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加氢裂化装置反应流出物余热发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加氢裂化装置反应流出物余热的利用现状和特点 ,提出了利用该余热发电 (即动力回收余热 )的方案。分析了动力回收方案的投资、效益及其影响因素。指出 :按照目前国内炼油厂的公用工程价格和投资情况 ,在加氢裂化装置附近建立低温余热发电站 ,动力回收反应流出物余热的方案是经济可行的。在新建和已有装置的改造中设低温余热发电站方案的简单投资回收期分别为 3 .6和 4.4a ,新建装置动力回收方案的经济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炼油厂的低温余热经常因没被充分利用而造成能源浪费,如何利用这部分能量,是设计炼油厂装置时的难题之一。文中综述了炼油厂低温余热的利用途径和利用原则,旨在为炼油厂节能降耗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3.
芳烃联合装置流程长、产品多且沸点接近,是炼油厂最大的耗能部门,其中大量低温热没有回收利用是主要原因。总结了国内芳烃装置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的实践,计算了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化分公司芳烃装置的低温余热分布,在成功回收邻二甲苯塔塔顶油气潜热产13 t/h,0.55 MPa蒸汽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回收利用余热的措施,包括:1将芳烃余热转化成热水并外送到邻近的石化园区作为其低温热阱热源,以减少园区蒸汽消耗;2实施装置内部热集成,升级利用低温热;3针对惠州地处亚热带,无采暖需求,伴热负荷小,且电价相对较高的现状,研究采用有机工质朗肯循环回收余热发电。计算表明,经过低温热热水输出、蒸汽凝结水发电改造和装置热集成改造,实现节能量406.1 TJ/a,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对于炼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二次能源生产企业,但是在其生产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而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出台使得多数的炼油企业面临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炼油厂能源利用率水平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多数炼油厂还有很大的低温余热利用发展空间。本文主要对炼油厂的低温余热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促进炼油厂进一步挖掘低温余热综合利用空间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炼油厂加热炉排放的高温烟气,即使已经被回收过余热了,但仍然含有很大的余热,主要是燃料高热值中水分的冷凝热。这种热量,具有数量大、温位低的特点,常规余热回收系统无法实现高效回收。文章介绍了采用低温发电技术回收的方法,能将这种低温位的热量转换成电能的方式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原本单纯的"热效率",此时可以广义地称为"能效率",数值也从原来的92%提高到约95%或以上,大大节约了能源。  相似文献   

6.
1984年5月26日至29日,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规划院主持在长岭炼油厂召开了长岭炼油厂油品低温余热热水减压扩容法发电-供热技术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24个单位,51名代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延长石油集团公司榆林炼油厂利用异步发电机组和同步发电机组回收催化裂化装置余热余能的情况,通过对两种回收方法的技术途径、设备配置、实际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得出异步发电机组的余热发电技术方案是优选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以蒸馏过程强化与节能为背景,在对塔盘、填料、分布器等塔内件技术发展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蒸馏过程的大型化技术在石油炼制工业中的应用与发展,提出了采用新型碳化硅泡沫材料在塔盘及填料上的应用可大幅度提升精馏效率的思路。通过将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与蒸馏过程进行耦合,实现了对于蒸馏过程低品位热能的有效利用,结合热耦合精馏、热泵精馏、多效精馏技术等节能措施,蒸馏过程能量的使用与回收变得更加科学与全面。新型材料传质元件和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使绿色蒸馏概念在石油炼制行业的发展更迅速、有效。  相似文献   

9.
炼油厂低温余热利用的几个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连石化分公司低温余热利用的几个实例 ,包括装置与装置之间的热联合、装置与系统公用工程之间的热联合及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热联合等。为解决夏季低温余热过剩问题成功应用了低温热升级利用技术措施 ,即溴化锂吸收制冷技术 ,实践证明该技术是平衡炼油厂夏季低温余热过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7月25日13时58分,九江石化1 600 kW低温热水发电装置开车成功,实现并网发电,表明工业级炼油厂低温热水有机工质发电技术取得阶段性突破。九江石化低温热水有机工质发电技术开发于2014年,由九江分公司、洛阳工程公司、中船重工711所共同承担,在中石化科技部立项攻关,全部采用国产化技术,是国内首套采用透平式膨胀机组的低温余热发电工业装置。项目采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技术和单套透平发电机  相似文献   

11.
胜利炼油厂蒸汽热力系统的发展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胜利炼油厂蒸汽热力系统的发展概况 ,着重对发展过程中采用的一些优化措施 ,包括提高锅炉产汽参数、热电联产、以煤代油、余热产汽和使用、热力系统给水和炼油工艺过程中低温油品的热联合、改善用汽过程以及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作了分析说明 ,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炼油企业节能潜力分析及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我国炼油企业能耗的现状;分析了炼油企业能耗高的原因;指出了我国炼油企业应采取的重点节能技术及措施,如催化裂化装置降低生焦能耗和能量回收技术、加热炉提高热效率技术、装置间热联合和低温热利用技术、蒸汽动力系统优化及凝结水回收技术、炼厂气燃气发电机组节能技术及热电联产技术、夹点技术优化换热网络及减少用水量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炼油厂低温热潜力快速评价方法的缺点与不足,在考虑炼油厂循环水一般耗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循环水修正和能量因数,建立了基于循环水修正的炼油厂低温热快速评价方法,并通过12家炼化企业数据对低温热潜力快速评价方法进行了计算,进一步通过引入偏离度的概念和计算,确定了基于循环水修正的炼油厂低温热潜力快速评价方法的优越性,通过某典型炼油厂进行详细的低温热数据统计,并通过基于循环水修正的炼油厂低温热潜力快速评价方法对低温热潜力系数进行计算并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炼厂低温热利用的实践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层次探讨了炼厂低温热利用方案。首先从区域优化角度提供以催化裂化顶循环油和轻柴油作为接力热源,建立催化裂化和气体分馏MTBE装置上下游多热源、多热阱大系统的能量利用方案,能节省10t/h的1.0MPa蒸汽。其次从炼油厂系统整合优化角度探讨除盐水在除氧环节以及除氧水在升温环节低温热利用的途径,通过技术改进和系统低温热利用相结合,探讨芳烃精馏塔实现回收低温热和消除装置瓶颈的可行性,提出利用区域除盐水集中升温除氧以及区域除氧水先集中升温再进汽包产汽的芳烃脱庚烷塔低温热利用方案,不仅能回收67%的低温热,产生的1.4MPa低压蒸汽(10t/h)还可代替连续重整装置脱已烷塔重沸器的中压蒸汽。通过深入分析后提出了对歧化、异构化和连续重整等芳烃装置进行类热高分改造方案,并对回收低温热的潜力进行科学评估。对目前对二甲苯(PX)装置低温热回收中最难环节-抽出液和抽余液塔塔顶油气低温热利用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与评估,提出了建设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的原低温热系统未能充分有效利用,炼油装置大量低温热,节能潜力亟待挖掘。经过研究论证,按照"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科学用能原则,采取低温热优化匹配大系统的技术方案对炼油装置进行节能改造,重点改进换热网络的工艺流程。改造后低温热利用得到全面优化,节能效果十分显著,企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1.2 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节能潜力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1.2 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综合能耗高的原因,提出了改造方案,通过采用新型高温烟气取热器、新增省煤器,充分利用高温烟气余热、改造装置低温位换热流程后,装置综合能耗明显下降,首次实现装置综合能耗达标.  相似文献   

17.
气田燃气式增压机烟气余热发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气田增压机的能量利用效率、减少热排放污染,采用?分析方法,对烟气余热品质(做功能力)进行了评价。基于气田增压站地理位置普遍较偏僻、供电成本高、电力供应稳定性较差的实际情况,拟采用有机朗肯循环(ORC)对气田增压机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发电;根据现场测试的烟气参数,利用热力学模型、传热模型和系统经济性模型对烟气余热发电技术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冲程燃气式增压机能量利用率较低,输入能量仅有30%转化为有用功,约有33%的热量以烟气形式排出;②烟气值为342 kW,?百分比为34.8%,具有较高的品质,若被充分利用可使得增压机能量利用效率提高10%;③利用增压机烟气余热发电的功率和投资回收周期受工质种类、工质蒸发压力、冷凝温度和烟气换热后温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发电功率变化范围为10~80 kW,投资回收周期为3.0~6.5年;⑤对ORC工作参数进行优化后的余热发电功率为66.73~82.00 kW,可满足增压机工作的基本供电需求,投资回收周期为3.2~3.8年。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气田增压站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提供一项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8.
海洋平台水套炉防护与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特殊设计的海洋平台相变加热水套炉具有安全可靠、节能高效、抗海水Cl^-腐蚀和智能化控制等特点。与“燃气发电-电加热”的原油输送方式相比其运行热效率成倍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在海洋油田井口平台原油加热海底输送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文章就海洋平台相变水套炉的结构特点、Cl^-腐蚀防护措施以及相变水套炉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