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目的了解杭州市动物性食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水平,探讨其污染来源,评价其膳食安全性。方法 2017年5月-11月随机采集杭州市动物性食品,包括水产品(河虾、小龙虾)和畜禽类(鸡肉、鸡蛋和猪肉),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培氟沙星、诺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达氟沙星、二氟沙星、恩诺沙星、氟甲喹、恶喹酸、沙拉沙星)检测。结果 88份动物性食品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总检出率为19.4%,其中7份鸡蛋样品超标,超标率为7.9%。17份阳性样品中恩诺沙星检出比例最高(68.4%),对其进行膳食摄入安全性评价,未超过每日安全摄入量。结论杭州市市售动物性食品中存在部分抗生素残留,需要加强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尤其是禁用抗生素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全过程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水产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水平,探讨其污染来源,评价其膳食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2012年4月随机采集苏州地区各类水产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进行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结果:95件水产品中,29件样品检出喹诺酮抗生素残留,检出率30.5%,检出的种类主要为恩诺沙星,与其他几种相比,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水产品中检出的恩诺沙星残留最高90.6μg/kg,均小于最高残留限量100μg/kg,未超过每日安全摄入量120μg/d。结论:苏州市市售水产品部分存在抗生素残留,需要加强水产品养殖、销售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台州市市售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降低动物源食品安全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2017年对本市农贸市场、超市采集的296份动物源食品包括鸡蛋、水产品类以及禽畜肉类进行兽药的残留量检测。结果鸡蛋、水产品类、禽畜肉类中兽药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7.93%(11/29)、20.69%(18/87)、1.67%(3/180)。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氯霉素、甲硝唑、金刚烷胺和喹诺酮类抗生素3年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8.39%(16/87)、1.99%(3/151)、15.79%(3/19)、13.79%(4/29)、12.16%(9/74),该五类兽药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五氯酚钠、孔雀石绿、隐性孔雀石绿3年间均未检出。结论台州市市售动物源食品中仍存在兽药残留问题,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杭州城区市售动物性食品中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和强力霉素的残留水平,为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从杭州市西湖区、江干区、下城区和滨江区的农贸市场、超市和个体自营店采集鸡肉、鸡蛋、河/湖虾和淡水小龙虾共66份,按照GB/T 21317—2007 《动物源性食品中四环素类兽药残留量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和强力霉素残留水平。结果 66份样品检出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样品13份,总检出率为19.70%。除鸡蛋外,其他3类样品均检出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检出强力霉素11份,检出率为16.67%,检出浓度为0.87~7.36μg/kg;检出土霉素6份,检出率为9.09%,检出浓度为1.99~12.90μg/kg;四环素和金霉素均未检出。鸡肉样品中强力霉素和土霉素的检出率分别为47.06%和17.65%;河/湖虾样品中强力霉素和土霉素的检出率均为10.71%。西湖区、江干区、下城区和滨江区样品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检出率分别为28.57%、22.22%、20.00%和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超市、农贸市场和自营商店样品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检出率分别为23.08%、17.65%和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杭州城区市售鸡肉、河/湖虾和淡水小龙虾均有强力霉素和士霉素残留,需加强对养殖业合理用药的指导与监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洛阳市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及血清型分布情况。方法依据GB 4789.4和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样品采集和检测。结果 2015-2018年从13类508份食品样品中检出沙门氏菌39株,检出率为7.68%;生畜肉、生禽肉、动物性淡水产品和动物性海水产品中有检出,其中生禽肉检出率最高(55.81%),其次为生畜肉(14.29%)、动物性海水产品(10.29%)、动物性淡水产品(8.93%),其它类别样品均未检出;检出沙门氏菌的四类样品采样集中于二、三、四季度,三季度的检出率最高;检出的39株沙门氏菌分属于9个群,16个血清型,未确定三株,优势血清型为科瓦利斯沙门氏菌。结论生畜肉、生禽肉、动物性淡水产品和动物性海水产品存在沙门氏菌污染,检出沙门氏菌血清型别多样,优势血清型为科瓦利斯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6.
烟台市养殖虾中19种抗生素残留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烟台市售养殖虾中19种抗生素残留的污染水平及其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风险,为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和引导市民健康消费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样品78份,同时以山东省内其他5地市60份样品作对照。依据2017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规定的标准操作程序,对虾肉中硝基呋喃及其代谢物、喹诺酮类、四环素类3个类别共19种抗生素药物残留进行检测并评价其安全性风险。结果 烟台市售养殖虾检出率为16.67%,合格率为93.59%。小龙虾、青虾、其他品种虾的检出率分别为13.16%、21.74%、17.65%,合格率分别为94.74%、91.32%、94.12%。19种抗生素检出4种,其中呋喃西林代谢物阳性样品5份,喹诺酮类检出3种药物残留但均未超出限量值要求。结论 烟台市售养殖虾存在一定程度的抗生素残留污染,但总体状况较好。应进一步关注并评估抗生素药物残留危害风险,严格控制、科学规范虾类养殖生产中禁用和限用抗生素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市售动物性水产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污染情况,为相关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市售动物性水产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致病弧菌、诺如病毒、异尖线虫进行检测。结果 2010 - 2018年共检测531样本,总体检出率37.10%(197/531),年检出率4.35%~50.85%;动物性海产品、动物性淡水产品检出率分别是24.35%、4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别动物性水产中蛙类污染最重44.44%(12/27),异尖线虫仅在鱼类检出,诺如病毒仅在双壳类检出;不同处理方式动物性水产冰鲜类检出率最高47.23%,冷冻类水产未检出;不同采样地点类型方面农贸市场检出率最高42.26%(172/407),零售加工店未检出。结论 连云港市市售动物性水产品中致病弧菌、诺如病毒、异尖线虫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食品安全部门应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监管,关注动物性海产品中异尖线虫的污染,同时冰鲜类、蛙类水产品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主要消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寻找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点食品,对可能发生的食源性疾病进行预测和预报.方法 2011-2012年采集昌平区市售14类共275件食品样品进行10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 275件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17株,总检出率为6.18%.生肉类和鲜冻水产品污染最为严重(20.00%),其次是生食动物性水产品(11.76%).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6.93%,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85%,其他致病菌未检出.结论 生肉类、鲜冻水产品和生食动物性水产品是北京市昌平区市售食品的主要污染品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是污染食品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河南省动物性食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水平,为加强监管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2020年随机采集河南省9个地区动物性食品664份,按《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标准操作程序,检测样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结果 四环素类抗生素检出96份,总体检出率为14.46%,不合格11份,不合格率为1.66%,其中9份鸡蛋检出禁用抗生素强力霉素,2份鸡肉中强力霉素超标.不同类别食品中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鸡肉(38.89%)、鸡蛋(6.50%)、猪肉(5.77%)、鱼(5.56%)、虾(2.22%).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4种抗生素均有检出份样品中,检出范围为1.02~166.27μg/kg,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强力霉素(10.54%)、土霉素(4.82%)、金霉素(0.90%)、四环素(0.75%).农贸市场和商店超市样品检出率分别为12.65%、16.27%,不合格率分别为2.11%、1.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为1.75、0.77,P值均>0.05).结论 河南省动物性食品存在一定程度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海市市售食品致病菌的污染情况。方法按《2011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要求的检测方法,共采集7类10种食品检测7种目标菌。结果 2011年共监测食品7大类10种194份,检出致病菌3种18株,总检出率9.3%,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43.5%(10/23),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9%(5/171),沙门菌最低1.5%(3/194);动物性水产品检出率最高43.5%(10/23),其次为餐饮食品8.8%(5/57),肉与肉制品和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均为5.3%(1/19);副溶血性弧菌均分布于动物性水产品。结论北海市市售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致病菌污染,部分餐饮食品和动物性水产品可能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  相似文献   

11.
罗铭  李文  蒋宁  陆运龙  叶瑞国  林欣  宋斌  张耀平 《职业与健康》2012,28(18):2259-2260
目的了解玉林市霍乱弧菌污染的动态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年5—10月对食品、外环境水体和海(水)产品进行霍乱弧菌的监测。采集市区范围的池塘、江河水、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污水,集贸市场的食品、海(水)产品以及部分水产养殖水,进行O1群及O139群霍乱弧菌检测。结果各类标本共检测1 172份,检出霍乱弧菌9份,总阳性率0.8%。其中蛙类47份,阳性率10.6%;鱼类605份,阳性率0.7%;食品63份、在龟类(43份)、蔘藻类(14份)、贝类(69份)、虾类(37份)、江河水(210份)、排污水(61份)、池塘水(18份)、养鱼水(5份)中均未检出。结论该市水产品中有霍乱弧菌存在,应加强监测和加大对市民不吃生鱼虾等的宣传教育,以防止霍乱弧菌引起食源性腹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部分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和污染来源。方法2006--2012年,按照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计划对浦东新区9大类食品1158份样品中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监测。结果各类食品中食源性疾病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3.73%,其中沙门菌的检出率为6.56%,副溶血弧菌检出率5.68%,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1.38%;未检出大肠杆菌(0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浦东地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主要存在于生禽肉、生畜肉和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沙门菌和单增李斯特菌是污染食品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大连市部分市售食品污染物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晓昀  张磊  姜杰 《职业与健康》2014,(22):3225-3228
目的了解大连市部分市售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方法选择当地居民主要购买点随机采集各类食品,开展重金属元素、农药残留、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及禁用药物的监测。结果干食用菌镉超标率为20.0%,新鲜蔬菜铅超标率为11.4%,海蟹镉超标率为2.9%,海蟹铅超标率为5.7%。熟肉制品亚硝酸盐超标率为5.0%,山梨酸和苯甲酸超标率均为10.0%,酸菜中焦亚硫酸钠超标率20.0%。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超标率为10.8%,白酒中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的超标率分别为80.0%和10.0%。花椒粉中罗丹明B检出率3.0%,牛肉中盐酸克伦特罗检出率1.5%,鸡腿肉中硝基呋喃代谢物检出率2.3%。结论大连市市售食品总体风险较低,但部分食品仍存在较高风险,应加强问题食品的监管监测,提高全市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市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使用情况,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2年深圳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随机采集粮食制品、熟肉制品、泡菜及凉拌菜等14类食品开展食品添加剂(苯甲酸、山梨酸等)、非食用物质(硼砂、溴酸钾等)项目的检测。结果共检测食品样品1910件,1818件合格,合格率95.18%;检出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的有448件,检出率为23.46%。结论深圳市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超标率较低,但检出率较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韦丽娟  韦显东  杨微 《职业与健康》2014,(13):1841-1843
目的了解宜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和流行。方法采集宜州市市售的9类204份食品进行10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204份样品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30株,总检出率14.71%。即食熟制米面制品污染最为严重,检出率为54.55%,其次是婴幼儿配方食品,检出率28.13%。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为27.78%,阪崎肠杆菌检出率为6.25%,大肠埃希菌检出率5.71%,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5.17%,创伤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均为5.00%。沙门菌、志贺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均未检出。结论宜州市食品已不同程度受到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即食熟制米面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焙烤类食品、生食果蔬类食品、全生动物性水产品为主要受污染食品,提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流通、销售和餐饮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上海市市售食品污染状况。[方法]在全市监测网点抽检各类食品,开展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真菌毒素、食品加工产生污染物和致病菌等130余项污染物的监测。[结果]2006~2007年的监测结果显示,食品中砷、汞、铬、硒、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N-亚硝胺、三氯丙醇等化学污染物和O157:H7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等致病菌的污染处于低水平;大部分食品中铅、镉、砷及调味品中三氯丙醇的污染低于全国2000年和2003~2004年监测水平;目前的主要污染问题包括皮蛋等食品中铅(0.421mg/kg)、畜禽肾脏和肝脏中镉(分别为0.094、0.781mg/kg)、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4.693μg/kg)、熏烤肉中苯并(a)芘(1.721μg/kg)、茶叶中三氯杀螨醇(检出率为31.84%)、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超标率分别为4.38%、2.42%)、生畜禽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3.64%~6.13%)和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5.65%)[结论]市售食品污染水平总体较低,但部分食品中仍存在污染,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高海红 《职业与健康》2009,25(9):929-931
目的了解邯郸市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建立邯郸市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和网络预警平台,为确定国家食品污染水平和对健康的危害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邯郸市、县、区大的超市和农贸市场或者对与广大消费者密切相关的食品销售领域采集蔬菜样品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结果检出阳性农药17种,超标农药5种,分别为甲胺磷、敌敌畏、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氯氰菊酯。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的是:①叶菜类蔬菜:甲胺磷超标56%、氧化乐果超标16%、氯氰菊酯超标12%;②果菜类蔬菜:甲胺磷超标28%、敌敌畏超标12%;③瓜菜类蔬菜:甲胺磷超标60%;④鳞茎类蔬菜:甲胺磷超标57%、乙酰甲胺磷超标14%;⑤豆类蔬菜:甲胺磷超标16%、敌敌畏16%。⑥甘蓝类蔬菜:甲胺磷超标12%;⑦块根类蔬菜:甲胺磷超标47%、敌敌畏超标率为13%。结论邯郸地区28种农药残留的检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漳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确定易受污染的高危食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2008年6~10月,按照“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计划”检验技术要求提出的检测方法和福建省卫生厅下达的监测任务监测,采集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宾馆、酒店、个体摊贩销售点、街边现挤现卖生奶的流动摊点在售生猪肉、生牛肉、生羊肉、散装熟肉制品、婴儿食品、冰激凌、速冻米面(生、熟)、动物性水产品(鲜、冻、生食)、生食蔬菜、乳和乳制品(生牛奶、消毒奶)10类食品,检测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O157、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阪崎肠杆菌等项目。[结果]2004-2008年合计检测10类、329份食品,检出致病菌37株,检出率为11.25%,以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18.70%。在10类食品中以动物性水产品污染率为最高为46.51%,其次为速冻米面(生、熟)为21.74%;生猪肉,生羊肉、生牛肉、熟肉制品、婴儿食品、乳和乳制品(生奶、消毒奶)等食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结论]通过连续5年对我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主动监测,掌握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高危食品及9类食源性致病菌在不同食品中的分布情况,为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博  戴孟阳  陈慧中  苏孟 《职业与健康》2013,(22):2980-2981
目的了解沈阳市食品卫生真实水平,掌握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有效数据。方法按照辽宁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计划,参考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手册监测样品采样要求,全市4个区县共设监测网点80个,监测点主要设在农贸市场、超市(包括商店和便利店)、餐饮业等;监测食品包括肉制品、生食动物性水产品、焙烤食品、熟制米面制品、果蔬类、婴幼儿食品、冷面食品。监测项目包括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0157:H7、诺如病毒、异尖线虫、蜡样芽孢杆菌、创伤弧菌、阪崎肠杆菌、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结果全市80个监测网点,共监测7大类食品240件样品,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共970项次,总体检出率为2.7%,其中有5类、共26件食品检出食源性致病菌,占食品总数量的10.8%。结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品比较严重,要加强食品情况的致病菌污染的监测,防止食物中毒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