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对诊断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市隆福医院准备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81例,术前采用CDUS检查下肢静脉,记录有无血栓、检测瓣膜功能及有无静脉曲张;术后于第2、5、7及14天查DVT发生情况,对形成血栓患者临床加强抗凝治疗并监测。并对血栓的可能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数据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术前均未检出深静脉血栓,其中股静脉反流29例,静脉曲张26例;术后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25例,均发生于术后1周内,其中于术后第2天检出6例,第3~5天12例,第6~7天7例;血栓患者经加强抗凝及溶栓治疗14 d后复查,8例孤立血栓溶解,其余患者血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所有血栓均未向近端发展,未出现肺栓塞症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股静脉反流、静脉曲张及高血压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术后发生DVT的风险倍数分别增加到7.42、7.38、7.34倍。 结论CDUS能筛选出DVT高危患者,早期发现并监测TKA术后下肢DVT的形成,对临床采取预防措施及提供个体化干预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3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治疗效果。方法:43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药物抗凝溶栓治疗29例,手术取栓综合治疗14例,观察两组血管再通及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结果:全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出院随访3~12个月,18例完全再通或部分再通,未遗留DVT后综合征。药物治疗21例遗留不同程度的DVT后综合征。手术治疗4例遗留肢体肿胀、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改变。结论:手术配合肢体加压、溶栓、抗凝等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 是临床常见病,及时有效清除血栓对保存下肢静脉瓣膜功能十分重要.2009 年1 月至2011年10 月,作者对28 例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经皮静脉内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致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42例行中心静脉置管后发生DVT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予以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抗凝治疗,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2~3,1个月后复查彩超示38例患者血栓完全溶解;4例血栓部分溶解,持续抗凝3~6个月,无肺栓塞发生。结论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中心静脉置管直接相关,也与疾病、用药、患者活动度有关。娴熟的穿刺技术、规范化管理,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rous thrombosis,DVT)造成的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和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且可并发肺栓塞。我院2004年2月~2009年2月对50例经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效果差的DVT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告26例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诊断与介入治疗方法,评价介入技术治疗PTE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行介入方法诊断及治疗的26例PTE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胸痛、胸闷、气短、气促、咯血、休克等,其中7例有严重下肢静脉曲张并血栓形成,5例有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64层螺旋CT肺动脉增强扫描,D-二聚体检查,合并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肢静脉造影。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经右侧或左侧股静脉入路行肺动脉造影并留置导管溶栓,其中4例先采用导管捣碎、抽吸血栓的机械方法后留置导管溶栓。对7例严重下肢静脉曲张并血栓形成、5例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患者留置导管溶栓前行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结果 26例患者经上述治疗,溶栓3~4d复查肺动脉造影,23例肺动脉内血栓被大部分清除、中央分支血流恢复,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从术前平均82%增至94%;3例患者肺动脉造影有改善,但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继续经留置导管抗凝治疗1周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肺动脉造影显示主干及分支内血栓消失。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4~36个月,所有患者无复发。结论肺动脉造影并留置导管局部溶栓术治疗PTE起效快、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对肺血栓栓塞症(PTE)-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后短期疗效进行分析,探讨超声在其疗效分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或放射性肺灌注通气扫描确诊的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384例,根据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分型标准及右心功能,分为大面积和次大面积PTE171例(Ⅰ组)及非大面积PTE213例(Ⅱ组),I组患者给以溶栓方案,II组患者给以抗凝方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进行常规下肢深静脉探查。结果DVT阳性患者212例,占所有PTE患者总数的55.2%,其中Ⅰ组DVT阳性患者115例,Ⅱ组DVT阳性患者97例。两组患者给予抗凝和溶栓不同方案治疗14天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完全溶解并不明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患者下肢血栓分布左侧多于右侧,腘静脉及胫后静脉出现血栓的几率最高,其次为股浅静脉及腓静脉。结论下肢深静脉超声探查能够及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超声可以及时提示静脉血栓栓塞再发,降低患者罹患致死性PTE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导管溶栓术(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43例行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髂静脉血栓6条、髂股静脉血栓10条、全肢型血栓27条,均采用Unifuse溶栓导管,经小隐静脉途径28例、胫后静脉7例、大隐静脉6例、大隐静脉-交通静脉2例,插入血栓内用尿激酶、肝素进行抗凝、溶栓治疗,并观察疗效及总结护理体会。结果经顺行静脉造影确认所有患肢静脉通畅度均明显改善,患肢症状明显好转。43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6例患者发生一般性出血现象,包括穿刺处渗血3例、尿路出血2例、眼底出血1例,经对症处理后出血缓解。结论 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疗效显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各项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是确保导管溶栓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静脉腔内激光(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联合传统手术治疗单纯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总结治疗经验,减少并发症,提高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曲张静脉点式剥脱+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58例(457条患肢),观察患者术后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及溃疡愈合等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以及远期复发率。结果该组1例因重度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行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下肢肿胀明显减轻,溃疡愈合,疗效良好;2例患者出院1个月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积极抗凝溶栓治疗后恢复顺利;68例患者小腿溃疡愈合;6条患肢出现皮肤灼伤;8例术后出现皮下积血积液;以上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基本缓解。远期随访全部患者无静脉曲张复发,无静脉溃疡迁延不愈,无皮肤营养性障碍等远期并发症,疗效持续,未见复发。结论 EVLT联合曲张静脉点式剥脱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微创治疗方法,有望代替单纯传统手术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1992-01~2006-10共收治了96例复发性PDVI患者.均在外院单纯行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其中11例首次剥脱术后浅静脉曲张复发而再次行曲张浅静脉剥脱术.入院后行下肢静脉肌袢代瓣术.结果:本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患者随访1~8 a,患肢功能良好.结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诊断明确后应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静脉肌袢代瓣术是治疗严重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总结17例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经验和方法,主要包括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中行下肢深静脉导管溶栓,术后行溶栓、抗凝治疗及护理。认为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并配合精心的护理能有效治疗下肢DVT。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超声对比研究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和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对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70条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采用2种方法手术。两组患者术前均经过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深静脉瓣膜功能是否有改善及改善的程度。结果股浅静脉和静脉的瓣膜功能通过手术均得到了改善(P〈0.05),且二者在改善的程度上没有差异(P〉0.05);并且激光腔内闭合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深静脉反流的改善无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较精确地提供下肢大部分静脉的功能情况,可为临床医师手术治疗和术后随访提供较详尽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王军  张超 《临床医学》2008,28(5):20-21
目的 探讨股浅静脉瓣膜带戒术在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胭静脉造影证实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12例患者患肢12条,行股浅静脉瓣膜带戒术及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加交通支结扎术.结果 12例患者平均随访20个月,全部患肢症状明显缓解,溃疡痊愈,无复发.结论 股浅静脉瓣膜带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肖亮  童家杰  申景  李海伟  徐克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8):1431-1433,1437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68例,经股静脉或经右颈内静脉置入腔静脉滤器后,均行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溶栓治疗结束前复查肺动脉造影及下肢静脉造影,术后6个月复查血管超声。【结果】置入腔静脉滤器168枚均一次性释放成功,释放过程平均耗时1.9min。168例患者溶栓成功率100%,平均溶栓时间9.68d;98.8%(166/168)。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症状消失或减轻;血栓直径消融75%~100%91例;血栓直径消融50%~75%47例;血栓直径消融小于50%30例,随访期间下肢静脉血栓直径与溶栓治疗结束时相比无增大。【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下肢深静脉置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介入操作技术成功率较高、症状改善明显、血栓消融程度高、损伤小、安全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杨昨非 《临床医学》2011,31(6):63-6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围术期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针对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预防DVT形成后在扩容、抗凝、祛聚的基础上进行溶栓。结果 54例存在高风险易患因素的患者中有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DVT发生经溶栓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患者围术期进行预防与治疗能降低DVT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腘静脉介入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和要点.方法:将6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使用一般治疗+抗凝治疗+全身溶栓治疗,治疗组32例使用一般治疗+抗凝治疗+腘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达96.89%:对照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达55.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认为对使用一般治疗+抗凝治疗+腘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各项护理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卧床休息,取DVT体位,穿弹力袜,认真地用药护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康复指导,导管的妥善固定,及保持伤口无菌,可保证溶栓治疗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对我院10 a来收治的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出现肢体肿胀2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本组男13例,女8例,年龄35~73岁,中位年龄56岁,均为我院诊断为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2方法大隐静脉曲张施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术后3~14 d观察下肢皮肤颜色和下肢肢围并记录及随访3个月。对下肢水肿者应用彩超或血管造影检查深静脉通畅情况。2结果本组13例下肢肿胀2周内消退,6例术后彩超或血管造影报告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经术后应用医用弹力袜5例,1例经瓣膜修复治愈,3例彩超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经溶栓、抗凝等措施3周2例治愈,1例转上级医院行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患者不同时点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0例下肢DVT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术后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SF-36)、舒适状况(GCQ)评分量表、社会支持量表、DVT后综合征(PTS)评估量表分别对患者一般资料、舒适状况、社会支持情况、PTS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对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下肢DVT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术后患者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拔管后GCQ评分是DVT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是下肢DVT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1个月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TS评分是下肢DVT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下肢DVT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术后患者不同时期的生活质量状况有所不同,医护人员应重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0年11月~2013年12月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的患者做好术后护理。结果:22例经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的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患肢肿胀消退,在溶栓过程中,1例患者月经量过多,4例患者出现创面渗血较多,予调整抗凝药用量并及时换药,加压包扎,2 d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痰中带血,调整抗凝溶栓药用量,2 d后好转。无1例出现获得性PE,22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患者未再有血栓形成现象。结论:滤器置入联合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安全、高效、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有效的术后护理是决定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舍下肢深静脉插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2009年10月至2011年2月,对1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胭静脉顺行插管后予尿激酶溶栓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放下腔静脉滤器及溶栓导管,血栓完全溶解4例(33.3%),部分溶解8例(66.7%),无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舍下肢深静脉插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