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速钢复合轧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速钢复合轧辊是近年来世界上新发展的一种轧辊。它用硬度高和耐磨性好的高速钢作为轧辊的工作层材料,用强度高、韧性好的合金球磨铸铁作为轧辊的芯部材料,借助离心铸造工艺将这两种性能差异很大的材料复合在一起,其技术含量高、制造难度大,但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  相似文献   

2.
高速钢复合轧辊是近年来世界上新发展的一种轧辊.它用硬度高和耐磨性好的高速钢作为轧辊的工作层材料,用强度高、韧性好的合金球磨铸铁作为轧辊的芯部材料,借助离心铸造工艺将这两种性能差异很大的材料复合在一起,其技术含量高、制造难度大,但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硬度落差小和不易断辊等优点,现已应用于带钢热连轧机精轧机架和高速线材轧机预精轧机架.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一种中温可磨耗封严涂层材料的特性,并通过调整火焰喷涂工艺制备出不同硬度和形貌的涂层,分析了涂层的组织和相结构,探讨了材料和喷涂工艺对组织结构和基本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调整喷涂参数如送粉量、气体流量等对铜铝镍石墨涂层硬度、结合强度和抗热震性影响很大,如氧气流量加大会导致涂层硬度过高;送粉量越大,涂层硬度越低等。  相似文献   

4.
稀土铜铬锆合金的试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振山 《江苏冶金》1999,27(4):13-16
1 前言 稀土铜铬锆合金是冷作硬化和时效析出强化的新型合金材料。它既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及较好的耐高温软化性。又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是制造电阻焊用点焊、碰焊、缝焊电极,连续铸造的结晶器,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机器人布线导体、电器设备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5.
加入合金元素P可提高烧结钢的强度和韧性.制备了Fe-C-Cu-P系烧结体,通过硬度测试、尺寸检测、金相分析及强度试验,研究了Cu含量一定时,不同C、P含量对Fe-1.5Cu-C-P材料性能及尺寸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可显著改善材料烧结态硬度与强度;但材料经热处理后,强度有所下降.随着P、C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强度及硬度也会增加,尺寸膨胀有所增大;材料热处理态的硬度基本一致,尺寸膨胀相差不多,但强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C含量对Fe-Cu-C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碳含量对Fe-Cu-C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含量低于1.2%时,随着碳含量的增加,材料的表观硬度增加,强度先增后减,在含碳0.8%时综合性能最佳,其表观硬度HRB达74.7,强度为487.30MPa,延伸率达1.8%.烧结后Fe-Cu-C材料的轴向膨胀率随碳含量的增加逐渐减少.经淬火 回火处理后的Fe-2Cu-0.8C试样性能为:硬度HRC 22.5,强度630.20 MPa,延伸率1.4%;较之于烧结态,强度、硬度提高明显,但延伸率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钨含量对制动用铜基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不同钨含量的铜基摩擦材料,对其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铜基摩擦材料的密度随着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剪切强度和硬度先增大后减小.钨提高了材料磨损表面微凸体接触的结点强度,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摩擦因数.适量的钨可以有效地减少磨损表...  相似文献   

8.
高速钢复合轧辊是近年来世界上新发展的一种轧辊。它用硬度高和耐磨性好的高速钢作为轧辊的工作层材料,用强度高、韧性好的合金球磨铸铁作为轧辊的芯部材料,借助离心铸造工艺将这两种性能差异很大的材料复合在一起,其技术含量高、制造难度大,但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硬度落差小和不易断辊等优点,现已应用于带钢热连轧机精轧机架和高速线材轧机预精轧机架。鉴于我国对高速钢复合轧辊的研制和生产以前尚属空白,1997年唐山联强冶金轧辊有限公司与钢铁研究总院合作,开始研制高速钢复合轧辊并取得成功:轧辊工作层硬度要求为75~8…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铜合金及制造它们的方法。这种铜合金用作半导体如集成电路和大规模积成电路的导线架材料。半导体用的导线架材料要求强度、刚性强度、反复弯曲特性、耐热性和导电性均是最佳的。还介绍一种终端和接头用的铜合金及其制造方法。终端和接头用铜合金是以导电率  相似文献   

10.
在腐蚀介质中使用的过滤机筛网,一般采用不锈钢板。用铣床铣出缝隙或用钻床钻出小孔,制造成筛网,硬度低,强度低,过滤通道形状差,使用寿命低。采用冷轧的方法研制成功异型材,并采用屈服点控制施加拉伸矫直力,拉伸矫直变形量≤0.3%。用异型材制造的筛网,缝隙小、强度高、表面硬度大、防腐性、耐磨性好、使用寿命提高2~3倍。  相似文献   

11.
通电加热铆合轴承铆钉用的电铆合模材料,要求有较好的高温强度和高温硬度,以及较好的机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原先采用的轴承钢、高速钢、硬质合金等材料,不能满足上述要求。为此,我院研制了钼基合金TZM用作电铆合模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瓦房店轴承厂采用的钼基合金电铆合模,其寿命比高速钢提高了40倍。  相似文献   

12.
粉末冶金齿轮由于材料中残留有孔隙,和用切削加工铸锻材料制造的零件相比,强度与耐磨性较差,不适用于重负载应用.通过横向辗压,利用选择性表面致密化,可显著改进粉末冶金齿轮的强度与耐磨性.这篇论文阐述了用压制、烧结、选择性表面致密化、表面硬化及根据要求的品质水平可能还有最后珩磨,制造轿车变速器的粉末冶金螺旋齿轮.研究了各种参数,诸如材料组成、横向辗压与热处理的工艺参数对致密化与硬度深度、孔隙形态、显微组织、齿轮齿廓、DIN品质以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初步研究是在3轴的总成成对试验台架上进行的,其表明粉末冶金齿轮具有高负载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温拉伸及硬度测试研究了不同的冷变形量对316L不锈钢室温力学性能及硬度的影响,并通过OM、TEM对冷变形后组织结构的观察,分析讨论了不同变形后力学性能及硬度的变化机制.结果表明,冷变形使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塑性有所降低.冷变形量为25%时,钢的屈服强度可达到745 MPa,同时伸长率达到19.3%.随冷变形量的不同,该钢加工硬化能力不同.变形量低于2.5%时,强度、硬度增加的速度较快,而变形量高于约2.5%后,强度、硬度增加的速度却相对较小,其原因是变形机制不同.另外,冷变形后钢的屈服强度与硬度有着相似的变化规律,由此提出了由冷变形后硬度变化预测冷变形后拉伸屈服强度的方程.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烧结密度、合金元素及其含量对铁基温压烧结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压铁基合金材料强度和硬度随着密度的增加不断上升。不同Ni含量的Fe xNi 0.5Mo 1Cu 0.5C(x=1.5、2、2.5、3、4)系合金的密度增加到7.45 g/cm3 左右时, 其烧结强度和硬度分别达到1 225~1 389 MPa和HB200~HB350。不同Cu含量的Fe xCu 0.5C(x=1、2、3)系合金的密度增加到7.45 g/cm3 左右时, 其烧结强度和硬度分别达到1 000~1 114MPa、HB150~HB200。Ni、Mo等合金元素具有优异的烧结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铜基摩擦材料,研究钛的添加量对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钛质量分数由3%增加到12%,铜基摩擦材料的相对密度提高,硬度增加。钛的添加导致晶格畸变,材料硬度提高。随着摩擦速度增加,材料的摩擦因数减小。钛添加到铜基摩擦材料中,降低了铜基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原因在于钛提高了材料的硬度,增加了表面微凸体强度,减少了犁削程度,从而降低了摩擦面的损伤程度,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6.
纳米金属固体材料硬度及强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纳米晶体材料普遍表现出高强度和高硬度的特点,但硬度值和强度值的大小与纳米晶体材料的缺陷尺寸、表面清洁度及内应力的状态有关。文章评述了近年来采用不同工艺制备的金属纳米晶体材料的硬度与强度特征,从纳米晶体材料本身的结构特点和理论计算的角度分析了其强度和硬度偏离Hall-Petch关系的原因,并对不同的理论模型解释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Ti微合金化对Mn18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Mn18钢锤头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Ti微合金化在Mn18钢中具有细化晶粒、提高冲击韧性、伸长率、强度和硬度等作用,在Mn18钢加入0.10%和0.30%的w[Ti]时,随着Ti含量增加,高锰钢的硬度增大、强度提高,冲击韧性和延伸性也均呈优化趋势,继续增加w[Ti]至0.51%时,除布氏硬度继续增大外,KU2数值及稳定性、强度稳定性、伸长率等指标均出现下降趋势,高锰钢属于高氮奥氏体钢,加入Ti后迅速析出大量TiN,作为异质核心,起到系列有益作用,加入量过大,则TiN类夹杂物的尺寸过大,且出现局部聚集,将对Mn18钢的性能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也易于导致Mn18锤头断裂失效。在Mn18钢中使用Ti微合金化,为保证其有益效果,其含量不应超过0.30%。  相似文献   

18.
耐候钢属于低合金高强度钢(HSLA),常用的合金元素有Cu、P、Cr、和Ni。当不加磷时,用V(0.04%)的析出强化来弥补磷强烈固溶强化的损失。这些合金元素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形成保护层阻止钢腐蚀,另一方面是增加钢的硬度和强度。耐候钢具有广泛的用途,如制造铁道车辆、货车、容器、桥梁、转播塔等等。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包覆法制备了Mo-ZrC复合粉末,采用等离子喷涂成形,再对其进行热等静压处理得到复合材料零部件.将其与纯钼粉末等离子喷涂成形零部件作对比.用阿基米德法测量两种零部件的相对密度;用显微硬度计测量它们的维氏硬度;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它们的拉伸强度;用扫描电镜观察它们的截面和拉伸断口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加入的ZrC在基体中呈弥散分布,且分布均匀,填充了钼颗粒之间的部分空隙.纯钼材料拉伸断口呈沿晶断裂,而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出现了部分穿晶解理断裂.纯钼材料的相对密度为86.5%,拉伸强度及显微硬度都较低.而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为89.7%,力学性能有显著提高,拉伸强度提高到123 MPa,显微硬度提高到275 HV0.025.  相似文献   

20.
BN含量对BN/Ni(Cr)自润滑材料力学及摩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i-20%Cr(质量分数,下同)合金粉末作为基体材料,添加六方BN(h-BN)作为固体润滑剂,制备燃气轮机中高温减摩用的BN/Ni(Cr)自润滑材料.研究BN含量对BN/Ni(Cr)复合材料密度、孔隙率、硬度、强度和伸长率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N含量增加,材料密度减小,孔隙率升高,强度、硬度和延伸率均下降,摩擦因数逐渐降低,磨损率先降低后升高.当BN含量为11%时BN/Ni(Cr)材料的磨损率达到最小值,并具有较高的硬度、强度和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