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通过内镜下早期食管癌表现与临床病理对比,加深对内镜下早期食管癌的认识,提高早期食管癌早期发现率。方法回顾我院内镜下治疗或手术后百色地区30例患者经病理诊断为早期食管癌的临床资料、镜下特点及病理特征。结果男性19例,女性11例,男女比例为1.73:1,发病高峰年龄为50-69岁22例(占73.3%),上段2例(6.7%),中段22例(73.3%),下段6例(20%)。内镜Paris分型:0-Ⅰ型(隆起型)、0-Ⅱa型(浅表隆起型)、0-Ⅱb(浅表平坦型)、0-Ⅱc型(表浅凹陷性)、0-Ⅲ型(凹陷型)分别为:3.3%、13.3%、56.7%、20%、6.7%,日本食道学会将早期食管癌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襻(intrapapillary capillaryloop,IPCL)放大内镜分类分为(A、B分型):其中B1型:17例、B2型11例,B3型:2例。病理分型:鳞癌(15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14例46.7%),腺癌(1例),其中粘膜下层浸润占5例,余均为原位癌或粘膜内癌。结论早期食管癌好发50-69岁男性,食管中段为主,内镜下以浅表型多见、病理鳞癌常见,常规内镜检查联合NBI+放大内镜是发现早期食管癌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靖江地区早期胃、食管癌的内镜与病理特征,以提高早期癌症的诊治水平。方法:经术后大体标本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45例及早期食管癌28例的内镜和病理资料,分析相应的内镜形态及病理特征。结果:(1)早期胃癌:术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癌35例,诊断为异型增生Ⅱ、Ⅲ级10例。术后病理诊断高分化腺癌30例(66.7%),低分化腺癌10例(22.2%),印戒细胞癌1例(2.2%),黏液腺癌2例(4.4%),未分化癌2例(4.4%)。黏膜内癌26例(57.8%),黏膜下层癌19例(42.2%)。(2)早期食管癌:术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癌24例,诊断为异型增生Ⅱ、Ⅲ级4例。术后病理诊断全部为鳞癌,黏膜内癌15例(53.6%),黏膜下层癌13例(46.4%)。结论:早期胃癌以凹陷型多见,部位依次分布为胃角>胃窦>贲门>胃体,大多为高分化腺癌,黏膜内癌略多于黏膜下层癌。早期食管癌以中下段斑块型、糜烂型占多数。内镜、病理及临床医师掌握这些特征有利于早期癌症的及时发现和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与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后大体标本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54例的临床资料、内镜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男性39例,女性15例;发病高峰年龄为51~70岁46例(占85.2%);食管上段3例(5.6%),食管中段35例(64.8%),食管下段16例(29.6%)。内镜分型:隐伏型、斑块型、糜烂型、乳头型分别为13.0%、53.7%、22.2%和11.1%;病理分型:鳞癌、腺癌分别为83.3%和16.7%,其中黏膜内癌15例(27.8%),黏膜下层癌39例(72.2%)。结论早期食管癌好发于51~70岁男性,食管中段系好发部位,内镜下表现以斑块型多见,鳞癌为主,内镜检查结合活检是发现早期食管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Ⅱc型早期胃癌内镜下形态、部位和病理特点,探讨其对凹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30例Ⅱc型早期胃癌的内镜下形态特点,对其中19例内镜下活检和术后病理类型、浸润深度进行对比.结果Ⅱc型早期胃癌分化型以凹陷发红伴隆起多见;未分化型的凹陷表面褪色和结节多.内镜下活检与术后病理类型、浸润深度符合率在70%以上.结论Ⅱc型早期胃癌内镜下形态特征和活检对诊断及临床治疗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在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常规应用普通内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后,通过手动变焦放大内镜对可疑病变部位的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进行形态学观察,同时进行IPCL形态分型。在可疑部位的多个点取病理活检,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将普通内镜病变类型与放大内镜IPCL形态分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期食管癌IPCL形态异常,分型均为Ⅳ型(100%),食管上皮中度异型增生的IPCL形态以Ⅱ、Ⅲ型为主87.5%,轻度异型增生的IPCL形态以Ⅱ型为主77.78%,食管炎患者的IPCL形态以Ⅱ型为主91.66%。IPCL形态异常愈明显、其细胞异型愈严重。结论放大内镜IPCL形态学分型对于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有较高符合率,优于普通内镜检查。放大内镜IPCL形态学分型有助于提高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技术在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接受内镜检查时发现食管黏膜有可疑病变者进行2%碘染色检查;记录碘染病灶的染色程度、部位、大小、形态等;并行多点活检;然后将着色结果与其对应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5例病人碘染色淡染和不染诊断食管癌与癌前病变的准确性为67.74%。碘染色不染诊断食管癌准确性为66.67%;诊断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准确性为22.22%。结论:内镜下碘染色技术可提高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诊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narrowband imaging combined with magnifying endoscopy,NBI-ME)观察食管病变后食管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ntraepapillary papillary capillary loop,IPCL)改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病变患者64例,所有患者进行NBI-ME及普通白光内镜检查,观察IPCL的形态,并对病变区行病理活检。比较NBI-ME及普通白光内镜的图像清晰度评分,分析NBI分级及NBI检测的IPCL分型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关系,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NBI-ME癌前病变及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效能。结果:64例食管病变患者中,早期食管癌18例(28.13%),高级别瘤变5例(7.81%),低级别瘤变16例(25.00%),食管炎25例(39.06%)。NBI-ME的图像清晰度评分明显高于普通白光内镜(P0.05)。食管炎NBI分级以Ⅲ级和阴性为主;低级别瘤变NBI分级以Ⅱ级和Ⅲ级为主;高级别瘤变和早期食管癌NBI分级均以Ⅰ级和Ⅱ级为主。食管炎IPCL分型主要呈Ⅱ型(84.00%);低级别瘤变IPCL分型呈Ⅱ、Ⅲ型,其中Ⅲ型占68.75%;高级别瘤变的IPCL主要呈Ⅲ型,占80.00%;早期食管癌IPCL分型主要呈Ⅳ型,占83.33%。NBI-ME诊断癌前病变与早期食管癌的灵敏度为87.18%,特异度为100%,漏诊率为12.82%。结论:NBI-ME能够细致观察食管病变患者的IPCL,其对癌前病变及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早期胃癌的临床和内镜下及病理特点 ,提高早其胃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选择我院近 2 0年胃镜发现并行外科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的病例 3 5例 ,对其主要临床症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胃癌切除占胃癌切除的 2 .5 6%;胃镜检查活检证实为早期胃癌的阳性率为 91.4%;部位以胃窦居多占 5 1.4%;Ⅰ型及Ⅲ型早期胃癌检出率分别为 2 2 .8%及 2 8.5 %。黏膜下小胃癌占 2 0 %。直径大小 2 0MM黏膜下癌占 75 %,明显增多 (P <0 .0 1)。结论 胃镜检查为诊断早期胃癌的最有效的手段 ,癌灶面积大小对癌灶浸润深度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对近10年间经胃镜检查后病理确诊的83例青年人胃癌(≤35岁)的临床及内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检出青年人胃癌83例(0.3%),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男女之比约1∶1.4;临床表现以上腹痛最多见(77.1%),病变多见于胃窦部(41.0%);进展期胃癌占94.0%,形态以Ⅲ型为多(44.9%);Hp阳性率为78.8%;组织病理学类型以分化程度差者多见(72.3%)。结论:青年人胃癌并非少见,女性多见,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病灶以胃窦部最多见,进展期癌占多数,形态以Ⅲ型最多见,Hp阳性率高,病理组织学分化差。  相似文献   

10.
聂道鸿 《当代医学》2010,16(30):92-92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内镜、病理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1993年5月~2009年12月间经胃镜、病理或手术确诊的青年人胃癌29例,对其临床表现、镜下形态、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青年人胃癌早期无特殊症状,病理以低分化腺癌(14例,48.21%)和粘液腺癌(5例,17.2%)多见;镜下形态以BorrmannⅢ型、Ⅳ型为主。结论青年人胃癌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率低,及早诊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内镜及病理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近 5年内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 (reflux esophagitis,RE)病例 ,探讨 RE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点。 方法 :对 1997~ 2 0 0 2年经内镜检查诊断的 916例江苏里下河地区 RE患者 ,按 1999年中国烟台标准进行分级 ,部分病例取食管黏膜做病理切片检查 ,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组成 ,临床症状、内镜表现及病理变化。 结果 :RE占胃镜检查人数的 7.4 %(916 /12 376 ) ,男女之比为 2 .2∶ 1,平均年龄 (5 4 .4 2± 15 .0 5 )岁 ,≥ 6 0岁患者占 4 6 .5 % ,(42 6 /916 )临床表现有明显反流症状者仅 32 .6 % (2 99/916 )。内镜诊断以 ~ 级为主 ,占 85 .3% (781/916 ) ,病理诊断以轻、中度为主 ,继发性 RE则以重度多见。部分患者合并胆汁反流、食管裂孔疝和消化性溃疡。 结论 :江苏里下河地区 RE发病率较高 ,中老年 (尤其老年 )男性多见 ,以 ~ 级为主。病理改变以鳞状上皮增生及慢性炎细胞浸润为主 ,部分有不典型增生、糜烂及溃疡形成 ,偶见早期癌变现象。由于患者临床反流症状诊断 RE敏感性较低 ,内镜诊断简单易行且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选择开展内镜以来,20年间胃镜发现并行外科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的病例187例,对病理组织学特点及随访结果加以分析.结果:早期胃癌切除占胃癌切除的4.99%;电子内镜检查活检证实为早期胃癌的阳性率为93.1%(174/187);部位以胃窦居多占49.2%;Ⅰ型、Ⅱ型、Ⅲ型早期胃癌检出率分别为25.7%、54.0%及20.3%.结论:早期胃癌临床无特征性症状,诊断主要靠内镜医师认真细致观察和识别早期胃癌的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89例受检者进行内镜检查及组织病理活检,对食管黏膜颜色、形态和黏膜下血管纹理轻微改变的患者,内镜下先给予卢戈氏液染色,再观察其颜色变化,并进行组织活检。结果食管癌多发于50岁以上,60~69岁为发病高峰期,临床表现为咽部不适,吞咽不适,胸骨后灼热不适,进食哽噎感,进行性吞咽困难。食管癌以食管中段最多(38.1%)。发现原位癌12例。碘染色前后发现早期食管癌分别为2例和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检查及组织活检是诊断食管癌的重要方法,内镜检查中卢戈氏液可显著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肠镜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984年2月至2 0 0 0年6月我院消化内镜室共行2 6 76例结肠镜检查,患者来自门诊及住院病房,对内镜下疑诊或确诊大肠癌的病例,观察肿瘤的形态、部位并取活检,对病理证实为大肠癌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结肠镜及病理诊断检出大肠癌15 5例,检出率5 .8% ,其中男10 1例,女5 4例,平均(5 1.3±2 .4 )岁,男女之比为1.87∶1,年龄在4 0岁以上者12 2例,占78.7%。癌灶部位以直肠及乙状结肠为多见,占5 9.4 %。镜下以隆起型中晚期癌为多,术后复发3例,癌伴息肉共30例,其中19例位于直肠及乙状结肠。癌伴大肠黑变病3例,息肉局部癌变12例。直-回盲部及直-横结肠同时多原发癌2例,共有癌灶15 7处。病理类型以腺癌多见,占91.0 %。结论:结肠镜是目前最有效的检查方法,对早期诊断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大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内镜表现,以提高对NHL的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2例原发性大肠NHL临床和内镜资料.结果 病变部位位于盲肠的为58.3%;内镜下表现为弥漫型4例,溃疡型6例,息肉型2例;电子结肠镜检查结合病理组织活检诊断阳性率达75.0%.结论 原发性大肠NHL好发于盲肠,多为单发病灶.内镜下病灶形态表现以溃疡型多见.结肠镜检查联合内镜下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助于提高对大肠NHL内镜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其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6年~2012年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34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食管癌的平均好发年龄为60.05±5.71岁;男女性别之比为2.44:1;腺癌2例(1.49%),神经内分泌癌3例(2.24%),鳞癌129例(96.27%)。病变长度:<1cm以内的16例(11.94%),1~2cm的66例(49.25%),2.1~3cm的30例(22.39%),3.1~4cm的13例(9.70%),>4cm的9例(6.72%);浸润深度:原位癌14例(10.45%),黏膜内癌47例(35.07%),黏膜下癌73例(54.48%);以斑块型和糜烂型多见;黏膜下癌多见于斑块型、糜烂型、乳头型,原位癌多见于充血型。结论:胃镜检查是早期食管癌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之一,并有助于估计癌组织的浸润程度,所以应该重视胃镜下的食管癌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年人大肠癌临床、内镜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电子结肠镜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青年人大肠癌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均为进展期大肠癌,主要首诊表现为粘液血便38例(67.9%),里急后重30例(53.6%),病变形态以浸润狭窄型(22/56)、溃疡型(14/56)多见;内镜下发病部位以直肠最常见(50%),其次为乙状结肠(21.4%);病理类型以中分化腺癌最多(44.6%),侵犯肠腔1周者62.5%(35/56),侵犯肠腔1/2周以上者达94.6%(53/56)。结论青年人大肠癌无特异临床表现,确诊时多为进展期,局部浸润为主,组织学以腺癌多见,临床分期以中期居多,手术根治率较高。提高认识及早期行肠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卢戈氏液染色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的3924例中检出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癌的36例患者(0.92%)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中,男性26例(72.22%),女性10例(27.78%),男女比例为2.6:1.50~60岁24例(66.67%),食管中下段35例(97.22%).充血型及病变面积<2 cm的糜烂型食管癌中,黏膜内癌和黏膜下层癌分别为80.00%和20.00%;病变面积>2 cm的糜烂型食管癌中,黏膜内癌和黏膜下层癌分别为30.76%和69.23%;斑块型食管癌中,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分别为42.86%和57.14%;乳头型食管癌中,黏膜内癌和黏膜下层癌分别为100.00%和0%.结论 内镜下的卢戈氏液染色可明显提高早期食管癌检出率.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早期食管癌88例内镜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自 1 990年以来共作胃镜检查 1 2 0 0 0例 ,检出食管癌 985例 ,其中早期食管癌 88例 ,占 8.5% ,手术治疗 71例 ,非手术治疗 71例 ,效果良好 ,为提高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治水平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早期食管癌 88例 ,男 6 0例 ,女 2 8例 ,男女之比为 2 .1∶1 ,年龄 36~ 78岁 ,平均 6 2 .5岁。症状 吞咽隐痛不适或阻塞感 35例 ,嗳气反酸 2 1例 ,烧心 1 7例 ,无症状 1 5例。内镜检查  88例中共检出 94个癌灶 ,内镜下分型( 1) :充血型 1 5例 ,占 1 7% ;糜烂型 53例 ,占 6 0 % ;斑块型 1 4例 ,占 1 6 % ;乳头型 6例 ,占 8.5%。…  相似文献   

20.
廖嘉忠  书代林 《微创医学》2005,24(4):498-500
目的探讨内镜在食管平滑肌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均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内镜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平滑肌瘤男性好发,多在中年以后发生.临床症状以吞咽困难或进食不畅感(54.8%)、上腹部疼痛或不适(45.2%)、胸骨后不适(31%)等多见.肿瘤多位于食管中下段.肿瘤形态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广基,表面光滑,质硬,活动度好;肿瘤直径多≤2cm.42例采用内镜下推项圈套法高频电切除治疗,成功率为95.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内镜下切除失败转外科手术.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确诊食管平滑肌瘤39例,内镜诊断符合率为92.9%.40例内镜下切除术后4周内镜复查创面均已愈合.结论食管平滑肌瘤早期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内镜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内镜下推顶圈套法高频电切除直径≤2 cm的食管平滑肌瘤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