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了食品中苏丹红测定的液质方法。样品用乙腈进行提取,氮吹后用氨化甲醇溶解定容,液质联用仪检测,采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可以对苏丹红进行定性和定量。  相似文献   

2.
蒋婷婷  郑金星 《安徽化工》2021,47(2):109-110,115
样品中苏丹红经乙腈氮吹提取后,以乙腈-水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478 nm和520 nm.外标法所建立的标注曲线相关系数均在0.9995以上,苏丹红的检出限为0.02μg/mL,连续进样7次,四种苏丹红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0.039%~0.047%和0.152%~0.410%,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2%~103%.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检测器(HPLC/UV-Vis)同时测定化妆品中4种禁用着色剂的检测方法。化妆品样品以乙醇为溶剂进行萃取,然后以萃取液作为检测对象,采用C18反相色谱柱,以乙腈-0.5% H3PO4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检测,定量检测波长530 nm。方法的平均回收率(n=8)为86%~10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68%~8.02%;碱性紫1、颜料橙5、苏丹蓝2、苏丹红IV的检出限分别为0.05,0.5,0.5,0.2μg/mL。  相似文献   

4.
唇膏中苏丹红染料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唇膏中苏丹红染料(苏丹红Ⅰ~Ⅳ号)。试样中的苏丹红染料用氯仿:乙醇(1:1)提取出来后,经固相萃取净化,再用乙腈溶解定容,用HPLC进行测定。以乙腈-乙酸水溶液(9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以Agilent TC C18柱(4.6mm×250mm,5μm)作为分析柱,进行分析测定。该方法检出限为10μg/kg,回收率为85%-105%。研究表明该方法准确而快速。  相似文献   

5.
建立食品中致癌染色剂苏丹红的催化光度测定方法,对测定方法中涉及到的检测波长,操作方法以及方法的线性范围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其测定的最低检出限为10~5g·L~(-1),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高,食品中苏丹红的回收率也较高。选择苏丹红测定的最佳实验条件,建立简便、快速、灵敏的催化光度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乙腈/水为流动相,使用C18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建立了同时分析分散黄3、颜料橙5、苏丹红I、II、III、IV、苏丹蓝II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外标法定量,探讨了检测波长和流动相对7种限用色素分离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色谱分离条件,RSD≤5.21%,回收率为61.91%~106.0%。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油中苏丹红染料的方法。用自制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小柱吸附辣椒油中的苏丹红染料,丙酮洗脱,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在0.5~8 mg/L范围内,苏丹红溶液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0.999 9,苏丹红的回收率为97.28%~101.38%,相对标准偏差为0.74%~1.01%,方法检出限为0.13 mg/kg。用所建立方法对市售10个辣椒油样品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8.
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测定辣椒油中苏丹红Ⅰ和苏丹红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测定辣椒油中苏丹红Ⅰ和苏丹红Ⅱ的分析方法。用Strata-X小柱进行辣椒油样品的前处理,用气质联用法对苏丹红Ⅰ和苏丹红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苏丹红Ⅰ和苏丹红Ⅱ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5μg/L和0.7μg/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8%和95.9%,RSD分别为2.7-6.9%和1.1-4.4%。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检测辣椒油中四种苏丹红的有效方法。样品采用乙腈萃取,C18吸附净化,再利用UPLC-MSMS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四种苏丹红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S/N≥3)范围在2.5~30μg/kg;定量下限(S/N≥10)为890μg/kg回收率在91.5%~107.8%,准偏差RSD在2.5%~6.6%。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高效,适用于辣椒油中苏丹红的分离以及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
偶氮染料--苏丹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单介绍了偶氮染料苏丹红1号、苏丹红2号、苏丹红3号和苏丹红4号等几个品种的结构和性质,并介绍了偶氮染料的合成方法及苏丹红的检测方法;最后简单评述了苏丹红的应用及其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多种食品基质(葡萄酒、汽水、黄酒、植物蛋白饮料、乳饮料、花生酱、芝麻酱和糕点)建立了同时测定赤藓红、亮蓝、诱惑红、日落黄、靛蓝、柠檬黄、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酸性红1、酸性红4、酸性红8、酸性红14、酸性红88和酸性红97这16种合成着色剂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根据样品种类和所含成分的差别,建立了不同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并且通过对提取溶剂的讨论,采用混合溶剂V(甲醇)∶V(乙腈)=2∶3作为提取试剂,比单一溶剂的提取效率更高.萃取液经Kromasil 100-5型色谱柱(150 mm×2.1 mm×5.0 μm)分离,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6种合成着色剂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8 9~0.9998),方法的检测限为0.10或0.010 mg/kg,进行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添加实验的平均回收率为86.5% ~97.3%,相对标准偏差<4.9%(n=6).该方法重现性好,适合于多种食品中上述16种合成着色剂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通过面中心复合设计法,对影响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辣椒制品中苏丹红组分的实验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优化分离的数学模型。实验对流动相的配比、流动相的速率和柱温在三个水平上进行了优化,以4种苏丹红组分的最小分离度和最长保留时间为响应函数,得到各组分分离的最佳工作条件。在检测波长476 nm处,进样20L,采用乙腈/0.01%甲酸水溶液(90/10)为流动相,流速1.2 mL/min,柱温15℃时,苏丹红各组分可在10 min内得到基线分离,其最小分离度大于1.5以上。验证试验进一步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研究中玻碳电极对苏丹红Ⅰ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利用此催化性能,建立了一种测定苏丹红Ⅰ的电化学方法。在pH=6的硫酸钠溶液中,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进行了测定,当苏丹红Ⅰ的质量浓度在0.2~10.0 mg/L范围内时,氧化峰电流大小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6 mg/L。此方法简单快速,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低的检出限,可应用于食品中苏丹红Ⅰ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各种条件下苏丹红Ⅰ的荧光性质,发现在pH9.0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混合胶束对苏丹红Ⅰ的荧光具有增强作用,荧光激发波长325nm,发射波长586nm,其荧光增强程度与苏丹红Ⅰ的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微量苏丹红Ⅰ的荧光分析法,线性范围5.00×10-7~1.30×10-5mol/L(0.1~2.5μg/mL),检出限为9.30×10-11mol/L(23ng/mL)。该方法已成功用于合成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龙昌玉  杨胜科  李元岗  张金平 《应用化工》2009,38(12):1810-1812,1816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以BP算法对混合样品中苏丹红系列的三种组分(苏丹红Ⅰ、苏丹红Ⅲ、苏丹红Ⅳ)的浓度进行测定。在MATLAB 7.0中建立BP神经网络,优化网络条件,对训练样本进行训练,然后对检测样本进行检测。预测结果的误差范围在0.03%~9.20%之间。当样品浓度<0.1×10-4mol/L时,预测误差较大,均在5%以上;当浓度>0.1×10-4mol/L时,预测的相对误差较小,均在5%以下。该方法已用于模拟水样中微量苏丹红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噻虫嗪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曾得意  王鸣华 《农药》2005,44(10):469-470
建立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噻虫嗪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C18 HPLC色谱柱,以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选择250nm为检测波长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0012,变异系数为0.41%,相关系数R2为0.99%,平均回收率为99.85%.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种彩妆中17种禁用合成着色剂(溶剂红1、溶剂蓝35、酸性红73、酸性紫49、溶剂红49、分散黄3、颜料橙5、吖啶黄、颜料红53、苏丹红I、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氯化四甲基副玫瑰苯胺、氯化五甲基副玫瑰苯胺、氯化六甲基副玫瑰苯胺、罗丹明B)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以5 mmol/L乙酸铵-乙腈为流动相,用C18色谱柱分离,流速为0.4 mL/min,正负离子同时扫描模式下进行多反应离子监测(MRM)。结果表明化合物线性范围为0.5~1 000 ng/mL,彩妆中的17种禁用合成着色剂的检出限为0.00375~0.375 mg/kg,在低、中、高3个水平下加标,各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为63.1%~118.4%,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0%。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分析准确,适用于彩妆中17种禁用合成着色剂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8.
为快速、简便检测食品中苏丹红Ⅰ,本文探讨了测定食品中苏丹红的单扫示波极谱法,在丙酮介质中,苏丹红Ⅰ号在电位Ep=-0.760V产生灵敏的极谱催化波。在0.2~5.0μg.(10mL)-1范围内与波高呈良好的直线关系。最低检出限为0.05μg.(10mL)-1。该方法操作简捷、灵敏、快速,适用于辣椒制品、火锅汤料及番茄酱等食品中苏丹红Ⅰ的测定[1]。  相似文献   

19.
苏丹红I-D_5作为食品中非法添加物分析用内标试剂,为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的分析检验提供了可靠依据,对于规范苏丹红I的使用,避免其在食品、调味品和化妆品中的非法添加有着重要作用。根据苏丹红I的化学纯度分析检测标准GB/T 19681-2005《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规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外标法,建立标准曲线,优化了苏丹红I-D_5的化学纯度分析方法。并对整个测试过程中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确定了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最终得到合成不确定度为3%,扩展不确定度为6%。  相似文献   

20.
文章建立了薄层色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辣椒制品中苏丹红Ⅰ号的分析方法.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583+0.15105p,在0.50~10.0 μg/mL之间,苏丹红Ⅰ号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2,检出限为0.05μg/mL.测定结果表明,该法灵敏度商,准确度好,而且操作简便,适用于日常食品中苏丹红Ⅰ号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