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电力设备缺陷标准体系及其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聪 《广东电力》2008,21(11):44-46
电力设备的缺陷管理是电力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提高缺陷管理的水平,加大缺陷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非常重要。为此,提出了电力设备缺陷标准体系模型,从缺陷表象、缺陷部位、缺陷原因、处理措施四个方面对缺陷进行静态描述,并通过该四个静态域进行关联及动态组合,建立标准缺陷的动态模型。由静态模型及动态模型组成了缺陷标准体系,缺陷标准体系在缺陷的填报、处理、分析及统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电网设备缺陷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电力设备的缺陷管理是电力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提高缺陷管理的水平,加大缺陷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非常重要。提出了电力设备缺陷标准体系模型,从缺陷表象、缺陷部位、缺陷原因、处理措施4个方面对缺陷进行静态描述,并通过将该4个静态域进行关联及动态组合,建立标准缺陷的动态模型。由静态模型及动态模型组成了缺陷标准体系,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缺陷管理模块中开发应用,通过数据积累及自学习形成标准缺陷库。缺陷标准体系在缺陷的填报、处理、分析及统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电网设备缺陷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电力设备的缺陷管理是电力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缺陷管理的水平,加大缺陷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非常重要.文章提出了电力设备缺陷标准体系模型,从缺陷表象、缺陷部位、缺陷原因、处理措施4个方面对缺陷进行静态描述,并通过将该4个静态域进行关联及动态组合,建立标准缺陷的动态模型.由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组成了缺陷标准体系,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缺陷管理模块中开发应用,通过数据积累及自学习形成标准缺陷库.缺陷标准体系在缺陷的填报、处理、分析及统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电网设备缺陷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电网生产管理系统中存在大量电力设备缺陷记录,其准确检索对于缺陷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知识图谱技术,探索了电力设备缺陷记录检索方法。首先提出了利用现有电力设备缺陷记录语料构建电力设备缺陷知识图谱的方法;然后基于所构建的知识图谱,提出了利用图搜索进行电力设备缺陷检索的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对比了上述缺陷记录检索方法和传统机器学习语义分析方法的检索效果。算例表明,基于知识图谱的电力设备缺陷记录检索方法能提升缺陷记录检索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重点研究了CuW触头产品着色探伤缺陷的种类、缺陷材料机械性能、缺陷材料断口形貌宏观分析,提出了CuW触头着色探伤缺陷的判定原则和方法。材料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着色探伤缺陷产品中具有CuW疏松、CuW-Cu界面裂纹、Cu端裂纹和Cu端疏松缺陷的材料其抗拉强度、硬度低于无缺陷材料,不符合CuW触头的技术要求;具有CuW-Cu界面气孔缺陷的材料其抗拉强度与无缺陷材料相当,符合CuW触头的技术要求。通过对CuW触头着色探伤缺陷断口组织形貌宏观分析,发现着色探伤缺陷部位是CuW触头的内部缺陷组织,材料缺陷具有一定的深度,在材料受力时预先开裂,产生了应力集中,减少了材料的受力面积,使CuW触头的机械性能降低,这是导致CuW触头着色探伤缺陷机械性能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针对10 kV电缆常见的3种缺陷,本文建立了三维电缆缺陷模型并进行电磁-热耦合温度场分析,研究3种缺陷电缆的暂态温度模型,分析不同工作电流与不同敷设条件对3种缺陷电缆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陷对电缆的危害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金属尖端缺陷、气隙缺陷、划痕缺陷;在相同载流量的情况下,金属尖端缺陷处温度高于其他两种缺陷处温度;确定了电缆在出现缺陷时隧道敷设的散热效果最好;无缺陷试样电缆内部温度从线芯至外护套沿径向逐渐降低,在缺陷的作用下电缆内部温度场发生畸变;缺陷电缆线芯温度与外护套温度的拟合系数、电缆缺陷处温度与电缆线芯温度的拟合系数均接近1。仿真拟合结果为电缆缺陷的判断与识别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水电厂设备缺陷管理的重要性及设备缺陷的分类,介绍了国家电网水电生产管理系统在水电厂设备缺陷管理的应用。应用后提高了对设备缺陷的跟踪能力,达到了设备缺陷的闭环管理,为机组检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中作者分析了检修过程中发现的500kV变压器某相低压侧直流电阻超标缺陷,详细介绍了缺陷发现过程,分析了缺陷原因,并阐述了缺陷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缩短消缺时间、提高消缺效率,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消缺工作通常未深究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缺陷处理过程简单、表面,导致缺陷无法彻底消除,使得相同缺陷可能再次发生。因此,为查明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将缺陷产生的原因定位到芯片级、原理级,通常需要对缺陷设备开展深层次缺陷查找、分析工作。基于上述原因,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的验证和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缺陷验证和试验技术。  相似文献   

10.
GIS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的包络分析与缺陷识别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为实现GIS故障检测和缺陷识别,设计了超高频(UHF)包络检波电路和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并针对5种典型的GIS缺陷进行了缺陷模型的局部放电试验,获得了这5种典型缺陷的超高频包络信号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缺陷模型所产生的局部放电包络信号时域特征大致相同,不同缺陷模型的包络形状不同。论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时域特征参数和BP神经网络的GIS缺陷模式识别方法。采用该方法后,试验数据缺陷模式识别正确率高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