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 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某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2021年6月行开颅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共纳入778例开颅手术患者,121例发生术后颅内感染,发病率为15.5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幕下手术、脑室引流时间≥3 d、使用明胶海绵≥3片、出血量≥300 mL、切口脑脊液漏是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t (P)=5.408+0.833×(幕下手术)+0.083×(脑室引流时间)+1.059×(使用明胶海绵)+0.456×(出血量)+2.821×(切口脑脊液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颅内感染的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8);logistic回归风险预测模型验证准确率为86.00%,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95%CI为0.814~0.878。结论 幕下手术、脑室引流时间≥3 d、使用明胶海绵≥3片、出血量≥300 mL、切口脑脊液漏是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术后颅内感染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控制依据,以期预防和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收集1643例颅脑外伤手术治疗患者中的137例并发颅内感染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后再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颅内感染与年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术前GCS评分、开放性伤口是影响患者颅内感染的重要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间和脑脊液漏是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高危险因素.结论 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和手术时间是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早采取措施对高危因素患者进行预防性处理,有助于降低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10月320例实施开颅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麻醉方式、引流管留置、术后应用激素、手术入路等潜在因素实施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得出独立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20例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15例,感染率4.6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中脑脊液漏、后颅窝手术、脑室体外引流术是潜在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术中脑脊液漏、后颅窝手术、脑室体外引流术是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独立危险因素较多,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保护因素,临床应加强干预,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与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7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230例行开颅手术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培养,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230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24例,感染率10.43%;24例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培养出病原菌2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5株占62.50%,革兰阳性菌9株占37.50%;革兰阳性菌对苯唑西林与青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分别为93.33%、86.67%,对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菌对卡那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55.56%;经单因素分析,影响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次数、手术入路方式、术后切口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及术后低蛋白血症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脑外伤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次数、切口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是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由多种因素造成,临床上确诊应依据药敏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尽快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69例开颅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肺内感染、颅内感染、泌尿系感染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69例开颅术后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44例,感染率为26.04%(44/169);感染例次数为53例次,例次感染率为31.36%(53/169).感染部位以肺内感染最高24例,感染率为14.20%(24/169),占感染例次数的45.28%(24/53);其次为颅内感染16例,感染率为9.47%(16/169),占感染例次数的30.19%(16/53);再次为泌尿系感染8例,感染率为4.73%(8/169),占感染例次数的15.09%(8/53);最后是其他感染5例,感染率为2.96%(5/169),占感染例次数的9.43%(5/53).最终模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住院时间(OR=1.155)、导尿管留置时间(OR=2.925)、术后非清醒时间(OR=2.736)、气管切开(OR=3.752)和腰大池置管引流(OR=10.592)是开颅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气管切开(OR =7.264)和ICU住院时间(OR=1.189)是开颅术后患者发生肺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脑脊液漏(OR=29.426)和腰大池置管引流(OR=29.063)是开颅术后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导尿管留置时间(OR=7.858)和糖尿病(OR=23.586)是开颅术后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住院时间、糖尿病、导尿管留置时间、气管切开、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漏和术后非清醒时间均为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开颅术后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检出病原菌的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6年1月在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 126例颅内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生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对感染患者脑脊液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 1 126例颅内手术患者中共有78例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感染率为6.93%;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手术类型、手术次数及合并相关基础疾病与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无关(P0.05),而患者有无头皮下引流、有无脑脊液漏、ASA评分、手术时间及术后白蛋白是否低于35g/L是导致开颅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78例颅内感染患者的脑脊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78株,其中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47株占60.26%,其次为革兰阴性菌,共24株占30.77%,真菌7株占8.97%。结论留置头皮下引流、脑脊液漏及手术时间是导致颅内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对患者进行预防,对降低术后感染率及提高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6~2003年5 405例神经外科手术(其中并发颅内感染172例),应用成组资料的非条件概率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感染率的各项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5 405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感染率与手术持续时间、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放置外引流管、后颅凹入路、合并糖尿病、开放性颅脑损伤有关,而与性别、年龄、手术季节、术前、术后长期使用抗生素等无关。结论神经外科术中及术后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严密缝合防止脑脊液漏,严格掌握脑室外引流时间,尽可能减少各种引流管的放置等,是可以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1年7月—2013年9月期间进行开颅手术的3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留置引流管的时间、脑脊液漏、引流部位、手术时间、是否为清洁手术等。所有开颅病例术后一般均放置引流管,脑室外引流管放置时间较长,比较在不同部位下感染率及脑室不同留置时间感染率的高低。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发生颅内感染的感染率与患者有无脑脊液漏、手术时间、是否为清洁手术均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感染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因素均无显著关联(均P0.05)。经脑室引流的患者237例出现颅内感染为37例(15.6%),明显高于在其他部位的感染率(4/14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1,P0.05);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在5 d以内共351例,颅内感染为28例(8.0%),明显低于留置时间在5 d以上的患者(13/31,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8,P0.05)。结论神经外科开颅手术中应当提高无菌观念,注意防止脑脊液漏,尽快拔除引流管,减少脑室外引流管的放置,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65例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中30例颅内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统计感染率与手术持续时间、脑脊液漏、二次手术、手术清洁有关,与性别、年龄、术前应用抗菌药物无关。结论神经外科手术应加强引流管护理,控制脑室外引流时间,合理处理污染区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后颅凹开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2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62例后颅凹开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颅内感染率及病原菌培养结果,分析术后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81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感染率为14.41%;脑脊液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8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2株,革兰阳性菌36株;主要革兰阴性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氨曲南、环丙沙星、头孢吡肟耐药株数较多,对妥布霉素、呋喃妥因耐药株数较少,主要革兰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耐药株数较多,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利福平耐药株数较少;单因素分析结果,术中乳突气房开放、脑室管引流、手术时间≥4.5 h、术后脑脊液漏的患者颅内感染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脑室管引流、术后脑脊液漏为后颅凹开颅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后颅凹术后颅内感染率较高,其病原菌多表现为多药耐药,临床应以预防为主;脑室管引流、术后脑脊液漏为后颅凹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听神经鞘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颅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神经外科于200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312例接受听神经鞘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并根据听神经鞘瘤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标准对其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312例手术患者中40例出现了颅内感染,感染率为1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住院天数>20d、手术时间过长、合并糖尿病、使用激素、术后脑脊液漏、术前使用抗菌药物等与颅内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前患有糖尿病、术后脑脊液漏、使用激素等是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听神经鞘瘤术后颅内感染率较高,听神经鞘瘤手术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患者手术持续时间过长、术前合并糖尿病、术后脑脊液漏、使用激素等均为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清洁开颅术后引起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行之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2016年神经外科全部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术后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清洁开颅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4-2016年神经外科行清洁开颅手术患者1 146例,发生医院感染323例,医院感染率为28.18%。三年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血管疾病、留置鼻胃管、2次以上入住ICU、留置导尿管时间、留置脑室引流、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清洁开颅术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较高,通过控制医院感染独立影响因素,采取行之有效地控制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清洁切口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清洁切口颅脑手术患者并发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2月-2009年2月512例清洁切口颅脑手术患者,总结分析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512例颅脑手术患者发生颅内感染20例,感染率为3.90%,脑脊液培养阳性率仅为10.00%;急诊开颅手术颅内感染率为5.23%,而择期手术的颅内感染率为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幕上开颅手术后的颅内感染率为2.81%,幕下开颅手术后的颅内感染率为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脑脊液切口漏的颅内感染率为14.70%。结论手术时间长及急症手术、幕下手术、脑脊液切口漏、颅内引流管留置时间长以及合并糖尿病等是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降低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8月100例开颅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感染率及病原菌分布,筛选出影响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00例开颅手术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22例,感染率22.0%;共分离出病原菌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6株占66.7%,革兰阳性菌8株占33.3%;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氨曲南、氨苄西林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5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及红霉素的耐药率均50.0%;有糖尿病史、发生脑脊液漏、放置引流管、植入异物及手术时间≥2h的患者感染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史、发生脑脊液漏、放置引流管、手术时间延长及白蛋白水平低下是影响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种因素影响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因此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严密缝合硬脑膜防止脑脊液漏、术前提高白蛋白水平等可能减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613例神经外科开颅手术中64例颅内感染病例,对影响感染率的各项冈素行x2检验.结果 感染率与脑室外引流、留置引流管时间、二次手术、脑脊液漏、后颅凹入路、手术显微镜应用、手术时间>4 h、是否清洁手术有关,与性别、年龄、手术季节、术前应用抗菌药物、是否急诊手术无关.结论 神经外科手术应严密缝合手术切口防止脑脊液漏,正确处理污染区域,提高无菌观念,缩短手术时间,加强引流管护理,尽早拔除引流管,减少放置引流管,特别是脑室外引流管等,可降低颅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就临床上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预防措施等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的34例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内感染的病例。结果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内感染率同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间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结论为了降低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需要做好手术切口的缝合,避免患者脑脊液的泄漏,做好手术易污染区域的处理,提升手术室无菌效果,缩短神经外科手术的时间,提升引流管护理的科学性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患者颅内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降低颅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4年10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 900例开颅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统计颅内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导致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5 900例开颅手术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85例,颅内感染率1.4%;85例颅内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6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9株占71.0%,革兰阳性菌17株占24.6%,真菌3株占4.4%;革兰阴性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仅对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头孢米诺耐药率较低<22.0%;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头孢唑林、头孢西丁耐药率均>75.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手术时间、颅内置管引流、术后脑脊液漏是导致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针对病原菌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制定对应的措施,是降低颅内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SSI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年1月-2017年12月某院神经外科536例开颅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调查的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手术信息、颅内感染情况等。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36例颅脑手术患者中,52例发生SSI,SSI发生率为9.7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后颅窝手术、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漏、手术时间>4h、引流时间长5项因素是颅脑手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开颅手术SSI存在多种影响因素,应重视并针对其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S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汪凌  吴星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236-1237
目的探讨178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开路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0年03月至2012年0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78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给予开颅手术,将并发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 178例神经外科重症开颅手术患者,术后有8例出现颅内感染,其发生率为4.49%。引流管的留置(2.81%)、手术时间≥4小时(2.81%)、脑脊液漏(3.37%)、急诊手术(3.37%),以及合并基础疾病(2.81%)的患者,其并发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引流管留置、手术时间较长、脑脊液漏、急诊手术,以及合并基础疾病,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开颅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颅脑手术患者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预防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7年2月-2013年2月674例颅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在年龄、性别、GCS评分、受伤方式、手术时机、术后是否留置引流管、术前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部位和术后是否出现脑脊液漏等差异性,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674例颅脑手术患者中有125例发生颅内感染,感染率为18.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4h、手术部位为后颅凹、有脑脊液漏及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感染率,分别为29.3%、22.1%、24.0%、2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时间、手术部位、脑脊液漏和受伤方式是颅脑手术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部位、脑脊液漏和受伤方式是颅脑手术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相关预防治疗措施,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