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根据泌尿系结石成分进行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对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的作用。方法根据26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干预组)的结石成分,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以既往在我科住院治疗未行结石成分分析及饮食指导的259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泌尿系结石的复发情况。结果干预组260例中无泌尿结石复发者219例(84.2%),复发者41例(15.7%);对照组259例中无复发者194例(74.9%),复发者65例(25.1%),两组结石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结石复发与饮食关系密切,根据结石成分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对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复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宋歌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4):2550-2552
目的观察分析300例泌尿系结石成分与防治措施。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300例(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泌尿系结石患者,采集患者结石标本,均行红外光谱分析,并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给予相应防治措施。结果 300例泌尿系结石中混合型结石共181例,占60.33%,其中草酸钙、磷酸钙混合型结石139例,占46.34%。单纯性结石119例,占39.67%,其中草酸钙结石97例,占32.34%,尿酸铵、磷酸钙、胱氨酸等所占比例较低。结论通过对300例泌尿系结石成分进行分析,给予患者针对性防治措施,对泌尿系结石治疗、预防及减少复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开封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构成情况,有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为预防本地区泌尿系结石的复发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开封地区519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样本,采用红外光谱仪结石成分分析法对结石样本进行成分分析。[结果]519例结石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9∶1,发病年龄高峰为50~59岁,结石好发部位以输尿管为主(占比61.66%),结石成分以含草酸盐为主的混合型结石最多(占比71.1%)。在含钙结石中,男性与女性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性结石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在尿酸盐结石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以基于草酸盐的混合结石发生率最高,男性发病率普遍高于女性,发病年龄段集中在中年,通过结石成分分析,给予针对性的饮食预防指导,可降低结石发生和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惠州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构成情况,探讨该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因,为临床防治结石及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收集的573例尿路结石标本进行化学成分测定,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泌尿系结石患者男女比例为1.24:1,51~60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上尿路结石患者明显多于下尿路结石,比例为12.6:1。钙盐在结石化学成分最高,占91.8%,其次是草酸盐,占83.1%,胱氨酸在结石成分中最为少见。上下尿路结石成分不相同,磷酸盐、尿酸及尿酸盐、镁盐、铵盐在上下尿结石成分所占比例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化学法分析结石成分简单可行,可满足临床对结石成分分析的需求,对预防结石形成和复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患者微创术后结石成分及饮食干预对结石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行微创术治疗的6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术后均采用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分析结石成分,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观察组根据结石成分给予饮食干预。经1年随访,观察两组结石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结石成分构成基本一致,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随访,观察组结石复发率13.33%,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结论泌尿系结石微创术后根据结石成分给予患者饮食干预,可明显降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本地区泌尿系结石疾病患者利用泌尿系结石红外光线自动分析仪分析的结石成分构成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至2020年5月3760例泌尿系结石疾病患者资料,采用泌尿系结石红外光线自动分析仪(LIIR-20型)分析结石成分组成。结果泌尿系结石以肾结石为主(2932例,77.98%)。从结石成分看,草酸钙结石最常见2999例(79.76%)、其次分别是无水尿酸结石229例(6.09%)、碳酸磷灰石187例(4.97%)。从性别来看,男性泌尿系结石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2659例(70.72%),女1101例(29.28%)],其中男性一水草酸钙结石较女性明显多发(男71.86%,2155/2999;女28.14%,844/2999),女性六水磷酸铵镁类感染性结石明显多于男性(男36.36%,52/143;女63.64%,91/143)。从年龄上看,成年患者多表现为一水草酸钙结石,而小儿患者(10岁及以下)多表现为尿酸胺(30.43%,56/184)及胱氨酸结石(3.80%,7/184)。结论本医疗中心泌尿系结石成分以草酸钙类结石为主,存在着年龄及性别等的差异;泌尿系结石红外光线自动分析仪作为新技术可以很好地分析泌尿系结石成分,为针对结石成分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和诊疗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右江医学》2019,(4):250-253
目的探讨桂西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的构成情况,为泌尿系结石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12月泌尿系结石患者614例,运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对结石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检测的尿路结石成分呈多样性,主要成分为草酸钙380例,约占总数的61.89%,主要成分为尿酸113例,约占总数的18.40%;泌尿系结石男女比例为1.57∶1;在614例患者中,40~59岁年龄组占比最高,达57.98%;上、下尿路结石比为5.20∶1。结论桂西地区尿路结石成分以草酸钙最常见,尿酸结石及碳酸磷灰石的比例也较高,结石患者以40~59岁组占比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贵州省遵义县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并为遵义县泌尿系结石的防治提供基本理论和参考意见。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遵义县21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对结石成分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结石部位以及居住地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的构成特点和成分异同。结果:本地区泌尿系结石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患病率,41~50岁年龄段是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主要人群(占33.49%);农村地区人群的结石患病率高于城市地区人群结石患病率;结石主要分布在上尿路,且以肾结石为主(占48.11%),下尿路结石以膀胱结石为主(占9.43%);不同性别、年龄和居住地患者的结石部位存在显著差异( P<0.05);红外光谱检测出结石成分百分比从高到低分别为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二水草酸钙、无水尿酸、尿酸胺和六水磷酸铵镁共6类,检出率分别为68.40%、61.79%、44.81%、7.08%、3.77%和3.30%。单一结石74例(占34.10%),混合结石138例(占65.09%),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结论:遵义县泌尿系结石以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为主,结石部位主要为上尿路,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结石成分对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和预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与预防复发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以期对预防其复发进行健康指导。方法收集本院泌尿外科最近234例患者的结石,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结石成分含有草酸盐、磷酸盐、尿酸盐、钙盐、镁盐的患者为108例(46.2%);含有草酸盐、尿酸盐、钙盐、镁盐的患者为63例(26.9%);含有磷酸盐、钙盐、镁盐的患者为45例(19.2%);含有草酸盐、尿酸盐、钙盐的患者为18例(7.7%)。另外,分析的结石全部为含钙结石;92.3%的结石含镁盐;草酸盐和尿酸盐均为80.8%;磷酸盐为65.4%。结论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是代谢评估的一项主要内容,可以为预防结石的复发提供针对性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探讨新余市泌尿系结石成分和预防对策.方法 收集取出的泌尿系结石标本306例为研究对象,使用化学方法和红外光谱法对这些结石成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结果 上尿路结石共265例,其中单纯结石127例,占47.9%,混合性结石138例,占52.1%;下尿路结石41例,其中单纯结石27例,占65.9%,混合性结石14例,占34.1%.结论 新余市泌尿系结石成分主要有草酸盐、尿酸盐、磷酸盐、磷酸镁铵、羟基磷灰石、磷酸氢钙等,为了减少该市结石患者患病率,要根据该市区人民泌尿系结石成分进行正确的饮食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泌尿系统结石的化学成分及与尿代谢异常、性别和民族差异性的关系,探讨其在泌尿系统结石预防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长期居住在延边地区的上尿路结石100例,利用化学试剂方法对其结石中的草酸盐、磷酸盐、尿酸及尿酸盐、胱氨酸、碳酸盐、铵、钙、镁等主要成分进行测定,结合患者临床资料中的尿酸、尿比重、尿pH值、尿钙水平等进行分析.[结果]100例上尿路结石中含有草酸盐成分的为92例(92%),磷酸盐成分为49例(49%),尿酸及尿酸盐为20例(20%),碳酸盐成分为27例(27%),铵成分为13例(13%),钙成分为92例(92%),镁成分为42例(42%),无含有胱氨酸成分结石.100例中含有1种成分的结石为35例(35%),2种成分为44例(44%),3种成分为19例(19%),4种成分为2例(2%).24h尿分析结果示代谢异常为43例(43%),其中高尿酸尿症为13例,高尿比重为21例,pH值低于5.5的为7例,高尿钙症为2例.汉族与朝鲜族泌尿系统结石成分中尿酸及尿酸盐差异明显(P<0.05).[结论]延边地区泌尿系统结石成分以草酸盐和磷酸盐为主;不同尿代谢异常、不同民族及性别人群的生活习惯及饮食方法不同导致结石成分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宁波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构成,为临床防治泌尿系结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386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确定结石成分,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性别比2.02∶1,40~60岁是泌尿系结石高发年龄段(49.61%);结石好发于上尿路(93.22%),且下尿路结石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性别比19.15∶1);夏秋季发病率较春冬季高,且男性患病率随季节的变化波动较女性大;共发现53种成分组成,其中单一成分型1147例(29.67%),混合成分型2719例(70.33%),一水草酸钙最多(24.75%),其次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19.14%);按结石成分分类,草酸钙类最多(79.57%),除磷酸铵镁类结石,其余类型结石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草酸钙类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结论 宁波地区泌尿系结石以草酸钙类结石为主,上尿路结石最常见,夏秋季是结石的高发季节,对当地结石的防治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三水地区上尿路结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成石因素代谢特点并探讨其原因与防治方法。方法分析我院623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化学成分,同时进行尿分析,并探讨代谢异常与结石成分的关系。结果 623例上尿路结石中,含钙结石545例,绝大多数为混合成分497例(91.2%)。含草酸钙的545例(87.5%),磷酸钙446例(71.2%)。纯尿酸21例(3.4%),磷酸镁铵47例(7.5%),胱氨酸4例(0.06%)。本组研究120例各种类型结石中,均发现了代谢异常,部分结石患者可以合并多种代谢异常。结论三水地区上尿路结石绝大数为混合成分的草酸钙结石,单一成分少见。结石成分分析对于了解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复发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红外光谱法分析348例尿石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使用红外光谱方法对尿路结石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溴化钾(KB r)压片技术的红外光谱法对本科手术和ESW L获得的尿结石标本进行定性分析,并用吸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含钙结石占87.36%,草酸钙是纯结石和混合结石的最普通成分,草酸钙的检出率为84.48%。结论:尿石成分分析对尿石症的病因探讨和防治可提供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崔彦杰  郝立君  黄睿 《新疆医学》2011,41(6):10-11,18
目的:应用红外光谱方法分析新疆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成分,为临床个性化防治尿路结石及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地区413例尿路结石标本应用红外光谱法进行成分测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尿路结石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比为2.8:1,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比为1.91:1.20~50岁为高发年龄,其中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9个月,平均年龄36.1岁。上尿路结石明显多于下尿路结石,上、下尿路结石之比为9.06:1。结石成分中单种结石为197例(47.70%),混合成分216例(52.3%)其中以草酸钙,尿酸与磷酸盐混合结石为主。对比混合性结石及单纯性结石发现,各种成分所占比例基本一致。结论:结石成分分析对于了解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形成和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348例尿石成分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研究桂林地区尿石成分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红外光谱定性定量方法对桂林地区348例尿石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病年龄以轻壮年为主,上尿路结石占大多数(88.51%),上、下尿路结石之比为7.7:1.下尿路结石常见于老年男性患者,女性及儿童少见.含钙尿结石87.36%,含草酸钙结石84.48%,纯草酸钙结石39.37%,尿酸结石11.78%,混合性结石以草酸钙和磷酸钙结石最常见(33.91%).男性及老年尿石尿酸含量相对较高,复杂性肾结石及女性磷酸钙和碳酸钙含量相对较高,城市和农村尿石成分无明显差异.结论尿石成分分析对尿石症的病因探讨和防治可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疆南部维吾尔族结石成分与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分析177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及完整血生化及24h尿分析结果。结果:草酸钙结石135例(76.3%),感染性结石2例(1.1%),尿酸结石24例(13.6%),磷酸盐结石14例(7.9%),胱氨酸结石2例(1.1%)。24h尿分析结果患者中代谢异常129例(72.9%),其中高钙尿症40例(22.6%),高尿酸尿症62例(35.0%),高草酸尿症43例(24.3%),高尿磷71例(40.1%),低枸橼酸尿症117例(66.1%),低尿镁症59例(33.3%),24h尿量〈2000ml者124例(70.1%),高胱氨酸尿症2例(1.1%)。结论:结石与多种代谢异常关系密切;确定结石成分及患者的代谢评价对泌尿系结石的成因、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收集新疆地区755例尿路结石标本,进行成分测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尿石症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发病年龄、结石位置存在差异。结石成分单种及混合成分比例相当。结石成分分析对于了解尿路结石的成因、防治结石形成和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