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高博  张亚东 《微计算机应用》2007,28(10):1043-1046
阐述了将网格技术应用于实现智能公交系统的基本思想和部分技术的实现方法。网格技术通过对异构资源的整合,能够实现更高程度的资源共享和更强的计算能力,它为实现智能公交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本文中,首先提出了基于"服务"的系统分层体系结构,包括资源服务层、基础服务层与系统服务层,然后阐述了基于OGSA的关于智能公交系统的信息集成、功能封装和应用开发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并且采用请求/应答与订阅/知两种方式实现了信息集成。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智能体的集成维护系统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归纳集成维护系统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集成维护系统建模的必要性,通过对结构化、面向对象和多智能体3种建模思想的分析比较,选择多智能体系统思想作为理论指导,结合Tropes方法研究构建了集成维护系统的模型,为系统设计、实施与维护提供了指导模板。  相似文献   

3.
针对CAD设计过程集成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将多智能体技术应用于智能CAD系统的集成化设计环境中,实现多个机械设计专家系统协调的有机集成,提出了采用多智能体理论论建立分布式协调设计体系来研究解决这一例题的新思路,建立一个实际的基于多智能体的智能集成设计系统,并建立了基于一主软件平台验证所提出理论和方法的正确笥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制造系统的智能重构能力,快速地开发、设计和制造产品,提出网络化制造企业的异构系统集成控制模型;构建了基于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CORBA与多智能体系统MAS的企业内部集成控制体系结构,并论述了内部通信的实现机制;利用Web services技术,通过构建SOAP远程服务代理来实现合作企业间远程协同生产控制;并通过联网加工试验验证了所构建的集成控制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产品开发过程涉及诸多应用系统之间的功能交互,而分布式系统的异构性影响了它们的互操作能力,使产品数据的可访问性和易用性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以服务为核心的应用集成思想和以智能服务元为基础的多层次集成服务模型,设计了智能服务元的结构,在分析PDM/CAD和PDM/CAPP的集成方案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运行于PDM集成环境中的多个智能服务元.通过PDM原型系统的开发验证了集成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胡志刚  Wilson  乔喆  钟掘 《计算机工程》2002,28(4):34-35,72
着重介绍了多智能体系统开发平台支撑模块中地址服务器和分布式管理者的设计与实现。地址服务器是1个由集成开发环境维护的“智能体关系图”,该图中包含了智能体的名称、IP地址、通信端口等;分布式管理者是1个进程,它用于帮助集成开发环境管理和启动位于网络中其它结点上的智能体。  相似文献   

7.
当前智能社区建设成了一种趋势,智能社区信息系统软件集成有着广泛的需求。Web服务作为一种新的分布式计算系统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如松散耦合性、集成的灵活性等。结合智能社区信息系统软件集成的需求和Web服务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智能社区信息系统软件集成框架,并且通过实例讨论了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智能体的供应链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日益增加的减少成本保持竞争力的压力,企业必须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内外部整合,把产品生产和流通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联系起来,构成真正信息集成、以客户为中心的"虚拟公司".传统的软件技术不再适应这个虚拟公司管理的复杂、柔性、敏捷的要求.智能体技术的发展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解决方案.提出了一个集成的多智能体供应链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了系统的功能结构和逻辑结构,辅助供应链成员通过协作进行决策的智能体的内部结构,以及智能体之间市场通信机制和推理机制,从而构建了一个企业供应链的多智能体模型,用来模拟企业供应链的运行,尝试利用该系统对企业供应链的运行提供决策支持,实现供应链的自动运行.  相似文献   

9.
产品开发过程涉及诸多应用系统之间的功能交互,而分布式系统的异构性影响了它们的互操作能力,使产品数据的可访问性和易用性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以服务为核心的应用集成思想和以智能服务元为基础的多层次集成服务模型,设计了智能服务元的结构,在分析PDM/CAD和PDM/CAPP的集成方案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运行于PDM集成环境中的多个智能服务元。通过PDM原型系统的开发验证了集成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城市空间信息及服务集成框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数字城市的需求,构造了一个城市空间信息及服务集成框架,实现数据互操作、软件互操作和应用互操作.集成框架分为Web应用、服务集成器、分布的服务和分布的信息4个层次,很好地组织管理并集成了分布在城市不同部门的异构空间信息及空间应用服务和UDDI注册的商业服务.根据该框架,实现了一个基于Web Services、GML和元数据技术的集成系统——π系统,并且搭建了一个空间信息及服务集成的模拟环境,对π系统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1.
当前,智慧城市成为信息时代城市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智能视频安防监控是其中重要一环,希望从视频图像提取出有效的信息,提供有效的治安防控业务信息。由于视频监控系统广泛使用于各行各业,监控视频数据已成为一类典型的大数据,因此,如何对监控视频大数据进行高效的处理成为一个重要挑战。为此,本文在分析视频处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HadoopMapReduce计算框架的分布式离线视频处理方法,该方法根据视频处理的特点进行优化,提升了监控视频大数据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复杂,全国各级政府都在进行城市物联网和信息化建设,目前虽然搭建了互联骨干网和部署了大量的传感器,收集了众多的城市行为数据,但落后的信息管理模式难以体现信息价值,将信息体现在服务提升之中,造成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将情境感知技术引入到智慧城市服务的应用之中,构建了一个基于情境感知的城市服务系统,并通过情境信息采集、情境信息推理和服务配置模型等关键技术,实时感知城市内的情境需求,从而提供智能化的业务服务组合。最后通过一社区智慧街道管理系统来验证本文所设计的系统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现有产品开发过程缺乏有效的智力服务机制,难以支持动态的智力资源服务定制与技术更新.提出一个支持智力资源服务的开发过程管理系统,分析了服务单元与对象的构成要素,制定了基于服务单元模型的服务流程与数据接口规则,构建了以智力资源服务管理模块为中心的系统框架,使开发活动能够通过访问服务客户端来获取异地智力资源支持,实现分布式的智力资源应用.该系统提高了企业智力资源服务定制与应用能力,有利于服务技术更新.  相似文献   

14.
秦翥  冯瑜 《工矿自动化》2014,(11):109-112
针对目前煤炭检测企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只限局域网内访问、数据连续性差、容易造成信息孤岛、覆盖范围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客户服务的煤炭检测企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使用.NET平台实现可扩展的开放式框架,通过工作流引擎实现模块协同服务,采用XML技术实现不同硬件接入访问,利用数据库对检测客户实现智能化管理及数据挖掘应用,根据外部需求实时变更内部管理制度。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根据智能云测试系统的特点,并结合实际中通用测试平台的通信机制。为实现快速有效的驱动执行机,在selenium框架基础上,引入了智能云测试系统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该智能云测试系统的通信机制,采用Carbon-Server作为框架,进行了智能云测试服务提供方、服务调用方通信细节的研究,采用其通信机制对大量单机版测试工具进行整合,形成了一个比较便捷的分布式开发架构,可以较好的模拟大规模组网。结果表明,与通用测试平台的通信机制相比,智能云测试通信系统在实际工程中能够更有效的提高通信效率。  相似文献   

16.
将OPC XML Web服务技术应用到建筑智能化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Web Service的智能建筑信息集成系统框架。该框架简化了不同智能子系统和应用间的互操作性,突破了Internet和操作平台的限制,提高了智能建筑系统的综合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智慧城市交通系统建设,能够提高城市交通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和决策支持能力,是解决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文中结合了交通管理信息、实时定位系统、智能路径规划功能和智能化交通信息分析功能,以出行者的方便和舒适为目的,同时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城市道路信息、公交信息、停车场信息、城市中的各种点位信息进行智能管理,解决了城市道路出现的交通问题。以乐山市为实例进行验证和测试,对实现的系统进行功能性测试,针对智能出行、智能公交、智能路径、智能停车、路径导航、路况信息等功能进行了详细的测试,测试功能实现效果好,系统智能程度高。该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技术参考性。  相似文献   

18.
在物流末端的配送服务中,实时揽件调度研究尚处于空白。基于GIS技术、Web技术和移动开发技术,构建了针对“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智能物流信息系统。在此系统框架内,改进加权kNN分类算法实现快递人员的实时揽件调度。通过在菜鸟驿站某网点配送活动中的应用,表明智能物流信息系统能有效提升物流网点的服务质量,实时揽件调度方法也对解决实际问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the traditional street light control and maintenance methods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urban development.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Microsoft’s ASP.NET MVC4 framework and the entity framework, adopting three-layer architecture mode, we research and design an intelligent road lighting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system presentation layer, we use jQuery, Ajax, HTML 5, CSS3 and other technologies to achieve page display, the business layer is realized by using the T4 template, and the data layer is realized by adopting the entity framework. We briefly analyze the technical details of system implement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intelligent control, fault alarm, and other functions. The system can carry on the real-time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road lamps, realizing the intellectualized management of urban street lighting.  相似文献   

20.
The rapid evolution of new service systems raises crucial challenges for service design and requires effective methods. This study depicts a conceptual service design framework, called design-oriented systematic inventive thinking (DSIT) approach, which can be applied in different problem contexts. DSIT is presented as a new systematic and collaborative intelligence approach for creating and evaluating complex service systems using multi-criteria data analytics. DSIT synthesizes the current field of TRIZ service-design knowledge system and the emerging area of non-TRIZ service-design knowledge system. DSIT enables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service offerings at four dimensions and provides the matching integrated service design approach for each dimension. Four types of service design approaches are conceptualized as “human-independent service engineering,” “problem-clarified service engineering,” “solution-converged service engineering,” and “designing for service.” A new service computer-aided design system (service CAD) named DSIT explorer is developed consisting of customization, compatibility, and extensiveness of DSIT modules. A pervasive and smart collaborative service system (i.e., the smart MOS burger service solution) designed using DSIT explorer is illustrated. DSIT is a holistic, interdisciplinary, and collaborative service design concept, which is incorporated into a collaborative and intelligent service CAD framework to enable systematic inventive thinking throughout phases of service design lifecycle from problem definition, problem resolution, to solution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