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从未服过避孕药的正常妇女10名,晚期妊娠妇女12名和服避孕药妇女13名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单体交换频率进行了观察。 服药组用复方炔雌醚(炔雌醚3.3mg,氯地孕酮15mg),每月一片,平均9.04年(8~11年),继用减量复方炔雌醚(炔雌醚2mg,氯地孕酮6mg,18甲基炔诺酮6mg),平均1.04年1~1.5年)。 三组的平均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分别为:5.45士1.10SD,7.15土1.22SD和5.98士1.13SD,此结果显示服药组与正常妇女组之间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无统计学差异,而妊娠组比服药组和正常妇女组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高。说明本研究中未见适当使用本避孕片增加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研究21种氨基酸对人外周淋巴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PMI 1640培养剂中加入每种氨基酸都可引起培养的人外周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的显著增加,其诱导效应可能是间接的。  相似文献   

3.
作者研究2450MHz微波辐射成人睾丸进行男性抗生育,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的影响。结果:照后1月组、1年组及对照组SCE频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2.54±0.34、12.96±0.62和11.71±0.8,各组SCE均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在该条件下,微波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未发现可检出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30例95岁以上老人(长寿组)和30例中年人(对照组)细胞遗传学的比较研究结果。染色单体畸变率、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和亚二倍体细胞百分率长寿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0VS1.56/每100细胞、5.3±1.5/细胞VS4.1±0.6/细胞和8.88%VS6.78%,(P<0.05),故均可作为衰老指标。而有丝分裂指数(6.85%VS6.56%,P>0.05)两组无显著差别,说明长寿老人的细胞还能保持相当的分裂能力。加松胞素B(CB)后双核细胞微核率两组差异不显著(15.2‰VS13.9‰,P>0.05),其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AE_(121)破乳剂对小白鼠骨髓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试验,实验组小白鼠骨髓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频率分别为2.29±0.28/细胞,2.20±0.41/细胞,2.13±0.25/细胞,空白对照组为2.01±0.56/细胞,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证明AE_(121)破乳剂致突变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作者检测了赣州地区32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其均值为7.83±0.81(X±SD/细胞),变异范围为6.40~9.50/细胞,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经分组分析,A组均值为2.26±0.37,B组为1.00±0.19,C组为3.39±0.45,D组为0.50±0.22,E组为0.35±0.13,F组为0.20±0.08,G组为0.12±0.03。平均每号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交换所占百分比以A组为最高,B组次之,C、D、E、F、G组依次排列,提示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在染色体上为随机分布,并不频发于某一组染色体。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与免疫调节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各40例,结果表明:干扰素组有效率为72.5%,免疫调节肽组有效率为67.5%(P>0.05),无显著差异,免疫调节肽价格较便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一例长期供血者进行两次外周血培养作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测定,通过对400个细胞分裂相测定,受试者与对照者比较无显著差异,提示长期献血对遗传物质不会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B超诊断早孕对绒毛形态、酶活性及SCE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拟行人工流产的正常早孕妇女90例,其中超声组45例经B型超声呈象仪(B超)持续照射胚囊20分钟后取绒毛组织: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形态正常;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五种脱氢酶和五种水解酶活性及观察绒毛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断裂率为指标,对25例化疗中及50例化疗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调查化疗药物的有害影响。25例化疗中病例连续3个疗程观察结果表明,化疗前后SCE及染色体断裂率于绒癌及恶葡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药物间染色体变化亦无明显差异(P>0.05)。于化疗中病例,在第一疗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大蒜提取物 ( garlicextract,GE)和维生素E在拮抗烹饪油烟凝集物 (condensatesofcook ingoilfume,COF)的致突变的作用。方法 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物中注入一定剂量的GE或一定剂量的维生素E并一定量的COF ,观察淋巴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 (sisterchromatidexchanges ,SCE)的变化 ,挑选GE( 1× 10 - 4稀释 )和维生素E( 5 μl)同时注入培养基中 (含COF 10 μl) ,观察二者对COF的协同抗突变作用。结果 GE( 1× 10 - 4稀释 )可显著降低COF处理过的淋巴细胞SCE (P <0 .0 5 ) ;维生素E( 5 μl)和GE( 1× 10 - 4稀释 )在降低COF处理过的淋巴细胞SCE方面存在着协同作用 (P <0 .0 1)。结论 GE和维生素E在拮抗COF的致突变性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协同效应 ;一定量的GE亦有一定的拮抗COF的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维生素E、牛黄酸、二甲亚砜和维生素C)针对博莱霉素(Bleomycin,BLM)的拮抗作用.方法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物中注入一定剂量的BLM并一定剂量的抗氧化剂,然后观察淋巴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s,SCE rate)的变化.结果维生素E浓度为5μl/ml时,可显著地拮抗BLM(28.6 nmol/ml)的致突变作用(P<0.05);而维生素E浓度为10μl/ml时,可极显著地拮抗BLM的作用(P<0.01);当加入牛黄酸的终浓度为100和200μg/rl时,均可显著地拮抗BLM(28.6nmol/m1)的致突变作用(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维生素E和牛黄酸对BLM的致突变性存在着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甲醛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5、25、125、500μmol/L)的甲醛溶液处理培养中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观察其微核率及SCE频率的变化。结果:低浓度(5、25μmol/L)甲醛处理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SCE频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增加(P>0.05);而甲醛浓度(125、500μmol/L)较高时,细胞微核率和SCE频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较高浓度甲醛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讨登革出血热患者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方法:采用人骨髓料-单系祖细胞(CFU-GM)培养和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技术,观察28例Ⅱ型登革病毒(D2V)对人骨髓CFU-GM生长及其集落SCE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显示D2V感染组CFU-GM集落产率明显减少(P<0.01),而CM-GM集落染色体工E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证实D2V能抑制人骨髓CFU-GM生长并损伤其染色体,揭示登革出血热患者粒细胞减少与CFU-GM受DV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褪黑素对人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和增殖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和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33.4μg/L的丝裂霉素(MMC)为阳性对照,0.5%乙醇为阴性对照,用0.01,0.10,1.00mmol/L褪黑素分别预处理细胞后37℃±1℃体外培养72h,观察褪黑素处理组及丝裂霉素加褪黑素处理组细胞的SCE频率和淋巴细胞增殖指数。结果单独用0.01,0.10,1.00mmol/L褪黑素处理组的SCE频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有统计学意义,而丝裂霉素加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组的SCE频率与阳性对照丝裂霉素处理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呈明显降低。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只有1.00mmo1/L褪黑素处理组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褪黑素无遗传毒性,而且在超生理浓度时具有抗诱变作用,并对细胞增殖动力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七种常用静脉麻醉药(哌替啶、安定、苯巴比妥、氯胺酮、异丙嗪、利多卡因、琥珀胆碱)以接近临床用量作用于10名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培养液,诱发 SCE 研究其诱发作用。分设七个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丝烈霉素 C)。各处理组 SCE 频率均数与空白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哌替啶和苯巴比妥组 SCE 增高,差异显著(P<0.05),氯胺酮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其他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各处理组(P<0.01)。  相似文献   

17.
益母草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草药益母草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方法 :采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试验和小鼠精子非程序 DNA合成试验。结果 :益母草各剂量组所诱导的小鼠精子畸形频率和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益母草不能诱导小鼠精子非程序 DNA合成。结论 :益母草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无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in vitro possible clastogenic and cytotoxic activities of Ulva rigida crude extracts (URE), and identify their antigenotoxic and protective effects on chemotherapeutic agent mitomycine-C (MMC). Methods Anti-clastogenic and anti-genotoxic activities of Ulva rigida crude extracts (URE) were studied using chromosome aberration (CA),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SCE), and micronuclei (MN) tests in human lymphocytes cultured in vitro. Results The chromosome aberration,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or micronuclei tests showed that URE at concentrations of 10, 20, and 40 lag/mL had no clastogenic activity in human lymphocyte cell culture. Three doses of U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and the frequencies of SCE and MN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ulture treated with MMC (P〈0.0001). Conclusion Although URE itself is not a clastogenic or cytotoxic substance, it possesses strong antigenotoxic, anti-clastogenic, and protective effects on MMC in vitro.  相似文献   

19.
以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SCE率作为细胞遗传学指标,研究了Se、Cu与AFB_1相互作用对细胞遗传物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具有明显的致变作用,在10 ̄(-10)~10 ̄(-4)mol浓度范围与AFB_1无明显协同或抬抗作用;而Se则具有较好的桔抗Cu及AFB_1的致变作用,但在10 ̄(-2)mol浓度以上具有一定细胞毒性作用。提示Se可作为防致突变剂,但在应用时应考虑其双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植物SCE检测农药和食品添加剂的诱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植物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检测杀虫磺、杀虫双、杀虫环、杀菌剂NF133、吲哚乙酸、久效磷和氧化乐果7种农药和食用香精、食用色素等7种食品添加剂量的诱变性,并比较其诱变作用是事与对人SCE的诱变作用一致。方法:蚕豆、大麦和人外周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结果:发现7种农药都能强烈地诱导蚕豆、大麦和人外周淋巴细胞的SCE增加,而且诱发的SCE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食品添加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