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应用不同捕收剂时蓝晶石的可浮性。用蓝晶石纯矿物进行了微量浮选试验,用蓝晶石矿石进行了小型浮选试验。测定了纯蓝晶石表面电荷,结果发现,蓝晶石的等电点为pH5,9。在pH高于等电点时,矿物表面荷负电,可用胺类捕收荆浮选蓝晶石。相反地,在酸性pH范围,蓝晶石表面荷正电,用烷基硫酸盐捕收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浮选蓝晶石比较有效。在中性和弱碱性pH范围用油酸盐可以浮选蓝晶石。用烷基磺酸盐捕收剂(AERO系列捕收剂)可以获得含58%~60%Al2O3,回收率为80%~85%的可销售的蓝晶石精矿。试验发现,在用油酸盐捕收剂时,抑制剂对脉石矿物没有效。并且,还发现矿泥对蓝晶石没有负面影响。但是,与瓷球磨机磨矿相比,钢球磨机磨矿降低了蓝晶石的浮选回收率。  相似文献   

2.
脂肪酸类捕收剂(LTS)反浮选赤铁矿存在矿浆需加温的问题,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W-1和CW-2、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W-3和CW-4分别与LTS组合使用,拟通过药剂复配来降低浮选温度、提高反浮选指标。石英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0 ℃,矿浆pH值为12时,分别以CW-3和LTS(用量为40+40 mg/L)、CW-4和LTS(用量为90+30 mg/L)为捕收剂浮选,石英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9.44%和94.99%。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结果表明,10 ℃下,CW-3和CW-4分别与LTS组合使用时,赤铁矿精矿铁品位均比25 ℃下单独使用LTS浮选时的指标好;CW-3和LTS组合使用时,赤铁矿精矿铁品位提高了5.41个百分点;CW-4和LTS组合使用时,赤铁矿精矿铁品位提高了2.95个百分点。两种组合捕收剂在赤铁矿常温反浮选中均有较强的捕收能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作捕收剂的时,赤铁矿的可浮性。考察了pH值、钙离子、氟化物和六偏磷酸钠对赤铁矿浮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SDS做捕收剂时,赤铁矿浮选的最佳pH=3~4,加入氟化钠有利于浮选。而钙离子、六偏磷酸钠对赤铁矿浮选起到抑制作用。氟硅酸钠对浮选有一定的效果。红外光谱分析显示,SDS的捕收作用是静电力吸附。  相似文献   

4.
低贫复杂难选蓝晶石矿的超纯化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鲁地区蓝晶石矿伴有石榴子石、磁铁矿、云母、石英等矿物,对弱磁-强磁除铁后的蓝晶石矿采用重选抛尾、中矿及精矿浮选的选别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1次粗选、4次精选的单一浮选工艺,可获得产率为11.61%,Al2O3品位为60.06%,回收率为37.71%的高纯蓝晶石精矿,达到了J-58国家标准,该流程为蓝晶石的超纯工业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南阳某低品位蓝晶石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阳某低品位难选蓝晶石矿采用脱泥-浮选-重选工艺进行选矿试验研究,探索了磨矿、脱泥、浮选的适宜工艺条件.采用蓝晶石含量为22%的原矿,通过浮选-重选工艺流程,最终获得A12O3含量超过55%的蓝晶石精矿.  相似文献   

6.
以地沟油酸、H酸和促进剂KDT-1为原料制成了赤铁矿常温浮选阴离子捕收剂KA-1。应用捕收剂KA-1处理贫赤铁矿混磁精矿, 在21~24 ℃, 可以获得精矿品位68.63%、精矿回收率90.20%的良好结果。利用废弃资源合成的KA-1捕收剂适于常温浮选, 有利于提高贫赤铁矿资源利用率, 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螯合捕收剂RN—665浮选东鞍山难选郝铁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新型高效螯合捕收剂RN-665,并将基应用于浮选东鞍山难选赤铁矿,获得了精矿ω(Fe)为62.05%,回收率为75.18%的良好指标,与原捕收剂比较,精矿ω(Fe)提高3.92%,回收率提高1.91%。  相似文献   

8.
以柏泉磁选铁尾矿中的主要矿物磷灰石、赤铁矿和钠长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单矿物浮选试验和人工 混合矿浮选试验,研究了其在新型浮选药剂体系下的浮选性能,并通过动电位和红外光谱等检测方法对其作用机理 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浮选结果表明,在捕收剂 α-溴代十二酸用量 100 mg / L、新型高效抑制剂 DZY-3 用量为 4. 0 mg / L、矿浆 pH 值为 9. 5 时,人工混合矿浮选精矿中 P2O5 品位为 30. 71%、P2O5 回收率为 74. 29%,磷灰石与赤铁矿和 钠长石可实现高效分选。 Zeta 电位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DZY-3 和 α-溴代十二酸与矿物表面同时作用时, DZY-3 通过氢键作用在赤铁矿和钠长石表面发生竞争吸附,对赤铁矿和钠长石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将磷灰石与 赤铁矿和钠长石相分离。  相似文献   

9.
针对邢台魏鲁地区蓝晶石尾矿中长石含量较高,铁品位为0.98%,采用强磁-浮选提纯方法进行了除铁试验研究,得到长石精矿的Fe2O3含量降为0.09%。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十二胺体系中金属离子对蓝晶石矿物的浮选行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CaCl_2用量增加,蓝晶石的回收率呈快速增加的趋势,当CaCl_2用量为10 mg/L时,此时蓝晶石的回收率达到85.87%;Mg~(2+)对蓝晶石可浮性的影响规律与Ca~(2+)相比较有一定的相似处,但在相同药剂用量条件下,Mg~(2+)对蓝晶石矿物浮选的活化程度要低一些;随着AlCl_3用量的增加,蓝晶石的浮选回收率呈迅速下降的趋势,当矿浆中AlCl_3用量仅为5.5 mg/L时,此时蓝晶石浮选回收率降低到0,Fe~(3+)对蓝晶石的浮选也起到了较强的抑制作用。浮选溶液化学表明,Fe~(3+)在蓝晶石表面吸附后提高了矿物表面电性,使十二胺的静电吸附力减弱,同时在中性条件下Fe~(3+)可以在蓝晶石矿物表面生成Fe(OH)_3沉淀,使矿物浮选受到强烈的抑制;Ca~(2+)羟基络合物的存在导致蓝晶石矿物的零电点偏向低pH值方向移动,提高了十二胺的静电吸附力,活化了蓝晶石矿物浮选。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在油酸钠浮选体系中不同粒级菱铁矿对赤铁矿浮选的影响,不同粒级菱铁矿对赤铁矿和石英混合矿浮选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正浮选体系中,不同粒级菱铁矿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赤铁矿的浮选回收率,通过计算矿物溶解组分图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可知,各个粒极菱铁矿能够消耗大量捕收剂,其原因除了与矿物对油酸钠吸附量的差异有关外,主要是由于菱铁矿溶解的大量HCO~-_3、CO~(2-)_3与油酸根离子发生了竞争吸附。反浮选回收赤铁矿时,不同粒级菱铁矿的加入,均可降低浮选精矿TFe品位,并提高精矿中石英的回收率,主要原因是由于菱铁矿对石英的浮选产生了强烈的抑制作用,使石英进入精矿。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蓝晶石矿物的表面性质;用十二烷基磺酸钠作捕收剂研究了蓝晶石的可浮性,并与相同条件下石英的可浮性作了对比。提出了二者可浮性差异的实质以及分选的可能途径.本文还测定了十二烷基磺酸钠作捕收剂浮选蓝晶石适宜的pH范围为3—4;捕收剂的作用既有化学作用又有物理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作捕收剂时赤铁矿的可浮性。借助动电研究和可溶性测定法研究了赤铁矿与捕收剂之问的相互作用。在D2EHPA存在时赤铁矿的PZC偏移和铁溶解性的降低表明,D2EHPA可特效地吸附在赤铁矿表面上。D2EHPA捕收剂的吸附是赤铁矿疏水和浮选的必要条件。用D2EHPA作为捕收剂可从赤铁矿与石英人工混合物中优先浮选赤铁矿。  相似文献   

14.
采用地沟油制得的油酸钠、环烷酸钠为捕收剂来实现赤铁矿常温反浮选。测定了油酸钠和环烷酸钠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及在其吸附前后石英表面接触角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当油酸钠与环烷酸钠的质量比为2∶3时, 接触角最大; 以油酸钠、环烷酸钠和Tween-80的混合物为捕收剂, 在21~24 ℃下, 对给矿品位为48.24%的赤铁矿进行一粗一精三扫闭路反浮选, 可获得品位为68.30%、回收率为90.20%的赤铁矿精矿。  相似文献   

15.
喻明军 《现代矿业》2023,(1):163-167
为探究某赤铁矿精矿制备超纯铁精矿的可行性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该赤铁矿精矿为磁赤混合矿去除磁铁矿后的产物,全铁品位为62.74%,通过考察磨矿细度、精选段抑制剂和捕收剂用量对赤铁矿精矿品位、回收率等选别指标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药剂制度和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赤铁矿精矿经磨矿—脱泥—1粗2精反浮选,可获得全铁品位68.32%的超纯铁精矿,浮选作业回收率为78.67%。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羟肟酸钠作捕收剂赤铁矿的可浮性。考察了pH、钙离子、氟化物、六偏磷酸钠和硅酸钠对赤铁矿浮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羟肟酸钠作捕收剂时,赤铁矿浮选的最佳pH为4~6,钙离子对浮选是有害的;氟化钠、硅氟酸钠对石英起到抑制作用;在酸性条件下,单独使用硅酸钠对石英的抑制效果不佳,硅酸钠和硫化钠的组合使用可以作为石英的有效抑制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pH值、捕收剂、金属离子、抑制剂等对蓝晶石与石英可浮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混合矿浮选试验,确定最佳的调整剂浓度比与调整剂浓度,使蓝晶石品位从50.00%提高到94.26%,回收率达96.11%.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蓝晶石纯矿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晶体结构与表面性质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浮选行为的影响,从而为有效分选蓝晶石矿物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金属离子Mn+-Xn-键的强弱顺序为Si-OAl-O,蓝晶石矿物解离后表面暴露大量的化合价和配位价不饱和的Al 3+离子,在水溶液中零电点相对较高,表明在强酸性环境中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作捕收剂浮选效果极好,在中强碱性环境中则采用油酸钠作捕收剂浮选时可浮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对宣龙鲕状赤铁矿焙烧磁选精矿进行了阴离子捕收剂反浮选试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在浮选温度为12~15℃、复合捕收剂(阴离子捕收剂OMC-1)用量750 g/t、抑制剂淀粉用量1 000 g/t、活化剂石灰用量4 000 g/t的条件下,可得到TFe品位为65.39%、作业回收率为84.68%的浮选精矿。表面电位及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药剂对于石英存在一定的物理化学吸附,该新型耐低温复合阴离子捕收剂可为其它铁矿石及氧化矿的浮选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从蓝晶石尾矿中制备精制石英砂的选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邢台魏鲁地区蓝晶石尾矿中石英矿石,采用强磁-反浮选提纯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使SiO2品位为82.81%的石英经过选别后精矿的SiO2品位达到了98.73%,并对试验中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