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病例報告 患者,男,34歲,12年前因"右眼角膜穿通傷、外傷性白内障、球内异物"于外院行"鐵异物取出,晶體摘除衍".5年前骚現右眼外斜、視力逐渐下降,現要求行人工晶狀體植人、斜視矯正衍,于1999年8月26日收入院.眼部檢查:右眼視力,指數/眼前,+8.0DS→0.4,雙眼交替性外斜約40度,右眼主斜眼,上方透明角膜内約1mm見長約3mm原手衍切口,下方角膜緣内約4mm,見2mm長原角膜穿通傷痕,上方虹膜近周邊部與角膜切口粘連,7黠處瞳孔緣虹膜後粘邊,瞳孔不正園,直徑約4mm,點美多麗p眼水後,除7黠外,瞳孔散大,直徑約6mm,無晶狀體,晶狀體後囊膜完整,中央偏鼻測呈灰白色增厚,有色素顆粒沉着,房水閃輝陰性,玻璃體混濁,眼底未見明顯异常.診斷:右眼角膜穿通傷、球内异物取出、外傷性白内障衍後;雙眼共同性外斜視,右眼主斜;右眼後發性白内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討隠匿性鞏膜破裂傷的臨床診斷要點及手術方法.方法同顧分析了21例隱匿性鞏膜破裂傷的臨床資料.結果視力術後随訪半年~2年,視力0.1~04者3眼,0.02~0.1者7眼,眼前手動5眼,光感2眼,無光感4眼.1眼脱殘,20眼眼球保持了正常外形,1眼行二期眼球摘除外.結論視力光感以下、球結膜水腫、結膜下大量出血、眼壓低及前房積血爲隱匿性鞏膜破裂傷的診斷依據.眼球蓮動某一方向受限、眼球塌陷變形及角膜横形皺紋對診斷有重要的参考價值.對疑有鞏膜破裂的患者早期行手術探查是避免漏診和誤診的關鍵,視力無光感已不再作爲眼球摘除的唯一指徵,適時行玻璃體手術可以獲得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1 病例報告 患者,男,30歲,農民.因左眼被拳擊傷後劇烈疼痛并視物不見1天入院.患者左跟原有-6.00D近視,9年前曾在某醫院行放射狀角膜切開衍(ra--dial keratotomy,RI),術後視力0.8.于2001年12月4日因與别人争執左眼被拳擊傷,當時即感劇烈疼痛,"熱泪"外流,并視物不見,隨即被送來本院就診.檢查:左眼視力無光感,左眼瞼腫張,瞼裂痙掌性縮小,不能自行睁眼,球結膜高度混合性充血.角膜2:00時位處沿角膜放射狀切開之傷口處全層裂開約4mm,眼内容物已流出,前房消失,眼球燮形.右眼視力0.8,内外眼均無明顯异常.  相似文献   

4.
角膜病是最常見的致盲性眼病之一,角膜移植術是角膜盲最重要的復明手術.角膜移植術是用健康的角膜替代病變混濁的角膜,目的在于恢復患眼視力或治療某些難治性角膜病變,有時也爲了先改善患眼的角膜基地條件或改變患眼的屈光和美容而行此手術,主要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術和板層角膜移植術兩種.其中板層角膜移植術是指用相應厚度的健康板層角膜取代病變板層角膜,用于治療未累及角膜厚彈力層和内皮細胞層的角膜混濁、角膜變性和角膜營養不良,又可分爲全厚植片深板層角膜移植術和部分板層角膜移植術.全厚植片深板層角膜移植術是將保留了上皮、内皮的全厚角膜片直接縫合在僅保留後彈力層和内皮細胞層的受眼植床上,以達到較好的增視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討早期行板層角膜移植術治療早期碱性化學傷的療效.方法對碱性化學傷25例25眼在受傷1-4天行保存角膜板層移植術,隨訪2年,觀察視力及角膜透明度.結果角膜植片透明7例,半透明10例,混濁6例.排斥反應2例,經激素治療后角膜水腫消退,植片半透明.術后視力0.61眼,0.4有3眼,0.2有6眼,0.1以下有9眼,指數以下6眼.結論早期行角膜板層移植術治療碱性化學傷能有效阻斷組織壞死,從而减少免疫反應的發生,减少并發證的出現.選擇在受傷后兩周内爲宜,一周内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討復合性眼内异物傷的各種聯合手術方法,統計其結果.方法對眼内异物傷伴有角膜瘢痕、外傷性白内障、玻璃體渾濁、PVR、牽引性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脱離或和眼内炎等,分别進行异物摘出與晶狀體切除、玻璃體切除、視綱膜復位、人工晶狀體植入、角膜移植等三聯、四聯或五聯手術.術後隨訪觀察,統計效果.結果復合性磁性及非磁性眼内异物傷45例(45眼)其中36例(80%)術後視力達0.5~1.0.術後視力達0.05者42例(93.33%).結論合并晶狀體、玻璃體、視綱膜或/及角膜外傷的復合性眼内异物傷,進行聯合手術是安全的,效果良好,視力恢復尚滿意.關鍵詞眼内异物傷聯合手術  相似文献   

7.
目的報告首診眼科的外傷性海綿竇動静脉瘻2例.方法回顧性探討其在眼科的診斷依據及特徵.結果首診眼科的特徵單側眼球突出、視力减退、自聞頭内有連續不斷的轟轟聲.眼瞼有浮腫感,球結膜血管擴張曲,視網膜静脉怒脹,搏動性眼球突出,眼肌麻痹等.觸診有搏動感,聽診中聞到血管雜音.後經X綫攝片,腦血管造影及CT檢查確認,外科治療效果很好.結論依據眼科特徵性表現,外傷性海綿竇動静脉瘻在眼科可以明確診斷.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善穿通性眼外傷伴晶狀體后囊破裂患者的預后.方法對14例眼球穿通傷伴晶狀體后囊破裂的患者縫合角鞏膜后行晶體玻璃體切割.結果對14例患者隨訪6~24個月,平均11.5個月.術后隨訪最終矯正視力範圍0.06~1.0,其中≥0.4者8眼.結論晶狀體玻璃體切割治療角鞏膜穿通傷伴晶狀體后囊破裂患者,具有能夠恢復有用視力,并發症少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觀察穿透性角膜移植聯合房水引流裝置植入術治瘵嚴重角膜病變合并難治性青光眼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996年以來對13衹嚴重角膜病燮合并難治性青光眼的患眼一次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術和Ahmed青光眼閥植入術.術後随診觀察至少11個月,平均20個月.觀察項目主要是角膜移植片的透明情况、房水引流裝置的硅管有無阻塞、視力、眼壓和并發癥.結果視力提高者10衹眼(76.9%),眼壓降至正常者11衹眼(84.6%),角膜植片透明者9衹眼(69.2%),房水引流管通暢者12衹眼(92.3%).結論穿透性角膜移植術同時聯合房水引流裝置植入術治瘵嚴重角膜病燮合并青光眼可達到滿意的降眼壓效果,改善角膜移植片的透明度,提高患者的視功能.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報告患者女性,35歲,已婚,農民,籍貫陝西.92年3月以右眼球突出2年,視力下降并進行性加重就診:眼突度爲21.15/105,B超檢查眼軸19mm,球後未見异常,視力0.02,未做特殊治瘵.93年12月15日以右眼漸進性突出伴視力下降2年,CT片示:"右眶内球後占位疾患"入院.檢查:患者一般情况佳,無惡心、嘔吐、頭痛,體温36.5℃,脉搏70次/分,呼吸21次/分,血壓19/12kpa.眼科檢查:視力OD:CF/40cm/OS:1.5,右眼明顯突出,按壓不能復位,眼徑向顯下方偏斜,眼球運動良好,眼突度25.15/110,瞼開合良好,球結膜粗糙,輕度充血,角膜透明,kp(-),Tyn(-)虹膜紋理清,瞳孔3mm,圓形,直接對光反應遲钝,玻璃體透明,眼底以+IDS看清,視磐略有水腫,高超+3DS,視监邊缘模糊不清,色淡,黄斑充血,黄斑中心凹反射消失,眼底網膜血管管徑比例走行未見异常,網膜無出血及滲出物,眼壓1.94kpa,球後下方可触及囊性、質軟、光滑腫物.B超結果示:右眼球後探及3.0×2.5CM暗淡回聲国,輸廓清楚,形狀欠規具,内部光點分布不均匀,眼球後壁向前突起,診斷:右眼球後占位疾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外傷性化膿性眼内炎是病原菌随致傷物直接進入眼内,使眼内組織在短晴間内造成嚴重損傷,了解哪些因素對該病的預後起决定性作用,爲臨床醫師治瘵提供指導.方法1999年1月~2001年3月間眼球穿孔傷後臨床診斷爲化膿性眼内炎48例,回顧性分析傷口大小、异物存留、晶狀體損傷和病原菌檢查及外傷後手術時間對該病預後的影響.結果傷口大小、异物存留是否、晶狀體損傷對其預後無統計學差异,54%的病例發現病原菌,其中G+球菌占39%,G-杆菌占50%,真菌感染占11%,G-杆菌感染的眼内炎預後差,進對診斷爲眼内炎的患者越早行手術治瘵效果越明顯.結論眼球傷口大小、异物存留、晶體損傷對外傷性化膿性眼内炎預後無明顯影響,而感染病原菌的種類、發病距手術時時間的長短影響該病的預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討眼球後腫瘤摘除手術設計怎樣充分結合CT及B超檢查情况來設計,使手術進路更方便、腫瘤易摘除、且損傷小.在没有開眶情况下腫瘤全部取出成功,并盡可能保存視力.方法本組14例,5例經球結膜切口進入,9例經瞼皮膚切口進入,無1例開眶,術中均完整取出腫瘤.結果術後一月復查時有6眼視力同術前,7例較術前視力下降1~2行,1例術前視力0.6,術後視力0.1.術後病理診斷海綿狀血管瘤8例,眶内神經纖維瘤2例,混合瘤4例.結論CT能顯示腫瘤位置、大小、形態與鄰近組織的關系,對手術進路的選擇,術中可能接觸到組織及腫瘤性質的估計提供有力參考.因此,CT是眶内腫瘤的首選檢查方法.B超所顯示的聲像圖為眼球和眶内容的二維切面圖,對了解眶内病變更有幫助.因此,對于眶内腫瘤術前經CT及B超檢查後設定一種方便的不開眶的手術進路,完整摘除腫瘤,對患者損傷小,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1病例報告 男,10歲,因右眼突然視物不清1天來我院就診.患者1周前患感冒,否認外傷及結核病史.入院檢查:V OD 0.15,OS 1.0,雙眼壓正常,雙眼球結膜無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瞳孔直径2.5mm,對光反射靈敏,晶状髓無混濁,雙眼玻璃髓混濁,右眼底後極部視網膜前大量出血,并可見液平面,將黄斑區及视乳頭遮蓋,雙眼周邊部静脉周圍有白鞘,部分小血管閉塞,左眼視網膜未見出血.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報告患者,男,62歲,農埸工人,住院虢15867,于1999年12月14日入院.病史:病人于入院前三個月偶然触到右側眼眶内上處有一腫物.未發現眼球外突及視力燮化,無局部紅腫熱痛等癥狀,未做過任何檢查及治瘵,既往身體健康,全身檢查未發現异常.眼部檢查:右眼視力0.8,左眼視力0.8,右眼眶内鼻上方可触及一腫物,約15×15×10mm,質韌,向眶深部延伸,可輕度移動,表面欠光滑,舆皮胃無粘連,無壓痛.雙眼瞼及眼球活動自如,雙眼内檢查未見异常.右眼眶壓無明顯增高,眼球突出度:14 12-107mm mm.胸片檢查未見异常.CT檢查:右眶内鼻上方見一高密度影,形狀欠規具,約15×15×10mm,考瀘右眼眶内腫物.B超:右眼眶内鼻上方見一較低回聲圈堍,約15×15×10mm大小,邊界欠清,内回醫不均,可見散在暗區,後界回聲欠清,無壓縮性.彩色超聲多普勒血流顯示病燮内有彩色血流.住院診斷:右眼眶内腫物.住院後第三天在局麻下行右眼前路開眶術,術中將腫物完整取出.腫物約15×15×10mm大小,質韌,色較蒼白,舆周圍組織有粘連.病理報告:結核性肉芽腫.術後一周病從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探討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臨床效果.方法采用上方角膜緣後2mm反眉形1/2層鞏膜隧道小切口進行手法碎核及人工晶狀體植入,鞏膜切口不縫或縫一針.結果術後3個月視力≥0.2占98.7%,≥0.5占83.5%,≥0.8占48.3%;衍後并發角膜水腫42祗眼,前房出血和上瞼下垂各1例.結論小切口無縫綫人工碎核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費用小,操作簡單,省時安全,衍後視力恢復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對小切口無縫合白内障超聲乳化吸出聯合PMMA人工晶體植入術進行總結和分析.方法對近4年來所收治的413例(467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無縫合白内障超聲乳化吸出聯合PMMA人工晶體植入的方法進行治療.結果術后1周視力≥0.5者337眼(72.16%),其中79眼視力≥1.0(16.92%),術中常見的并發症爲后囊破裂(17眼、3.64%)、懸韌帶斷裂(4眼、0.86%)和誤傷虹膜(5眼、1.07%),術后爲角膜水腫(129眼、27.酡%)、人工晶體前膜(35眼、7.49%).結論該術式規範快捷、組織損傷小、術后散光輕、視力恢復快而穩定,且價格低廉,爲符合當前我國國情的理想的白内障手術治療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範圍虹膜根部離斷修復的手術方式.方法對20例眼行改良的虹膜根部離斷縫合術.結果20例眼離斷的虹膜均獲得解剖及功能上的復位,且視力均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結論改良式虹膜根部離斷縫合術是修复大範囤虹膜根部離斷的最佳手術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兒童挫傷性前房出血的治瘵方法.方法對我院收治的¨8例患者均進行以下治瘵.(1)卧床,静休.(2)滴散瞳劑雙眼包扎.(3)口服或静脉使用皮質類固醇.(4)止血芳酸、安絡血等止血藥的應用.(5)前房衝洗.結果按照藥物等治療後瘵效進行統計.積血完全吸收109例(92.37%)積血未完全吸收9例(7.63%).結論挫傷性前房出血的視力恢復舆出血量多少眼球損傷的程度、有無影響視力的并發癥及是否早期治瘵有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討葡萄膜炎并發白内障,青光眼過術後白内障,外傷後并發白内障等特殊類型白内障超聲乳化及人工晶體植入術的可行性、手術技巧及術後并發癥的預防,并評價其療效.方法對34眼特殊類型白内障施行手術,術後隨訪1~6月.觀察視力,角膜内皮細胞計數,眼壓等并發癥.結果術後1月30眼(88.23%)有不同視力提高,視力≥0.3者18眼占52.94%角膜内皮細胞密度,平均面積,最大細胞面積,術前術後均未發生顯著性差异.六棱細胞比例和變异系數發生顯著性差异.除2例角膜水腫外無其他嚴重并發癥.結論選擇好適應癥,做好必要的術前檢查,熟練掌握白内障超聲乳化技術,對特殊類型白内障患者能够做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術後視力.  相似文献   

20.
囊袋阻滞綜合徵是連續環形撕囊的一種并發癥[1,2].現將手術中發生的1例囊袋阻滞綜合徵報告如下:1病例報告男性,40歲,左眼視力下降2月餘,診斷爲左眼早老年性白内障近熟期收入院.右眼視力4.3嬌正無效,左1米感光光定位準確、固視功能良好、無紅眼史、近視史.左眼前段正常,晶體皮質乳白色混濁.眼底看不進.術中注入Healon後行連續環形撕囊,前囊撕開直徑約4.5mm,用27虢钝針頭進行水分離時,前房深度正常,正準侑娩核時,核突然自己下沉人玻璃體内.注吸後植人人工晶體在睫狀體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