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粱金霞 《江西医学检验》1997,15(2):F003-F003
患者崔××,男,28岁,河北怀来县人,农民,已婚,因纳差和体温持续在37.5℃~39.5℃两月余、服用抗菌素无效,于1979年3月7日来我院就诊。查体:重度贫血貌,肝大肋下1.5cm,脾大肋下2cm,有骨扣痛,淋巴结肿大,T38.8℃,P69次/分,14/9.3KPa,心肺(-)。实验室检查:BT2’50',CT2’10',ESR139/h,Hb37g/L,RBCI.1x1012/L,PLT31x109/L,WBC3.2x109/L。血片耳垂血白细胞分类,原始粒细胞26%,中幼粒细胞5%,晚幼粒细胞3%,中性分叶粒细胞58%,嗜酸分叶粒细胞3%,单核细胞2%,淋巴细胞3%,分类100个…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血钾测定值与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来sT指高型急性心肌梗死150例,按入院时血钾测定值分为〈3.5mmol/L组,3.6~4.0mmol/L组及〉4.1mmol/L组3个组,观察各组分别与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Killip分级Ⅱ级以上)、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血钾〈3.5mmol/L组,3.6~4.0mmol/L组与血钾〉4.1mmol/L组比较,心力衰竭(KillipⅡ级以上)、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发生率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钾〈3.5mmol/L组与3.6~4.0mmol/L组之间差异性不明显。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人院时血钾≤4.0mmol/L发生率达62%。其中血钾〈3.5mmol/L发生率30%,血钾3.6~4.0mmol/L发生率32%。入院时血钾≤4.0mmol/L,住院期间心力衰竭(KillipⅡ级以上)、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率均明显高于血钾〉4.0mmol/L组。低血钾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之间的关系已有报道,尤其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报道较多。本研究将人院时血钾测定值分为3个组,观察每组与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KillipⅡ级以上),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69岁,农民,主因言语不利5 d,少尿1 d于2014年9月27日入院,入院前5天患者出现言语不利,诊断为脑梗死,于家中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逐渐好转,于入本院前一天,患者输液时,误将白开水约300 mL 输入体内,即出现寒颤、高热,就诊于当地医院,查体温达41℃,尿量明显减少(3 h 尿量50 mL),伴有皮肤湿冷,双足瘀斑,患者病情危重,转本院继续治疗。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20余年;“高血压”病史7~8年。入本院查体:T 367℃(给予退热治疗后),P 109次/min, R 28次/min,BP 157/97 mmHg (1 mmHg =0133 kPa), SPO2100%(未吸氧状态下)神志模糊,巩膜黄染,双侧瞳孔直径30 mm,对光反射灵敏,桶状胸,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音,心率109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足部发绀,指凹性水肿。辅助检查(2014年9月28日):血气分析电解质:pH 736,PCO227 mmHg,PO257 mmHg,BE -92 mmol/L。血常规:白细胞2296×109/L,中性细胞比率913%,血小板12×109/L。PCT 168 ng/mL,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168 U /L,谷草转氨酶29 U /L,白蛋白332 g/L,直接胆红素39μmol/L,间接胆红素27μmol/L,尿素2853 mmol/L,血肌酐2543μmol/L;乳酸463 mmol /L。心肌酶:肌酸激酶5849 U /L,肌酸激酶同工酶136 U /L。诊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抗感染治疗,转入 ICU 后患者尿量10 mL/h,给予患者静脉泵入乌司他丁(50000 U /h),并且给予患者床旁持续血液净化治疗(CRRT),患者病情逐渐稳定,治疗1周后尿量达到1600 mL/d,血常规:白细胞1141×109/L,中性细胞比率824%,血红蛋白89 g/L,红细胞393×1012/L,血小板114×109/L。肾功能:尿素1103 mmol/L,血肌酐853μmol/L,血尿酸162μmol/L,停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继续应用静脉泵入乌司他丁,入院第15天停用乌司他丁,拔出气管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4.
1病历报告男,7岁。不规则发热、水肿、血尿、剧烈腹痛20天。1周前颜面出现皮疹、消退后留有少许鳞片状脱皮及褐色色素沉着。头发稀疏,双侧颈淋巴结轻度肿大,两肺散在子鸣音。P120/min,BP22~28/12~16kPa。血常规:RBC3.44X1012/L,Hb70g/L,WBC51X109/L,N0.95,L0.05,BPC86X109/L。尿常规:红细胞满视野/HP,颗粒皆型1~2/HP,尿蛋白。血沉45mm/h,血胆固醇5.3mmol/L。血浆蛋白电泳分析:A27%,a12.19%,a213%,B19%,r22%。ASOSOOU。BUN36.4mmol/L,CO2CP17.5mmol/L。A/B:28/18。血钾…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3岁,因咽部不适半天,晕厥一次,不能言语人院。患者于入院前无明显诱因感咽部不适,第二天展起后突然晕厥,继之不能言语,送诊人院。人院时查体:体温39.6℃,血压:6/4kPa,神志清,表情淡漠,面色苍白,问而不能答,出汗,不能张口,双肺未闻及罗青,心率130次/min,律齐,腹平坦,肝、脾未触及。患者一年前行乳腺癌根治术。入院后查:白细胞总数12.5×109/L,中性90.2%,血钾4.02mmol/L,血纳137mmol/L,血钙2.63mmol/L,氯化物99mmol/L,血糖41mmol/L,尿素氛9.8mmol/L,肌研、尿酸正常。心电图:1.…  相似文献   

6.
3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缨  曾波航 《新医学》1997,28(1):19-20
目的:为避免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多次无效化疗,探讨快速、简便地预测化疗效果的指标。方法:对30例AL患者在化疗第1疗程后作血小板数量的测定。结果:经统计发现血小板最高值≥100×109/L的完全缓解率(CR)达到90.9%,血小板最高值与血小板最低值之比(BPCH/L)>10,CR率达94.1%,而BPCH/<10CR率仅30.7%,两者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且血小板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比第二次骨髓缓解时间出现要早。结论:AL患者化疗第1疗程中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变化与疗效之间有一定关系、是早期判断化疗效果的有力指标。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1岁。主因头晕、乏力4天入院。查体:T37.S℃,P100/min,BP16/skPa。贫血貌,神智清楚,巩膜无黄梨,皮肤有散在出血点,右上臂可见片状瘀斑,百尖可见黄豆大血疱。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Hb46g/L,WBC11.0×109/L,分类幼稚细胞占0.42,BPC18×109/L,纤维蛋白原定量4.Zpmol/L,PPP(+)。骨髓检查:增生极度活跃,异常早幼粒细胞87%,部分细胞可见Aure/J‘体,Pox(+)。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发DIC。给予HOP方案(高三尖酯…  相似文献   

8.
复方丹参加重蛋白尿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25岁。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半年、加重7天入院。体检:T37℃,P84/min,R20/min,BP17/13kPa。双眼睑水肿,心肺无异常,蛙腹,肝、牌胁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疼,腹水征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Hb116g/L,WBC10.6X109/L,中性粒细胞0.76,淋巴0.23,单核细胞0.01。BUN7.5mmol/L,血肌研122umol/L,血胆固醇13mmol/L,血清总蛋白49g/L,白蛋白17g/L,尿蛋白(删),镜检颗粒管型计,24h尿蛋白定量4.9g。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入院后给予强的松75mg/d,雷公藤多试30mg/d,藻酸双酯钠300mg/d,双…  相似文献   

9.
1病历简介女,31岁。双下肢瘀斑7天,齿龈出血2天,于1998年7月8日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牙龈渗血,双下肢皮肤散在瘀斑,胸骨有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淋巴结无肿大。实验室检查:Hb87g/L,RBC3.05×1012/L,BPC79×109/L,WBC4.2×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32,淋巴细胞0.18,幼稚细胞0.50。骨髓增生活跃,粒:红=12:1,粒细胞系增生活跃,早幼粒细胞占0.55。PT15.1s(对照10.0s),纤维蛋白原定量0.8g/L,3P试验阳性。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给予全反式维甲酸、小剂量H…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伴有NPMl和FLT3-ITD基因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毛细管电泳法对67例初诊AML患者进行NPMl基因突变和FLT3-ITD基因突变检测,并分析与疗效的关系。结果NPMl突变阳性患者占所有AML患者的10.4%(7/67),占核型正常AML患者的26.1%(6/23);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占所有AML患者的10.4%(7/67),占核型正常AML患者的17.4%(4/23)。NPMl突变阳性患者和NPbll突变阴性患者相比,初诊时血小板计数(54.0×10^9/L和27.5×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L-M5比例(57.1%与23.3%,P〈0.01)、CD34阳性患者比例(28.6%与63.3%)、染色体核型正常比例(85.7%与28.3%)、伴有特殊融合基因患者的比例(0和48.3%)、伴有FLT3-ITD突变阳性患者的比例(28.6%与8.3%)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就诊时白细胞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中位年龄、性别比例和完全缓解率方面差异无统计意义(P均〉0.05)。而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就诊时白细胞数(26.9×10^9/L与8.1×10^9/L,P=0.013)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90%和76%,JP=0.014)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单独NPM1突变预后较好,但当合并FLT3-ITD突变时预后较差。结论对初诊时核型正常AML患者检测NPMl和FLT3-ITD基因突变,有利于预后评估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呼吸模式调整的预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ARDS患者入科24 h内接受不同呼吸模式的临床资料,收集入科时的22项定量指标及5项分类变量。呼吸模式以能维持24 h为准,分为有创通气组及无创通气组。结果7 d及28 d死亡率在有创通气组分别为46.1%(12/26)及65.3%(17/26),高于无创通气组的0(0/23)及13.0%(3/23)。两组基本资料中是否需要血管活性药物、肺内外因素、心率、GCS评分、APACHEⅡ评分、肌酐、乳酸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二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以上8项指标对调整为有创通气具有预测价值,但并非独立预警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计算出其中6项定量指标的参考阈值为APACHEⅡ评分>17分、GCS评分≤13分、心率>123次/min、乳酸>3.6 mmol/L、血小板≤191×109/L和肌酐>66 mmol/L。结论8项预警因素提示机体存在失去代偿风险,无创通气往往无法满足需要,需尽早调整为有创通气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低钾血症的变化以及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收集20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发病时间小于24小时,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入院。根据血钾浓度分为低钾血症组和正常血钾组,其中低钾血症组又分为重度低钾组(〈2.50mmol/L)、中度低钾组(2.51mmol/L-3.0mmool/L)和轻度低钾组(3.01-3.50mmol/L)。所有患者予以常规积极治疗,观察心力衰竭发生情况。结果AMI患者低钾血症的发生率为73.5%,低钾血症组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51.7%,明显高于正常组(22.6%),其中重度低钾组心衰的发生率78.2%,中度低钾组为58.3%,轻度低钾组为38.9%。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易出现低钾血症,并且随着血钾浓度的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到不同水平所需要的胰岛素的量,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血糖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2002/2005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21例,所有患者血糖均超过33.3mmol/L,均用美敦力MINIMED508胰岛素泵进行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诺和诺德天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皮下持续输注控制血糖,输注速度为4U/h,同时应用血糖检测系统检测血糖,每隔30min检测指血1次。分别计算血糖从22.2mmol/L下降到19.5mmol/L,19.4mmol/L下降到16.8mmol/L16.7mmol/L下降到14.0mmol/L所需要的胰岛素的量。 结果:21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血糖从22.2mmol/L下降到19.5mmol/L所需要的胰岛素的量显著多于从19.4mmol/L下降到16.8mmol/L及从16.7mmol/L下降到14.0mmol/L【(5.2&;#177;2.6),(3.4&;#177;1.4),(2.2&;#177;1.1)U,P=0.007,0.0035】;血糖从19.4mmol/L下降到16.8mmol/L所需要的胰岛素的量显著多于从16.7mmol/L下降到14.0mmol/L(P=0.008)。 结论:随着血糖的升高,胰岛素的作用和效果将逐渐减低,单位胰岛素降低血糖数值减低。提示同一糖尿病患者的不同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不同,在血糖高时,胰岛素敏感性差。  相似文献   

14.
吲达帕胺片、肠溶阿斯匹林片相继引起高血糖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病例报告 男,45岁。以高血压病入院,血糖5.3mmol/L,尿糖阴性,口服吲达帕胺片2.5mg,1次/d,1周后血压降到130/80mmHg。3周后出现口渴、多尿、消瘦,体重下降5kg。血糖13.4mmol/L,尿糖(++++),考虑可能是药物引起的糖代谢严重紊乱,停服吲达帕胺片观察血糖变化,第1天血糖降到10.0mmol/L,第2天血糖降到8.0mmol/L,第3天血糖降到5.0mmol/L,尿糖阴性,餐后2h血糖5.0mmol/L。糖耐量试验正常。口渴、多尿症状消失、1周后复查血、尿糖正常。当患者加服肠溶阿斯匹林75mg、1次/d后。第2天又出现口渴、多尿,复查血糖9.0mmol/L,尿糖(++),停服肠溶阿斯匹林,3d后查血,尿糖均正常,口渴、多尿消失。1周后复查血、尿糖,糖耐量均正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测定乳腺癌T47D细胞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细胞摄取率方法和5-氟尿嘧啶(5-FU)化疗后对乳腺癌T47D细胞摄取18F-FDG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条件下测定乳腺癌T47D细胞的18F-FDG细胞摄取率,细胞数量为1×104~5×106/瓶,18F-FDG放射性活度为1.85~29.6kBq,反应时间为20~120min,葡萄糖浓度为0~11mmol/L。采用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检测试剂(CCK-8)法分别测定加入不同剂量(0-8.0×10-6mmol/L)5-FU 200μL,培养24h及48h后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测定加入不同剂量(0~8.0×10-6mmol/L)5-FU 2mL,培养24h及48h后18F-FDG的细胞摄取率。结果当每瓶1×106个细胞、加入3.7kBq 18F-FDG、葡萄糖浓度为0mmol/L、作用时间为100min时,细胞摄取率可达到(28.07±0.45)%。加入1.0×10-6、2.0×10-6、4.0×10-6和8.0×10-6mmol/L5-FU 24h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6.96±1.33)%、(42.94±2.25)%、(52.65±2.10)%和(60.03±4.35)%。细胞摄取抑制率分别为(17.86±2.96)%、(28.44±7.10)%、(42.62±3.62)%和(69.02±4.03)%。给5-FU 48h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和18F—FDG摄取抑制率均高于24h细胞摄取抑制率。结论5-FU作用24h及48h后引起乳腺癌T47D细胞的18F-FDG细胞摄取率下降,且48h比24h下降更明显,18F-FDG显像可以早期观测5-FU对乳腺癌的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73岁。因发作性心前区憋闷20年,近日加重,伴咳少许黄痰,于1996年11月6日入院。既往无神经精神病史。实验室检查:WBC13.4×109/L,N0.80,L0.2,血尿素氮8.55mmol/L(正常2.9~7.1mmol/L),肌酐210pmol/L(正常62~133μmol/L)。诊断: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支气管肺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入院后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硝酸甘油5.oms,l次川静滴,头抱吐批钢3·os,2次/d静滴,活生丁25.omg,3次/d口服。用药第则言语增多,不能自控,烦躁,语无轮次,幻觉,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拒绝治疗。眼球运动好,神经…  相似文献   

17.
陈兵 《中华临床新医学》2005,5(11):1034-1034
2005年8月1日我科收治了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伴休克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69岁,以突发胸痛伴四肢冰冷6h为主诉收入院。体检:T36%,P48次/min,R22次/min,HR48次/min,节律不规则,BP70/45mmHg,神清,面色苍白,较烦躁,全身皮肤湿冷,血肌钙蛋白阳性,BUN7.7mmol/L,Cr140.8mmol/L,CO2-Cp18.5mmol/L,GLU18.4mmol/L,拟:“急性下壁+右室心梗,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给扩容、升压、营养心肌、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患者住院11d,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年龄47岁,平常体格健壮,以血尿3 d 于2014年2月10日就诊。患者于14年2月7日发现血尿,不伴尿频、尿急和尿痛、无发热、乏力和腹痛。查体:体温、血压正常,四肢散在分布出血性皮疹,淋巴结轻度肿大,胸骨压痛阳性。实验室未梢血象,血色素112g/L,白细胞5.2×109/L,血小板83×109/L,网织红细胞1%,涂片分类:中性分叶细胞44%,淋巴细胞40%,可疑单核细胞16%。尿液分析:蛋白(+),潜血(++++),镜检:红细胞:满视野。肝肾功能正常,丙肝(-)、梅毒(-)、乙肝表面抗原(-)。胸骨正位片正常。胆、胰、双肾、膀胱 B 超正常。住院后查:凝血酶原时间12.2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1.5 s,凝血酶时间13 s,纤维蛋白原测定3.1 g/L,3P 试验(-)。骨髓穿刺:增生明显活跃,组织细胞[1]占72.5%,此类细胞体积较大,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粗网状,常有1~2个较清晰的核仁,胞质较丰富,淡蓝色,有少许天青胺蓝颗粒。POX 染色阴性,ACP染色阳性,诊为恶性组织细胞。予以 COPP 方案联合化疗1周。化疗第5天尿液分析正常,第8天出血性皮疹消失。间休3周后复查未梢血象,血色素92 g/L,白细胞3.2×109/L,血小板43×109/L,涂片分类:组织细胞20%,患者要求放弃治疗,于5月10日随访说已于4月份去世。  相似文献   

19.
周围型急性白血病(perpheralacuteleukemia)临床罕见,经医学检索,国内迄今尚无报道,国外仅于1989年报道5例,现将我们经治的1例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72岁。因发热、乏力、牙龈出血10余天于1995年12月10日来院就诊。查体:T39.5℃,贫血貌,全身皮肤可见散在针尖大小的出血点,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正常,肝肋下1cm,脾肋下3cm,质均软,胸骨及长骨均无压病。外周血象:RBC1.7×1012/L,Hb56g/L,WBC12.0×109/L。分类:原始粒0.40,早幼粒0.04,Aner小体(+),杆状及分叶核0.11,单核细胞0…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69岁,因胸闷、憋气1周,晕厥加重1d,于2005年5月10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十余年。查体:体温35.9℃,脉搏109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24/77mmHg(1mmHg=0.133kPa),血氧饱和度89%。患者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性口罗音,心率109次/min,律齐,腹软,肝脾不大。胸部X线未见明显异常。血气分析:酸碱度pH=7.44,氧分压(PO2)61.5mmHg,二氧化碳分压(PCO2)30.3mm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