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CC16蛋白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探讨CC16和CRP蛋白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病例组,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根据PSI评分和CURB-65评分,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CAP患者血清中CC16和CRP浓度。结果 1.社区获得性肺炎组的血清CC16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且CC16下降的程度和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2.社区获得性肺炎组的血清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CRP增高的程度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3.患者血清中CC16和CAP的浓度呈负相关。4.PSI和CURB-65评分系统均可有效判断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结论 CC16和CRP和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结合利用PSI和CURB-65评分系统,对病情判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用生物标志物白细胞(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的关系。同时,比较CAP严重程度分级之间致病菌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疾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18例成人CAP患者WBC、ESR、CRP、PCT、FIB及D-D水平,比较CAP在严重指数(PSI)分级、(CURB-65)评分分级、非重症肺炎组与重症肺炎组、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常用生物标志物表达的差异及相关性。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痰培养、血培养结果,比较CAP在PSI分级之间致病菌的差异。结果按PSI及CURB-65分级,中高危组CAP患者PCT、CRP、WBC、D-D较低危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ESR、FIB测定值无明显差异(P0.05)。按IDSA/ATS指南标准,重症CAP患者PCT、CRP、WBC、D-D较非重症患者明显升高(P0.05),非重症患者FIB高于重症患者(P0.05),两组ESR测定值无明显差异(P0.05)。死亡组CAP患者PCT、CRP、WBC、D-D明显高于生存组患者(P0.05),两组ESR、FIB测定值无明显差异(P0.05)。PCT、CRP、WBC、D-D与PSI评分呈正相关(r=0.316,0.176,0.224,0.356,P0.05),与CURB-65评分呈正相关(r=0.274,0.146,0.216,0.311,P0.05),ESR、FIB与PSI、CURB-65评分无明显相关(P0.05)。318例成人CAP患者共培养出致病菌78株,其中中高危组及死亡组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低危组及非死亡组(P0.05)。结论 PCT、CRP、WBC、D-D能反映CAP病情严重程度,其中PCT、D-D可以较好地评估CAP病情严重程度。中高危组及死亡组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较低危组及非死亡组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降钙素原(PCT)水平在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72例CAP住院患者第1、3、7天的EBC及血清标本,测定PCT水平。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CURB-65评分。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其EBC及血清PCT水平。结果:①CAP组EBC中PC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与第1天比较,CAP组第3天和第7天EBC中PCT水平下降(P0.01);③EBC中PCT水平在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EBC中PCT水平与血中PCT、CRP、WBC水平和CURB-65评分皆呈正相关。结论:CAP患者EBC中PCT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是判断CAP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液相关标志物的含量,分析其与CURB-65评分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调整提供依据。方法依据CURB-65评分将97例CAP患者分为高危组(n=13)、中危组(n=69)和低危组(n=15),入院24 h内抽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白介素-6(IL-6)、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分析其与CURB-65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高危组患者的CRP、PCT、D-D和IL-6水平明显高于中、低危组患者(P0.01);FIB水平比较,高危组与中、低危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计数和N%,高危组高于低、中危组患者(P0.01)。除FIB外,各指标与CURB-65评分均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P、PCT、D-D、IL-6和N%均与CA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其中CRP、PCT和IL-6检测能够更好的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有助于CURB-65评分,提高其准确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降钙素原(PCT)的检测,探讨其在CAP患者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72例CAP住院患者,收集患者第1、3、7天的EBC及血清标本,并记录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CURB-65评分。选择健康体检者48例,收集其EBC及血清。结果 ①CAP患者EBC中PC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与第1天比较CAP患者第3天和第7天EBC中PCT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EBC中PCT水平在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EBC中PCT水平和血PCT、血CRP、WBC水平和CURB-65评分皆呈正相关。结论 CAP患者EBC中PCT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是判断CAP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124例老年CAP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严重程度老年CAP患者PCT变化情况,研究PCT与肺炎严重指数(PSI)及CURB-65评分相关性,并比较不同病原体引起CAP患者PCT的检测情况。结果重症肺炎组、普通肺炎组及对照组PCT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CT与PSI(r=0.533,P0.05)、CURB-65评分(r=0.698,P0.05)均呈正相关;124例CAP患者血细菌培养阳性患者PCT高于血细菌培养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CAP患者中PCT能较好的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病原体的初判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D-D)水平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根据肺炎严重程度指数(PSI)和社区获得性肺炎(CURB-65)评分分别进行分组,对比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血清CRP及D-D水平差异,分析CRP及D-D水平与PSI、CURB-65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根据PSI分级患者分为重度组35例,中度组49例,低度组40例。血清CRP及D-D水平重度组中度组低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根据CURB-65评分患者分为高危组26例,中危组51例,低危组47例。血清CRP及D-D水平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RP与PSI分级、CURB-65评分均有显著相关(r=0. 374,0. 405,P 0. 05),D-D与PSI分级、CURB-65评分均有显著相关(r=0. 359,0. 392,P 0. 05)。结论:CRP及D-D水平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可作为评估此类疾病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肺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60例老年肺炎患者为治疗组,按CURB-65评分系统分成低危组20例,中危组20例,高危组20例.非感染性支气管疾病患者20例为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予以检测C-反应蛋白及血清降钙素原,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肺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高危组及中危组降钙素原升高明显高于低危组.结论 降钙素原对于老年肺炎的诊断及病情危重程度的判断较C-反应蛋白敏感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严重程度评分CURB-65、PSI、A-DROP三个评分的相关性,同时比较NLR、降钙素原(PCT)与这三个评分对CAP患者死亡率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356例CAP患者,记录患者入院24小时内采集的NLR、PCT,在CURB-65、A-DROP、PSI三个评分不同危险分层中进行NLR、PCT差异性分析,同时分析NLR、PCT与三个评分的相关性。根据存活组与死亡组,评估NLR、PCT与三个评分对预后的判断能力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表示。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NLR与入院时所有评分呈正相关(CURB-65,r=0.551; A-DROP,r=0.597; PSI,r=0.628),PCT与入院时所有评分也呈正相关(CURB-65,r=0.574; A-DROP,r=0.631; PSI,r=0.624),但NLR、PCT与三个评分之间相关性无明显差异。预后评估结果:AUC用于预测死亡率,CURB-65、A-DROP、PSI、NLR、PCT的AUC分别为0.927,0.943、0.900、0.894、0.944,PCT对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最高,其次为A-DROP评分,NLR预测价值最差。结论相比较于CAP常用评分,在基层医院NLR似乎更适合应用于对CAP病情严重程度、危险分级及预后的评估。在本研究中,相比较于欧美国家提出的两个评分,由日本提出的A-DROP评分在我国的应用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炎严重度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CURB-65评分和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评估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入住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CAP患者191例,用PSI、CURB-65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同时测定患者PCT.比较两种评分系统、血清PCT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预后的价值(患者住院30 d后的存活情况).结果 PSI低风险组79例,中风险组90例,高风险组22例,血清PCT中位数分别为0.27 ng/mL、0.41 ng/mL、1.13 ng/mL,30 d死亡人数分别为4、12、10例,30d死亡率分别为5.1%、13.3%、45.5%. CURB-65评分低风险组85例,中风险组90例,高风险组16例,血清PCT中位数分别为0.22 ng/mL,0.45 ng/mL,0.69 ng/mL,30 d死亡人数分别为6、13、7例;30d死亡率分别为7.1%、14.4%、43.8%.死亡组PSI、CURB65评分及血清PCT中位数明显高于存活组(P<0.001);3个风险组血清PCT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随着风险级别的增高,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P<0.001).结论 PSI、CURB-65评分和血清PCT可有效评估老年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水平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130例老年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测定患者血浆D-二聚体、CRP、血沉水平,分析其在不同分组间的差异。结果不同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分级间、不同CURB-65分组间D-二聚体、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D-二聚体、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重症肺炎组(P〈0.01)。血沉水平在以上不同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浆D-二聚体与CRP水平显著相关(r=0.368,P〈0.01)。结论血浆CRP、D-二聚体水平与CAP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表达,并评估其与C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老年CAP住院患者共118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普通肺炎组(67例)和重症肺炎组(51例),同时选取40例老年无肺炎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Ang-2、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与乳酸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11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入院后给予PCT、乳酸等检查,并给予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分别比较重症与非重症肺炎、死亡组和存活组PCT、乳酸和PSI的区别;分析PCT、乳酸与PSI的相关性。结果重症肺炎患者乳酸、PCT和PSI评分均大于非重症患者,死亡组乳酸、PCT和PSI评分均大于存活组(P<0.05);乳酸、PCT与PSI评分呈正相关(r=0.63,0.65,P<0.05)。结论 PCT和乳酸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预后和病情有评估作用,PCT和乳酸升高提示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肺炎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收集肺炎患者51例,检测患者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LPS)、白细胞(WBC)计数及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1.痰细菌培养阳性肺炎组PCT水平较支原体肺炎或衣原体肺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病原学检测阴性肺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原学检测阴性肺炎组PCT水平较支原体肺炎或衣原体肺炎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有并发症组的PCT水平较无并发症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在中高危组较低危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阳性率在中高危组较低危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对肺炎的病原学诊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而CRP、内毒素、WBC计数及IL-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PCT作为肺炎患者严重程度的一项评价指标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对住院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30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15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重症CAP患者纳入研究,人院后即进行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检测及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分,记录患者30d死亡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二聚体对30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PSI评分Ⅳ级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为(961.55±186.49)μg/L,V级为(1122.53±197.98)μg/L,两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5.159,P〈0.001);死亡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1112.59±215.25)μg/L明显高于存活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920.46±126.89)μg/L(t=6.239,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D-二聚体和PSI有明显相关性(r=0.47,P〈0.0001);ROC分析表明D-二聚体的AUC为:0.79(95%CI:O.72~0.85),和PSI的AU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5,95%CI:0.78~0.91,P=0.095)。结论D-二聚体水平对住院老年重症CAP患者30d死亡率有较好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和CURB-65评分对于评价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初始抗生素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病房79例老年CAP患者,入院后第1天和第4天时分别进行PSI和CURB-65评分,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PSI和CURB-65评分的差别。结果 79例老年CAP患者PSI和CURB-65评分在治疗有效组显著下降,无效组显著上升。当两项指标联用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提高。结论检测入院后第1天和第4天的PSI和CURB-65评分的变化有助于判断老年CAP患者的初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