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胸心脏超声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危险分层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1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PTE分为大面积、次大面积PTE组(A组)55例和非大面积PTE组(B组)6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经胸心脏超声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收集心脏超声相关指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情况。结果 A组舒张期右室横径/左室横径比值(RVTD/LVTD)、舒张期右室前后径/左室前后径比值(RVD/LVD)、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ID)及三尖瓣反流压差(TRPG)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DVT发生率及下肢静脉栓塞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以腓静脉最为多见,约占24.85%,其次为胫后静脉、胭静脉,分别占21.21%、18.18%。超声各指标对A组与B组进行分层预测,RVTD/LVTD、RVD/LVD、RVID、RVAWM、TRPG、累及静脉条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2、0.874、0.711、0.725、1.000、0.594,大于0.7是RVTD/LVTD、RVD/LVD、RVID、RVAWM、TRPG,具有良好预测价值,累及静脉条数的预测性较差。结论经胸心脏超声TRPG是评价PTE危险分层的敏感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是PTE的常见危险因素,经胸心脏超声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利于筛选出PTE高危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取栓、溶栓及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下肢DVT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麻醉护理、术后(溶栓、抗凝、肢体及并发症)护理。结果 11例于术后14天患肢拆线后痊愈出院。2例术后第2天切口处有少量渗血约5ml,经对症处理后出血停止,术后无1例发生肺血栓栓塞症(PTE)。结论对下肢DVT患者采用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取栓、溶栓及抗凝治疗,在围术期进行精心护理可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引起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血栓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PTE经常是DVT致命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可以引起呼吸困难,严重可导致急性肺心病或休克,甚至患猝死。经皮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s,IVCF)植入可以有效的预防深静脉血栓患发生肺血栓栓塞症。我们对2003—09~2005—03急性或亚急性DVT28例应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结合溶栓和抗凝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并肺血栓栓塞症(PTE)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3例老年糖尿病并肺血栓栓塞患者经血气分析、生化及影像学确诊后,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和肝素抗凝治疗,以临床和上述检查评价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23例患者有效20例,有效率为87%;1例发生出血现象而终止抗凝治疗,无组织坏死,无诱发酮症酸中毒。结论:联合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和肝素抗凝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PTE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联合应用超声心动图(TTE)和外周血管超声评价右心功能不全(RVD)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对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全国41家医院的520例确诊为急性PTE的住院患者.结果 56.0%的患者伴RVD,49.1%存在DVT.363例资料完整患者57.0%有RVD,49.6%伴DVT;伴RVD和(或)DVT者中,33.3%RVD、DVT均阳性.而其中207例(次)大面积PTE,99.5%有RVD,58.5%伴DVT.RVD在近端肺动脉PTE中阳性率(78.9%)明显高于叶肺动脉PTE(51.4%)和段肺动脉PTE(21.7%),DVT阳性率分别为61.7%、46.8%、37.0%,RVD+DVT阳性率分别为51.1%、24.3%和8.7%.结论 RVD/DVT阳性率与PTE严重程度及解剖部位有关,联合TTE和外周血管超声可提高超声技术在急性PTE尤其在(次)大面积PTE、近端肺动脉PTE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栓子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可以说PTE是DVT的并发症。DVT是由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等血液成分在血管腔内形成凝血块。约85%的DVT发生于下肢深静脉,下肢DVT常见的部位有胫静脉、比目鱼肌静脉窦、腓静脉、腘静脉、股静脉、髂股静脉、以及下腔静脉内。一般将腘静脉以远的血栓称为末梢血栓,而股静脉近端以上的血栓称为中枢性血栓。中枢性血栓较末梢血栓多发,且临床意义重要,因其脱落后会引起致命性肺栓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纯下肢静脉曲张剥脱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治疗方法。方法 23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DVT患者,其中15例行抗凝治疗(抗凝组),8例行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溶栓组);观察2组近、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2组住院时间均为14d;抗凝组中5例周围型DVT患者出院时血栓完全溶解,6个月复查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0例中央型或混合型DVT患者出院时5例血栓部分溶解,5例无明显变化,6个月复查均伴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溶栓组8例患者出院时血栓均完全溶解,6个月复查时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结论导管直接溶栓治疗可作为单纯下肢静脉曲张剥脱术后DVT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下腔静脉滤器(IVCF)植入后取栓及溶栓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分析14例经下肢深静脉造影证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病例资料,先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在透视引导下用大腔导管取栓及溶栓导管局部溶栓治疗.结果 下腔静脉滤器植人全部成功,取栓及溶栓治疗显效12例,有效2例,无肺动脉栓塞症(PTE)及严重出血发生,下肢症状消失.结论 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取栓及溶栓治疗DVT,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26例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诊断与介入治疗方法,评价介入技术治疗PTE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行介入方法诊断及治疗的26例PTE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胸痛、胸闷、气短、气促、咯血、休克等,其中7例有严重下肢静脉曲张并血栓形成,5例有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64层螺旋CT肺动脉增强扫描,D-二聚体检查,合并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肢静脉造影。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经右侧或左侧股静脉入路行肺动脉造影并留置导管溶栓,其中4例先采用导管捣碎、抽吸血栓的机械方法后留置导管溶栓。对7例严重下肢静脉曲张并血栓形成、5例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患者留置导管溶栓前行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结果 26例患者经上述治疗,溶栓3~4d复查肺动脉造影,23例肺动脉内血栓被大部分清除、中央分支血流恢复,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从术前平均82%增至94%;3例患者肺动脉造影有改善,但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继续经留置导管抗凝治疗1周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肺动脉造影显示主干及分支内血栓消失。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4~36个月,所有患者无复发。结论肺动脉造影并留置导管局部溶栓术治疗PTE起效快、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维汉两民族住院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环境危险因素是否存在民族差异及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996~2007年12年间共93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分析93例确诊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伴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维吾尔族多于汉族,且维吾尔族患者下肢肿痛症状明显,而肿瘤发生率汉族高于维吾尔族.结论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往往存在明确的环境危险因素,各环境危险因素在维汉两民族中可能存在差异.护士应加强对高危患者全面评估,及早发现症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密切配合溶栓或抗凝治疗,才能降低肺血栓栓塞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