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天的消费者不仅要求食品新鲜,而且要求食品保持原有的天然风味和营养结构,因此如何再延长食品贮藏期的同时,保持食品原有风味,降低能耗,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品贮藏与保鲜"专题,由渤海大学的冯叙桥教授担任专题主编,围绕食品贮藏保鲜工艺研究、食品贮藏保鲜新技术进展(如栅栏技术、生物酶技术、可食性包装膜、超高压等)、食品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食晶的质量与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天的消费者不仅要求食品新鲜,而且要求食品保持原有的天然风味和营养结构,因此如何再延长食品贮藏期的同时,保持食品原有风味,降低能耗,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品贮藏与保鲜"专题,由渤海大学的冯叙桥教授担任专题主编,围绕食品贮藏保鲜工艺研究、食品贮藏保鲜新技术进展(如栅栏技术、生物酶技术、可食性包装膜、超高压等)、食品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天的消费者不仅要求食品新鲜,而且要求食品保持原有的天然风味和营养结构,因此如何再延长食品贮藏期的同时,保持食品原有风味,降低能耗,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品贮藏与保鲜"专题,由渤海大学的冯叙桥教授担任专题主编,围绕食品贮藏保鲜工艺研究、食品贮藏保鲜新技术进展(如栅栏技术、生物酶技术、可食性包装膜、超高压等)、食品贮藏保鲜机制分析等或您认为本领域有意义的问题进行论述,计划在2014年12月份出版。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天的消费者不仅要求食品新鲜,而且要求食品保持原有的天然风味和营养结构,因此如何再延长食品贮藏期的同时,保持食品原有风味,降低能耗,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品贮藏与保鲜"专题,由渤海大学的冯叙桥教授担任专题主编,围绕食品贮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天的消费者不仅要求食品新鲜,而且要求食品保持原有的天然风味和营养结构,因此如何再延长食品贮藏期的同时,保持食品原有风味营养,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品贮藏与保鲜研究与应用进展"专题,由《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副主编、渤海大学食品科学研究院果蔬贮藏与加工研究所所长冯叙桥教授担任专题主编,主要围绕食品贮藏保鲜工艺研究、食品贮藏保鲜新技术进展(如栅栏技术、生物酶技术、可食性包装膜、超高压等)、食品贮藏保鲜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天的消费者不仅要求食品新鲜,而且要求食品保持原有的天然风味和营养结构,因此如何再延长食品贮藏期的同时,保持食品原有风味营养,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品贮藏与保鲜研究与应用进展"专题,由《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副主编、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天的消费者不仅要求食品新鲜,而且要求食品保持原有的天然风味和营养结构,因此如何再延长食品贮藏期的同时,保持食品原有风味营养,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品贮藏与保鲜研究与应用进展"专题,由《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副主编、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天的消费者不仅要求食品新鲜,而且要求食品保持原有的天然风味和营养结构,因此如何再延长食品贮藏期的同时,保持食品原有风味营养,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品贮藏与保鲜研究与应用进展"专题,由《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副主编、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天的消费者不仅要求食品新鲜,而且要求食品保持原有的天然风味和营养结构,因此如何再延长食品贮藏期的同时,保持食品原有风味营养,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品贮藏与保鲜研究与应用进展"专题,由《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副主编、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天的消费者不仅要求食品新鲜,而且要求食品保持原有的天然风味和营养结构,因此如何再延长食品贮藏期的同时,保持食品原有风味营养,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品贮藏与保鲜研究与应用进展"专题,由《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副主编、  相似文献   

11.
食品的冰温贮藏保鲜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一门新的食品贮藏保鲜技术——冰温贮藏(Controlled Freezing Point)保鲜技术正在兴起,其显著的优点是能够长期有效地保持食品固有的风味和新鲜度,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的品质要求,在农产品的贮藏保鲜方面是其它贮藏技术所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12.
超高压在冷藏肉类产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高压加工是一个物理过程,对食品中的维生素、色素和风味物质等小分子化合物无明显影响,从而可以较好地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本文旨在探讨超高压技术在冷藏肉类产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别对超高压在冷藏肉类产品的杀菌、抑酶、抗氧化以及其对冷藏肉类产品颜色、亮度和风味保持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超高压技术在冷藏肉类产品贮藏保鲜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食品主要来源于农业、林业、水产业、养殖业,食品贮藏保鲜与加工是这些产业体系的延伸,食品的贮藏保鲜与品质控制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水平,保持社会稳定。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品贮藏保鲜与品质控制专题"专题,由大连海洋大学食品学院赵前程院长担任专题主编,围绕(1)果蔬、粮油、肉制品和水产品等食品保鲜的新工艺开发与应用;(2)栅栏技术、生物酶技术、可食性包装膜、超高压、辐照、冰温等新型保鲜技术在食品杀菌与保鲜方面的研究与应用;(3)食品贮藏、  相似文献   

14.
<正>食品主要来源于农业、林业、水产业、养殖业,食品贮藏保鲜与加工是这些产业体系的延伸,食品的贮藏保鲜与品质控制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水平,保持社会稳定。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品贮藏保鲜与品质控制专题"专题,由大连海洋大学食品学院赵前程院长担任专题主编,围绕(1)果蔬、粮油、肉制品和水产品等食品保鲜的新工艺开发与应用;(2)栅栏技术、生物酶技  相似文献   

15.
<正>食品主要来源于农业、林业、水产业、养殖业,食品贮藏保鲜与加工是这些产业体系的延伸,食品的贮藏保鲜与品质控制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水平,保持社会稳定。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品贮藏保鲜与品质控制专题"专题,由大连海洋大学食品学院赵前程院长担任专题主编,围绕(1)果蔬、粮油、肉制品和水产品等食品保鲜的新工艺开发与应用;(2)栅栏技术、生物酶技  相似文献   

16.
<正>食品主要来源于农业、林业、水产业、养殖业,食品贮藏保鲜与加工是这些产业体系的延伸,食品的贮藏保鲜与品质控制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水平,保持社会稳定。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品贮藏保鲜与品质控制专题"专题,由大连海洋大学食品学院赵前程院长担任专题主编,围绕(1)果蔬、粮油、肉制品和水产品等食品保鲜的新工艺开发与应用;(2)栅栏技术、生物酶技  相似文献   

17.
正食品主要来源于农业、林业、水产业、养殖业,食品贮藏保鲜与加工是这些产业体系的延伸,食品的贮藏保鲜与品质控制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水平,保持社会稳定。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品贮藏保鲜与品质控制专题"专题,由大连海洋大学食品学院赵前程院长担任专题主编,围绕(1)果蔬、粮油、肉制品和水产品等食品保鲜的新工艺开发与应用;(2)栅栏技术、生物酶技  相似文献   

18.
<正>食品主要来源于农业、林业、水产业、养殖业,食品贮藏保鲜与加工是这些产业体系的延伸,食品的贮藏保鲜与品质控制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水平,保持社会稳定。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品贮藏保鲜与品质控制专题"专题,由大连海洋大学食品学院赵前程院长担  相似文献   

19.
<正>食品主要来源于农业、林业、水产业、养殖业,食品贮藏保鲜与加工是这些产业体系的延伸,食品的贮藏保鲜与品质控制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水平,保持社会稳定。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品贮藏保鲜与品质控制专题"专题,由大连海洋大学食品学院赵前程院长担  相似文献   

20.
<正>食品主要来源于农业、林业、水产业、养殖业,食品贮藏保鲜与加工是这些产业体系的延伸,食品的贮藏保鲜与品质控制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水平,保持社会稳定。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品贮藏保鲜与品质控制专题"专题,由大连海洋大学食品学院赵前程院长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