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痛定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6例老年性高血压病人在1~3年的时间里长期服用心痛定与卡托普利。给药方法:一般根据血压的高低确定给药的方法,血压在17/12kPa以下给以维持量,心痛定10mg2次/d,卡托普利25mg2次/d;血压在17~20/12~13kPa之间给以治疗量,心痛定10mg3次/d,卡托普利25mg3次/d;血压超过20/13kPa给以增加量,心痛定20mg3次/d,卡托普利37.5mg3次/d。门诊病人每周非同日测血压1~2次,以监测能否有效地控制血压,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每隔3~6个月查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结果心痛定与卡托普利联合长期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有效性为100%,治疗期间无一例死亡及冠心病、脑卒中等事件的发生;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心痛定与卡托普利联合长期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能有效而平稳地控制病人24h血压,降低了冠心病、脑卒中等事件的发生,是非常安全的,并且不会出现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氢氯噻嗪片、卡托普利片、长效消心痛片联合用药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代谢的影响。方法:92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第一组:单用卡托普利片12.5mg,每日2—3次,按需要在1~2周内增至50mg,一日2~3次口服;第二组:卡托普利片12.5mg,每日2—3次;氢氯噻嗪片12.5mg,一日一次;长效消心痛20mg,每早顿服一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2W,测定治疗前后的基础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血钾、肾功及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血压。结果:卡托普利加小剂量氢氯噻嗪、长效消心痛总有效率及24小时动态血压结果均明显优于单用卡托普利组,而且两组治疗前后的代谢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卡托普利与小剂量氢氯噻嗪、长效消心痛合用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较单用卡托普利更有效,而且对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方法:1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100)和对照组(n=98),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12.5~50 mg 2次/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氢氯噻嗪10 mg/日,疗程6周,比较两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3、6周后血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3、6周后的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卡托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高血压病伴心力衰竭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海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454-445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高血压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60例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口服卡托普利5~10 mg,3次/d,螺内酯20~40 mg,1次/d,观察血压和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全部患者降压有效率为90.0%;心功能改善情况总有效率93.3%,其中显效70.0%,有效23.3%,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托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有效。  相似文献   

5.
硝苯地平致牙龈增生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硝苯地平致牙龈增生3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56岁。因头昏、胸闷、血压升高10 a就诊,诊断高血压病3级。给予卡托普利25 mg、3次/d口服及尼群地平10 mg、2次/d口服治疗。治疗月余,血压控制不理想,停用以上治疗,改用硝苯地平20 mg、3次/d口服,1周后血压降至130~140/80~95 mm Hg之间。治疗6个月后,患者出现牙龈明显增生并点状出血,按牙龈炎治疗1个月余无效,停用硝苯地平,改用复方利血平及依那普利治疗,1个月后牙龈增生减轻,6个月后牙龈基本恢复正常。例2:女,48岁。因头昏、头痛伴血压升高5 a就诊,诊断高血压病2级。给予美托洛尔25 mg、2次/d口服及硝苯地平10 mg,3次/d口服治疗。治疗2周,血压未能达到目标值,硝苯地平加大到20 mg,3次/d口服,3 d后血压降至目标值,维持在120~130/80~85 mm Hg之间。3个月后,患者因牙龈出血就诊,发现牙龈明显增生糜烂,按牙龈炎治疗2周余效果不明显,停用硝苯地平,改用卡托普利及吲哒帕胺治疗,1个月后牙龈增生减轻,5个月后牙龈恢复正常。例3:男,70岁。因头昏、胸闷、血压升高20 a就诊,诊断高血压病3级、冠...  相似文献   

6.
赵心定 《新医学》2005,36(7):378-378
例1男,52岁.因高血压伴高热、皮疹半个月于2004-04-18入院.患者患高血压11年,曾用过北京降压0号、尼莫地平、硝苯地平,均无不良反应.入院前由于血压控制不良、波动范围大(21~19/18~15 kPa),改用卡托普利25 mg口服,每日3次,用药后血压控制在18/11~13kPa.用药半个月后出现高热伴皮疹,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9.2℃,脉搏108次/分,呼吸20 次/分,血压18/12kPa.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卡托普利组40例,给予卡托普利12.5 mg口服,联合治疗组40例,在卡托普利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2.5 mg,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检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结果 治疗4周后2组血压均下降,卡托普利组收缩压为(141±10)mm Hg,舒张压为(88±5)mm Hg,组内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降压幅度高于卡托普利组,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卡托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降压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 (CPT)和心痛定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停用原降压药物和镇静剂 1周 ,治疗组给予CPT 12 5mg、心痛定 10mg ,每天 3次 ,对照组给予CPT 12 5mg ,每天 3次 ,两组疗程均为 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达 91 4%及 81 0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 1%及 47 8% ,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提示CPT联合心痛定可提高降压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卡托普利缓释片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血压难以控制的血透患者 4 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2 0例。观察组服卡托普利缓释片 心痛定治疗 ,对照组服卡托普利片 心痛定治疗。统计服药后第 1、4周末的 2 4h心率及 2 4h动态血压 (AB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 (P <0 .0 1)。观察组总有效率 85 % ,对照组总有效率 5 5 %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卡托普利缓释片对控制尿毒症患者顽固性高血压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的长效制剂拜新同(nifedipine GITS,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短效制剂心痛定(nifedipine,硝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治疗作用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两周停药“冲洗期”后,12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舒张压95-140mmHg)被随机分配到拜新同组(口服30mg,每日1次)或心痛定组(口服10mg,每日3次),疗程共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记录血压和填写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治疗前后治疗3个朋后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降压疗效两组没有显著差别,血压下降拜新同组为15/13mmHg,心痛定组为16/12mmHg(P>0.05);两组不良反应也无显著差别;拜新同组生活质量三个分量表得分均有明显改善,心痛定组躯体功能与心理健康得到改善,社会功能分量表质量下降,但无显著差别。结论:拜新同与心痛定降压治疗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两者比较拜新同优于心痛定,为一种比较理想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1.
洛汀新和波依定治疗糖尿病高血压12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洛汀新联合波依定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  12 9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口服洛汀新 10~ 2 0mg ,1次 /d ;B组口服波依定片 10mg ,1次 /d ;C组口服洛汀新 5~ 10mg ,波依定 5mg ,1次 /d。治疗 6周。 结果  3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但C组降压疗效更明显 ,与A、B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洛汀新联合波依定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洛阳市交通医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6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卡托普利12.5 mg以及二甲双胍0.5 g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2.5 mg,每天其次,2组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以及血脂、电解质水平。结果 治疗4周后2组血压、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及电解质均无明显变化(P&gt;0.05)。结论 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降血压及降血糖效果,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胡兴文 《华西医学》2009,(6):1460-1461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与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级、2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非洛地平、吲达帕胺组30例(每日10 mg、2.5 mg,晚餐后口服),卡托普利为对照组30例(75 mg/d,分3次口服),连续治疗8周。结果:两组之间治疗高血压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控制24 h血压非洛地平与吲达帕胺更好,同时副作用发生率更低。结论:非洛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是治疗高血压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经治疗血压稳定下降后,运动后血压反应是否恢复正常,以及观察卡托普利与缓释硝苯地平治疗有无差异。方法:观察正常成人22例,44例EH患者随机分为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治疗2组。卡托普利始用12.5mg,2次/d,缓释硝苯地平始用10mg,2次/d,治疗2周,血压未降至正常者,分别加至25mg,2次/d或20mg,2次/d;观察3个月。观察结束前1周测定运动前、运动后即刻、5、10、15min血压,计血压恢复至运动前水平的时间(血压恢复时间)。结果:正常组运动后SBP和DBP升高幅度分别为(12.6±3.3)mmHg和(-0.1±2.6)mmHg,血压恢复时间为(5.9±2.0)min;高血压治疗2组虽然血压得到满意控制,但上述参数仍明显增加;但卡托普利组运动后SBP/DBP升幅明显小于硝苯地平组[(14.9±3.2)mmHg/(8.8±3.3)mmHg比(18.9±7.7)mmHg/(11.6±4.5mm)Hg,P均<0.05)];血压恢复时间更短[(9.8±4.6)min比(13.3±5.3)min,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即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运动血压增幅和血压恢复时间仍明显大于正常血压者。与缓释硝苯地平比较,卡托普利治疗运动血压增幅更小,血压恢复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拉西地平联合氯沙坦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将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61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拉西地平4~8 mg;氯沙坦50~100 mg;拉西地平4~6 mg、氯沙坦50~100mg.用药均1次/d,L口服,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各组患者血压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联合治疗组比另外两组血压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4个月后,各组尿微量白蛋白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而联合治疗组比另外两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拉西地平、氯沙坦均有较好的降压降尿微量白蛋白作用,两药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 (左旋氨氯地平 )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抑制剂 (依那普利 )对老年 2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和尿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 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 (男2 3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6 3± 7岁 )随机分为三组 :左旋氨氯地平组 (12例 )、依拉普利组 (12例 )及两药联合治疗组 (12 )例。三组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 ,分别服用左旋氨氯地平 2 .5mg、依拉普利 5mg ,清晨口服 ,每日一次 ,如果治疗 2周后血压仍未降至正常 (>140 /90mmHg) ,则左旋氨氯地平增加至 5mg ,依拉普利增加至 10mg ,共用 12周。结果两药单独治疗均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 (P均 <0 .0 1) ,并可减少 2 4h尿白蛋白排出 (P <0 .0 5 )。两药联合治疗降低血压和降低尿蛋白的幅度明显优于单独治疗 (P <0 .0 1)。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依拉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所致的高血压均有较好的降低血压和 2 4h尿蛋白的排泄作用。两药联合起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舒脉降压汤配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卡托普利25 mg,3次/d,治疗组加用自拟舒脉降压汤1剂/d,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舒脉降压汤配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较单纯应用卡托普利治疗更具优势,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李慧  张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5):1704-1705
目的 探讨凯宝压芋(卡托普利缓释片)治疗脑出血后高血压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60例2级、3级高血压性脑出血后患者给予凯宝压芋75 mg,1次/d,定时测量血压,观察4周,同时给予合理护理措施.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2.2%.不良反应少.结论 应用凯宝压芋治疗脑出血后高血压并给予合理护理措施,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氢氯噻嗪(HCTZ)与螺内酯或卡托普利长期联用对高血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经安慰剂洗脱2周和HCTZ12.5 mg口服1 A./d导入6周后随机分为HCTZ(12.5 mg口服1次/d)组、螺内酯组(HCTZ 12.5mg口服1次/d+螺内酯20 mg口服1 K/d)和卡托普利组(HCTZ 12.5 mg口服1冼/d+卡托普利25 mg口服2次/d).随访1年末,因已公认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药治疗,故将HCTZ组患者随机分入螺内酯组和卡托普利组.治疗期间每月随访1次,监测血压,每年行血清hsCRP水平检测.共随访4年.4年末进行分析,将坚持服用试验药物的患者视为治疗组,未坚持服用者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4年末,治疗组患者的血压及血清hsCRP水平较基线显著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因素分析结果 表明,治疗前收缩压和血清hsCRP水平、治疗后收缩压下降值及年龄是影响血清hsCRP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 HCTZ与螺内酯或卡托普利长期联用在有效降低患者血压的同时,能显著降低其血清hsCRP水平,收缩压下降值是影响血清hsCRP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缬沙坦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缬沙坦在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3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口服缬沙坦80 mg,1次/d,根据疗效调整用量至160 mg,1次/d,疗程4周。对照组口服心痛定5~10 mg,3次/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达86.7%,对照组显效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