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组织工程皮肤是通过在体外培养扩增大量的功能细胞,复合到支架材料,通过细胞与支架的相互作用,诱导、生长形成三维的有活性的皮肤替代物.组织工程皮肤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原有的皮肤供区不足、免疫排斥、传播疾病等各种问题,为急性或慢性皮肤损伤提供了全新的治疗理念,具有远大的开发前景.本文就组织工程皮肤的分类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皮脂腺是皮肤的重要附属器官, 其功能的异常与痤疮及其他皮脂腺相关疾病密切相关.人皮脂腺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为研究皮脂腺功能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目前已经建立了永生化人皮脂腺细胞系:SZ95细胞、SEB-1细胞和Seb-E6E7细胞, 并已成为研究皮脂腺功能和活性调节以及痤疮和其他皮脂腺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工具.对人皮脂腺细胞体外培养实验方法的各个阶段、永生化人皮脂腺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在临床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系统水平平行分析碱基切除修复相关途径中的重要基因XPA在众多人类皮肤疾病中的差异表达情况.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 利用ScanGEO工具对GEO数据库中59个皮肤或皮肤疾病样品相关的基因芯片数据从核苷酸切除修复途径进行平行比对, 对XPA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样本进行筛选和差异分析.结果 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表皮损伤模型、DNA损伤和紫外线辐射、包皮成纤维细胞对弓形体RH 1型 (ROP5) 突变体感染的反应、白细胞介素-20亚族细胞因子对表皮角化细胞的影响、Egr-1对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过度表达的影响:时间过程、炎性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模型7个芯片样本中XPA的表达存在差异 (P<0.05) , 一般呈现下调表达.结论 基于GEO数据库和ScanGEO工具能够高效进行高通量共享数据的筛选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致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强度30mJ/cm^2的中波紫外线照射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紫外线照射模型组和四个不同浓度LBP保护组,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酶生化法检测细胞内SOD活性、MDA含量,以及培养液中LDH漏出率。结果强度为30mJ/cm^2的中波紫外线可以造成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LDH漏出增加,与埘照组相比均P<0.05。给定浓度范围的LBP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加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加细胞内SOD活性、MDA含量,减少LDH的漏出。结论紫外线可以造成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LBP对UVB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它的抗氧化作用和促进细胞增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内皮细胞在中药药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是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功能及阐明相关药物作用机制的重要模型。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变、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肿瘤等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一些中药及提取物能保护内皮细胞损伤,或能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可有效阻止上述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现就近年来内皮细胞培养用于中药药理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肾细胞体外模型的使用非常广泛,从外源性化合物的毒性筛选、危险性评价到肾损伤机制的研究都广泛地应用到离体肾细胞模型.原代肾细胞的体外培养是研究肾脏疾病及药物对肾毒性的一项重要技术,目前该细胞分离方法 有酶分离法、化学分离法、筛网分离法、显微解剖分离法、流式细胞仪分离法、免疫分离法等.本文就原代肾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在药物毒理学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TN)对谷氨酸(Glutamate,Glu)损伤体外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建立Glu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DCFH-DA染色法检测细胞氧自由基水平,Hoechst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细胞(EC)为覆盖在血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细胞,不仅是位于血液和血管壁之间的一个选择性通透屏障,而且作为一种内分泌器官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参与机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因此,血管EC的剥脱、损伤和功能紊乱在许多疾病,尤其是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所处的独特位置不利于观察和研究,因此,体外培养EC显得特别重要。本文综述了5种EC培养模型:静态培养模型、流动培养模型、EC扩张体外模型、EC通透性模型和EC 平滑肌细胞共培养模型,这些模型从不同方面模拟体内诸多因素对EC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从而为探讨EC的损伤机制及保护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损伤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前列腺素E2(PGE2)分泌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分为损伤组、NADPH氧化酶(NOX)抑制剂氯化二亚苯基碘鎓(DPI)预处理组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组,三组细胞经划痕法建立体外机械损伤细胞模型,以未建模的HaCaT细胞作为对照组。于建模后不同时点收集损伤组、DPI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及各组细胞的培养上清液,分别采用荧光探针技术和化学发光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生成和NOX活性,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前列腺素E2(PGE2)的质量浓度。结果建模后各时点,损伤组和DPI预处理组细胞内ROS生成和NO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DPI预处理组建模后各时点细胞内ROS生成和NOX活性均显著低于损伤组(P<0.05或P<0.01)。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GE2质量浓度的检测结果显示:建模后各时点,损伤组、DPI预处理组和NAC预处理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PI预处理组和NAC预处理组均显著低于损伤组(P<0.01)。结论机械损伤后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  相似文献   

10.
体外原代神经细胞培养,是一较好的神经生物学和神经药理学体外实验模型,近年来颇受重视。目前国内外以脑神经细胞培养的研究居多,而脊髓神经细胞培养的文献报道较少。为深入探讨脊髓损伤及其继发损伤的病理生物学机制和药物防治措施,我们建立了体外原代脊髓神经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并观察了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体外培养的皮肤原代成纤维细胞,造成紫外线(ultraviolet,UV)损伤模型,研究卵磷脂的抗氧化效果。方法紫外线照射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发氧化损伤模型,UVA及UVB照射强度分别为5 J/cm2及0.6 J/cm2。测试组更换含1mg/ml油菜卵磷脂的培养液,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抗坏血酸阳性对照组。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icroculture tetrazolium,MTT)比色法、二氯荧光素(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in,DCFH)标记法和Annexinv/PI双染法,比较细胞活性、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细胞凋亡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测试组SOD水平与照射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测试组ROS荧光强度、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紫外线可造成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明显氧化损伤;油菜卵磷脂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修复作用,抗氧化强度弱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2.
王永新  魏日胞  傅博  李平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31(12):1188-1190,1210
目的研究复方天葡片(TPT)对红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为阳性对照,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力测定方法测定复方天葡片体外抗氧化作用;采用小鼠红细胞自氧化及过氧化氢氧化损伤模型观察TPT对红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TPT有较强的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强度接近BHT。TPT明显抑制红细胞自氧化损伤和过氧化氢氧化损伤,并抑制红细胞膜MDA的产生。结论 TPT是一种较好的抗氧化剂,对红细胞氧化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谷氨酸钠是一种氨基酸的钠盐,大量摄入时,会导致血液谷氨酸浓度显著上升,可引起一系列有害影响.谷氨酸钠高暴露可干扰下丘脑的信号传导和瘦素功能,引起机体出现代谢综合征症状,母体高暴露可致新生儿出现代谢紊乱,新生儿期高暴露可致成年代谢综合征.谷氨酸钠还可诱导神经兴奋毒性,引起化学性脑损伤;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损害男性生殖系统,通过损伤卵巢和子宫的功能来抑制雌性生殖功能;通过改变肾脏抗氧化系统损伤肾细胞和肾功能.本文对谷氨酸钠的安全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皮肤角质层和活性皮肤层对药物经皮吸收的差异.方法选择巴比妥(BB)为模型药物,采用Franz吸收池法,考察药物经完整皮肤和剥离角质层皮肤的体外透皮能力Kp,并比较吸收促进剂肉豆蔻酸异丙酯(IPM)共存时的促透能力大小.结果BB经剥离角质层皮肤的Kp是经完整皮肤的2.37倍,加入IPM后BB的Kp分别提高到原来的2.59倍(经完整皮肤)和6.92倍(经剥离角质层皮肤).结论本实验为皮肤病态条件,如皮肤受伤或溃疡等时的药物经皮吸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东力  孙长生 《医学争鸣》1990,11(4):275-277
作者于1987年10月至1989年1月在西安市未央区对9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例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成组资料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皮肤破损、野外劳动、吃过鼠粪尿污染过的食物、吃过未加热的剩饭菜及口腔粘膜破损均为本病的危险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危险因素的比值比分别为2.80,2.06,2.01,2.33及2.68,且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表明,吃鼠粪尿污染过的食物和口腔粘膜破损两因素可能有协同作用,野外劳动中经破损皮收和经口感染可能为疫区人群感染HFRS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烯紫杉醇外渗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30只大鼠右后腿皮下建立多烯紫杉醇外渗性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大剂量激素组每只鼠立即于尾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kg体重,qd×6天;小剂量激素组注射地塞米松0.5mg/kg体重,qd×6天;生理盐水对照组用等容积的生理盐水代替地塞米松于每只鼠的尾静脉注射,也连用6天。观察各组大鼠外渗性皮损发生率、损伤面积大小和皮疹愈合时间。结果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组的皮损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小剂量激素组和对照组(二者均为100%)(P〈0.05);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组皮损面积为996.36±311.07mm^2,显著小于小剂量激素组和对照组(二者分别为3135.23±475.29mm^2和3069.75±517.06mm^2)(P〈0.01);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组皮损愈合时间为10.36±2.41天,显著短于小剂量激素组和对照组(二者分别为25.00±4.37天和24.12±3.46天)(P〈0.01)。 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可显著减少多烯紫杉醇外渗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减轻皮损程度,缩短皮损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7.
【照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所形成的脑实质损害可导致死亡及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MRI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其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为HIE的预后评价提供了新途径,现系统性回顾国内外MRI新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灵芝多糖的抗氧化作用,为灵芝多糖化妆品抗皮肤衰老功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化学方法评价灵芝多糖的总还原能力、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灵芝多糖脂质体过氧化进程中过氧化物和丙二醛(MDA)的产量考察其抗脂质体氧化能力;体外细胞实验考察灵芝多糖对H2O2诱导氧化损伤的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在体实验考察自制灵芝多糖乳液对D-半乳糖亚急性小鼠衰老模型皮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MDA和羟脯氨酸(Hyp)含量的影响。结果 灵芝多糖的还原能力和清除2种自由基能力均呈浓度依赖性,而且它能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生成,60 h灵芝多糖脂质体产生的过氧化物为空白脂质体的九分之一,MDA产量为空白脂质体的三分之一。灵芝多糖在0.312 5~1.25 mg/mL的范围内对H2O2氧化损伤的HaCaT细胞有保护作用(P<0.01),且保护作用随多糖浓度升高而增强。小鼠皮肤涂抹低剂量自制灵芝多糖乳液后,皮肤中SOD活力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涂抹时,MDA含量显著下降,Hyp含量显著升高(P<0.05),自制灵芝多糖乳液抗氧化能力略优于市售乳液。结论 多层面评价了灵芝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初步研制出具有抗衰老功效的灵芝多糖乳液,为灵芝多糖抗衰老化妆品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黎宁  吴曙粤  冯关荣 《华夏医学》2006,19(1):159-160
为了解强脉冲光子(IPLTM)技术在美容外科领域的应用及效果。笔者检索5年来IPLTM技术的应用报告,对光子治疗的适应证、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认为IPLTM技术适用于绝大多数皮肤色素性、血管性、光损害性病变,无不良反应报道,是一种有效治疗各种损容性皮肤病变的无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