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辅助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用于胆囊切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均使用常规的连续硬膜外麻醉(T8~T9向上置管),一组辅用HANS,另一组则作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辅助药的使用率,镇静评分,牵拉反射,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等。结果:对照组90%病人均要使用辅助药物,由于辅助药物的使用,术中镇静评分较高,总平均达6.7分,特别在用药后病人呼之不醒,1/3的病人出现明显的舌根后坠;HANS组辅助药物使用率仅为10%,术中各项生理指标相对平稳,差异显著;两组氧饱和度差别不明显。结论:HANS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术可显著减少牵拉反应和辅助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麻醉行上腹部手术 ,解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 ,有效对抗内脏牵拉反应 ,消除患者对麻醉手术过程中的不良记忆 ,需辅助应用药物 ,我们观察了咪唑安定配伍芬太尼对硬膜外麻醉行上腹部手术中的镇静遗忘效果及对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 ,无精神疾病及记忆障碍 ,择期上腹部手术 40例 ,男 2 4例 ,女 1 6例 ,体重 5 2~ 72kg ,年龄 2 5~ 64岁 ,随机平分为A、B两组 ,手术种类包括 :胆囊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结肠肿瘤切除术等。麻醉方法 麻醉前 3 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阿托品 0…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左旋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伍用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择期上腹部胆囊切除或胃大部切除术患者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60~7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L组31例和R组27例。术中均使用连续硬膜外阻滞,2%利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子宫全切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Ⅰ组为一点法,即L2~3腰椎单次腰麻后置入硬膜外导管;Ⅱ组为两点法,即T12~L1行硬膜外置管,再行L2~3单次腰麻。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记录腰麻平面不对称例数、硬膜外腔用药量、需要辅助用药的例数及术后头痛、腰背痛情况。结果在进腹探查和牵拉宫颈时,Ⅰ组患者心率下降幅度大于Ⅱ组患者的心率下降幅度(P〈0.05);Ⅱ组肌松满意度和防止牵拉反应明显优于Ⅰ组(P〈0.05);腰麻平面不对称例数、硬膜外腔用药量和需要辅助用药的例数Ⅰ组多于Ⅱ组。结论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全切术麻醉效果确切,更合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局麻药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下阑尾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患者100例ASAⅠ~Ⅱ级,拟行阑尾切除术,随机分两组;舒芬太尼组(Ⅰ组,n=50)和对照组(Ⅱ组,n=50).硬膜外穿刺部位均间隙T11~12,每组硬膜外首剂量均2%利多卡因3ml(试验量),追加剂量1%利多卡因与0.5%罗哌卡因混合液12ml,Ⅰ组局麻药中复合舒芬太尼15ug(1.0ml);Ⅱ组局麻药中加入生理盐水1.0ml.观察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镇痛维持时间.结果:同Ⅱ组比较Ⅰ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缩短,镇痛维持时间延长(P<0.05),术中麻醉效果好,牵拉反应明显减少(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局麻药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可以明显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改善麻醉效果,降低牵拉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三种麻醉方法在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择期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病人64例,AS A Ⅰ~Ⅱ级,年龄42~58岁,体重45~72 kg,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单管硬膜外麻醉组(18例),选L2~3;Ⅱ组为双管硬膜外麻醉组(21例),选两点T11~12 L4~5;Ⅲ组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25例),选L2~3,直入法进针行硬膜外穿刺,继而以笔尖式腰穿针行针内针法腰穿.所有病人穿刺置管都一次性成功,穿刺置管过程不顺者排除研究组.观察麻醉起效时间,局麻药用量,麻醉效果及术后头痛恶心等并发症.结果 Ⅲ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Ⅰ组、Ⅱ组(p<0.01),局麻药用量Ⅲ组明显减少(p<0.01),Ⅱ、Ⅲ组优良率明显好于Ⅰ组(p<0.05).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是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硬膜外注射氟哌啶能否防止术中恶心呕吐。方法 :将 4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 (其中肝胆胰 2 0例 ,胃大部切除 2 0例 )随机分为二组 ,A组为对照组 2 0例 ,B组为观察组 (硬膜外注药 ) 2 0例 ,每组肝、胆、胰及胃大部切除手术例数均等 ,ASA -Ⅰ -Ⅱ ,全部置胃管入手术室 ,取左侧卧位T9~ 10 脊间隙硬膜外穿刺 ,成功后B组硬膜外注入氟哌啶2 5mg ,硬膜外麻醉用药为 1 6 %利多卡因加 1∶2 0万肾上腺素 ,初量 15ml,追加剂量 5ml,手术开始时两组均静注哌替啶5 0~ 75mg ,全部病例麻醉平面控制在T2 -12 之间。结果 :A组术中发生恶心呕吐 11例 ,占 5 5 % ;B组 1例 ,占 5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硬膜外注射氟哌啶防止术中恶心呕吐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阻滞复合吸入全麻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复合麻醉方法 ,我们采用此麻醉方法用于胆囊切除术 ,并与其他麻醉方法作了对比观察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行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 5 8例 ,男 2 7例 ,女 31例 ,年龄 2 5~ 6 3岁 ,体重 4 5~ 80kg ,均为胆囊结石患者 ,ASAⅠ~Ⅱ级。随机分为 3组 ,单纯硬膜外麻醉组 18例 ;硬膜外阻滞复合吸入全麻组 2 1例 ;单纯吸入全麻组 19例。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2 麻醉方法与结果2 .1. 麻醉方法 术前 30m…  相似文献   

9.
姜景卫 《当代医学》2006,12(11):26-27
目的观察三种麻醉方法在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择期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病人64例,ASAⅠ~Ⅱ级。年龄42~58岁,体重45~72kg。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单管硬膜外麻醉组(18例),选L2~3;Ⅱ组为双管硬膜外麻醉组(21例),选两点T11-12 L4-5;Ⅲ组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25例),选L2—3,直入法进针行硬膜外穿刺,继而以笔尖式腰穿针行针内针法腰穿。所有病人穿刺置管都一次性成功,穿刺置管过程不顺者排除研究组。观察麻醉起效时间,局麻药用量,麻醉效果及术后头痛恶心等并发症。结果Ⅲ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Ⅰ组、Ⅱ组(P〈0.01)。局麻药用量Ⅲ组明显减少(P〈0.01),Ⅱ、Ⅲ组优良率明显好于Ⅰ组(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是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实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拟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采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Ⅱ组采用异感定位,局麻药均为0.37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结果Ⅰ组30例中麻醉效果优良者28例(成功率为93.3%),Ⅱ组麻醉效果优良者21例(成功率为70%),两组麻醉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异感定位准确,阻滞麻醉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1.
腰-硬联合麻醉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CSEA,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CEA).取L2~3或L3~4间隙为穿刺点,观察组在蛛网膜下隙注入局麻药后再在硬膜外隙置管,腰麻作用消失后行硬膜外给药.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效果评级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效果评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除了各有2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外无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CSEA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中应用,具有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善、麻醉时间不受限制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2.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三种麻醉方法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三种麻醉方法在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病人共64例,ASAⅠ~Ⅱ级,年龄42~60岁,体重50~80kg,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单管硬膜外联合麻醉组18例,选L2~3;Ⅱ组为双管硬膜外麻醉组21例,选两点L11~12、L4~5;Ⅲ组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25选L2~3直入法进针行硬膜外穿刺,继以腰穿针行针内针法腰穿。所有病人穿刺置管都一次性成功,排除穿刺置管过程不顺者。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术后头痛、恶心等并发症。结果:Ⅲ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Ⅰ组、Ⅱ组(P<0.01),局麻药用量Ⅲ组明显减少(P<0.01),Ⅱ、Ⅲ组优良率明显好于Ⅰ组(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是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腔预注芬太尼超前镇痛即在感受伤害性刺激之前应用镇痛药 ,其效果要比在伤害性刺激产生之后更有效[1] 。本试验旨在探讨切皮前硬膜外腔预注芬太尼超前镇痛对术中麻醉效果是否有影响。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8— 1999年在我院行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 6 7例 ,ASAⅠ~Ⅱ级 ,年龄 30~ 5 5岁 ,体重 4 5~6 8kg。随机分为三组 :AF组为切皮前硬膜外超前预注芬太尼组 ,2 3例 ,其中ASAⅠ级 15例 ,Ⅱ 8例 ;NF组为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 ,2 0例 ,其中ASAⅠ级 14例 ,Ⅱ级 6例 ;PF组为切皮后硬膜外腔应用芬太尼组 ,2 4例 ,其中ASA…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种麻醉方法在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病人共64例,ASAⅠ~Ⅱ级,年龄42~60岁,体重50~80kg,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单管硬膜外联合麻醉组18例,选L2~3;Ⅱ组为双管硬膜外麻醉组21例,选两点L11~12、L4~5;Ⅲ组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25选L2~3直入法进针行硬膜外穿刺,继以腰穿针行针内针法腰穿。所有病人穿刺置管都一次性成功,排除穿刺置管过程不顺者。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术后头痛、恶心等并发症。结果:Ⅲ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Ⅰ组、Ⅱ组(P〈0.01),局麻药用量Ⅲ组明显减少(P〈0.01),Ⅱ、Ⅲ组优良率明显好于Ⅰ组(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是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蕊 《中原医刊》2009,(14):57-58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印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两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Ⅰ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Ⅱ组)。记录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手术中(T3)、拔管时(T4)的心率、收缩压(SP)、舒张压(DP)的变化。观察并记录手术结束时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结果Ⅰ组术中及拔管时血流动力学较Ⅱ组平稳(P〈0.05);Ⅰ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轻术中应激反应,缩短拔管时间,术后清醒完全,是老年患者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的全身麻醉方式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和恢复情况.方法将择期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老年患者66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2例):气管插管全麻组(Ⅰ组)、硬膜外麻醉联合气管插管全麻组(Ⅱ组)、硬膜外麻醉联合喉罩全麻组(Ⅲ组).比较3组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比较术前和术后的血糖(Glu)水平和皮质醇(Cor)水平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Ⅲ组患者在置喉罩或插管后即刻(T1)、手术开始即刻(T2)、气腹后10min (T3)、拔管前即刻(T4)的SBP、DBP、HR均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Ⅱ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即刻(T2)、气腹后10 min (T3)、拔管前即刻(T4)的SBP、DBP、HR均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Ⅱ组、Ⅲ组在术后的血糖(Glu)水平和皮质醇(Cor)水平较Ⅰ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Ⅱ组、Ⅲ组在术后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Ⅰ组明显缩短(P<0.05),且苏醒期烦躁发生率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联合喉罩全麻用于高血压老年患者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循环稳定,麻醉恢复快,应激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围手术期间的血压突然升高(指比原基础血压高5.33kPa以上),不论是局部麻醉、全身麻醉还是硬膜外麻醉中经常出现。我院在1987年~1995年间的8654例手术中,就有153例在围手术期血压突然升高,占1.76%。现将其原因人处理方法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78例,女兀例,年龄19~86岁,平均52.5岁。血压术前均低于21.3/12kPa。局麻组33例中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1例,颈部肿物2例。硬膜外6例,其中2例是嗜钻细胞瘤,另4例是胃大部切除术2例,胆道手术2例。全麻组脑及食管手术匕例,胃大部切除术、肝修补明道手术39例,开颅手术3例。臂丛2例均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2种麻醉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Ⅰ组(GE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Ⅱ组(G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2组分别于麻醉前(T0)、气管插管时(T1)、气腹后5min(T2)、气腹后20min(T3)及拔管时(T4),观察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同时抽取静脉血测各时点血糖(GLU)、皮质醇(COR)和醛固酮(ALD)。结果与T0时比较,Ⅰ组各时点COR、GLU、ALD及HR、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T2、T3、T4时,HR、SBP、DBP及COR、GLU、ALD显著高于T0(P〈0.05)。组间比较,Ⅱ组B、T3、T4时,COR、GLU、ALD及HR、SBP、DBP显著高于Ⅰ组同时点(P〈0.05)。结论全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能有效抑制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期间应激反应,为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安氟醚紧闭定量麻醉的临床应用曾玲双陈红为克服紧闭吸入式麻醉诱导期长,麻醉深度不易控制的缺点,本文对21例患者实施安氟醚紧闭吸入式定量麻醉,观察安氟醚每小时用药量及麻醉效果。1临床资料与方法食道癌根治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21例。ASAⅠ~Ⅱ级,男13例...  相似文献   

20.
硬膜外麻醉过程中寒战的发生比较多见 ,虽然极少产生严重后果 ,但对患者心理和生理方面都产生不良影响 :肌颤使患者产生不适和痛苦感 ,并增加焦虑程度 ,重症寒战影响手术操作 ,干扰素中监测并影响静脉通路通畅等。本文观察了 12 0例应用哌替啶控制硬膜外麻醉过程中寒战治疗与效果。1 资料和方法12 0例择期手术病人 ,ASAⅠ~Ⅱ级 ,年龄 2 0~ 5 0岁 ,男性 5 3例 ,女性 6 7例 ,手术种类 :子宫肌瘤切除术 38例 ,阑尾切除术 5 1例 ,疝修补术 31例 ,随机分为 3组 ,Ⅰ组为出现寒战应用空调及毛毯保温 ;Ⅱ组为静注哌替啶2 5mg ,Ⅲ组为静注派替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