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下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上升程度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NIHSS评分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依达拉奉治疗。  相似文献   

3.
杨艳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6,(16):2208-220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2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3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滴,Bi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 mL+生理盐水250 mL静滴,qd,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和93.7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NIHSS和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两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意识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微孔手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微孔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ADL评分、GCS评分以及血清中IL-6、IL-1β、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IL-6、IL-1β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中IL-6、IL-1β及TNF-α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DL和GC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DL和GC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脑出血患者在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的同时应联合早期微孔手术,一方面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清中的炎性因子水平,另一方面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ADL和GCS评分,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固始县中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CRP、IL-6与TNF-α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一用药,对改善神经功能与血清炎性因子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内皮素(E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ET、NSE、IL-6和TNF-ɑ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ADL评分和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9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实验组在依达拉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减少,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依达拉奉治疗。  相似文献   

8.
陈建国 《当代医学》2021,27(32):104-106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74例老年HI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临床疗效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PO、LPO、MD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HICH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1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为主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氧化应激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50/55),高于对照组的76.36%(4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皮质醇(Cor)水平则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6%(9/55),对照组为10.91%(6/5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机体氧化应激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血清IL-1β、TNF-α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1β、TNF-α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对出血性脑损伤的脑保护机制。方法用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L-1β、TNF-α,使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评定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采用Batherel指数量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7、14、21d患者血清IL-1β、TNF-α明显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7、14、21d均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14、21d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明显降低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依达拉奉抑制脑出血炎性反应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胡经航 《黑龙江医学》2014,38(2):168-170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05~2013-05间来我院神经科诊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在神经内科基础治疗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依达拉奉,21 d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3%,对照组为5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63,P=0.001).治疗前两组之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塞,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尤瑞克林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生理盐水,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后的血清生化指标(NSE、S-100β、MMP-9),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以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分(ADL Barthel指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血清NSE、S-100β以及MMP-9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14d后血清NSE和S-100β蛋白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但血清MMP-9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ADL 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ADL 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较单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更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且并不增加脑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老年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4例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及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和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血清生化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S-100β以及MMP-9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老年大面积脑梗死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和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均治疗10 d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5 d,组间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P<0.01;治疗30 d,组间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70.21%)(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够改善脑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清除脑内羟基基团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给予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日常生活能力(ADL)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在总体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ADL分级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与醒脑静联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患者死亡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于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和对照组(依达拉奉治疗)各32例,比较两组治疗14d后的疗效及治疗前、治疗7d后、治疗14d后两组的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4d后的有效率为93.8%和75.0%,差异显著(P〈0.05)。治疗7d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14d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及治疗后7d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住院治疗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70例急性脑梗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依达拉奉。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及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77.1%,其中对照组1例死亡,观察组无一例死亡,观察组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的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改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神经功能和脑血流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10月本院收诊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栽高压氧,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Fugl—Meyer积分、ADL评分差异及神经传导功能、大脑中动脉血流状态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积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脑中动脉平均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血流速度(Vm)显著快于对照组,血管搏动指数(PI)显著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RI)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加载高压氧能有效改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血流供应及神经传导功能,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血浆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浓度的影响,探讨醒脑静注射液用于脑出血治疗的机制。方法118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组,共30例。正常组静脉血体检时获得,脑出血患者静脉血在入院时,入院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获得,ELISA法测定血浆IL-6和TNF—a浓度。结果入院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及脑水肿严重指数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脑出血后血浆IL-6和TNF-a浓度明显升高,第一天到达高峰,后逐渐下降,经t检验,6个时间段血浆IL-6和TNF—a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入院时,治疗组血浆IL-6和TNF—a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治疗组血浆IL-6和TNF—a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脑出血后炎症反应、减轻脑水肿,从而达到改善神经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2例)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显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4.2%高于对照组的40.6%(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优于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