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角色的CSCW系统访问控制模型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李成锴  詹永照  茅兵  谢立 《软件学报》2000,11(7):931-937
针对现有的方法不能很好地满足CSCW系统对访问控制提出的新的需求,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角色的CSCW系统访问控制模型RBCSAC(role-based collaborative systems access control).该模型形式化地描述了数据、操作、权限、角色和用户等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提供访问控制信息的记录方法,通过分配和取消角色来完成对用户权限的授予和取消,并且提供了角色分配规则和操作合法性检查规则.该模型针对CSCW系统的多用户、交互、协作、实时、动态等特性,能较好地满足CSCW系统对访问控制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设备用户界面的多平台性和交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界面设计方法。该方法强调界面数据结构的行为表达及其间的交互关系,支持不同平台上的界面自动生成,提高了界面设计的抽象层次。  相似文献   

3.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在大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大型信息管理系统中,后台数据库的安全访问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模型结构,提出并设计了大型管理系统中数据库安全访问控制的方法.使用角色定义有效地确定了不同用户在系统中的访同权限,有利于实现系统中各成员的职能分工和系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一种RBAC的新模型及其在异构数据库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ule-based accss control ,RBAC)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模型的建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异构数据库系统新的RBAC模型——H-RBAC(Heterogcncous RBAC,异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H-RBAC模型引入角色集成继承实现局部角色和全局角色的层次关系,通过会话分流实现动态的访问控制,该模型能够高效、灵活地实现异构数据库系统的联合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5.
当前界面设计模式缺乏统一的规范化描述,导致在利用多个界面设计模式的嵌套组合构建复杂用户界面模型时,不能满足在有限区域展示具有层次结构内容的需求。提出一种复杂界面的建模方法。基于对界面基本元素的抽象实现界面设计模式的规范化描述,并通过对界面元素的定制,实现复杂界面的建模和目标代码的自动生成。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可对复杂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持,提高用户界面开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RBAC的XML访问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XML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XML文档中可能包含不同程度的敏感信息,需要受到访问控制策略的保护.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是一种灵活、高效的访问控制方法.在RBAC96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扩展权限的角色访问控制模型(extended permission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EPRBAC),并讨论了XML授权机制.XML的授权可以定义在模式、实例甚至元素和属性级别上,从而实现了对XML文档灵活、细粒度的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7.
基于数据对象的RBAC权限访问控制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传统的基于角色的权限访问控制模型没有考虑数据对象权限分配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对象的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模型.该模型基本思想是:用户和角色不直接相连,而是通过数据对象把用户和角色相联系,同时将角色对象分为公有角色和私有角色,使得同一用户的不同数据对象,可以拥有不同的功能访问权限.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地实现了数据权限和功能权限的分离,改善了传统RBAC模型权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角色的OA系统访问控制模型及其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中提出了一个基于角色的OA系统访问控制模型RBACOA(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of office automation)。给出了数据、操作、极限、角色、用户、约束和角色继承等模型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形式化描述,并且提供了基本的操作和规则。文中简述了RBACOA模型在Domino/Notes平台上的设计与实现,通过设计与实现OA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模型在访问控制方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新型网络环境下的访问控制技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林闯  封富君  李俊山 《软件学报》2007,18(4):955-966
访问控制是系统安全的关键技术,不同网络环境下的访问控制机制也是不同的.首先对3种传统的访问控制策略加以介绍,给出DAC(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MAC(mandatory access control)和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各自的特点及应用,并简要介绍下一代访问控制UCON(usage control)模型,然后分别针对网格、P2P、无线网络环境下的访问控制技术及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详细阐述可信网络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环境安全的角色访问控制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能够降低访问控制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但在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中,单纯依靠用户身份属性进行角色和许可分配,不能完全满足网络安全服务的要求.提出ESRBAC(en-vironment security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模型,将角色与环境安全性相关联,只有用户的环境达到一定安全级别时,其角色对应的许可方才有效.给出了模型的定义及基本语义,并用一种适合于描述模型运行的形式化工具对一个具体的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多设备环境下,应用程序在不同设备上用户界面的差异性导致了界面设计工作的重复和困难.应用界面模式,开发者可以脱离使用繁琐的底层控件生成用户界面的开发方法,专注于宏观的交互方案,从而为多设备界面生成问题提供一个可能的解.基于PLML,本文设计了一个设备无关的界面模式描述语言SPLML用于表示基于模式的界面元素信息,实现了不同平台上的界面模式生成框架UIPF用于支持界面自动化生成,并通过具体案例说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递归和复杂用户界面的设计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界面设计模式难以表达复杂界面结构,不能满足在同一有限区域展示多项内容或具有层次结构内容的需求。为增强界面设计模式对复杂界面的支持能力,按普通模式、简单组合模式和重叠组合模式的划分方法总结和扩展界面设计模式,提出一种递归界面设计模式。该模式支持复杂界面设计和目标代码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esents a framework for the design of User Interfaces (UIs). By applying model transformations, the framework allows different UIs to be generated for different computing platforms. The tool presented in this work helps designers to build an abstract user interface which is later transformed into a concrete user interface by means of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 grammars. These techniques can be used to generate implementation code for several UI platforms including desktop applications, dynamic websites and mobile applications. The generated user interfaces are integrated with a multi-tier application by referencing external services and communicating with the application core over Web Service protocols. Our tool also allows the concrete interfaces to be enhanced before generating the final UI. The approach uses an adaptation of UIML (User Interface Markup Language). The adaptation focuses on defining a data model and a services model, and it also introduces a navigation model that allows data communication from one UI to another. The obtained UIs together with Web Services can conform complete applications instead of just being prototypes.  相似文献   

14.
界面模板是一种崭新的界面设计模式,提出了基于界面模型的界面模板概念,在支持界面自动生成的界面开发方法中实现从抽象界面到具体界面的转化。讨论了界面模板的构成与表达、界面模板的分类以及界面模板库体系结构,说明了界面模板的用法。  相似文献   

15.
16.
为实现软件体系结构指导下的软件工程设计,该文提出了一个在体系结构指导下、支持自动生成的用户界面工程开发方法。该方法把界面的体系结构作为工程模型的直接描述对象,在界面体系结构的引导和约束下,通过可视化用户干预建立界面的展示模型,在代码生成阶段采用了界面体系结构指导下的界面设计模式。研究表明,以体系结构为指导的软件模型化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虚拟试验平台软件是为多种虚拟试验提供数据交换、运行控制等基础功能的平台软件;为适应不同类型虚拟试验参数修改及显示试验过程和结果的需要,该平台软件的用户界面必须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为解决这一问题,自动代码生成技术和界面自定义排版技术被用于虚拟试验用户界面的生成与显示;所使用的自动代码生成技术以XML格式定义文件为输入,利用自行开发的代码生成器可自动生成参数修改用户界面代码;界面自定义排版技术则通过对虚拟试验各组成部分用户界面的封装,实现根据用户要求自动生成集成后的虚拟试验平台界面;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技术的使用提高了虚拟试验平台软件对各种类型虚拟试验的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虚拟试验参数修改用户界面风格;保证了虚拟试验平台软件的通用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8.
王景龙  万建成  黄国栋 《计算机应用》2007,27(11):2736-2739
为了提高用户界面开发的效率,通过对界面区域的构成分析,提出了基于原语的界面设计模式,并从数据、交互和展示三个角度定义了界面设计模式原语,对界面设计模式进行规范化描述。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原语的界面设计模式建模方法。本方法通过对模式原语的定制对界面展示单元的静态信息、交互信息和展示信息进行采集,从而完成对界面设计模式的建模,并有效指导代码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19.
Automated Prototyping of User Interfaces Based on UML Scenario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ser interface (UI) prototyping and scenario engineering have become popular techniques. Yet, the transition from scenario to formal specifications and the generation of UI code is still ill-defined and essentially a manual task, and the two techniques lack integration in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process. In this paper, we suggest an approach for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that generates a user interface prototype from scenarios and yields a formal specific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s are acquired in the form of collaboration diagrams as defined by the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ML), and are enriched with user interface (UI) information. These diagrams are automatically transformed into UML Statechart specifications of the UI objects involved. From the set of obtained specifications, a UI prototype is generated that is embedded in a UI builder environment for further refinement. Based on end user feedback, the collaboration diagrams and the UI prototype may be iteratively refined, and the result of the overall process is a specification consisting of the Statechart diagrams of all the objects involved, together with the generated and refined prototype of the UI. The algorithms underlying this process have been implemented and exercised on a number of examples. This research was mainly conducted at University of Montreal, where the first two authors were PhD students and the third author a full-time faculty member. Funding was provided in part by FCAR (Fonds pour la formation des chercheurs et l'aide à la recherche au Québec) and by the SPOOL project organized by CSER (Consortium Software Engineering Research) which is funded by Bell Canada, NSERC (Natural Sciences and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and NRC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anada).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的笔式交互范式的可用性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式用户界面是Post—WIMP界面的一种重要形态,具有自然、和谐的交互特性。尽管笔式用户界面广泛应用于无处不在计算环境中,但很少专门对它的可用性进行评估。针对笔式用户界面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笔式用户界面范式,基于此范式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教学的笔式交互系统(PenOffice),利用此系统对范式从易学性、效率、出错率和用户满意度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可用性评估,从中分析了笔式用户界面以及这种新的界面范式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