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蒙古国图木尔廷——敖包锌矿水源地开展电阻率测深和电测井,通过电测深曲线类型的对比,分析出较富水区、裂隙水区和贫水区。根据视电阻率断面图和平面图上等值线的不连贯特征,分辨断层构造位置。由物探成果所圈定的含水地段,为勘探工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大地电磁测深法在西部勘探中优势的分析,结合其地球物理原理,指出建立区域电性模型对MT资料预处理、反演、解释等工作的重要性。结合阿什里地区概况,提出MT首支电阻率统计法、测井电阻率和区域综合资料电性统计等方法来建立区域电性模型。  相似文献   

3.
对大地电磁测深法探测构造油气藏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结合南方某区块的复向斜地质背景,建立了接近实际层状介质的背斜和向斜构造地电模型,再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模型在给定频率下的大地电磁测深正演响应。对比分析两类模型数值模拟的结果后表明:大地电磁测深法对向斜和背斜构造层序有较为清晰的分辨效果,其能够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为油气构造的反演解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攀西铜矿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相对于传统的直流电法勘探具有不受高阻层屏蔽、勘探深度大等优点。在攀西某铜矿勘探中,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资料,较好的区分了目标岩层与上下围岩,解决了控矿构造问题,为矿区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球物理信息。  相似文献   

5.
笔者利用AutoScanⅡ岩芯扫描仪在常温常压下对川南某井23块泥页岩岩芯样品进行电阻率测量实验,研究发现在该井目的层段泥页岩样品电阻率较小,相位曲线表现出明显异常,并且运用cole-cole模型反演得到该岩样极化率较高,可考虑使用电磁勘探方法进行野外初探。  相似文献   

6.
为了查明广东省廉江大垌矿区的地层覆盖层厚度和岩溶、破碎带发育等情况,采用高密度电法和大地电磁法对该矿区进行了调查研究,获得了调查区的电阻率二维成像图,对其异常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与大地电磁法对于确定土层的厚度、区分土层和岩石的分界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根据电阻率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可以较好地圈定岩溶、溶洞的分布范围、大小和埋深,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人为排除干扰点。经钻探资料验证,高密度电法和大地电磁法的综合推断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7.
电偶源瞬变测深作为瞬变电磁法正演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形成的瞬变电磁场特征对于我们更好得理解瞬变测深的原理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采用线性数字滤波算法实现了快速、准确的电偶源测深的瞬变电磁场计算,并用已知解析解的均匀大地地表时间域磁场垂直分量对该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了采空区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瞬变电磁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相结合的物探手段,对采空区进行研究。实际勘探结果证明,综合物探解释技术能有效地解决煤矿采空复杂区的勘查。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资源整合后的某露天矿采空区进行电性特征试验,确定了瞬变电磁法主要参数,包括发射边框大小、发射频率高低、发射电流强弱、积分时间及采集增益等。基于采空区及其积水区与围岩的电性特征呈现明显电性差异,分析了瞬变电磁测线断面图及视电阻率顺层切片平面图,发现采空区视电阻率等值线形态略向下弯曲或闭合圈异常、电阻率值有高有低的特点,同时配合高密度电法探测结果,最终圈定该露天矿采空区及其积水面积,为后期采空区治理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10.
《云南化工》2017,(9):88-90
以萨热克砂砾岩型铜多金属矿勘查为例,运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获得地下深部的电性特征,对地层岩性进行划分,达到深部地质填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电法勘探中为了更好的校正电磁耦合和评价激电异常,一些学者提出了频谱激电法。这种方法是用极化体复电阻率Co le-Co le模型参数值来识别极化体性质,使对极化体的评价从定性发展到定量,大大提高了评价异常的准确性。本文介绍了频谱激电法的基本原理,并对频谱激电法中Co le-Co le模型频谱参数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因聚四氟乙烯(PTFE)具有较低的复介电常数,其作为透波材料而被广泛用作微波化学反应用容器。透波材料的介电特性和透波性能对微波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首先利用谐振腔微扰法测量了PTFE在23~250℃范围内的复介电常数,并分析了该材料介电属性的温度特性;其次,基于电磁波传输原理,计算了该材料受到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功率透过系数(T2),并对该材料的透波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PTFE的介电常数逐渐减小,损耗正切逐渐增大,但是二者变化幅度较小;在水平(TM)极化中存在一个布儒斯特角θB,当微波以该角度入射时会发生全透射现象;TM极化下的T2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垂直(TE)极化下的T2随着入射角的增加而减小,TM极化下的整体透波性能要优于TE极化;随着容器壁厚的增加,透波性能波动变化,存在极大值和极小值;在相同容器壁厚范围内(0~0.1m),2450MHz频率下对应高透波性能的厚度值要多于915MHz。研究还表明,微波入射角度较小时,PTFE的T2始终保持在0.87~0.99之间,透波性能较好。最后给出了微波以不同频率入射时PTFE的优选壁厚以供实际应用过程中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电法勘探过程中,目前应用的方法有时间域测深和频率域测深两种,瞬变电磁法是时间域电磁法的分支。本文介绍并分析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测深法(简称LowTEM)及其在油田的应用,试验证明该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强干扰环境下取得较高质量的资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松辽盆地北部大庆地区与海拉尔盆地东南部苏德尔特地区第三系砂砾石含水层在视电阻率测井曲线上阻值大小的对比分析,得出含水层矿化度的高低对测井曲线有强烈的影响,进而影响对含水层发育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和具体案例,分析了瞬变电磁(TEM)方法检测和监测充水空隙的可行性。案例分析主要是分析和监测正在建设的输电站现场周边环境,以及其中存在的富水区开采空缺。围绕建筑物占地面积进行了三次中环式电声测深。低电阻率异常区域已重复定位,调查结果表明,空隙面积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表明现场地面处于不稳定和危险状态。这些调查提供了更详细的地质资料,以进一步安排和重新设计瞬变电磁法在煤矿富水区探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微波冶金反应器内常用隔热保温材料——含锆型硅酸铝纤维板(ZAF)在温度梯度下的透波性能,首先采用谐振腔微扰法测量了ZAF在25~1000℃范围内的复介电常数;其次采用激光闪射法测量了ZAF在100~500℃范围内的热导率;最后基于电磁波传输线理论和传热理论研究了ZAF在频率、极化模式、入射角度及材料厚度等因素影响下的透波性能。结果表明:ZAF的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增加整体变化幅度较小,介电损耗因子则在900℃之后呈指数型增大;ZAF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其上升幅度约为39.65%;在2450MHz频率下,ZAF的功率透过系数大于0.9的比例要高于915MHz频率,且在相同频率下,水平极化模式(TM)的透波性能优于垂直极化模式(TE);随着ZAF厚度的增加,其功率透过系数曲线出现了多个透波峰,且2450MHz频率下的透波峰数量多于915MHz频率;在TE极化模式下,微波以0°~30°入射时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波性能,在TM极化模式下,微波以0°~60°入射时材料具有较高的透波性能,并且存在能使微波发生全透射的布儒斯特角。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低电阻率油层分布广泛,使用常规测井识别方法对此类油层识别精度低。通过研究油层表现出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构建孔隙度解释图版、渗透率解释图版和含油饱和度解释图版,用电阻率曲线重叠法和视地层水电阻率法两种识别方法对低阻油层,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从俄罗斯引进了两套H-IKZ-2型感应测井仪,为了配合该仪器在川渝地区碎屑岩的推广应用,本文对其测井资料与Atlas公司阵列感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俄罗斯感应在薄层段其深浅电阻率不相匹配。对俄罗斯HIL感应的四个探头16条原始测量曲线合成4条探测深度由浅到深的电阻率视值曲线进行井眼校正、趋肤校正,对4条校正后的电阻率曲线进行分辨率提高和匹配处理得到四条纵向分辨率匹配的电阻率曲线,从而解决了俄罗斯感应在薄层深浅电阻率不相匹配问题。并能计算出三种不同分辨率的电阻率曲线,处理出的俄罗斯感应测井曲线基本上与Atlas公司5700阵列感应一致,满足了实际生产需要,从而使俄罗斯HIL感应能在川渝碎屑岩测井中推广。最后文章以实例的形式分析了孔隙度、渗透率等储层参数对俄罗斯感应测井的影响,分析了应用效果,总结出了定性、定量解释川中碎屑岩储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测井中,双侧向仪器在非渗透性地层测得的深侧向视电阻率与浅侧向的读数不一致,从而使深浅电阻率曲线分离,即出现“双轨”现象.导致“双轨”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大体可以分为仪器原因和地层原因.在此只分析非渗透性地层出现的双轨现象.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地电测测深中的假异常现象,根据电磁波在损耗介质中的反射、折射规律进行分析,认为假异常现象是由电磁波干涉所致。通过数值模拟,展示二维情况下假异常在视电阻率剖面上的表现特征,并分析其对反演结果的影响,为勘探生产中正确识别假异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