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调查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饮食知识、态度、行为及相关健康需求现况,以期为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正确、健康饮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饮食知信行问卷和饮食教育需求调查问卷对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接收的128例UC患者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28例患者饮食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58.79±19.68)、(83.64±9.98)、(72.81±12.36),在不同等级占比情况上,饮食知识良者仅为15.62%,可见饮食知识水平最低,饮食态度尚可,饮食行为有待进一步改善;UC患者对非药物治疗知识以及提倡和避免的饮食种类知识需要了解的程度最高,UC患者疾病知识来源主要是医务人员,共54例,占比42.19%,其次为网络和自身经验,分别占比21.88%、11.72%。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饮食知识、态度、行为均有待提高,疾病相关健康知识需求较高,临床护理人员应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及综合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从而促进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炎症性肠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为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知识问卷(Crohn’s and Colitis Knowledge Score,CCKNOW)对10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炎症性肠病患者CCKNOW总分为(5.82±4.66)分;其中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5.42±4.44)分,28例克罗恩病患者为(6.61±4.9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4个维度的问题回答正确率分别为:饮食知识32%~39%,药物知识27%~36%,一般知识22%~28%,并发症知识20%~21%。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病程是其知识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97.2%的患者对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知识有较高需求,90.6%的患者对并发症知识需求强烈;患者疾病知识来源主要是医务人员。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总体水平较低,对药物、非药物治疗知识和并发症方面知识有较高需求。护理人员应根据炎症性肠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文化程度和健康教育的不同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从而促进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首次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84例首次诊断为SLE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多数的患者对获得病因、主要用药指导、饮食指导、治疗方法、如何门诊复查等知识的需求最强烈,而最受欢迎的健康教育知识获得方法是电话随访,其次是发放疾病手册和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结论首次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总体上相对缺乏。需通过调查进行有计划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按需供给"使患者及家属均能了解并正确面对疾病,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对有关高血压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35例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0%以上患者对高血压的病因、并发症、药物治疗、自我保健等知识不了解;40%以上患者对高血压的诱因、饮食治疗不了解.90%以上患者需要用药指导;80%以上患者对入院指导、饮食指导有强烈需求;70%以上患者对活动休息、出院指导有强烈需求.结论:针对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同,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保健能力,对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维护患者健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鼻咽癌放疗患者住院不同时期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为釆取有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2007年1月—2008年8月98例住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入院、放疗期间、出院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健康教育方式需求调查。结果90%以上患者入院时对鼻咽癌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效果及时间需求强烈,85%患者对饮食知识非常关注;放疗期间92%以上患者对放疗时配合指导、放疗野皮肤护理指导和功能锻炼指导需求强烈,88%患者非常需要口腔卫生指导;出院时患者对出院各项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较入院和放疗期间低,对复诊指导、卫生指导、饮食指导需求强烈的占66%、62%、61%。88%患者选择获取健康教育知识的方式主要是与医护人员交谈。结论应根据鼻咽癌放疗患者住院不同时期健康教育需求程度与特点,在全程系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描述并分析首次进行冠脉造影治疗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需求程度。方法 采用自编的冠心病患者知识及需求问卷对182名首次进行冠脉造影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82例患者的年龄33~83岁,冠心病知识知晓得分为(3.08±1.45)分,回答正确率58.1%,冠心病知识需求得分为(109.59±5.68)分,回答“非常需要”或“需要”的比例为87.67%,其中对介入认知(91.22%)和康复认知(94.46%)需求最高。结论 首次行冠脉造影治疗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偏低,但患者对疾病知识需求程度较高。医护人员应了解患者最想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采取多种方式以提供个体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  相似文献   

7.
化疗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化疗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和通过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96例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化疗患者对相关知识,尤其是心理、饮食指导、自我保健方面十分迫切,90%以上化疗患者的需求是心理和饮食指导及各种注意事项、化疗效果。结论:护士不但要做好常规的化疗护理工作,还应了解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重视心理、饮食指导,采取合适的交流方式,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及获得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5月,我科健康教育小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6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属对类风湿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健康教育需求及获得知识的途径。结果本组患者家属普遍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知识认识不够,最希望了解类风湿关节炎药物治疗、功能锻炼、饮食及心理指导的相关知识;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宣传和电话咨询是其获得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对获得健康教育途径的选择具有多样性。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家属普遍缺乏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护理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对有关高血压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35例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0%以上患者对高血压的病因、并发症、药物治疗、自我保健等知识不了解;40%以上患者对高血压的诱因、饮食治疗不了解。90%以上患者需要用药指导;80%以上患者对入院指导、饮食指导有强烈需求;70%以上患者对活动休息、出院指导有强烈需求。结论:针对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同,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保健能力,对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维护患者健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邵伟  金慧敏  周迅 《上海护理》2015,15(3):33-36
目的调查分析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知识需求。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收治于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需行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00例,自行设计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知识需求调查问卷,进行相关知识需求调查和分析。结果绝大部分乳腺癌患者对内分泌治疗作用机理不甚了解,96.6%患者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作用机理、适应证和治疗效果等知识有强烈需求或一般需求,92.1%中青年患者对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治疗期间的饮食、生活和自我监测等知识有强烈需求或一般需求,86.0%中青年患者对治疗费用及治疗周期等知识有强烈需求或一般需求。结论责任护士有必要充分掌握患者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知识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专业化的健康教育和指导,以提高患者对内分泌治疗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患者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知程度和自我管理的现状,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56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保健的知行信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对膳食结构不合理、不良饮食习惯、饮酒和用药不规范的知晓率相对较高,均在70%以上,对不良情绪、疲劳和睡眠不规律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均在40%以下;患者对保健措施的整体认知与行为水平仍较低。结论根据患者现状,针对性地做好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因素,强化心理疏导;重视生活起居,讲究劳逸适度;重视教育宣讲,普及保健知识,对配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慧 《全科护理》2011,9(18):1682-1683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传统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熟练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知识熟练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消化科护士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为更好地实施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消化科75名护士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健康教育的认识。结果护士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知识掌握的总体情况处于中下等水平;不同护龄、职称、专科工作时间护士的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知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绝大多数护士对健康教育有充分的认识,但普遍对健康教育的实施条件不满意。结论消化科护士的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知识有待提高,目前临床护士没有充足的时间和丰富的宣传材料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不同文化程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1月~2006年8月诊断为UC的5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将2003年1月之前的50例UC患者作为对照组,仅给予UC一般知识的宣教及饮食运动指导。比较两组不同文化程度者住院时间、对医嘱的依从性及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率。结果:实验组不同文化程度者住院时间分别为(28.37±6.39)d和(26.51±7.28)d,明显长于对照组(14.71±8.45)d和(7.23±9.2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对医嘱的依从性、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患者不同学历之间的依从性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延长UC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传统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熟练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知识熟练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已有报道表明粪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前景可观, 且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支持粪菌移植的有效性。但涉及粪菌制备的方法学、移植途径、供体筛选、患者选择以及诱发病情活动的潜在风险等方面尚存诸多未知, 因此, 粪菌移植目前仅适合在临床试验等特定条件下用于炎症性肠病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团队辅导方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106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团队辅导教育,为期6个月。观察干预结束及6个月后两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组在干预结束和随访6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团队辅导方式能够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 C )患者外科术后生活质量和远期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采用中文版S F-36量表对42例U C患者术后12个月生活质量和90例健康人群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比较。同时观察患者术后12个月远期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U 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在生理职能方面低于健康人群,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远期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便次少、肛门控便能力好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较高,并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等方面影响术后生活质量。结论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和肛门功能恢复指导,提高U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照料者对患者主要病态行为出现时的应对方式、对常见精神卫生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情况。方法对3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照料者,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婚姻、与患者关系、与患者的感情及与患者的交流情况等)、照料者对患者病态行为应对方式调查表(病态应对方式、教育开导、继续服药、督促活动、强制就医、打骂惩罚及放任顺从等)、照料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表(是否知道患者疾病的诊断与性质、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可能性、精神分裂症的不良影响、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维持用药的时间、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疾病对后代的影响抢救等)及照料者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调查表(教育途径及内容、出院后教育指导及教育形式、婚育指导内容等)进行现状调查。结果照料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意志减退、幻觉妄想、消极行为、攻击行为、违拗拒药及反复外跑时,选择"强制就医"的比例分别为18.7%、34.0%、50.0%、42.0%、18.7%及25.3%。在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消化道反应、镇静过度、心血管反应、体质量增加及睡眠障碍时,选择"及时就医"的比例分别为25.3%、28.7%、20.0%、34.0%、9.3%、16.7%。照料者在药物保管、婚育注意事项、疾病遗传影响及帮助患者回归社会方面缺乏了解,仅42.0%的照料者全部知道疾病诊断。70.0%的照料者希望通过医生、护士获取健康教育知识,25.7%的照料者希望通过网络获取。婚育指导内容中,48.0%及46.0%的照料者分别选择"后代遗传概率"及"患者可否结婚";出院后教育形式中,54.7%的照料者选择了"电话咨询医生"。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对患者病态行为常不能及时准确辨认,多选择不良应对方式,且对常见精神卫生知识缺乏了解,因此极有必要向他们提供有效而全面的健康教育指导,尤其是加强网络宣传普及的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肝源性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选取住院的肝源性糖尿病病人61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病人对肝源性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教育方式的需求,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病人对饮食知识、药物知识、自我护理技术及心理调适方法的需求较高,并与文化程度有关;98.36%的病人选择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方式。结论对肝源性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应以饮食知识、药物知识、心理指导及自我护理技术为主,尽可能进行个别指导,并注意病人的文化程度,以确保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