情感化设计中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使儿童APP图标不仅具备形象上的趣味性和功能上的有效性,而且还可以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该方法还可以作为一种普适性的设计研究方法拓展到其他儿童产品的情感化设计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市场上产品外观设计缺少考虑用户感性需求的问题,采用在线评论与感性工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产品外观进行情感设计研究,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方法以鼠标为例,基于在线评论数据提取鼠标的感性意象和设计特征,结合产品解构的方法确定鼠标外观的设计要素,建立鼠标感性意象与设计要素之间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4个感性意象进行多目标优化,最后通过主观感性评价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优化后的鼠标原型能够获得更高的感性意象得分,符合用户的情感需求。结论在线评论应用到感性设计的研究领域,极大地提高了用户调查的精确性和情感化设计的效率,为感性设计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淑江  张育辉  窦如宏 《包装工程》2020,41(14):135-142
目的构建游艇设计中的感性意象空间,为游艇的造型设计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筛选出代表游艇感性特征的词汇,广泛收集世界知名船舶游艇公司的官方网站、大型游艇交易网站,游艇杂志及游艇论坛上高端游艇的外观图片,并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游艇样本图片;运用语义差异法对游艇样本图片的感性意象进行定量评价;运用SPSS因子分析法提取了感性意象的公因子;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游艇感性意象词汇之间存在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游艇感性意象进行分类。结果提取了不同类型的游艇感性意象,构建了游艇的感性意象空间。结论通过对游艇感性意象空间的构建,对于游艇设计中把握不同类型的游艇感性意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ASD儿童视觉刺激为基础,探寻不同视觉刺激类型的角色对干预效果的影响,为干预图卡的角色设计提供参考,提高学习质量和教育成效。方法 首先,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出三种不同视觉刺激类型的角色;其次,从20余项眼动指标中筛选出6项代表性眼动指标,与评价维度相结合构建干预图卡角色评价体系;再次,运用加权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三种不同视觉刺激类型的角色进行比较,得出方案的总体评分和排序;最后,逐一对吸引性、快捷性和准确性三个评价维度进行分析,之后将三个评价维度展开综合分析得出的最优方案的特征进行归纳概括,进而更好地提升干预图卡的吸引性、快捷性和准确性。结果 研究发现,不同视觉刺激类型的角色对ASD儿童生存、社交、学习能力产生不同影响。限制性兴趣刺激角色对ASD儿童的吸引性较大,非限制性兴趣刺激角色对ASD儿童提取有效信息的快捷性作用较明显,社会性兴趣刺激角色可以有效提高ASD儿童对干预图卡理解的准确性。结论 将不同刺激类型应用于干预图卡的角色设计中,能更有效提升图卡在干预过程中的吸引性、快捷性和准确性,使ASD儿童获得更深层次的干预体验,为ASD儿童干预图卡角色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