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锦纶66浸胶帘子布的生产过程中,浸胶液调配工艺会影响帘子布胶斑的形成。探讨了浸胶液调配中其组成物料含量、催化剂、物料混合顺序以及浸胶液p H值对帘子布胶斑的影响,利用产品缺陷智能检测系统和千米胶斑面积表征胶斑。结果表明:减小浸胶液中天然胶乳的含量,采用酚醛预聚树脂替代间苯二酚和部分甲醛,使用氢氧化钠作催化剂,在间苯二酚或酚醛预聚树脂与甲醛混合之前加入胶乳溶液,降低浸胶液p H值,可减少帘子布的千米胶斑面积;浸胶液的机械稳定性与帘子布的千米胶斑面积呈正相关性,可替代帘子布千米胶斑面积用于浸胶液的调配。  相似文献   

2.
锦纶66浸胶帘子布胶斑产生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锦纶66浸胶帘子布胶斑产生的原因,讨论了浸胶液质量、干燥区温度、湿度、风速和排风量对胶斑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锦纶66浸胶帘子布的浸胶液中,间苯二酚与甲醛反应越彻底,胶斑的生成量越少;采用乙烯基吡啶胶乳制成浸胶液,并添加氢氧化钠和氨水,控制其pH值为11.2±0.5,当干燥区温度为(150±1)℃,风速18 m/s,干燥A区相对湿度(24±15)%和排风量140 m3/min,干燥B区相对湿度(18±1)%和排风量25 m3/min,供风机风量为2 200 m3/min,风速为18 m/s,选择棱角形塔顶辊,安装可调式自动清胶器,抑制胶斑形成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赵君红 《化工进展》2003,22(6):658-660
通过对比实验,找出生产尼龙-6浸胶帘子布所用的胶液温度与胶液布氏黏度以及浸胶帘子布的附胶量、黏着强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生产各品种浸胶帘子布的最佳胶液布氏黏度和使用胶乳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4.
常梅英  李世群 《轮胎工业》2016,36(7):436-437
分析锦纶66浸胶帘布布面胶斑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引起压延帘布布面胶斑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预干燥区温度过高或过低、白坯布经过挤压辊时跑偏、布卷起卷时2~#罗拉辊上的胶皮脱落、附胶量偏大、浸胶液浓度和浸胶区域卫生不合要求。针对问题进行相应整改后,有效解决了此类疵点对帘布的质量影响。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涤纶帘子布浸胶过程中附胶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工艺和设备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影响附胶量的主要因素为浸胶液浓度、挤压辊挤压力及浸胶时间;控制浸胶液质量分数17%,选择挤压力89~97kN,在第一浸胶槽增加胶液喷淋管及导向罗拉,加大帘子布倾斜度,从而提高浸胶时间,改进后的浸胶涤纶帘子布附胶量由原来的2.1%提高到3.3%,达到了GB/T 19390—2003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尼龙66帘子布胶皮的产生与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尼龙66浸胶帘子布在热处理生产过程中胶皮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其原因是干燥区温度、湿度、排气量等工艺的控制发生偏差,浸胶液质量劣化,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杂质等.尼龙66帘子布生产中正确调整干燥区工艺参数,控制浸胶液质量,清洁真空吸嘴及生产现场,可有效避免胶皮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影响浸胶帘子布附胶量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影响锦纶66浸胶帘子布附胶量的因素进行试验、分析,找到了提高锦纶66浸胶帘子布附胶量的稳定性的方法,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潘清江 《中国橡胶》2009,25(14):35-37
浸胶帘子布胶斑问题是浸胶帘子布行业中存在的一项较难解决的问题,浸胶帘子布作为轮胎骨架材料,如果布面粘有胶斑,不仅会造成浸胶帘子布外观质量下降,而且会危及轮胎的安全.轮胎将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鼓包、分层、爆胎等现象,后果不堪设想。笔者针对浸胶帘子布胶斑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摸索试验,从中探索出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李新  刘晓光  路晓冬 《橡胶工业》2020,67(2):0149-0152
介绍应用图像识别系统分析浸胶帘布胶斑的方法。通过分析图像识别系统的数据,可以得到浸胶帘布胶斑面积在线分布状况,及时发现生产系统发生的异常,从而采取措施以改善生产管控,有效降低帘布浸胶后形成的胶斑数量。  相似文献   

10.
《合成纤维》2016,(6):25-27
就影响锦纶66浸胶帘子布布头、布尾收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机头布使用的原材料、织布、缝纫方法等方面入手,通过增加机头布纬密、使用新型机头布纱以及使用超低收缩缝纫线及缩水垫布等找到了解决锦纶66浸胶帘子布布头、布尾收缩的有效方法,实现了浸胶帘子布布头、布尾处幅宽同帘布主体幅宽基本一致的目标,杜绝了浸胶帘子布布头、布尾收缩而引起的近木轴处帘布卷姿不良、边劈等问题。锦纶66浸胶帘子布外观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客户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