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治疗前创伤严重度评分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参照ISS评分分为轻伤组与重伤组,探讨创伤严重度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经检查测量,重伤组患者PS(生存概率)、HGB(血红蛋白)、MAP(平均动脉压)、MPV(平均血小板体积)、HCT(红细胞压积)、Fbg(纤维蛋白原)及PLCR(大血小板比例)指标降低幅度明显(P0.05);重伤组患者体内APTT(部分凝血活酶用时)、BT(出血时间)指标相比于轻伤患者出现了明显的延长(P0.05);重伤组患者体内WBC(白细胞总数)、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LDH(乳酸脱氢酶)、CK(肌酸磷酸激酶)、α-HBDH指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结论:骨折患者创伤严重度评分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机体凝血功能、血常规指标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创伤严重程度与住院不同时间营养不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创伤病人损伤严重程度与其住院不同时间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 对外伤后24 h内入院的120例创伤病人,入院首日依据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分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及重度损伤,各40例.入院次日对病人进行营养不良风险筛查(NRS),住院期间每周进行NRS评分,共4次.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SS与住院期间第1~3周NRS评分呈正相关(r=0.408~0.752,P<0.01).重度损伤组第1~3周NR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F=11.16~121.28,q=2.15~21.15,P<0.001).结论 创伤病人营养不良风险与创伤严重程度有关.对创伤病人进行ISS测定可预测病人住院期间不同时间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创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自噬变化.方法 ①根据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或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将创伤患者分为轻度创伤组、中度创伤组、严重创伤组,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分别于创伤后24 h,3、5、10 d采集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分离法分离创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现象.②将分离得到的单核细胞进行MDC染色并裂解,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发光波长380 nm、发射光波长525 nm)测定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③于创伤后24 h、3、5 d检测患者血糖水平,分析创伤后自噬与血糖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创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自噬水平明显升高(P<0.01),创伤后外周血单核细胞自噬水平与创伤程度成正比,与创伤后血糖呈正相关(轻度创伤组:r=0.962,中度创伤组:r=0.928,重度创伤组:r=0.973,P<0.05).结论 创伤后通过调节单核细胞自噬水平,使机体免疫功能得到恢复,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心血管病变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医院109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7例合并心血管病变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变组,62例未合并心血管病变患者作为未合并心血管病变组,选取同期医院体检正常者45例作为对照组,空腹静脉采血测定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T2DM合并心血管病变组、未合并心血管病变组HbAlc、空腹血糖均高于对照组(P0.05),T2DM合并心血管病变组、未合并心血管病变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T2DM合并心血管病变组MPV、PDW、hs-CRP、Fbg、D-D明显高于未合并心血管病变组和对照组,PLT明显低于未合并心血管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未合并心血管病变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MPV与PDW(r=0.358,P=0.023)、hs-CRP(r=0.327,P=0.028)、Fbg(r=0.396,P=0.018)、D-D(r=0.674,P=0.001)呈正相关关系,与PLT(r=-0.417,P=0.009)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病变与MPV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创伤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及其在预测创伤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连续收入ICU的创伤患者92例,在入院时即行血乳酸测定及创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按ISS分值分成3组,同时按预后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结果血乳酸水平随着ISS分值的增高而升高,各分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76,P〈0.01);创伤患者死亡组血乳酸水平与ISS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t=6.89、t=8.60,P〈0.01);血乳酸水平与I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29,P〈0.01)。结论创伤患者血乳酸水平与I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可应用于预测创伤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创伤早期血糖水平及凝血指标与创伤病情的关系.方法:根据入院24h内的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HEⅡ评分)200例创伤患者,分为轻型组146例(APACHEⅡ<20分)和重型组54例(APACHEⅡ≥20分),根据创伤患者14 d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167例和死亡组33例,根据创伤患者入院时有无休克,分为无休克组162例和休克组38例,检测各组患者的血糖(BG)以及凝血指标,包括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imer)和血清钙离子(Ca2+).结果:与轻型组比较,重型组患者的BG水平及PLCR、MPV、PDW、PT、APTT、TT、D-Dimer指标明显升高,Plt、PCT、PTA、FIB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的BG、PT和D-Dimer水平明显升高,PTA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休克组比较,休克组患者BG、PDW、PT、APFF和TT水平明显升高,Plt、血清Ca2+、PTA和FIB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患者早期血糖升高、凝血障碍的严重程度与创伤的严重程度、死亡风险和休克发病风险有关,可作为预测创伤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血小板相关参数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2月入院治疗的92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轻度组(A组,n=35)、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B组,n=33)和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C组,n=24)三组;将同期入院体检的4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D组,n=40)。比较4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压积(PCT)等血小板参数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 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差异,分析各血小板参数同NIHSS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血小板参数对比结果显示,四组患者在PCT、PLT等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对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PV及PDW等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则显示D组A组B组C组(P0.05)。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四组患者在PT、a PTT、TT等凝血功能指标对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bg检测结果则显示D组A组B组C组(P0.05)。NIHSS评分与PCT、PLT无相关性(r=0.322,0.342,P均0.05),与PDW和MPV呈正相关(r=0.765,0.883,P均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观测价值,可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多发性创伤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动态改变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多发性创伤患者共93例,多发性创伤患者在ICU治疗的第1、3、7天,检查的指标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皮质醇(COR)、降钙素(PCT),以创伤严重程度(ISS)将纳入的患者依据ISS评分分为轻症组及重症组,评估两组患者的TSH、FT3、FT4、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和阳性症状量表Ⅱ(SAPSⅡ)评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入院第3天和第7天,两组患者的TSH、T4较第1天出现升高(P0.05),FT3、FT4、T3、GH、PRL、COR、PCT较第1天出现下降(P0.05)。第7天时,重症组患者的TSH、T4较轻症组出现升高(P0.05),FT3、FT4、T3、GH、PRL、COR、PCT较第1天出现下降(P0.05)。ISS评分与TSH (r=0.685, P=0.012)、FT3 (r=0.701, P=0.006)、FT4 (r=0.807, P=0.001)、SAPSⅡ(r=0.740, P=0.010)评分呈正相关,与APACHEⅡ评分(r=-0.613, P=0.003)呈负相关。结论 ICU多发性创伤患者神经内分泌动态水平会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出现改变,在临床中针对ICU多发性创伤患者需动态检测患者的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差异。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治疗的96例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年龄层次将其分为青年组(n=34)、中年组(n=30)和老年组(n=32)三组;将同期入院体检的43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n=43)。观察对比四组患者术前(T0)、术后1 d(T1)、术后4 d(T2)等围术期时段内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等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T2时,四组受试者各凝血指标对比均统计学意义(P0.05);T0-T1时,四组受试者TT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中青三组受试者的a PTT、PT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P0.05),Fbg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P0.05)。T0-T2时段内,中、青组受试者的PCT、MPV及PDW等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均同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受试者上述各指标检测结果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老、中、青三组受试者在T0-T2时段内P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受试者,且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P0.05)。结论多发性创伤骨折后,患者易出现血液高凝状态及血小板参数异常情况;相较于中、青年患者,老年骨折患者多发性创伤骨折后发生血栓及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及血小板计数(Plt)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月诊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88例,另取我院保健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各样本Plt、MPV、PDW及P-LCR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结果对照组Plt显著高于ITP组(P<0.01),而对照组MPV、PDW及P-LCR显著低于ITP组(P<0.01)。Plt、MPV、PDW及P-LCR血小板参数在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lt会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减低(P<0.05),然而MPV、PDW及PLCR则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P<0.05)。ITP患者治疗后Plt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而MPV、PDW及PLCR则显著减低(P<0.01)。结论 Plt、MPV、PDW及P-LCR血小板参数的检测有助于ITP的鉴别诊断、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发骨折创伤与单纯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对预防血栓相关并发症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骨折创伤患者180例,按骨折类型分为多发骨折组78例与单纯骨折组102例,另选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60名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血小板参数水平的差异。结果多发骨折组、单纯骨折组PT、aPTT、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发骨折组均显著低于单纯骨折组(P0.01)。多发骨折组、单纯骨折组Fbg、D-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发骨折组均显著高于单纯骨折组(P0.01)。多发骨折组、单纯骨折组PLT、PDW、MPV、P-L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多发骨折组均显著高于单纯骨折组(P0.01)。结论骨折尤其是多发骨折创伤患者发生血栓相关并发症风险甚高,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对血栓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性评估与预防指导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小于3岁患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丙泊酚静脉麻醉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小于3岁进行腹部以下部位择期手术的患儿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麻醉前与麻醉后相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术后清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明显优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146例行单纯冠脉造影术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依那普利组(72例)和对照组(74例),依那普利组患者至少术前2天至术后2天给予马来酸依那普片5~ 10mg 2次/d.比较术前及术后48 h内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 C)及肾小球滤过率估测值(eGFR).结果 对照组术后Scr由基线( 69.79±16.77)升至(71.80±15.98)μmol/L(P<0.05),eGFR由基线(112.19±33.08)降至(106.64±24.65)mL/min (P <0.01),Cys C由基线(0.57±0.11)升至(0.62±0.22 )mg/L(P <0.05).依那普利组手术前后Scr、eGFR、Cys C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依那普利可能有预防对比剂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定4周龄和8周龄不同性别CB6F1小鼠的脏器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正常值, 并比较周龄、性别对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分别取20只雌雄各半的4周龄和8周龄的CB6F1小鼠, 活体称重, 解剖称取主要脏器重量,采血测定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4周龄和8周龄CB6F1在体重、心、肝、脾、右卵巢、左睾丸、右睾丸、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淋巴细胞(LYM)、总蛋白(T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磷(P)、甘油三酯(TG)这22项指标上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 在左肾、右肾、右肾上腺、胸腺、左卵巢、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单核细胞百分比(MON%)、尿素(BUN)这8项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性别上比较, 4周龄CB6F1在体重、心、肝、脾、肺、左肾、右肾、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LYM、ALT、ALP、葡萄糖(GLU)、P、总胆固醇(CHO)这14项指标上都有雌雄间的显著差异(P<0.01), 在右肾上腺、WBC、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总蛋白(TP)、BUN这6项指标上存在雌雄间的统计学差异(P<0.05);8周龄CB6F1在体重、心、肝、肺、左肾、右肾、MCV、PCT、LYM、淋巴细胞百分比(LYM%)、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ALT、GLU、P、CHO这15项指标上都有雌雄间的显著差异(P<0.01), 在WBC、RBC、MPV、中性粒细胞(NEUT)、TP这5项指标上存在雌雄间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文测定了不同周龄不同性别CB6F1小鼠的脏器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为其建立正常检测指标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行冠脉介入检查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 80 mg/d,n =40)和常规剂量组(20 mg/d,n-40),分别于冠脉介入治疗前2~3d开始每晚顿服阿托伐他汀80 mg及20 mg.所有患者分别于冠脉介入治疗前1天、检查后第1天、第3天、第5天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及尿白蛋白的改变.并根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 ①小剂量组:与冠脉介入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第1~3天Scr尿β 2-微球蛋白均有显著升高(P<0.01),Ccr显著降低(P<0.01);检查后第5天Scr、Ccr、尿2-微球蛋白、白蛋白均无显著变化(P>0.05).(②大剂量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1~3天Scr、尿β2-微球蛋白均升高(P<0.05),Ccr降低(P<0.05),检查后第5天Scr、Ccr、尿β2-微球蛋白、白蛋白均无显著变化(P>0.05).③与常规剂量组相比:大剂量组检查后第1~3天Scr、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显著降低(P<0.01),Ccr显著升高(P<0.01);检查后第5天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Scr、C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BUN均无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有预防作用,并且使用大剂量(80 mg/d)的阿托伐他汀可能对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有更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谭海   《中国医学工程》2009,(4):279-281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7):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照组(n=40):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观察记录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随访,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48.65%、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P〈0.05)。术后随访6~24月,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进行分级,两组存活率、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5;χ2=4.65,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显露充分,减压彻底等优点,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围术期保温护理预防下肢手术后血栓形成的临床体会.方法 以2013年5月~ 2015年2月我院骨伤科收治的62例下肢严重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联合保温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干预后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血浆凝血酶时间(TT)]、VAS疼痛评分、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各项凝血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较为稳定;两组护理干预后VAS疼痛评分、ISS评分分别均较护理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2.90%较对照组35.48%显著低(P<0.05).结论 下肢骨伤患者围术期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保温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风险,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凝血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与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对176例ACI住院患者根据CT或MRI扫描结果将梗死灶分为小、中、大3组,小梗死组72例,中梗死组66例,大梗死组38例,分别测定其凝血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将梗死面积与凝血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与不同梗死面积组之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梗死面积与Fbg、WBC、NE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0.57、0.35,P<0.05),而与PT、APTT、TT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20、0.45、-0.41,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Fbg、WBC和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存在独立相关性。结论ACI患者的Fbg、WBC与脑梗死的程度相关,推测其可作为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后交叉韧带(PCL)不同程度断裂对内侧半月板体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新鲜成人正常膝关节标本12具(PCL完整组),膝关节0°、30°、60°、90°屈曲位,在200N载荷下,测试内侧半月板体部应变;然后将标本随机分为前外侧束(ALB)切断组和后内侧束(PMB)切断组,各6具,造模后,同法测试;再将12具标本的PCL完全切断(PCL全断组),同法测试.结果 膝0°屈曲位,内侧半月板体部应变在各实验组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30°、60°屈曲位,内侧半月板体部应变在PCL完整组和PMB切断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LB切断组和PCL全断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L完整组和PMB切断组的应变绝对值均小于ALB切断组和PCL全断组的应变绝对值(均P<0.05);膝关节90°屈曲位,应变在各实验组之间均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变绝对值表现为PCL完整组<PMB切断组<ALB切断组<PCL全断组.结论 PCL完全断裂,ALB断裂,PMB断裂对内侧半月板体部应变均产生影响,致半月板应力分布异常,为PCL断裂早期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