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弱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们对科学认识的局限性,人为地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走向分离。这也反映在高校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则使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日益弱化。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更显露出其不适应性,必须从教育体制等人才培养机制上入手,从根本上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也应考虑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为了增强综合国力,世界各国大都偏重“科学教育”,我国也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这一策略在促进科技发展,经济起飞,社会振兴等方面确实起到了助推作用。但是也使人文教育遭遇到了不应有的冷落。那么,何谓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指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阅历经验与智慧精神即人文知识,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板块,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少不了人力资本要素的贡献。基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机制,采用泛珠三角9个省区数据,测算了各省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小。研究发现:泛珠三角地区的人力资本还存在着贡献率不足、结构失调、地区发展失衡等问题。相对而言,广东和福建的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状态较好,而其他省区则较为落后,地区内差距较大。据此,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泛珠三角地区人力资本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4.
博雅教育的主要内容大致包括科学和人文,这里所说的科学和人文,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人的自由和理性的精神以及对非人性力量的抵挡力,是独立的知识和理念领域,而不是为技术或经济活动服务的预备学科。大学应能最集中地体现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的结合。即使在遵奉实用精神的当代社会,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使高校人文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现代高等教育必须转变观念,确立现代人文教育的理念,寓人文教育于科学教育之中,通过采用外在灌输与内在体验相结合的方法,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6.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也是21世纪大学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针对理工科高校普遍存在的人文传统积淀不深等缺陷的现状,基于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一体化”融合的理念,旨在探讨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姚奎栋  赵楠  银国涛 《科技信息》2013,(13):154-155
本文基于十八大报告指导精神,全面深入分析了我国高校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注重人文关怀引导大学生提升道德素质的具体建议,切实可行的解决了大学生道德素质建设方面的不足。本次研究通过对高校人文关怀机制及政治教育现状,探讨总结出了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及高校人文关怀缺失的不利影响。在贯彻十八大精神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高校人文关怀机制全面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8.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在发展上与经济发达地区高校有较大差距,如何缩小差距,要求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在学校定位上必须要把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摆在重要的位置。在学科建设上必须要紧贴地方产业需求;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必须要建立适应形势需要的师资队伍管理体制与机制;在科研上要立足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消费社会,理工科类大学生直线式的精确科学思维遮蔽了人文教育中心灵与精神的意义与价值,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现状和必要性,认为加强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教育要以综合审视的视角构建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要加强融合,构建网络式人文教育空间;同时也要构建一支优秀的人文教育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文关怀的新理念,为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人文关怀失当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有效地践行人文关怀,应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关注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关注大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探索实现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人文进行有机结合,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最新要求,也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体育兼具科学特性与人文特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便于教师树立科学与人文结合的教学理念,促进大学体育教育事业得以科学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大学体育教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现状及途径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大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2.
刘莉 《科技资讯》2011,(30):188-188
体育教育价值取向是体育教育价值在社会中的具体体现,是体育教育中的基本问题。在新时期,正确认识与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根据体育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这一特点,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成为新世纪、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必然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既是高校合并的重要目标内容,也是合并大学实质性融合的重要标志。合并大学应抓住机遇,在并校改革中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本文分析了合并大学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基本层面与原则和主要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蔡晓武 《长沙大学学报》2007,21(4):126-127,133
经济发达地区拥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地方文化和生活传统.每所高校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高校有责任为所在地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同时,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的稳定和谐,本身是地方发展的题中之义.这要求经济发达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重点理顺八种关系.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人文融合视阈中的素质教育三境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种趋势。其融合的境界可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行为与人文行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王辉  王丽娟 《科技信息》2009,(20):I0364-I0364
本文随着社会经济和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在大学生中间开展素质教育,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研究,在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改进大学生的德育建设,以促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结合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注重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的培养要贯穿于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体育文化也是高校大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路径。该文分析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以及体育文化与人文素养教育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教育中,科技史教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高校科技史教学不应仅是历史知识的灌输,而应从科学方法的理性精神、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渗透和对自然的人文关怀等方面,体现科学史教育的精神向度.  相似文献   

19.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思想认识、优化课程体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通过社会实践强化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此外,应通过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社会发展模式的需要 ,2 1世纪的创新人才必须是和谐完整的人才 ,是科学的工具理性和人文的价值理性完美的统一。因此高校教育就必须“以人为本”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一起抓 ,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