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U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大豆苷元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大豆苷元浓度的UPLC法,探讨大豆苷元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SD大鼠6只,ig给予30mg·kg-1大豆苷元混悬液,血浆样品经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解后,采用UPLC法测定大豆苷元浓度,并用DAS软件拟合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豆苷元的血药浓度在20μg·L-1~800μg·L-1范围内线性良好,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5%,日间和日内RSD小于10%,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大鼠灌胃给药后,血浆中大豆苷元的药时曲线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Cmax,T12β,AUC(0-t),AUC(0-∞),CL,Vd分别为33.3min,355.4μg·L-1,915.7min,213.2mg·min·L-1,218.2mg·min·L-1,0.1467L·min-1·kg-1,74.4L·kg-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大豆苷元体内大批量样品定量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黄芪甲苷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和在大鼠的排泄(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和在大鼠的排泄。方法 :健康家兔和大鼠一次静脉注射 (静注 )给予黄芪甲苷 4mg·kg- 1,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检测兔血浆和大鼠尿及粪黄芪甲苷浓度 ,用 3P97药动学软件对兔血浆浓度 时间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和计算药动学参数 ,并估算大鼠体内的排泄情况。结果 :黄芪甲苷静注给药后 ,T12 α 为 0 .10h ,T12 β 为 1.4h ,Vc 为 0 .15L·kg- 1,VD 为 0 .6L·kg- 1,Cl为 0 .32L·h- 1·kg- 1,AUC为 15mg·L- 1·h。大鼠静注给药后 ,原形从尿和粪排出量分别为给药量的 16 %和 3.2 %。结论 :家兔体内黄芪甲苷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 ,大鼠仅有少量原形药物从尿和粪排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积雪草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点。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葫芦素B为内标,甲醇为血浆蛋白沉淀剂,水-乙腈(24∶76)为流动相,测定一次性给大鼠尾静脉注射积雪草苷(42或126mg·kg-1)后SD大鼠血浆中积雪草苷的浓度。采用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积雪草苷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2个剂量组的t1/2α分别为1.89和1.73min,t1/2β分别为27.08和26.81min,K21分别为0.24和0.20min,K10分别为0.039和0.031min,K12分别为0.11和0.13min,AUC分别为1442.11和5749.78mg·min·L-1,CL分别为0.029和0.022mL·g-1·min-1,MRT分别为39.08和38.70min。结论:积雪草苷在SD大鼠体内的分布消除较快,呈一级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丹参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检测丹参注射液静脉用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大鼠iv丹参注射液 ,以丹参酸甲为检测指标 ,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测定不同时间血浆药物浓度。计算丹参酸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大鼠iv丹参注射液 (相当于丹参酸甲4 0mg·kg-1) ,药动学参数 :T1 2α0 .2 9± 0 .2 3h ,T1 2 β1.75± 0 .99h ,Vd0 .83± 0 .70L·kg-1,Cl 0 .33±0 .16L·h-1·kg-1,AUC(0 -inf) 148± 66mg·h-1·L-1。结论 :大鼠iv丹参注射液 ,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呈二室开放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测定柴胡皂苷a血浆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LC-ESI-MS),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静注(5mg·kg-1)和灌胃(50mg·kg-1)柴胡皂苷a,用LC-MS法测定给药后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利用DAS软件拟合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柴胡皂苷a的血药浓度在0.025~5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25μg.L-1,以质控样品计算,在各浓度水平下,此法的回收率均大于80%,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小于10%,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大鼠单剂量静注柴胡皂苷a5mg·kg-1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Cmax,AUC0-t,T12β,CL,Vd分别为:5min,1907μg.L-1,64370mg.h-1.L-1,100.6min,0.0867L·min-1.kg-1,21.89L.kg-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柴胡皂苷a的体内大批量样品定量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使用HPLCUV法测定大鼠体内紫杉醇血药浓度,考察紫杉醇脂质体在大鼠体内药动学。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紫杉醇脂质体及紫杉醇注射液,血浆用叔丁基甲醚提取。ODS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227nm。结果本法在0.05~5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RSD<6%,高、中、低3个浓度下提取回收率均大于90%。紫杉醇脂质体及紫杉醇注射液血药浓度经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t1/2β分别为(11.19±0.08)h和(7.49±0.80)h,AUC分别为2615.89±770.58(mg·L-1·min-1)和904.94±25.36(mg·L-1·min-1)。结论与市售紫杉醇注射液相比,紫杉醇纳米脂质体有一定的长循环作用,且提高大鼠体内的利用度。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伏立康唑及伏立康唑氮-氧化物浓度,并探索灌胃给予伏立康唑后两者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样品预处理选用甲基叔丁基醚作萃取剂,通过液-液萃取法消除基质效应。采用Welch Ultimate UHPLC XB-C18(50 mm×2.1 mm; 1.8μm)色谱柱;以乙腈-水(含2 mmol·L-1甲酸铵,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35 ml·min-1;分析时长:4 min;质谱方法应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正离子检测。利用该方法分别测定大鼠灌胃给予66.7 mg·kg-1伏立康唑后各时间点伏立康唑及伏立康唑氮-氧化物的血药浓度,分析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结果:伏立康唑及伏立康唑氮-氧化物在0.5~5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定量下限均为0.5 ng·ml-1。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伏立康唑及伏立康唑氮-氧化物血药浓度,拟合得到其药动学参数: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54.66±20.30)μg·ml-1·h,(10.88±5.30)μg·ml-1·h;AUC0-∞分别为(54.66±20.30)μg·ml-1·h,(13.50±2.10)μg·ml-1·h;清除率(CL)分别为(4.19±0.90)L·min-1·kg-1,(18.98±3.70)L·min-1·kg-1;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19.14±11.90)μg·ml-1,(0.95±0.20)μg·ml-1;半衰期(t1/2)分别为(5.89±6.10)h,(6.11±3.20)h。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高且重复性好,可用于伏立康唑及伏立康唑氮-氧化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朴春梅  ;杨辉  ;周远大 《中国药房》2009,(25):1949-1950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GSH)于犬静脉注射后其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取Beagle犬12只静脉注射40mg·kg-1后于不同时间取血浆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GSH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静脉注射GSH后在犬体内的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α、t1/2β、V(c)、CL(s)、AUC0~t分别为(2.32±1.26)min、(16.03±6.58)min、(1.13±0.54)L·kg-1、(0.080±0.027)L·min-1和(546.69±189.45)μg·h·mL-1。结论:GSH静脉注射后在犬血液循环中滞留时间较短,消除较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盐酸二甲双胍在正常大鼠与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方法 正常大鼠与糖尿病模型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盐酸二甲双胍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并绘制药-时曲线,用DAS1.0统计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盐酸二甲双胍在正常大鼠与糖尿病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9.41 μg·mL-1、t1/2=161.8 min、Cl/F=0.079 L·min-1·kg-1;Cmax=20.09 μg·mL-1、t1/2 =1 718.93 min、Cl/F=0.012 L·min-1·kg-1。结论 盐酸二甲双胍在正常大鼠与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三黄汤煎剂中黄苓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方法:大鼠ig三黄汤煎剂后,在规定时间取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黄芩苷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体内黄芩苷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_(max1)=(15±4.23)min, t_(max2)=(6.8±0.54)h,C_(max1)=(4.49±1.56)μg·mL~(-1),C_(max2)=(3.25±1.23)μg·mL~(-1),AUC(0-18)=(35.52±12.35)μg·h·mL~(-1),t_(1-2)=(5.12±0.23)h,CL=(3.86±0.91)L·h~(-1)结论: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快速准确,专属性好,灵敏度较高,可作为含黄芩苷中成药的血药浓度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血浆及组织中两性霉素B的浓度,并比较受试与参比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犬体内药代动力学性质及大鼠主要组织分布特性。方法:6只犬静脉随机、交叉给予受试及参比药物,剂量为5 mg/kg,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品;大鼠同样剂量静脉给予受试及参比药物,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组织样品。用HPLC法测定生物样品中两性霉素B浓度,并用DAS 2.0软件拟合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犬i.v.给药两性霉素B脂质体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受试药物:t1/2β(53.6±2.2)h,AUC(18.7±3.2)mg·L^-1.h,CL(0.23±0.05)L·h^-1·kg^-1,V1(11.6±2.8)L/kg;参比药物:t1/2β(52.8±0.9)h,AUC(19.6±2.2)mg·L^-1.h,CL(0.22±0.03)L·h^-1·kg^-1,V1(10.6±2.9)L/kg。结论:对上述参数以SAS统计软件进行双侧t检验,结果表明给予受试及参比药物后犬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时间点主要脏器的药物浓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去铁酮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去铁酮(DFP)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方法雄性Wistar大鼠ig给予DFP35,70和140m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液和组织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及组织中的DFP的含量,运用DAS2.0药代动力学智能分析软件拟合房室模型,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大鼠ig给予DFP35,70和140mg.kg-1后,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t1/2α分别为23.3,22.2和20.9min,t1/2β分别为53.3,50.9和46.3min,Cl分别为0.017,0.021和0.016L.min-1.kg-1。大鼠ig给予DFP70mg.kg-1后,DFP在胃和肝中浓度较高,60min时肝中DFP含量可达(359.22±31.16)μg.g-1,其他组织含量较低。结论DFP在大鼠体内吸收和消除较迅速,在体内组织分布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单剂量和多剂量静脉滴注脉络宁注射液中绿原酸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0名健康受试者单、多次剂量静脉滴注脉络宁注射液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测定血浆中绿原酸浓度,DAS(1.0)软件对其药.时曲线进行拟合,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绿原酸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单、多次剂量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252±66)、(262±87)μg/L;t1/2β:(1.35±0.53)、(1.37±0.27)h;V:(0.70±0.24)、(0.68±0.24)L/kg;CL:(0.37±0.10)、(0.34±0.11)L·kg^-1·h^-1;AUG0-tn:(404±110)、(455±151)μg·L^-1·h。结论:单剂量和多次静脉滴注脉络宁注射液后绿原酸主要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多次给药后,绿原酸体内无蓄积现象,绿原酸的体内过程不受性别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化合物G 004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测定化合物G004血浆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质谱联用(LC-ESI-MS)的分析方法,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SD大鼠ig和iv化合物G004,剂量分别为5.0和2.5 mg.kg-1,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分离血浆,LC-ESI-MS法测定血浆中化合物G004的药物浓度,用DAS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求算化合物G004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化合物G004在0.02~5.0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样品在血浆中的提取回收率大于87%,批内和批间的RSD均小于15%。大鼠iv2.5 mg.kg-1化合物G004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CLs、Vd、AUC(0-∞)分别为(1.91±0.65)h、(0.36±0.22)L.h-1、(0.78±0.36)L.kg-1、(9.52±3.53)mg.L-1.h-1;大鼠ig 5.0 mg.kg-1化合物G004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 ax、Cm ax、T12、AUC(0-∞)、MRT(0-12h)分别为0.83 h、(3.33±0.80)mg.L-1、(1.77±0.21)h、(10.04±2.43)mg.L-1.h-1和(2.75±0.31)h。经过剂量校正后求得的化合物G004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52.69%。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化合物G004的体内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水飞蓟宾胶囊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水飞蓟宾胶囊后水飞蓟宾的药代动力学。方法9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按拉丁方设计分别口服3种剂量水飞蓟宾胶囊(2粒、4粒和8粒,相当于水飞蓟宾70mg、140mg和28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水飞蓟宾的含量。应用Topfit2.0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所建的方法下,水飞蓟宾在3.125~10000μg.L-1的血浆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浓度为3.125μg.L-1。在3个给药剂量下水飞蓟宾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为2.44、2.38、2.47h;Cmax为;1135.6、2841.1、3946.9μg.L-1;Tmax为1.35、1.26、1.39h;AUC0~11h为1287.2、3337.8、5398.5μg.h.L-1;AUC0-∞为1300.7、3377.1、5453.9μg.h.L-1;CL/F为1062.1、824.7、943.2ml.min-1;Vd为219.9、167.1、212.0L。结论所建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满足水飞蓟宾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3个剂量下水飞蓟宾在人体内的T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max、AUC0-11h与AUC0-∞3个药动学参数随给药剂量的增加呈非比例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中国健康志愿者单次静脉滴注兰索拉唑(抑胃酸药)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先后单次静滴3个剂量(15,30,60 mg)兰索拉唑;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健康受试者单次静滴3个剂量(15,30,60 mg)兰索拉唑后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分别为(1105.65±506.24),(2171.33±799.02),(4070.53±643.04)μg·L~(-1);t_(1/2)分别为(1.63±0.86),(2.30±2.01),(1.90±1.19)h;AUC_(0-12)分别为(991.16±814.49),(3495.87±1770.92),(8351.14±2599.90)μg·h·L~(-1).结论 兰索拉唑的体内过程在男女性别间无显著差异,剂量在15~60 mg内较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注射用硫酸阿司米星(胺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中国健康受试者单剂量给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采用随机、三交叉、拉丁方设计,12名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先后静脉滴注3个剂量(150,200,250 mg)阿司米星.收集的血、尿样本,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结果 3个剂量组(150,200,250 nag)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分别为(11.27±2.65),(15.83±3.14),(21.97±3.67)mg·L~(-1);t_(1/2β)分别为(2.56±0.72),(2.97±1.30),(2.66±1.39)h;AUC_(0-t)分别为(30.92±8.49),(39.58±11.57),(47.31±11.59)mg·h·L~(-1);AUC_(0-∞)分别为(31.78±8.73),(40.50±11.56),(48.20±11.95)mg·h·L~(-1);V_c分别为(11.49±2.61),(10.69±1.52),(10.20±1.93)L;CL分别为(5.33±2.03),(5.49±1.51),(5.68±1.35)L·h-1.3种剂量12 h原型药物尿中累积排泄百分率分别为(78.75±7.00)%,(78.95±12.57)%,(79.94±10.28)%.结论 不同给药剂量的阿司米星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呈线性分布特性,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3个剂量消除过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鼠单剂量静脉注射异硫氰酸基雷公藤内酯醇后雷公藤甲素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将大鼠分为2组(每组5只),分别单次尾静脉注射异硫氰酸基雷公藤内酯醇低、高剂量(4.25,8.50 mg·kg-1)。用LC-MS/MS法,检测大鼠血浆中雷公藤甲素的浓度,用BAPP 3.2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低、高剂量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12.36±1.09),(55.74±21.20)ng·mL-1,Tmax均为(2.0±0.0)min,t1/2分别为(12.82±2.41),(13.73±2.84)h,AUC0-t分别为(245.93±42.50),(1034.45±471.76)ng·min.mL-1。结论在4.25~8.50 mg·kg-1,雷公藤甲素的药代动力学表现出非线性消除特征。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HPLC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尼莫地平的含量,并研究了6只健康Beagle犬一日两次口服60 mg尼莫地平缓释片后的药动学.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测定,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0.08mol/L乙酸铵(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58nm.尼莫地平在2.5~6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限为2.5μg/L,日内和日间 RSD均小于10%.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5.6±0.7)h,c(39.0±3.6)μg/L,tmax(4.5±1.2)h,AUCo-t(626.0±34.0)μg·h·L-1,AUC0-∞(680.2±42.9)μg·h·L-1.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合用中药制剂五酯胶囊(wuzhi-capsule,WZ)前后CYP3A4探针药咪哒唑仑(Midazolam,MDZ)及其代谢物1’-羟基咪哒唑仑(1’hydmxymidazolam,1’-OH—MDZ)的动力学过程,以证实WZ是否影响MDZ的代谢过程,从而间接证明WZ对CYP3A4的影响。方法:研究分两期,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在第-周期单剂量口服MDZ15mg后,开始连续服用WZ3粒,bid×7d,在第二周期依然单剂口服MDZ15mg,同时服用WZ3粒。每期口服MDZ后即按设计的时间采血,用LC/MS/MS法测定血浆MDZ及1’-OH。MDZ浓度,并分别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合用WZ前后MDZ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24分别为(578-±227)和(1186±320)μg·L-1·h;t1/2分别]为(3.4±1.0)、(3.6±1.1)h;CL(s)分别为(31±17)、(14±6)L/h;tmax分别为(0.8±0.5)、(1.6±1.2)h;C-分别为(171±70)、(282±152)vg/L;V/F(C)分别为(149±98)、(67±24)L。合用WZ前后1’-OH.MDZ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G-24分别为(141±699)、(129±49)μg·L-1·h;t1/2分别为(5.6±3.3)、(5.0±2.1)h;CL(S)分别为(130±68)、(134±72)L/h;t-分别为(0.8±0.3)、(1.6±1.2)h;C-分别为(48±23)、(36±28)μg/L;V/F(C)分别为(918±499)、(935±544)L。结论:与使用WZ前相比,使用WZ后MDZ的AuC0—24和C-分别增加119.4%、85.6%,CL(s)降低52.1%,tmax延迟1倍。WZ能显著增加MDZ的血浓度和生物利用度。推测WZ可能是一种CYP3A4抑制剂或含有具有CYP3A4抑制作用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