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治疗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治疗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项红兵武汉市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430015)1星状神经节的解剖星状神经节由颈下交感神经节与第1胸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长15~25cm,宽约05~075cm,位于椎动脉三角内,其内侧界为颈长肌外侧缘,外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难治性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疼痛科门诊2011年1月-2013年5月接诊的68例难治性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按摩、理疗治疗。对二组治疗后7d、6个月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7d有效率87%,6个月有效率76%;对照组7d有效率40%,6个月有效率13.3%。二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感神经节阻滞是治疗难治性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可以作为传统疗法疗效差时进一步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颈交感神经阻滞相关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巩继平  陈玉培 《重庆医学》2008,37(18):2106-2108
颈交感神经纤维起自上胸段脊髓内,经T1~T6及其交通支至胸段交感干,在交感干内上行达颈部交感干至各神经节,颈交感神经节共有3对,即颈上、颈中和颈下神经节,其中颈下神经节有63%~80%与T.神经节(部分为T1、T2等)融合为星状神经节.  相似文献   

4.
张振英  黄振限 《农垦医学》1999,21(4):268-269
星状神经节由预下文感神经节与第1胸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是支配头、颈、上肢、心脏及肺的主要神经节.因其对机体功能的活化作用和影响.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及非疼伍性疾病,而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性反应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并发症,提醒同行操作中警惕。临床资料我们近年来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共三千余例.其中约10%的患者有头晕、胸闷、心悸、恶心等轻度毒性反应。其中3例反应严重;例1,女性,50岁,左侧耳鸣,听力减退,ASAI级。行左侧星状神经节第5次阻滞。常规消毒分离进针.因颈部租短,针尖未触及骨质,因吸无血无液即注…  相似文献   

5.
支配头、颈部交感神经的上中下交感神经节、下颈交感神经节在第7颈椎(C_7)的横突前与下一胸交感神经节融合构成星状神经节。在此星状神经节注进局麻药,可阻断通往头、颈、上肢、心脏及肺的交感神经,由此扩张该部血管,改善局部血管床循环,使缺血性疼痛减轻或  相似文献   

6.
星状神经节(SG)又称颈胸交感神经节,由颈下交感神经节和第一胸交感节融合而成的哑铃状神经节,位于第七颈椎横突与第一肋骨颈部之间,常在第七颈椎的前外侧面,相当于喉头环节软骨的平面,其分支灰色交通支、心脏下神经支以及引向头部及上肢血管去的交感神经。而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技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在SG周围而阻滞支配头而颈部、上肢、肩胛、气管、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在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ASA1~2级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36例,采用气管旁颈6横突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每日一次,两侧交替进行,10天一疗程.结果经1,2个疗程治疗后,临床治愈27例,显效9例,有效率100%.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有效和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星状神经节(stellate ganglion,SG)又称颈胸交感神经节.1883年Liverpool和Alexander在结扎椎动脉治疗癌症时,误伤了颈部交感神经,却得到了意外的明显镇痛效果,引起人们对阻断星状神经节这项治疗方法的广泛关注.此后许多年中,曾一度采用外科颈部交感神经离断术治疗癌性疼痛等疾病.  相似文献   

9.
星状神经节(SG)又称颈胸交感神经节,由颈下交感神经节和第一胸交感节融合而成的哑铃状神经节,位于第七颈椎横突与第一肋骨颈部之间,常在第七颈椎的前外侧面,相当于喉头环节软骨的平面,其分支灰色交通支、心脏下神经支以及引向头部及上肢血管去的交感神经.而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技术[1] 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在SG周围而阻滞支配头而颈部、上肢、肩胛、气管、肺、心脏、前胸与后背的神经的方法.是疼痛科常用的操作.SGB已成为一种适应症广泛、疗效确切的疼痛及非疼痛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现将我院开展SGB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类冠心综合征与心绞痛的鉴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颈椎病与冠心病心绞痛的关系颈椎病的心前区痛不仅常类似冠心病、心绞痛 ,二者同时并存的也并非罕见。本文 15 0例中 ,有 5例既符合颈椎病 ,又符合冠心病的诊断 ,并且其中有 2例发生过心肌梗死 ,这 5例不包括在 2 1例之中。颈椎病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 ,有人认为有“附加的起动机制”作用或称为激发作用。心脏痛觉冲动从心下与心中神经、颈下神经节与维氏 (Vieussens)袢到达星状神经节后 ,由上 4(或 5 )个胸交感神经节通过交通支至相应的脊神经节 ,再经脊神经后根进入C8~T4 或T5脊髓节段 ,上升至大脑产生心脏区和相应脊髓节…  相似文献   

11.
星状神经节阻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剖】颈部交感神经节有颈上神经节(SCG)、颈中神经节(MCG)、椎动脉神经节(VG)、颈下神经节(ICG)。ICG和第1胸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的神经节称作星状神经节(SG)。我们在实体解剖中查得的MCG、VG、SG的位置用模式图显示为图1。SG位于最头侧者(85·F·R,82·M·R),其上边在第7颈椎中部,其下边最尾侧者(69·M·L)达第2胸椎高度。大部分位于第1胸椎水平,第1肋骨颈部(图2)。福田等术中  相似文献   

12.
周惠萍 《广西医学》2003,25(9):1708-1710
星状神经节阻滞 (stellateganglionblock ,SGB)技术的出现 ,为临床开辟了一项效果确切、作用快的治疗途径。自 1 92 0年开始推广应用SGB以来 ,很快成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治疗方法〔1〕。星状神经由颈 7高交感神经节与第 1胸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 ,是头、颈、上肢、心脏和肺的主要支配神经节。SGB的作用主要有中枢作用和周围作用两方面 ,周围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头面、肢体、躯干等疼痛的治疗〔2〕。现将近年来SGB在临床中的应用综述如下。1 头面部痛的治疗SGB最大的特点及生理效应是其支配区域内的血管扩张、血流增加 ,解除血管痉挛 ,改善…  相似文献   

13.
郝照辉 《当代医学》2022,(5):112-114
目的 分析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星状神经节与康复治疗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86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按摩推拿、牵引等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星状神经节,比较...  相似文献   

14.
刘文值  卿恩明 《四川医学》2009,30(3):393-394
目的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83例颈椎病患者行星状神经节前侧入路气管旁阻滞疗法。结果83例颈椎病患者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后,疗效达优者46%、良39.6%、差14.4%,有效率达到85.6%,虽有一过性不良反应发生,但经过处理均无后遗症。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颈部硬膜外阻滞配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本组 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每周一进行颈部硬膜外阻滞,周三、周五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结果]治愈 10 例,占 33%;显效 12例,占 40%;好转 6例,占 20%;无效 2例,占 7%;治疗前后转颈试验阳性率有显著 性差异.[结论]颈部硬膜外阻滞配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有效地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但应由操作熟练 医师进行.  相似文献   

16.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症状为眩晕、恶心呕吐,甚至猝倒,症状的出现与颈椎活动有明确相关性。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本研究采取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满意。资料与方法2008~2011年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6例,男69例,女53例,年龄21~69岁,平均38.37±6.23岁。  相似文献   

17.
星状神经节阻滞辅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辅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B组.A组患者进行卧床休息、颈牵引、理疗、按摩的综合治疗方法;B组患者在A组的综合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法.通过A组和B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椎动脉的血流参数的改变,评定疗效差异.结果 经过1~2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减轻,椎动脉血流参数均有改变,且B组优于A组.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辅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且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997年 5月~ 2 0 0 2年 11月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32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2例 ,男 2 6例 ,女 6例 ,年龄 18~5 6岁 ,病程最短的 5天 ,最长的 82天 ,其中面神经炎所致2 1例 ,腮腺炎所致 2例 ,中耳炎所致 4例 ,带状疱疹所致 2例 ,原因不明 3例。1 2 治疗方法 :取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1] ,用气管旁接近法 ,患者仰卧或端坐位 ,头放在正中且后仰 ,常规消毒 ,先用左手示指尖将颈总动脉和胸锁乳突肌推向外侧 ,气管和食管推向内侧。在食管旁和胸锁乳突肌前缘 ,胸锁关…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 1989年以来 ,采用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睡眠障碍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72例 ,男 44例 ,女 2 8例 ,年龄 17~ 5 8岁 ,均为门诊患者 ,睡眠障碍的病因有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动脉硬化性精神病等。1 2 治疗方法 :采用星状神经节双侧阻滞 ,穿刺用气管旁接近法 ,患者取端坐位或仰卧位 ,头放在正中且后仰 ,常规消毒 ,先用左手食指指尖将气管和食道推向内侧 ,将胸锁乳突肌和颈总动脉推向外侧 ,在胸锁乳突肌前缘 ,胸锁关节上约两横指处 (或锁骨上 3cm) ,以指尖触及到第 7颈椎横突。用 7…  相似文献   

20.
马彩云  孙西霞 《中外医疗》2010,29(13):90-91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颈1、颈2脊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58例患者采用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颈1、颈2脊神经节阻滞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3、6个月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前后1周、1、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达97.5%。结论颈源性头痛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颈1、颈2脊神经节阻滞较单用脊神经节阻滞效果佳、安全、疗效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