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03/2008—06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患者102例均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46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6~50(平均32.5)岁;治疗组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8~54(平均34)岁。临床表现包括大量蛋白尿(〉3.5g/24h)、低蛋白血症(〈30g/L)、不同程度的水肿56例,血压升高41例,血脂升高23例,肌酐、尿素氮升高14例。病程2.6~58个月。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术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膀胱训练1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术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膀胱训练18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56~69(平均64)岁。术前均有尿频、急迫性尿失禁表现.排尿间隔15~30min,病史6个月~3a.平均1.5a。尿动力学检查8例可见膀胱抑制收缩。即属运动性急迫性尿失禁;10例未见膀胱无抑制收缩,属感觉性急迫性尿失禁。18例均为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后3个月仍有尿频,急迫性尿失禁症状者。尿动力学检查与术前相符,膀胱镜检查无残留腺体,尿液检查(-).且均排除神经元性膀胱。  相似文献   

3.
我们自1992年起对至本院门诊就诊的尿道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疗效较好,有效率达84.4%。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所有被选病例病程均在1个B以上,有尿频、尿急及(或)尿癌症状,3次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且排除结核菌、真菌、厌氧菌、衣原体等感染。按就诊时序随机分成两组:甲组32例,年龄明~50岁,平均325岁,女30例,男2例;未婚5例,已婚27例;乙组30例,年龄19~48岁,平均33岁,女28例,男2例;未婚4例,已婚26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治疗方法:甲组:①谷维素30mg/d分3次口服。…  相似文献   

4.
猪苓汤加减治疗急性女性尿道综合征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尿道综合征,亦称“无菌性尿频一排尿不适综合征”。在有尿感症状的妇女中,约40%~50%的患者属于此综合征「’]。近年来,笔者用经方猪等汤加减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脱激惹征并持续1年以上,临床及检验无微生物尿路感染证据,而以尿频为突出,常伴有尿急、尿痛呈挛缩性疼痛,且多有较明显的精神因素。5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A组(西药治疗组)ZI例,B组(中药治疗组)38例,2组在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及分型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临床分型:(1)阴虚火…  相似文献   

5.
林海洋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8):1413-1415
目的 评价A型肉毒毒素(BTX-A)尿道外括约肌注射治疗多种因外括约肌痉挛所致的排尿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多种因外括约肌痉挛所致的排尿障碍的患者62例,其中男43例,女19例,中位年龄37岁(15~78岁)。临床表现为尿潴留、排尿困难,需腹肌用力协助排尿,尿频,尿失禁等。将BTX-A200 U溶解于8 ml生理盐水,尿道镜下使用注射针分8点二平面注射于尿道外括约肌处,1 ml/ 点,25U/点。记录治疗前后排尿症状,尿动力学检查,并观察毒副作用。记录患者注射前后排尿前和排尿时EMG振幅值(T、L值),我们将排尿前EMG振幅值T与排尿中L值的比值之常用对数定义为TL值,用以反映外括约肌协调程度。统计学处理采用治疗前后指标配对t检验方法,检验水准ɑ=0.05。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到排尿症状改善情况,其中明显改善14例,中度改善20例,轻微改善19例,无改善9例。42例在治疗前后均进行了尿动力学检查。MUCP平均降低9.3cmH2O(4-29cmH2O)。患者在BTX-A注射后,TL值平均增高0.44(P<0.05),其中34例TL值增高,8例下降。另20例进行电话随访,其中1例因全身疾病死亡。注射后未出现与BTX-A相关的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结论 BTX-A尿道外括约肌注射是一种治疗各种病因引起尿道外括约肌痉挛的有效方法,短期内对部分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排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TL值是反映外括约肌功能状态较准确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肠伤寒,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08例均为我院1991~1993年住院及门诊病人,经血检肥达反应和大便细菌培养均为阳性者。208例中,中西医结合组(简称中西组)150例,西医对照组58例。中百组150例中,男97例,女53例,年龄6~57岁。发热最高40.5℃,最低38.8℃,平均39.5℃。B超示:肝肿大73例,脾肿大37例。大便隐血84例,并发心肌炎16例,出现白17例。中医辨证分型:湿遏卫气型23例,湿热并重型86例,邪入营血型41例。西医对照组58例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12~58岁。体温最高40.5-C,最低38…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性病性尿道炎后尿道综合征的形成原因,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把患者按自愿分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率55%、总有效率90%,西医治疗组治愈率30%、总有效率7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8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1988~1995年在我院内科住院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同期设对照组3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和西医组(对照组),治疗组男62例,女18例。年龄最小64岁,最大87岁,平均74.65岁。中医分型:痰热阻肺型40例,寒痰伤肺型25例,阳虚水泛型15例。病情属轻型20例、中型45例,重型15例;病程:10~30年,平均18年。对照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59~83岁,平均62.8岁。病情属轻型11例.中型15…  相似文献   

9.
脂质代谢紊乱是肾病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引起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球硬化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肾病综合征,观察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1991~1995年住院及门诊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3例,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药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16~51岁,平均27.3岁,病程26.5±10.4月。中西医结合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15~54岁,平均25.7岁,病程29.5±12.3月。正常对照组,健康成人25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18~49岁,平均28…  相似文献   

10.
清凉油涂脐治疗急性尿道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凉油涂脐治疗急性尿道综合征临床观察徐忠星用清凉油涂脐治疗急性尿道综合征1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15例中男5例,女8例,年龄25~45岁,均为急性起病。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十分明显,而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均阴性。1.2...  相似文献   

11.
尿道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女性患者居多,治疗颇为棘手,患者由于症状反复、迁延不愈而十分痛苦。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6例尿道综合征患者,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6例病例中,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25岁;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3个月。1.2 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第二届全国肾病学术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1)女性患者有明显的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但无发热、腰痛、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2)尿中白、红细胞增加不明显,WBC<5个/HP,RBC<3个/HP。此外,所有病…  相似文献   

12.
作者自2002年5月~2005年3月,用加味逍遥散加减合用黛力新治疗尿道综合征31例,取得满意疗效,并与单独使用黛力新相对照,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病人,均为已婚女性。治疗组31例,年龄36~68岁;对照组30例,年龄36~66岁。全部病例均以尿频,排尿  相似文献   

13.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TURP)治疗75岁以上高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PKTURP治疗的109例75岁以上高危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9例患者手术20~87min,平均53min。电切前列腺组织39~103g,平均71g;术中失血75~400mL,平均237mL。术中没有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RUS)发生;未发生术中大出血。术后无继发出血再手术者,术后前尿道炎性狭窄4例,经门诊尿道扩张后治愈。术后随访均排尿通畅,未见前列腺再次增生梗阻;全组患者术后均未有心、脑、肝、肾等系统疾病加重。暂时性尿失禁28例,经提肛训练1~4周恢复正常。IPSS评分:全部病例随访3~12月IPSS由术前30.0降到7.4,Qmax〉15mL/s。结论等离子电切系统安全可靠,非常适宜于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97-04/2007-09典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178例,术后15例(占8.4%)出现排尿困难,分析排尿困难的原因及防治,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63~81(平均69)岁。有排尿困难病史2个月~10a,均有不同程度的仅尿增多、尿频、尿线分义、无力、尿小尽等临床症状,术前残余尿60~620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道超声显像和尿道狭窄阻力指数在排尿量小于200ml男性尿道狭窄患者诊断和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4例排尿量小于200ml的男性尿道狭窄患者(不包括尿道外口狭窄)和对照组39例,24小时内接受尿道超声检查和尿流率测定。依据尿流率测定结果和尿流曲线计算达到最大流率时间(TM)与最大尿流率(MFR)的比值,命名为尿道狭窄阻力指数(URI,URI=TM/MFR)。结果:对照组年龄≤50岁组的URI的正常值范围是0.41以下,>50岁组的URI的正常值范围是1.98以下。病例组36例年龄≤50岁患者中35例的URI测值在正常值以上,病例组年龄>50岁的28例中25例URI测值在正常值以上。URI不受排尿量的影响。结论:URI参量估测狭窄尿道的阻力是基本可靠的,联合尿道超声显像可初步判断低排尿量患者的排尿状况,对于指导临床进一步处理和术后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女性尿道综合征是一组病因复杂的症候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1985年1月至9月,我们共收治26例,均采用尿道外口矫形术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6例,年龄25~65岁,平均34岁。起病时间半年及20年各1例,15年2例,其余为2~7年,平均5.4年。全部均有尿频、尿急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尿道电切(TURP)、经尿道汽化电切(TUVP)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分别采用TURP、TUVP2种手术方法治疗BPH980例。TURP组720例,年龄55~95岁(平均72.8岁),前列腺重量23~140g(平均58g);TUVP组260例,年龄53~93岁(平均73.1岁),前列腺重量25~130g(平均55g);2组病例术前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结果:TURP组、TUVP组手术均获成功。TURP、TUVP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8(15~90)、71(30~130)min,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6(30~800)、82(40~480)mi,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分别为4、4.1d(P〉0.05)。TURP组发生尿道口狭窄3例、TURS2例、尿外渗7例,并发症发生率1.7%。TUVP组发生尿道口狭窄7例、后尿道狭窄2例、尿外渗1例、轻度尿失禁1例,并发症发生率4.2%。术后3、6个月随访,2组IPSS、RUV、QOL均较术前明显下降,Qmax均较术前明显增加,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P、TUVP2种手术方法治疗BPH均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手术适应症选择不同的方法,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近十几年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方法虽然不断丰富,但治疗效果的改善不甚显著。近十多年来国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来治疗本病,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为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现将我院急诊科1987年5月~1987年12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90例与单纯西医治疗75例临床观察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年龄与性别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结合组)90例,男性25例,女性65例。年龄16~77岁,其中21~50岁者占74.5%。西医治疗组(简称西医组)75例,男性26例,女性49例,年龄21~65岁,其中24~50岁者占79%。两组年龄大致相仿,女性均占多数。  相似文献   

19.
对我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89例均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年龄52~84(平均68)岁,病程3个月~11a,平均4、a5个月。其中急性尿潴留168例,血尿205例,充盈性尿失禁95例,121例尿频。该组患者约60%以上均合并有高血压、心肺疾病、糖尿病等,经积极术前术后护理治疗后,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住院天数为10.1d。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成人激素依赖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综征)的疗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肾综征Ⅱ型26例,并与西医治疗该病25例对照观察。西医治疗组主要用激素(泼尼松)、细胞毒药物(环磷酰胺)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缓解率为100%,而西医治疗组缓解率为80%,两组差异显著(χ2=5.81,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西医治疗组为24.0%(χ2=4.33,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复发率为3.8%,而西医治疗组为28.8%(χ2=5.59,P<0.05)。表明中医中药、激素、细胞毒药物三者有机结合使用是提高本病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