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微波辐射应用于β,β'-联萘酚的合成与拆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盈红  廖九忠  张广文  梁香 《化学世界》2004,45(8):430-432,406
微波辐射条件下,FeCl3作催化剂,在水溶液中由2-萘酚制得外消旋β,β'-联萘酚(BINOL),反应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330W,时间2min,产率90%。应用微波合成的拆分剂N-苄基氯化辛可宁拆分了上述外消旋联萘酚,比较了微波状态下的拆分结果与常规加热条件下的拆分结果。微波条件下,不能显著缩短拆分回流时间。  相似文献   

2.
β,β'-联萘酚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地介绍了β,β′联萘酚的基本性能和用途,对以乙醇为溶剂合成β,β′联萘酚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是n(β萘酚)∶n(FeCl3·6H2O)=1∶2,反应时间为2.5h,反应温度65℃。在此条件下,联萘酚的收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β,β′—联萘酚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β,β′-联萘酚的基本性能及合成方法,对引入了醇类物质作反应溶剂液相合成β,β′-联萘酚进行了试验探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一种经济有效的联萘酚的拆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代星  覃兆海 《化学试剂》2001,23(5):294-295
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联萘酚(BINOL)的拆分,可以很容易地同时得到联萘酚的R和S两个光学异构体,产率≥94%,e.e.值≥99%,拆分剂氯化(8S,9R)-(-)-N-苄基辛可尼定的回收率≥95%。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波常压合成法,控制温度条件下,快速制备了(+)N苄基氯化辛可宁,将其用于拆分1,1′联2萘酚外消旋体(BINOL),得R(+)BINOL收率60%,S(-)BINOL收率70%,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陈虹  马燮  郝世雄 《化工科技》2007,15(2):33-35
研究了以β-萘酚和乙醇为原料,在硫酸铝催化下应用微波辐射技术合成β-萘乙醚。运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β-萘酚与乙醇摩尔比1∶5.5、催化剂与反应物质量比1∶5.95、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20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产物收率可达70%以上。采用熔点法和红外光谱法对产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以(S)-(+)-樟脑磺酰氯作柱前手性衍生化试剂,与外消旋1,1′-联-2-萘酚反应,形成非对映异构体联二萘酚樟脑磺酸酯,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结果表明,采用Zorbax XDB-C8和HypersilODS(C18)柱,流动相V(甲醇)∶V(水)分别为75∶25和85∶15,流速均为1mL/min时,分离度分别为1.86和1.74,有效地分离了两个非对映异构体。进一步水解得到光学纯(R)-1,1′-联-2-萘酚和(S)-1,1′-联-2-萘酚,ee值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β-萘酚、氢氧化钾和正丁基溴为原料,在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存在下直接合成β-萘丁醚。研究了各反应物的摩尔比、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等因素对β-萘丁醚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可以促进β-萘丁醚的合成,在微波辐射功率520 W下辐射35 s,β-萘酚、氢氧化钾和正丁基溴的物质的量(mol)为0.018、0.022和0.018,DMSO为20 mL的优化条件下,β-萘丁醚的收率可达96.1%。  相似文献   

9.
β-萘乙醚的微波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β 萘酚、无水乙醇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方法合成β 萘乙醚,并探索了反应条件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物用量β 萘酚3.6g(0.025mol),无水乙醇30mL,浓硫酸7mL,微波辐射功率260W,微波辐射时间40min条件下反应,产率可达71%以上。与常规加热合成方法比较,本方法反应时间大大缩短(由6h缩至40min),产率较高(从60%增至71%)。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用手性苯乙胺和硼酸拆分消旋联萘酚,当消旋联萘酚与手性苯乙胺之比为1∶1.5(mol)、拆分时间为12h时,可以得到收率为44%、光学收率高于99%的手性联萘酚。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近几年来1,1′-联-2-萘酚的拆分研究状况,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杨会来 《杭州化工》2006,36(4):12-14
联萘酚胺是一种重要的手性配体,广泛应用于手性不对称有机合成中。本研究以2-萘酚、2-萘胺为原料,CuCl2为催化剂,进行偶联反应,生成联萘酚胺,收率65%。再用R-樟脑磺酸对产品进行手性拆分,分别得到R-联萘酚胺和S-联萘酚胺。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应用微波辐射技术,以β-萘酚和乙醇为原料,在硫酸铝催化下反应合成β-萘乙醚的方法,采用熔点、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测定.考察了反应温度、微波辐射时间、催化剂用量以及物料比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方法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到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100 ℃,反应时间15 min,反应物摩尔比为β-萘乙醚∶乙醇=1∶5.5,催化剂用量2.0 g,在此优化条件下,合成产物收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对β-萘甲醚的现有合成工艺进行改进。结合工业生产,得到一条新的工艺,即采用一水合硫酸氢钠作为催化剂,β-萘酚和甲醇于130~140℃下回流反应14 h。反应收率最高达95.4%,与现有工艺相当,且随着β-萘酚投量的增加,收率趋于稳定(91.0%)。该工艺避免了现有工艺中的催化剂浓硫酸对设备的严重腐蚀和环境污染,可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外消旋1,1′-联-2-萘酚拆分方法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外消旋1,1′-联-2-萘酚拆分方法学研究进展,包括环磷酸酯法、羧酸酯法、碳酸酯法、环状醚法、环硼酸酯法、包合物结晶法、酶水解法。并对现有的各种拆分方法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6.
应用相转移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催化β-萘酚与氯乙酸反应,合成了β-萘氧乙酸。研究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考察了β-萘酚与氯乙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在典型反应条件(β-萘酚与氯乙酸的摩尔比=1∶3,回流1.5 h)下,所得β-萘氧乙酸的产率为48.08%。  相似文献   

17.
陈宗华  刘波  由君 《化学与粘合》2007,29(3):157-160
对外消旋1,1'-联二萘酚(BINOL)的拆分进行了研究.采用动力学控制结晶的方法改进了(S)-2-吡咯烷酮-5-羧酰苯胺拆分BINOL的工艺,得到一种实用有效的获得光学纯BINOL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同时得到BINOL的R和S两种异构体,它们的ee值均大于99%.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反应时间、拆分剂用量、溶剂组成以及溶剂体积在拆分过程中对(R)和(S)-BINOL的产率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R)-BINOL和(S)-BINOL的收率分别为18.0%和35.2%,外消旋BINOL的回收率为58.8%,拆分剂的回收率为68.6%.  相似文献   

18.
韩波  熊正伟 《工业催化》2011,19(10):41-43
以尿素为催化剂,采用乙酸酐和β-萘酚合成乙酸-β-萘酯.乙酸-β-萘酯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乙酸酐)∶n(β-萘酚)为1.2∶1,催化剂尿素用量占β-萘酚物质的量的1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0 min,此条件下,收率达95.7%,催化剂可重复使用4次以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六氯环三磷腈与β-萘酚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六(β-萘氧基)环三磷腈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质谱表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测定了β-萘酚和六(β-萘氧基)环三磷腈在乙醇、环己烷和乙腈中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并探讨了分子结构和溶剂对吸收光谱的影响。研究发现,溶剂效应对六(β-萘氧基)环三磷腈的吸收光谱无明显影响;六(β-萘氧基)环三磷腈相比β-萘酚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蓝移,说明六(β-萘氧基)环三磷腈相比β-萘酚的分子共轭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20.
微波辐射下,乙醇溶剂中K_2CO_3催化芳甲醛、丙二腈和α-萘酚(或β-萘酚)三组分一锅法快速合成了一系列2-氨基-3-氰基-4-芳基-4H-苯并[h]色烯或苯并[f]色烯衍生物。以苯甲醛、丙二氰与α-萘酚的反应为模板反应,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案优化了反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反应物各10 mmol,催化剂K_2CO_3 1 mmol,溶剂无水乙醇15 ml,采用微波功率500 W,80℃回流反应5 min,2-氨基-3-氰基-4-苯基-4H-苯并[h]色烯(4a)的收率83.6%。在上述最佳条件下,利用取代苯甲醛代替苯甲醛,4H-苯并[h]色烯衍生物(4)产率为65.8%~89.4%。利用β-萘酚代替α-萘酚,4H-苯并[f]色烯衍生物(6)产率为67.5%~82.9%,合成产物通过熔点和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