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平行梁式传感器抗偏载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平行梁式称重传感器弹性体的受力分析和实验,对平行梁式传感器抗偏载能力进行研究,指出了造成偏载误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板环式传感器的方位误差分析及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环式传感器是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中采用较多的一种结构形式的传感器,该传感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被广泛用于各种称量系统中.但这种传感器存在一致命弱点,即传感器的方位误差较大,从而影响了它在高精度测力称重领域中的应用.国外对该传感器的方位误差也曾进行过一些研究,如日本工业技术院的东城琢良对板环式传感器的方位误差进行过研究,并利用交叉互补的方法对传感器的方位误差进行校正,取得一定的效果;另外意大利计量研究院的G.Barbato等也对板环式传感器的方位误差进行过研究分析,并提出通过控制贴片位置误差以减小传感器的方位误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高精确度双圆弧边十字梁式电阻应变称重传感器弹性体的结构,从理论上进行了力学分析,推导了设计公式,提供了典型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RBFNN的称重传感器温度误差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重传感器存在因环境温度不同导致的非线性误差,需要进行补偿.阐述了称重传感器的温度误差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的称重传感器温度误差补偿方法,并给出了训练算法.采用该方法,利用量程为100kg的称重传感器,在0~60℃范围内进行温度误差补偿实验.实验表明:采用这种方法补偿后,称重传感器温度误差...  相似文献   

5.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存在严重的非线性误差,直接影响称重结果的准确度。本文首先阐述了称重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机理与误差补偿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导数约束的称重传感器非线性误差补偿方法。该方法根据称重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的单调递增性,构造神经网络补偿模型训练的约束条件,完成神经网络优化设计,弥补了因训练样本不足导致的网络泛化误差大的缺陷,同时讨论了惩罚因子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采用这种基于导数约束神经网络补偿方法(DCNN方法)的称重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远小于补偿前的误差;同时当训练样本不足时,DCNN方法比传统训练方法(仅利用数据样本训练神经网络,DINN)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称重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杨伟亮  朱超甫 《传感器世界》2006,12(4):35-37,31
双剪切梁式称重传感器(桥式称重传感器)在料斗、料仓、料罐吊车、地中衡、轨道衡等称重系统得到广泛利用.由于这种传感器的弹性体与底座之间采用螺栓联结,弹性体与底座以及弹性体与螺母之间的接触将对传感器的滞后特性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将通过有限单元建模的方法对双剪切梁式称重传感器的滞后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弹性体的结构参数以及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对传感器滞后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使用过程中,悬臂梁式电子秤安装位置的水平是保证其准确性的前提,但在实际应用当中,被安装平面常常是非水平的,例如车载的电子秤、运输带上的电子秤等等。这使电子秤的准确性降低,造成称重不准确甚至误差很大的现象。针对目前悬臂梁式电子秤的这种缺陷,根据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的工作机理,提出了一种对悬臂梁式电子秤全周倾斜时称重所产生的误差给予补偿的算法,实现了电子秤秤台面与水平面倾斜夹角小于12°内全周倾斜的称重误差自动补偿。经检验,采用这种补偿算法,量程30000g,分辨力5g的双孔悬臂梁电子秤在倾斜角度小于12°的全周倾斜范围下,空载示值误差为0,满载示值误差的绝对值≤5g,满足国家标准《GBT7722-2005 电子台案秤》规定的台案秤受倾斜引起的变化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额定量程内称重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不同,为此阐述了称重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特性,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误差自适应分段补偿方法:在额定量程的上限区,采用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的补偿网络完成传感器非线性误差补偿;在下限区,采用数字滤波器完成非线性误差补偿;在中间区,传感器不补偿。同时利用自适应选择网络,完成了分段补偿的选择。实验表明,采用这种方法补偿后的称重传感器下限区、中间区与上限区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由补偿前的0.2、0.4、1.37下降到0.16、0.04、0.07,补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动态称重系统误差修正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称重装置是安装在装载机上用于实时自动测量装载机装载货物重量的仪器。提高称重测量精度是装载机自动测重装置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硬件设备基础上,分析了在装载机自动测重过程中的各种误差源,并提出消元法及改进性Akima插值等算法修正各种误差,解决了多年来存在于装载机动态称重系统中的瓶颈问题,使系统称重精度达1%,并建立了一套简捷可行的现场调试方法。实际应用表明:本装置具有集成度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数控加工刀具变形误差补偿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控铣削加工的研究中,刀具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对工件的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研究了一种考虑切屑厚度影响的切削力模型,建立了由切削力引起的刀具变形加工误差的分析模型.为了提高加工精度,提出了一种线性迭代误差补偿算法,方法主要对由切削力引起的刀具变形产生的切削误差进行循环迭代补偿.通过应用数控加工中心,方案进行了验证,对补偿后...  相似文献   

11.
亓凤 《自动化仪表》2005,26(10):42-43
介绍了高精度剪切梁式称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对其弹性体的设计和计算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2.
超微压力测量装置是基于称重法来测量超微压力的,其计算精确度为万分之四。该装置具有可移动、测试方便、灵敏度高等优点。文中对其作用原理及其误差均作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群 《自动化仪表》1989,10(6):14-18
叙述了影响蠕变误差的因素,重点分析了蠕变误差补偿杋理,综述了蠕变误差补偿技术的三种主要方法提供了用铝合金为弹性元件的低量程称重传感器蠕变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数控系统定位误差的测量与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维、二维的误差测量及补偿为研究主线,详细阐述了一维及二维误差补偿的原理和方法,在试验中使用该补偿方法,使得数控系统定位精度大大提高,说明计算机误差补偿技术是提高加工精度的经济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电子轨道衡动态称重时因振动而产生计量误差进行分析,找出货车振动的基本规律,从而提高采用高速A/D转换器及数字滤波来消除振动干扰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有限元分析在数控铣床热变形方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多种热源的作用下,数控铣床产生热变形,影响工件与刀具间的相对位移,造成加工误差,从而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因此减小热误差对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至关重要。控制机床热误差涉及到如何查找敏感点,然而找出机床敏感点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本文在对数控铣床热边界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ZK7640数控铣床进行整机热特性分析,为机床敏感点的查找提供依据,对数控机床热误差进行了定量计算,并通过实验检测验证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硅微陀螺仪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z轴硅微陀螺仪为研究对象,对加工误差产生的误差信号进行了分析.由于加工误差,使得陀螺仪结构不对称,主要表现为支承梁不对称、梳齿间距不等,产生了不等弹性、阻尼不对称以及力不平衡这三种现象.以动力学方程为基础,分析了不等弹性和阻尼不对称产生的误差信号;以静电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驱动梳齿和敏感梳齿间距不等时产生的误差信号.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误差信号包含了正交耦合误差和与有用信号同相位的误差信号.最后,介绍了一种减小正交误差的方法,并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8.
<正> 称重传感器弹性体材料的选择是生产优质传感器的关键之一。由于商用秤传感器的称重精度要求优于0.03%F·S,因此,对制作弹性体的铝合金材料的诸多技术参数都要严格控制,这样才能确保传感器的综合指标。LY_(12)铝合金是参数近似美国2024铝合金的国产材料,性能对照见下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机床加工精度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以数控机床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基于PLC的智能工业机电一体化机床控制系统。首先构建热误差建模算法,然后通过PLC实现热误差的补偿控制调节,可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具体实现为,由状态信息采集模块实现机床温度的测量;再在上位机数据处理模块中,通过建立机床温度与热误差同步测量系统,实现对热误差值的预测;再将预测值输入PLC控制模块,由PLC控制程序完成热误差预测值的补偿;并且对SIEMENS系统温度补偿功能的热误差补偿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证明:在热误差补偿功能开启后,热误差最大值降低了78.9%。由此可知,本研究构建的机床控制系统可有效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以及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动平衡加工误差补偿函数复杂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的动平衡加工误差补偿方法.对实际转子的动平衡加工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构造训练样本群作为SVR的输入进行训练,采用训练完毕后的SVR模型对误差补偿量进行预测.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SVR的加工补偿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动平衡加工误差,实现高效、灵活的误差补偿,从而有效地提高动平衡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