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云彩孙华  董玉彩 《现代护理》2006,12(22):2083-208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实验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护理常规。结果2组患者排便情况、便秘相关反应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护理干预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便秘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意义,总结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后给予严密的病情观察,身心护理,饮食护理及恢复期活动休息等.结果 45例患者再出血3例,死亡1例,未出现一例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结论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便秘与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相关性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便秘发生与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相关性 ,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3年的 3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整体护理 ,观察记录便秘发生情况以及再出血发生率 ,并与整体护理前 3年的 3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及再出血发生率进行对照。结果 :整体护理后患者便秘发生率为 2 5 81% ,再出血发生率为 16 14 % ,整体护理前患者便秘发生率为 6 0 6 1% ,再出血发生率为 39 39%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减少便秘发生 ,有助于降低蛛网膜下腔再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便秘的预防。方法将200例首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患者75例。对照组未服乳果糖口服液患者125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入院后即口服乳果糖口服液10ml,2次/d,连续口服10d。记录患者每天的排便情况。结果对照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便秘的发生率为40.8%,实验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便秘的发生率为25.3%,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乳果糖口服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便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且口服方便,易于被患者和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5.
张阿兰 《现代护理》2008,14(4):441-442
目的探讨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便秘的预防。方法将200例首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患者75例。对照组未服乳果糖口服液患者125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入院后即口服乳果糖口服液10ml,2次/d,连续口服10d。记录患者每天的排便情况。结果对照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便秘的发生率为40.8%,实验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便秘的发生率为25.3%,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乳果糖口服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便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且口服方便,易于被患者和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患者4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Hunt-Hess分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Hunt-Hess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排便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排便问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以护理程序为指导 ,通过评估影响患者排便的因素 ,制定护理目标、护理计划 ,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 ,如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行按摩通便法、温水泡足疗法、指导正确的排便方法等 ,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 ,有效地防止了便秘的发生 ,且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水平.方法 对10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夹闭术术前术后进行心理干预及针对性护理,采取积极治疗及护理对策.结果 治愈91例,神经功能损害9例,偏瘫4例,失语2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精神障碍1例.死亡6例.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夹闭术后并发症多且复杂,术后全面及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比较两组治疗便秘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52%,x2=25.15,P0.01。结论耳穴压豆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便秘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出血诱因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出血诱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出血诱因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15.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