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我院 10年来对 16 5例住院新生儿进行了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及核型分析的研究 ,共发现染色体异常为 5 5例 ,异常率为 33 3% ,其中包括较常见的先天愚型 4 6例 ,Turner综合征 2例 ,先天性性染色体发育异常 3例 ,伴染色体易位的多发性畸形 2例 ,猫叫综合征和 18三体综合征各 1例 ,旨在揭示新生儿染色体异常与孕妇生育染色体异常患儿的高危因素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智力低下的儿童与染色体异常核型关系。方法对320例智力低下儿童采用外周血细胞培养法,G显带检测染色体核型。结果320例智力低下的儿童,发现染色体异常核型222例,异常检出率69.38%,其中,21-三体综合征215例(包括标准型21-三体综合征203例,易位型21-三体综合征9例,嵌合体型21-三体综合征3例),检出率67.19%;平衡易位2例,检出率0.62%;其它结构异常5例,检出率1.25%。结论智力低下的儿童与染色体核型异常有密切关系,染色体异常核型以21-三体综合征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先天异常新生儿中染色体异常发病情况。方法 新生儿外周血染色体分析。结果 150例先天异常新生儿中发现染色体异常88例,捡出率58.67%,其中Down‘s综合征78例,18三体3例,13三体、5p-、13s 各l例,性染色体异常2例,46,xY女婴2例。结论 Down’s综合征是先天异常新生儿中发病最高,危害最严重的染色体病。积极开展染色体病产前诊断是减少先天异常新生儿出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微球鉴别/分离法(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s-on-beads,BoBs)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39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羊水细胞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BoBs检测,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39例羊水中共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30例,检出率为2.42%,其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25例,BoBs检出25例。30例异常核型中,染色体非整倍体17例,BoBs检测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吻合;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8例,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3例;染色体结构异常5例,BoBs检测未见异常。结论BoBs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快速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及常见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大大提高了产前诊断的效率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83例诊断为原发闭经的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共发现染色体异常90例,占原发闭经病人总数的49.20%(90/183).异常染色体分3类: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68例;46,XX/46,EY嵌合体4例;46,XY女性(睾丸女性化综合征)18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所进行染色体检查的患儿中染色体异常的核型种类,并统计先心病患儿染色体的核型特点。结果共检测4046例患儿的染色体,染色体异常660例(16.3%),其中常染色体异常以唐氏综合征最常见(458例,69.4%);性染色体异常以特纳综合征最常见(105例,15.9%)。接受染色体检查的患儿中先心病391例,其中染色体异常者185/391例(47.3%),157/185例核型表现为唐氏综合征,4/185例核型表现为特纳综合征。先心病中圆锥动脉干畸形105例,其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率较低,仅为16/105例(15.2%)(P〈0.05)。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先心病患儿中,圆锥动脉于畸形和非圆锥动脉干畸形分别有95和111例。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与先心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染色体核型异常易合并先心病;某些先心病患儿的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但圆锥动脉干畸形与常见染色体异常间无密切联系。因此,对于染色体异常患儿应常规进行心脏检查,以及早发现先心病。另外,尽管某些先心病患儿的普通染色体核型检查未发现异常,但有必要寻找更合适的检测技术提高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180例生殖异常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生殖异常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检测180例生殖异常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结果180例有不孕不育、畸形、死胎、习惯性流产患者染色体检查出异常核型13例,其中4例克氏综合征(K linefelter综合征),3例平衡易位,3例罗伯逊易位,2例臂间倒位,1例大Y染色体。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孕不育及自发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生殖异常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和优生优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前筛查高危孕妇胎儿异常染色体核型的发生率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3年间在我院行羊水穿刺的5540例产前筛查高危孕妇,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对异常染色体核型进行统计、临床咨询、结局指导、追踪结局。结果5540例羊水穿刺并羊水培养成功后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有5536例,共发现异常核型252例,发生率4.55%,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88例,三体综合征82例(21-三体综合征67例,18-三体综合征15例),占异常染色体核型的32%,占染色体数目异常的93%;染色体结构异常93例,主要包括染色体的平衡易位、缺失、倒位、插入等,占异常染色体核型的36.9%;染色体多态性68例,主要包括15pstk+、1qh+、16qh+等,占异常染色体核型的29.7%。另有21-三体嵌合体3例,标记染色体4例。分别占异常染色体核型的1.19%、1.58%。有87例胎儿父母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异常染色体家族来源69例,占79.3%,新发异常染色体18例,占20.7%。结论通过对高危孕妇的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发现部分染色体疾病,从而避免此类出生缺陷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9.
无锡地区围产儿染色体异常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报告了无锡市妇幼保键院1987-1996年近10年间围产儿49040例,发现出生缺陷607例,其中作染色体检查153例,发现染色体异常57例,染色体检查阳性率37.3%,染色体异常发生率1.16‰。其中常染色体异常50例占87.7%,性染色体异常7例占12.3%;数目异常38例占66.7%,结构异常13例占22.8%,嵌合体6例占10.5%。具体的染色体病有:唐氏综合征36例(占63%),5p-综合征、Turner征、Klinefelter征、真两性畸形各2例。提出有3个以上小畸形、皮纹异常、内脏大畸形的新生儿应作染色体检查,以提高异常检出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0.
47,XXX综合征临床与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羊水细胞培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有关检查对象中发现3例超雌综合征患者及胎儿。该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轻,其染色体异常后代的发生率低,但产前诊断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0N0NT检测早孕期双胎妊娠胎儿NT筛查染色体异常的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本院及协作医院孕11~13+6w双胎早孕,应用自动颈后透明层厚度测量(Sonography-based Nuchal Translucency)S0N0NT检测早孕期双胎妊娠胎儿NT筛查染色体异常,对发现的双胎妊娠胎儿NT增厚者,进行绒毛活检术或羊膜腔穿刺术行染色体检查,确诊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在超声引导下行选择性减胎术治疗,并对妊娠结局进行跟踪分析。结果 10例NT增厚,4例染色体异常,分别为21-三体综合征2例,1例Turner综合征,1例染色体微缺。另6例患者在早中期超声复查中,发现其中3胎儿结构异常,分别为颈部淋巴管囊肿、心脏异常、全身水肿等。10例患者中4例染色体异常患者行选择性减胎。3例足月分娩,新生儿均未见异常。结论双胎妊娠应注重早孕期染色体筛查,确诊宫内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可在超声引导下行选择性减胎术治疗,而对早中期超声检查发现其中的三胎儿结构异常者,根据父母意愿,选择妊娠去留,为临床及孕妇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培养对孕中期(17w-24w)高危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的必要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我院产前诊断门诊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采取自愿的原则,抽取20-30ml羊水培养,采用G显带技术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染色体异常15例,其中唐氏综合征4例,特纳氏综合征2例,染色体断裂综合征3例,9号染色体倒位2例,其他嵌合体4例。结论羊水产前诊断是安全可靠的染色体产前诊断方法,不但能检出唐氏综合征等三体病,对其他染色体异常也有很高的检出率,结合脐血、B超产前诊断,能有效地降低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对477例先天缺陷患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对477例先天缺陷患儿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结果染色体异常为124例,异常率为26%.其中包括较常见的Down's综合征81例,性染色体综合征23例,18-三体6例,猫叫综合征3例,其它染色体结构异常11例.结论先天缺陷患儿一定要进行染色体检查,这样可以为诊断和治疗新生儿疾病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101例精神发育迟滞(MR)的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发现染色体异常的有33例,占受检者的32.67%,其中Down综合征23例,占异常染色体的69.9%,脆性X综合征4例,占异常核型的12.12%,其余的染色体异常核型有额外小染色体,染色体的结构畸变,大Y等。Down综合征是导致MR的最常见的染色体病,脆性X综合征居第二位,本组资料中,Down综合征患者的母亲年龄均大于20岁,小于35岁,父亲年龄低于39岁,表明对年龄以外的其他原因应给与更多的重视,并应作深入的研究,对35岁以下的孕妇 ,进行Down的综合征的产前筛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河南地区遗传咨询患儿中异常核型的发生率及其类型。方法回顾分析463例因精神发育迟缓、脑损伤综合征等来我科进行遗传咨询的患儿的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结果共检出38例异常核型,检出率8.2%。其中21三体综合征13例,猫叫综合征3例,染色体重复7例,染色体易位6例,余为染色体衍生,缺失等。结论染色体异常与儿童发育落后、精神发育迟缓、脑损伤综合征等有密切关系,有上述临床表现的患儿应积极开展染色体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技术(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array,SNP-array)在具有不良孕产史的高龄孕妇的遗传学检查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66例孕中期(16+6-21+6孕周)具有不良孕产史的高龄孕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抽羊水标本,并详细收集孕妇临床资料,同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与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检测。染色体微阵列分析采IlluminaHumanCytoSNP12微阵列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 Variations,CNVs)检测,结合查询国际病理性CNVs数据库(ClinGen、ClinVar、DECIPHER、OMIM)、正常人基因组变异数据库(DatabaseofGenomicVariants,DGV)以及PubMed文献数据库等对检出的CNVs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 366例具有不良孕产史的高龄孕妇的羊水样本中,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18例,检出率4.92%(18/366),SNP-array检出39例异常,检出率10.66%(39/366),SNP-array异常率出率高于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的18例染色体异常核型主要是:5例21-三体综合征;2例18-三体综合征;1例超雌综合征,1例超雄综合征,1例克氏综合征,2例嵌合体,2例衍生染色体,1例染色体增加,1例染色体缺失。对于这些染色体非整倍体、大片段异常,芯片结果与之相符;另外有1例染色体平衡易位,1例染色体倒位,而芯片未见异常。另外23例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而芯片异常,主要为:3例致病性,1例疑似致病性,以及19例临床意义未明。结论对具有不良孕产史的高龄孕妇的产前样本,且SNP-array检测有助于发现染色体核型分析无法检出的染色体亚显微结构异常,SNP-array有利于发现更多未知的综合征型疾病,为遗传病诊断及咨询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的染色体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分析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本院产前诊断中心确诊存在胎儿CHD的孕妇为研究对象,进行产前染色体核型分析与高通量测序技术CNV检测。结果核型分析检出异常核型4例,异常检出率为8.16%,其中21三体3例,染色体结构异常1例;CNV检出异常9例,异常检出率为18%,其中21三体3例,22q11微重复综合征2例,22q11微缺失综合征1例,9号染色体部分重复1例,其他微缺失/微重复2例;临床意义不明CNV变异3例。结论 CNV检测可以比核型分析发现更加复杂的异常,可以作为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的补充方法,可有效预防CHD胎儿的风险,对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66例智力障碍儿童异常染色体的核型分析。方法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检查。结果与结论1014例中共发现染色体正常(320—550条带阶段未见染色体异常)的350例,染色体异常666例,占全部受检病例的65.7%(666/1014),其中各种类型的21三体综合征(Down’s)644例,占染色体异常核型的96.7%(644/666),其中有1例47,XY,+21,t(2;5)为世界首报核型。其余异常核型分别涉及到2、3、5、7、8、9、10、12、13、14、15、16、18、22号染色体共20例。表明引起儿童智力障碍染色体异常是重要原因,而Down’s综合征又是染色体异常中最主要的原因.达96.7%。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非免疫性胎儿水肿病例中染色体异常及多态性的发生率,探讨非免疫性胎儿水肿与染色体数量、结构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因超声诊断为胎儿水肿前来进行产前诊断的160例患者,通过检测母胎Rh血型和抗D抗体、ABO血型及其他相关抗体排除了免疫性水肿因素,计算染色体异常及多态性比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胎儿水肿患者中行脐带血检查的108例(67.5%),羊水检查的32例(20.0%),绒毛检查的20例(12.5%)。检测为染色体异常的34例(21.25%),为染色体多态性的3例(1.88%),其中15例为Tuner综合征(44.12%);8例(23.53%)为18三体综合征,8例(23.53%)为21三体综合征,2例(5.88%)为13三体综合征,1例(2.94%)为XXX综合征(47,XXX)。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非免疫性胎儿水肿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Tumer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21三体综合征是三大主要因素。对于胎儿水肿的病例应加强遗传咨询、作好产前诊断以便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唐氏综合征胎儿的临床特点,探讨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4年来42例经染色体诊断为唐氏综合征的病例临床资料。结果42例孕妇其中高龄产妇20例,单纯因高龄行染色体检查12例,超声诊断畸形3例,超声异常5例。年龄小于35岁22例,其中唐氏征筛查高危8例,超声异常2例,畸形10例,超声异常伴有唐氏征筛查高危1例,1例孕期无异常发现,分娩后证实。40例患者中6例继续妊娠者,1例拒绝随访,1例发生胎死宫内,3例存活并发生胎儿宫内发育受限,1例臀位分娩生后证实。结论高龄孕妇进行染色体检查是必要的,超声检查对于唐氏综合征的筛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NT增厚的患者积极建议进行产前诊断。对于胎儿可治疗的畸形要求继续妊娠者需要积极除外染色体疾病的风险。对于临床晚期出现的宫内发育受限的患者亦要高度警惕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