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连刚  王蕾 《检验医学》2012,27(6):495-499
目的探讨尿α-L-岩藻糖苷酶(AFU)测定在筛查糖尿病(DM)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78例2型DM患者按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排泄率分为DM无肾病组(79例)、DM早期肾病组(54例)和DM临床肾病组(45例)。应用本室建立的连续监测法检测178例2型DM患者和320名正常对照者尿AFU、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采用连续监测法检测尿AFU在300 U/L以下线性良好;高、低浓度样本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1.69%、1.26%,批间CV分别为4.51%、3.52%。维生素C、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分别为50 mg/L、136.8μmol/L和1 g/L时对尿AFU不产生干扰。DM组尿AFU、mAlb、β2-MG、NAG分别为(2.87±0.91)U/g.Cr、(67.62±21.27)mg/g.Cr、(0.48±0.32)mg/g.Cr、(29.23±8.29)U/g.C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82±0.45)U/g.Cr、(11.54±8.81)mg/g.Cr、(0.11±0.07)mg/g.Cr、(9.08±5.21)U/g.Cr](P<0.01)。DM 3个亚组之间尿AFU、mAlb、β2-MG、NA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M患者尿AFU与NAG呈高度正相关(r=0.859,P<0.01)。79例DM无肾病组尿AFU阳性率高达19.0%,特异性为85.7%,敏感性为91.8%,Youden指数为0.77,诊断效率89.9%。99例DM肾病患者治疗后AFU水平为(2.7±1.26)U/g.Cr,明显低于治疗前[(4.6±1.72)U/g.Cr](P<0.01)。结论尿AFU测定是筛查DM早期肾损害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β2-MG、NAG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对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和预防的意义。方法对180例高血压病患者尿液进行MA、β2-MG、NAG测定并分3组比较。结果高血压病患者40~49岁组尿MA(12.2±7.2)mg/L、β2-MG(4.5±2.1)mg/L、NAG(1.9±0.81)U/mmol;50~59岁组MA(19.5±12.2)mg/L、β2-MG(9.8±4.8)mg/L、NAG(2.6±1.1)U/mmol;60~70岁组MA(25.5±15.5)mg/L、β2-MG(15.4±10.5)mg/L、NAG(3.8±2.4)U/mmo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阳性率有增高的趋势。结论尿MA、β2-MG、NAG可作为高血压病患者肾损伤早期诊断指标,建议这些项目应该列为高血压病患者常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肾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患者尿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UCr)、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179例2型DM患者晨尿,检测尿mAlb、UCr、GGT,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肌酐(SCr)、Cys 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餐后2 h血糖(Glu2h)。以尿mAlb水平将2型DM患者分为尿mAlb阴性组、mAlb尿组及尿蛋白(UP)阳性组。分析27例2型DM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尿GGT浓度变化。结果以mAlb水平分组:72例尿mAlb阴性组、68例mAlb尿组与39例UP阳性组的尿GGT浓度分别为33.3、47.3、26.0 U/L(P=0.000),Cys C分别为0.85、1.04、2.16 mg/L。以UCr校正尿mAlb(以mAlb/UCr比值)后分组:mAlb尿组的尿GGT水平(37.1 U/L)与尿mAlb阴性组(34.65 U/L)比较无差异,UP阳性组的尿GGT水平(19.8 U/L)明显低于尿mAlb阴性组(P<0.01)。尿GGT与Cys C、SCr呈显著负相关(r=-0.723、P=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和尿酶测定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作为研究组,过敏性紫癜患儿根据有无肾功损害分为早期肾损伤组和无损伤组,另选取同期该院行健康查体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比较各组间尿MA和尿酶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MA为(17.5±3.8)mg/L、转铁蛋白(TRF)为(0.56±0.34)mg/L、β2-微球蛋白为(β2-MG)为(0.35±0.07)mg/L、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为(18.6±5.1)U/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肾损伤组MA(42.1±21.3)mg/L、TRF(1.65±0.54)mg/L、β2-MG(0.43±0.06)mg/L、NAG(23.1±5.12)U/L,显著高于无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MA和尿酶检测可以作为监测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的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尿GGT、尿mAlb及血清CysC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患者尿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UCr)、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179例2型DM患者晨尿,检测尿mAlb、UCr、GGT,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肌酐(SCr)、Cys 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餐后2 h血糖(Glu2h)。以尿mAlb水平将2型DM患者分为尿mAlb阴性组、mAlb尿组及尿蛋白(UP)阳性组。分析27例2型DM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尿GGT浓度变化。结果以mAlb水平分组:72例尿mAlb阴性组、68例mAlb尿组与39例UP阳性组的尿GGT浓度分别为33.3、47.3、26.0 U/L(P=0.000),Cys C分别为0.85、1.04、2.16 mg/L。以UCr校正尿mAlb(以mAlb/UCr比值)后分组:mAlb尿组的尿GGT水平(37.1 U/L)与尿mAlb阴性组(34.65 U/L)比较无差异,UP阳性组的尿GGT水平(19.8 U/L)明显低于尿mAlb阴性组(P〈0.01)。尿GGT与Cys C、SCr呈显著负相关(r=-0.723、P=0.002;r=-0.440、P=0.006)。27例2型DM患者治疗前后比较,17例血糖、mAlb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前尿GGT水平(56.6 U/L)明显高于治疗后(33.7 U/L)(P=0.012),而疗效不佳的10例患者尿GGT持续增高,治疗前为37.65 U/L,治疗后为52.65 U/L(P=0.004)。结论2型DM早期mAlb尿时,尿GGT水平可能升高,但随着蛋白尿的加重,肾脏损伤发生不可逆的改变时,尿GGT水平持续下降。尿GGT水平与Cys C呈负相关,且随mAlb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与疾病治疗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吴韬  苏胜偶  郭秀娟  王峰 《临床荟萃》2006,21(11):784-786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PTM)、尿Ⅳ型胶原(CⅣ)、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9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按照莫杰森(Mogensen)法分类分为A组:正常白蛋白尿组;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C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另选取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法、比色法测定PTM、尿CⅣ、尿NAG含量,并行比较分析。结果PTM在A组、B组、C组分别为(4.72±0.28)μg/L,(7.26±0.39)μg/L和(10.95±0.60)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NAG在A组、B组、C组分别为(1.33±0.11)U/mmol,(3.13±0.25)U/mmol和(6.90±0.64)U/mmo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CⅣ在A组、B组、C组分别为(86.63±2.33)μg/24 h,(136.69±4.04)μg/24 h和(255.6±311.78)μg/24 h,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随着DN病情加重,3项指标逐渐升高。结论PTM、尿CⅣ、尿NAG可作为DN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尿中的微量清蛋白(mAlb)水平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探讨两者与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关系以及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7月到2011年12月收入宁波市第二医院的高血压患者180例;体检正常者100例,并测定尿液mAlb、NAG含量,结果以尿mAlb/Cr和尿NAG/Cr表示,分析两者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结果高血压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各项指标,尿NAG/Cr阳性率高于尿mAlb/Cr阳性率,尿mAlb/Cr、NAG/Cr的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尿mAlb/Cr、NAG/Cr单一检测的阳性率。结论尿mAlb含量和NAG含量与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相关性,两者简便易测,为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重要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在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7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Ⅰ组、Ⅱ组,其中Ⅰ组患者UAER〈20μg/min,Ⅱ组患者UAER20-200μg/min,另选择4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尿mAlb、RBP、NA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Ⅱ组患者尿mAlb、RBP、NAG显著高于Ⅰ组患者、对照组(P〈0.05);I组患者尿RBP、NA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组患者与对照组尿mAlb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mAlb、RBP、NAG检测有利于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徐静  崔华秀 《系统医学》2023,(12):27-30
目的 研究尿微量蛋白(urine microalbumin, U-mALB)、N-乙酰基-β-D-葡萄糖苷酶(N acetyl glucosamine, 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 RBP)结合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检测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3月荣成市中医院纳入的18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尿蛋白肌酐比值分为早期肾损伤组(EDN组,89例)和对照组(98例),测定两组患者U-mALB、NAG、RBP及Cys C水平,并以尿蛋白肌酐比值为诊断标准,分别利用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诊断,对比各项指标诊断效能。结果 EDN组患者的U-mALB、NAG、RBP及CysC水平(30.81±5.83)mg、(19.81±4.50)U/L、(67.79±6.42)mg/L、(2.37±0.64)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38±3.74)mg、(9.02±2.11)U/L、(57.82±6.18)mg/L、(1.69±0.4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对糖尿病无肾病组4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42例、糖尿病明显肾病组27例患者进行血清CysC、尿mAlb/肌酐含量检测,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mAlb/肌酐、血清CysC含量分别为(148.25±35.42)mg/g、(2.87±0.98)mg/L,糖尿病明显肾病组分别为(396.56±62.80)mg/g、(5.26±1.74)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6.95±6.53)mg/g、(1.03±0.48)mg/L及糖尿病无肾病组的(18.90±8.30)mg/g、(1.14±0.7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中mAlb、血清CysC含量在糖尿病肾功能早期损伤中变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浓缩尿蛋白电泳联合尿微量蛋白及尿酶诊断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采用法国Se-bia公司Hgdrasys全自动电泳仪进行非浓缩(SDS-AGE)尿蛋白电泳,采用Beckman-CX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终点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速率法检测尿肌酐(Cr)。结果:高血压病肾损害早期尿蛋白电泳多出现肾小管性蛋白,正常对照组尿mAlB/Cr和NAG/Cr结果分别为(1.42±0.93)mg/(mmol.L)和(4.83±2.31)U/g,尿蛋白定性阴性组高血压病患者尿mAlB/Cr和NAG/Cr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尿蛋白定性阳性组高血压病患者尿mAlB/Cr和NAG/Cr较阴性组增高(P<0.01),单项或双项检测SDS-AGE尿蛋白电泳,mAlB或NAG这3项指标阳性率偏低,将这3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高达85.71%。结论:非浓缩尿蛋白电泳联合尿微量蛋白及尿酶检测是诊断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24 h尿液样本微量总蛋白(mTP)、微量白蛋白(mAlb)、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肌酐(Cr)在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邻苯三酚红/钼酸盐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比色法和酶法分别测定81例不同肾脏疾病肾功能损伤患者24 h尿液样本中的mTP、mAlb、NAG和Cr水平,分别计算mTP/Cr比值、mAlb/Cr比值、NAG/Cr比值及其相关性。结果 81例患者24 h尿液样本中mTP、mAlb、NAG和Cr水平分别为185.0(40.0~987.5)mg/24 h、29.1(8.0~197.2)mg/24 h、20.3(8.8~37.9)U/24 h、0.83(0.63~1.08)g/24 h;mTP/Cr、mAlb/Cr、NAG/Cr比值分别为154.2(53.5~1 348.8)mg/gCr、60.1(14.8~376.2)mg/gCr、21.6(11.0~47.3)U/gCr,三者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3、0.884和0.718,均呈良好的正相关。结论 24 h尿mTP/Cr比值、mAlb/Cr比值、NAG/Cr比值可为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尿四型胶原/肌酐(Co1Ⅳ/Cr)比率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测定30名正常人(对照组)及89例糖尿病患者尿Co1Ⅳ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生化法测尿Cr.以尿mAlb/Cr比值将8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尿mAlb/Cr<30 μg/mg;早期肾病组:尿mAlb/Cr在30~299μg/mg;临床肾病组:尿mAlb/Cr>300μg/mg.结果 尿Co1Ⅳ/Cr比率在单纯糖尿病组[(80.36±18.26)ng/mg]较对照组[(44.24±9.59)ng/mg]升高,临床肾病组[(152.5±79.99)ng/mg]升高更加明显,尿mAlb/Cr,尿β2-MG/Cr在早期肾病组[mAlb/Cr:(97.54±50.95)μg/mg;β2-MG/Cr:(0.65±0.37)ng/mg]开始升高,临床肾病组[mAlb/Cr:(211.36±44.89)μg/mg;β2-MG/Cr:(1.44±0.76)mg/mg]升高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下面积提示尿Co1Ⅳ/Cr(0.837),尿mAlb/Cr(0.800),尿β2-MG/Cr(0.754)对早期DN都有诊断意义(P均<0.01),尿Co1Ⅳ/Cr的特异性更高(87.9%与83.6%,P<0.001).结论 尿Co1Ⅳ/Cr可能是-个更早、更特异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指标,对DN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对诊断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意义。方法将DN患者89例(DN组)与健康人群10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两组尿mALB和NAG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和DN组尿mALB水平分别为(13.2±4.9)、(68.3±7.1)mg/L,尿NAG分别为(5.9±4.1)、(76.4±11.7)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尿mALB浓度和NAG活性对DN的诊断敏感度为83.9%,特异度为87.5%,阳性预测值为82.6%,较单项检测具有更高的价值。73例DN患者在治疗前后,其尿mALB和NAG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mALB和NAG联合检测对DN的诊疗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脓毒症患者并发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24例,住院后即刻测定尿NAG、血清肌酐(SCr)、尿素氮、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住院第3天复查上述指标,根据第3天SCr和(或)尿素氮分为肾功能损害组(n=44)和肾功能正常组(n=80).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尿N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尿素氮和血、尿β2-M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两组患者尿NAG、SCr、尿素氮和血、尿β2-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肾功能损害组和肾功能正常组尿NAG、SCr、尿素氮和血、尿β2-MG,分别为(20.41±11.57) U/L vs (12.90±6.33) U/L、(142.14±26.32) μmol/L vs (103.00±11.53) μmol/L、(6.37±3.41) mmol/L vs (5.21±1.68) mmol/L、(6.11±2.59) μg/L vs (5.02±1.87) μg/L、(263.74±142.87)μg/L vs (182.42±91.27) μg/L;尿NAG水平与SCr水平呈正相关(r=0.201,P<0.05).结论 尿NAG水平对诊断脓毒症患者并发早期肾功能损害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糖苷酶(尿NAG)、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2型糖尿病组60例,正常X,JN组30名,分别用速率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NAG、尿Malb。结果糖尿病组尿NAG20.14±13.3U/L、尿MAlb39.8±33.Img/L,对照组分别为5.34±1.2U/L、4.4±2.3mg/L,糖尿病高组于正常对照组3~9倍,,检验差别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糖尿病组尿NAG阳性率88.3%、尿MA|b81.6%,X^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两比较尿NAG、尿MAIb各自灵敏度100%、90.7%;特异性87.8%、100%;准确性均为94.4%。结论尿NAG、尿MAIb联合检测可提高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尿胱抑素C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小管早期损伤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尿胱抑素C(CysC)浓度在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管早期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尿CysC;连续监测比色法测定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免疫比浊法测定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 24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30mg的DM1组患者尿CysC、NAG、β2-MG与正常对照组尿CysC(0.08±0.04)mg/L、NAG(10.8±8.6)U/L、β2-MG(0.10±0.08)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UAER在30~300mg时,尿CysC、NAG、β2-MG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尿CysC、NAG、β2-MG的浓度均升高,尿CysC显著升高,尿CysC可以作为糖尿病早期肾小管损伤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检测高血压患者尿液γ 谷氨酰基转移酶 (GGT)、尿微量白蛋白 (U mAlb)水平 ,探讨尿GGT、U mAlb在高血压并发肾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速率法及免疫比浊法对 6 0例Ⅰ、Ⅱ、Ⅲ期高血压患者及 4 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尿GGT、U mAlb测定并作比较。结果 有蛋白尿组与无蛋白尿组尿GGT、U mAl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Ⅰ、Ⅱ、Ⅲ期高血压患者尿GGT、U mAlb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检测尿GGT、U mAlb可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损伤部位及程度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肾炎恢复期尿微量蛋白与尿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肾炎在临床治愈期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5 0例正常对照组和 30例急性肾炎组治愈期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转铁蛋白 (TRF)和α1 微球蛋白 (α1 M ) ;终点法测尿N 乙酰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 ;比色法测尿肌酐 (Cr)。结果 正常对照组尿mALB为 (3.6 1± 2 .4 6 )mg/L,RBP/Cr为 (7.4 6± 5 .0 2 ) μg/mmol,TRF/Cr为 (0 .0 5± 0 .0 3)mg/mmol,α1 M /Cr为 (0 .78± 0 .5 1)mg/mmol,NAG/Cr为(0 .5 2± 0 .4 6 )U/mmol,急性肾炎治愈期患者尿mALB为 (5 .12± 3.4 4 )mg/L ,RBP/Cr为 (8.87± 4 .4 5 ) μg/mmol,TRF/Cr为(0 .38± 0 .32 )mg/mmol,NAG/Cr为 (2 .13± 2 .0 2 )U/mmol,α1 M /Cr为 (0 .88± 0 .4 2 )mg/mmol;其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 :mALB 4 0 % ,NAG 30 % ,RBP 13.3% ,TRF 2 0 % ,α1 M 3.3% ,NAG与mALB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其阳性率为 4 6 .7%。结论 联合检测尿NAG与mALB在急性肾炎临床治愈期是判定肾脏损害及恢复情况的最灵敏与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造影剂相关性肾病(RCIN)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CS患者213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AC组。对照组107例常规水化。NAC组10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造影前24h和造影后24h予NAC600mg,每日2次口服。比较两组造影后48h及5d时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肾损伤因子(KIM-1)、自由水清除率(CH2O)以及RCIN发生率。结果两组在应用造影剂48h后血BUN、Cr、尿β2-MG、NAG、KIM-1、CH2O[对照组分别为(12.5±3.6)mmol/L、(133.1±36.5)μmol/L、(313.8±96.9)μg/L、(26.1±6.9)U/L、(4.29±0.73)μg/L、(-7.2±16.1)ml/h;NAC组分别为(8.5±3.6)mmol/L、(102.7±29.5)μmol/L、(253.7±8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