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抑制苯丙氨酸诱导的神经元凋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苯丙氨酸是否诱导体外培养神经元凋亡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苯丙氨酸诱导的神经元凋亡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培养3d后,加入0.9mmol/L苯丙氨酸或同时加入100ng/ml BDNF诱导,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神经元在苯丙氨酸诱导18h、30h后,凋亡细胞明显增加(P〈0.01),而同时加入BDNF后则可减少凋亡的发生(P〈0.05)。并且BDNF抑制苯丙氨酸诱导caspase-3的激活。结论高浓度苯丙氨酸诱导体外培养神经元凋亡依赖cas-pase-3的激活,BDNF能抑制苯丙氨酸诱导的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脑缺血缺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缺血缺氧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基因表达增加,尤其以梗死灶周围和海马区更突出。BDNF通过维持细胞内Cα^2 稳定、清除自由基、阻滞细胞凋亡,以实现其保护神经元免受缺血缺氧的损伤,内源性BDNF是抵御缺血缺氧脑损伤的内在保护剂,外源性BDNF能增加梗死区神经元的存活数并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在脑发育早期具有更强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艾  周晖  童煜  毛萌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7):1351-1354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对胚鼠缺氧神经元是否有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是否与激活自噬有关.方法 将SD大鼠胚鼠(孕17 ~ 19 d)的大脑皮质神经元在体外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并进行神经元鉴定.培养7~10d,选取生长良好的神经元用于前后两部分实验.1.第一部分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不加入药物,只作缺氧处理;3-甲基腺嘌呤组(3-MA组):提前加入不同浓度的3-MA后作缺氧处理,依次为5 mmol·L-1 3-MA组、10 mmol·L-1 3-MA组、20 mmol·L-1 3-MA组;BDNF组:提前加入不同浓度的BDNF后作缺氧处理,依次为50μg· L-1 BDNF组、100 μg·L-1 BDNF组、200 μg·L-1 BDNF组.观察不同剂量3- MA、BDNF对缺氧神经元损伤的作用.之后以细胞计数盒-8(CCK-8)测定各组细胞活力,确定干预缺氧神经元的最佳药物浓度.2.第二部分分为3组,对照组:单纯缺氧,不加药物;100 μg·L-1 BDNF组:加入100 μg·L-1BDNF;10 mmol·L-1 3-MA组:加入10 mmol·L-1 3-MA.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3组缺氧神经元在不同缺氧时间点细胞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的表达情况,以LC3Ⅱ/actin的相对表达量判断自噬发生的程度.结果 1.免疫荧光鉴定:与未缺氧神经元比较,缺氧神经元突触回缩,细胞网状结构被破坏.2.神经元细胞活力:50 μg·L-1BDNF组缺氧神经元细胞活力最强,100 μg·L-1BDNF组缺氧神经元细胞活力其次(Pa<0.05);随3-MA剂量加大,各剂量组神经元活力明显降低.3.免疫印迹:于缺氧1h、3h、5h,100 μg·L-1 BDNF组缺氧神经元的LC3表达量,均较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明显上调(Pa<0.05).结论 BDNF通过自噬途径对缺氧损伤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三磷酸腺苷(ATP)、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缺氧复氧大鼠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取体外培养8d的Wistar大鼠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组、ATP组和NGF组。用噻唑盐比色法(MTF)、乳酸脱氢酶(LDH)法测定细胞活性变化,流式细胞仪术、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神经元细胞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ATP和NGF能明显改善缺氧对神经元细胞活性的影响,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NGF组比较,ATP组神经元细胞活性增高,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缺氧能够造成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损伤并诱导其凋亡,ATP及NGF对缺氧.复氧后大脑皮质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胆红素脑病时不同浓度、时间脑损伤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制作100mg/kg、200mg/kg豚鼠胆红素脑病模型,分别在给予胆红素4h、8h后处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脑组织内BDNF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 100mg/kg、200mg/kg4h的BDNF阳性神经元数量稍少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8h的BDNF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和4h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BDNF在胆红素脑病早期,BDNF稍少,可能是:(1)在神经保护和修复中消耗大量BDNF,短期内代偿不足;(2)胆红素脑病初期是可逆的。不足以刺激神经元产生大量BDNF,随着损伤和时间延长。BDNF表达明显增高,有对抗损伤和修复受损神经元作用。  相似文献   

6.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缺氧缺血皮质神经元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及其mRNA在体外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缺氧和(或)缺血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培养16~18 d胎鼠皮质神经元,建立体外神经元缺氧缺血(HI)、单纯缺氧、单纯缺血模型。在缺氧和(或)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采取免疫细胞化学、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皮质神经元HIF-1α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常氧下神经元HIF-1α蛋白有微弱表达,在缺氧和(或)缺血处理后,其表达明显增高,HI再灌注4~8 h后HIF-1α蛋白表达最高,与其他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a=0),12 h后开始下降;且HI组HIF-1α蛋白较单纯缺氧和单纯缺血组表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HIF-1αmRNA表达在HI后即达到高峰,2 h后渐下降,在8 h呈低水平表达。结论HIF-1α在缺氧和(或)缺血后的皮质神经元表达的差异具有一定时间规律性,提示对HI神经元进行HIF-1α基因治疗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豚鼠胆红素脑神经损伤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的mRNA(TrkB mRNA)在大脑皮质及海马表达特点。方法取生后2~5 d的豚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只。T1组腹腔注射晶体胆红素100μg/g;T2组腹腔注射胆红素200μg/g;C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分别在注射后4、8 h各处死10只。作脑组织切片,电镜、光镜观察病理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观察不同时间点BDNF、TrkB mRNA在皮质及海马表达变化。结果胆红素脑神经元损伤模型成功建立。在腹腔注射胆红素4 h时,皮质及海马的BDNF阳性细胞数降低,而TrkB mRNA阳性细胞数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延长至8 h时,皮质及海马的BDNF和TrkB mRNA阳性细胞数均较4 h时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2组与T1组比较,皮质和海马的BDNF和TrkB mRNA的阳性细胞数变化更明显。结论胆红素脑神经元损伤时,皮质和海马的BDNF、TrkB mRNA表达变化可能在抑制神经元凋亡和神经元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减轻神经元损伤,以及神经元的修复和再生,这可能是胆红素脑神经元损伤时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化脓性脑膜炎时地塞米松(DEX)治疗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关系,以观察其神经保护作用。用大鼠建立化脓性脑膜炎模型,分别用抗生素及抗生素加DEX治疗,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BDNF的表达。结果:感染后24h在脑组织和渗出到软脑膜、蛛网膜下腔、脑室及脑实质炎性病灶内的炎性细胞高水平表达BDNF蛋白。抗生素治疗后BDNF蛋白表达降到很低水平,与感染后24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DEX组BDNF蛋白在大脑组织表达明显增多,与抗生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仍低于感染后24h组(P<0.05)。提示DEX可能通过上调BDNF蛋白的表达,在化脓性脑膜炎时产生神经保护作用,而这一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三磷酸腺苷(ATP)、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缺氧复氧大鼠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取体外培养8d的Wistar大鼠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组、ATP组和NGF组。用噻唑盐比色法(MTT)、乳酸脱氢酶(LDH)法测定细胞活性变化,流式细胞仪术、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神经元细胞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ATP和NGF能明显改善缺氧对神经元细胞活性的影响,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NGF组比较,ATP组神经元细胞活性增高,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缺氧能够造成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损伤并诱导其凋亡,ATP及NGF对缺氧复氧后大脑皮质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新生SD鼠缺氧缺血后大脑皮质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变化,观察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c-fos蛋白的表达,探讨脉络宁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O)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新生7日龄SD大鼠右侧颈总动脉1h(缺血1h),吸入8%氧和92%氮2h(缺氧2h),建立HIBD模型。用色谱分析仪测定大脑皮质内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动态评价缺氧缺血和脉络宁治疗不同时相c-fos蛋白和nNOS的表达。结果 缺氧缺血后大脑皮质兴奋性氨基酸(ZAA)水平升高,经脉络宁处理后则明显降低。c-fos蛋白表达的高峰期呈现在缺氧缺血6h后,与缺氧缺血组相比,脉络宁处理后c-fos蛋白表达的脑神经元数目增多;与假手术组相比,缺氧缺血可上调nNOS的表达水平,脉络宁处理后则减少了nNOS的表达。结论 脉络宁通过改善神经元功能减少EAA的释放,调节nNOS的免疫活性,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脉络宁可增强和延长神经元内c-fos蛋白的表达,减轻HIBD,推测c-fos参与了缺氧缺血后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损伤后的修复、存活与再生。  相似文献   

11.
安彩霞  金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4):1068-1069,1071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于细胞(BMMSCs)条件培养基(B—CM))对缺氧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传代Wistar大鼠BMMSCs,细胞融合达90%时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24h后收集培养上清液即B—CM;取培养8d的新生Wistar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分正常对照组、缺氧组、B—CM组,分别于缺氧0、6h、复氧24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反应比色(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用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技术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神经元缺氧6h细胞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复氧24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B—CM培养后细胞活性和缺氧前无差异,细胞凋亡明显较少(P〈0.01)。结论B—CM对缺氧一复氧引起的神经元凋亡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HIE患儿神经细胞凋亡与星形胶质细胞(AST)的变化.方法 HIE死亡新生儿25例.男14例,女11例.对25例HIE患儿脑病理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光镜观察,原位末端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标记的AST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HIE发生、病程的关系.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HIE患儿25例大体标本均存在脑膜紧张,软脑膜血管充盈、淤血,脑回增宽变平,脑沟变窄.切面湿润,血管扩张,点状或小灶性出血.光镜观察脑标本均可见神经细胞凋亡,大脑以存活24 h~6 d神经细胞凋亡程度重(P<0.05),小脑以存活3 d内神经细胞凋亡程度重(P<0.05),延髓以存活24 h~3 d神经细胞凋亡程度最重(P<0.05);脑标本均可见AST增生,小脑AST表现为生后24 h内死亡者增生程度重(P<0.05),生存时间越长,增生程度反而越轻;慢性缺氧时大脑AST增生程度重(P<0.05),急性缺氧时延髓增生程度重(P<0.05),混合性缺氧大脑及延髓增生程度均较重(Pa<0.05).结论 HIE新生儿神经细胞凋亡及AST增生程度在不同脑区明显不同,且与HIE的发生及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建立体外铜诱导神经元模型,观察醋酸铜对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凋亡及活化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索高浓度铜导致大鼠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20,40,80 μM)醋酸铜诱导体外培养72 h的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MTT法检测神经元活力,Hoechst33258染色和流式Annexin-V/PI法检测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和时间点活化的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原代皮层神经元经醋酸铜诱导48 h后,凋亡率上升,细胞活力呈浓度梯度下降,活化的caspase-8和caspase-9在铜诱导4 h 20 μM组开始升高,48 h各浓度组表达最高,呈时间与浓度梯度依赖;活化caspase-3在铜诱导24 h 20 μM组才开始升高,激活的时间晚于caspase-8和caspase-9,48 h各浓度组表达最高。结论:过量铜可导致体外培养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发生凋亡,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级联反应在铜诱导皮层神经元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1):917-922]  相似文献   

14.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最重要的一员,在神经系统分布广泛.BDNF通过激活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B)及其信号传导通路对神经元的存活、生长、功能、形态和可塑性等起着重要的作用.PI3K/Akt和MAPK/ERK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是BDNF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两条主要途径.近年研究发现,BDNF及...  相似文献   

15.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最重要的一员,在神经系统分布广泛.BDNF通过激活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B)及其信号传导通路对神经元的存活、生长、功能、形态和可塑性等起着重要的作用.PI3K/Akt和MAPK/ERK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是BDNF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两条主要途径.近年研究发现,BDNF及其TrkB水平的变化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病理生理和治疗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内部或外部条件来增加BDNF的表达,减轻HIBD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建立体外铜诱导神经元模型,观察醋酸铜对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凋亡及活化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索高浓度铜导致大鼠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20,40,80μM)醋酸铜诱导体外培养72h的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MTT法检测神经元活力,Hoechst33258染色和流式Annexin-V/PI法检测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和时间点活化的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原代皮层神经元经醋酸铜诱导48h后,凋亡率上升,细胞活力呈浓度梯度下降,活化的caspase-8和caspase-9在铜诱导4h20μM组开始升高,48h各浓度组表达最高,呈时间与浓度梯度依赖;活化caspase-3在铜诱导24h20μM组才开始升高,激活的时间晚于caspase-8和caspase-9,48h各浓度组表达最高。结论过量铜可导致体外培养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发生凋亡,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级联反应在铜诱导皮层神经元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钙及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calmodulin dependent kinase,CaMK)在神经元缺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胚脑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单纯缺氧组及钙阻滞剂干预组,其中钙阻滞剂干预组采用尼莫地平(nimodipine)、MK-801分别阻断L-VSCC受体、NMDA受体的传导,采用MTT法测定各组神经元缺氧前后细胞活性,用Fluo-4AM荧光探针测定各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aMKⅡ及CaMKⅣ的表达。结果:尼莫地平及MK-801组细胞活性较单纯缺氧的对照组高;尼莫地平可迅速降低缺氧神经元的细胞内钙, MK-801可长时间降低缺氧神经元的细胞内钙。尼莫地平可抑制CaMKⅡ的表达,MK-801对CaMKⅡ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抑制CaMK Ⅳ的表达。结论:尼莫地平和MK-801可分别通过抑制CaMKⅡ和CaMKⅣ表达实现对缺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4):324-326]  相似文献   

18.
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再给氧后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晖  梁卫兰  母得志 《中华儿科杂志》2000,38(4):235-238,I004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再给氧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变化特点及其所起失艇。方法 取生后1~2天的新生昆明小鼠大脑皮层进行星形胶质细胞纯2,培养2周左右进行缺氧实验。缺氧时间分别为0、3、6、12、24、48小时,并取缺氧24一再给氧0、3、6、12、24、48小时的星形胶质细胞进行细胞免疫组化、原位杂交,观察HSP70表达的变化。结果 原位杂交显示缺氧3小时即有HSP70m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TrkB)及其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水平对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Western-blot技术检测不同纳摩尔浓度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retinoic acid,ATRA)诱导后TrkB蛋白水平变化;四甲基偶氮蓝比色(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FCM)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检测凋亡细胞的形态。结果 (1)不同浓度ATRA(1、10、100nmol/L)处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Y5Y5d,TrkB蛋白水平随ATRA浓度增加而增加;(2)BDNF10ng/ml+ATRA 10nmol/L+顺铂(Cisplatin,CP)5μg/ml作用组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同单用CP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BDNF(50、100ng/m1)加相同浓度ATRA及CP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单用CP组,凋亡率均明显低于单用CP组,BDNF 100ng/ml组存活率高于BDNF 50ng/ml组,凋亡率低于BDNF 50ng/ml组。ATRA 1nmol/L+BDNF 50ng/ml+CP 5μg/ml组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同单用CP组比较无显著差异,ATRA 10、100 nmol/L加相同浓度BDNF及CP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单用CP组,凋亡率均明显低于单用CP组,ATRA 100 1nmol/L组细胞存活率高于ATRA 10nmol/L组,凋亡率低于ATRA 10nmol/L组。(3)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到CP作用组可见到较多细胞呈凋亡改变,而ATRA 10nmol/L+BDNF 50ng/ml+CP 5μg/ml组细胞形态多数正常。结论 SY5Y对化疗药顺铂的敏感性受TrkB及BDNF水平的影响,二者水平越高越容易产生化疗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