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将"支撑线"、"支撑函数"等概念向新型凸轮机构做引伸和推广,得到了凸轮轮廓曲率半径、外凸判据、参数方程、周长和面积等一整套通用计算公式,将"支撑函数法"发展成为平底/负半径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共享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2.
以偏置式凹圆弧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对象,通过将其与负半径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进行对照比较研究,较为系统、深入地讨论了压力角计算公式、机构基本尺寸确定、凸轮工作轮廓设计、从动件弧底推(回)程、全程轮廓工作段和凹圆弧底实际圆弧段长度的确定和机构滑动系数计算公式等一系列机构分析与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找出了凹圆弧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与原有凸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统一了原有凸轮的设计方法。新方法实 质上是内凸轮机构当滚子半径大于基圆半径时的一种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4.
以负半径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通用运动学条件模型,得到了关于该类直动、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滚子作纯滚动的运动学条件.通过分别对从动件内、外圈进行力学分析,得到了关于直动、摆动负半径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更具真实结构特点的滚子作纯滚动的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5.
通过将负半径滚子引入德国进口高速印刷机机构中,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作平面运动负半径滚子推杆-盘形凸轮组合机构。针对包络法和"支撑函数法"求解凸轮轮廓暴露出的缺点不足,通过引据"定比分点方法",系统地研究解决了作平面运动负半径滚子推杆-盘形凸轮组合机构的凸轮理论/工作轮廓设计问题,为新型盘形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研究、推广应用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凹圆弧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对象,通过将二者进行对照比较研究,较为系统、深入地讨论了压力角公式、机构基本尺寸确定、凸轮工作轮廓设计、从动件弧底推程、回程轮廓工作段确定和机构滑动系数公式等一系列机构分析与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7.
屈成龙  常勇 《机械设计》2014,(5):18-20,25
将"支撑线"、"支撑函数"应用于负半径滚子摆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研究分析,推导得到凸轮轮廓曲率半径公式和"运动保真"条件,并与正半径滚子、平底摆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运动保真"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发展深化了对负半径滚子摆动推杆机构的理解和认识,为其工程推广应用奠定必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屈成龙  常勇 《机械传动》2014,(5):21-23,80
"运动保真"条件,是凸轮机构实现预期输出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形锁合共轭凸轮机构由于免用弹簧等辅件,较力锁合机构具有显著优越性。将"支撑函数法"在解决F型力锁合机构"运动保真"条件等问题基础上,成功地向形锁合负半径类直动推杆共轭凸轮机构作延拓推广,推导得到了凸轮曲率半径和"运动保真"条件,为新型负半径类共轭凸轮机构的深入研究与工程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按照以基圆半径与中心臣的比值趋于最小为优化判断准则而绘制的优化设计线图,据此线图可直接查出滚子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最小基圆半径系数和最佳匹配摆杆长度系数。对现行文献中有关滚子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优化设计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讨论,并得出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关于凹圆弧底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同摆式、异摆式凹圆弧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研究对象,采取对照、比较研究方法,系统、深入地讨论了两种类型机构的压力角计算公式、基本尺寸确定、凸轮工作轮廓设计、从动件弧底推程和回程轮廓工作段确定及机构滑动系数公式等一系列机构分析与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1.
车林仙 《机械设计》2002,19(4):10-12
应用支撑函数法,推导了两种型式的作平面复杂运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廓线的曲率半径、外凸性判据、参数方程、周长及凸轮面积的通用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建立凸轮廓线外凸性判据的一种新方法——支撑函数法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本文通过引人积分几何中"支撑线"和"支撑函数"的概念,揭示出其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生动的几何直观背景,提出了一种简单通用、行之有效地建立凸轮廓线外凸性判据的新方法──支撑函数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将解析法同数值法一三次插值样条函数相结合,提出了求盘形凸轮机构速度及加速度的半解析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凸轮机构的反求设计。文中给出了一个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4.
当推程、回程运动角之和φ+φ′=m(定值)时,根据凸轮机构压力角约束条件,针对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一般形式即偏置式,探讨了满足最优分配optimum{φ,φ′}的最小基圆半径rmin的求解方法,并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汤继松  王湘江 《机械》2011,38(11):21-24
凸轮的轮廓曲线要求非常精密,工作环境多样,为了保证运动特性,凸轮不仅需要很高的精确度而且还需要很高的整体强度,所以凸轮的优化是非常必要的.介绍了利用MATLAB计算软件对不同运动要求的凸轮的基圆半径以及滚子半径进行优化设计,然后再利用CAXA系列CAD软件作图进行盘形凸轮的二维设计,再用CAXA导出的IGES文件导入P...  相似文献   

16.
求解任意梁的普遍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连 《机械工程学报》2004,40(12):71-74
介绍了一种求解任意弹性梁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奇异函数与拉普拉斯变换相结合的方法导出弹性梁弯曲变形的普遍表达式,并利用边界条件和约束处的变形协调条件确定约束反力和变形常数(左端面的挠度和转角),对由固定和活动铰链支座、径向和角度弹性支承以及固定端等支承形式任意组合而成的,具有任意支承沉降的,承受任意载荷(集中力、集中力偶和均布力)的,具有任意阶梯形状的静定或超静定弹性梁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该方法可以方便、准确地确定任意梁在支座处的约束反力以及任一截面的挠度和转角等参数,可用于复杂梁的计算机分析、优化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支持矢量机的疲劳应力集中系数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疲劳应力集中系数作为材料疲劳抗力指标的疲劳极限,不仅反映了疲劳应力集中的程度,还反映了材料对缺口的敏感程度,将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支持矢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应用于疲劳应力集中系数的研究。介绍支持矢量机的基本原理,利用LIBSVM,选择高斯型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作为核函数,建立以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光棒疲劳强度、理论应力集中系数、缺口根部半径、试样尺寸及缺口疲劳极限作为输入值,疲劳应力集中系数为输出值的模型,从而对疲劳应力集中系数进行分析和预测。同时,SVM模型与经验公式Neuber式和Peterson式的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小样本条件下,应用SVM技术构建的数学模型,模型的拟合相对误差小于7.4%,从而证明该SVM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王红敏 《工具技术》2005,39(11):76-79
介绍了盘形凸轮廓线的形成,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对盘形凸轮廓线进行测量,讨论了测量原理、方法、数据输出以及对CMM测头直径的补偿。  相似文献   

19.
A general solution is given for the elastic thermal stresses in a solid or hollow anisotropic disc of constant thickness when subjected to a temperature rise which varies symmetrically in an axial direction and arbitrarily with the radius. Graphs demonstrate the variations of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maximum stresses with the degree of anisotropy and other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20.
在数控铣削加工与编程中,刀具半径补偿是简化被加工零件程序编制的重要方法,将半径补偿的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结合使用,还可实现规则曲面的加工及新工艺思路的应用,因此,理解刀具半径补偿并能合理地使用刀具补偿功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数控铣削加工中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