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仍然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其中20%患者需住院治疗,并且亦是感染致死的主要原因。许多国家的胸科学会主张CAP患者使用一种β-内酰胺加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或单用一种抗肺炎球菌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最近,美国胸科学会(ATS)建议需静脉用药的CAP  相似文献   

2.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仍然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其中2 0 %患者需住院治疗,并且亦是感染致死的主要原因。许多国家的胸科学会主张CAP患者使用一种β内酰胺加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或单用一种抗肺炎球菌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最近,美国胸科学会(ATS)建议需静脉用药的CAP住院患者可单用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特别是阿奇霉素)治疗。退伍军人事务部洛杉矶卫生保健部门在过去5 .5中曾经验性单用阿奇霉素静注治疗非严重CAP住院患者,本文报道该疗法的临床效果。对象为1997年12月1日至2 0 0 1年6月30日住院的CAP患者,这些患者曾分别接受以…  相似文献   

3.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为了改进CAP的诊疗工作,各国的相关学术组织先后依据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CAP的诊治指南,其中,以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美国胸科学会(ATS)以及英国胸科学会(BTS)等制订的CAP诊治指南影响较大.根据这些指南,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中,准确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正确选择初治地点、合理安排病原学检查以及根据临床风险和局部致病原耐药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是提高整体诊疗水平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许多不同专业学会的密切关注,而且有些学会还制定了相应的CAP治疗指南。其中,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是美国传染病学会(IDSA)和美国胸科学会(ATS)各自制定的CAP治疗指南。鉴于这2个版本的治疗指南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并因此产生一些混乱现象,IDSA和ATS于2007-03联合制定了该CAP诊疗指南[Clin Infect Dis,2007,44:S27-72]。该指南的使用者主要为急诊科医师、住院医师及全科医生,而且也同样适用于专科医生进行会诊时作为参考。该指南所涉及的患者与最近发表的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healthcare-associated pneumonia,HCAP)治疗指南所涉及的患者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交叉。居住在老人院和其他长期护理处所的肺炎患者通常表现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应该依据HCAP指南进行治疗。然而,对于某些病例特征包含在HCAP中的CAP患者,最好根据CAP指南针对其感染的特定病原菌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5.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临床多发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广谱抗菌药物大量使用,CAP病原耐药谱趋于复杂,使CAP的诊疗日益困难。201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感染学组发布《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中国指南),2019年美国胸科学会(ATS)与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发布《2019 ATS&IDSA临床实践指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简称ATS&IDSA指南)用于规范临床诊疗。笔者综合中国指南和ATS&IDSA指南,重点探讨CAP抗感染治疗方案,将两者的差别和一致强调的内容进行比较,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重症肺炎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进展迅速、合并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 2001年美国胸科学会的指南中把重症肺炎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1].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其死亡率分别达28.5%和70.6%[2].因此,及时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伟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36-137
笔者对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使用包括镇静技术、镇痛技术、肌松剂等辅助治疗在内的麻醉技术,成功救治14例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奉化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18例,其重症肺炎的诊断符合2007年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IDSA/ATS)共同发布的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治指南[1],ARDS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颁布的急性肺损伤/ARDS诊断治疗指南(2006)[2].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破坏性的肺部疾病,居当前死亡原因的第4位。一般认为,如果COPD患者发生咳嗽、咳痰量、咯脓性痰或喘息症状中的两项较平时加重或其中某一项明显加重,并且持续>24h,则可定义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对AECOPD的抗感染治疗应合理选择能够覆盖以上病原体的抗菌药。合理的抗菌治疗对于使AECOPD患者尽快恢复至基础肺功能水平有重要作用。进展期COPD患者可首选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美国胸科学会  相似文献   

9.
紫杉醇作为一线药物在卵巢癌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紫杉醇(安泰素)联合铂类药物(TP方案)和国产紫杉醇(紫素)联合铂类药物(PTP方案)以及环磷酰胺加铂类药物和阿霉素(CAP方案)作为一线药物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及毒性.方法 对1997年7月~2005年12月采用TP、PTP及CAP化疗方案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的64例卵巢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TP组27例、PTP组22例、CAP组15例.结果 TP组有效率为81.5%、PTP组有效率为63.6%、CAP有效率为53.3%.三组相比较,TP组和PTP组的一线用药有效率均高于CAP方案(P<0.05).结论 TP和PTP作为一线用药的疗效均优于CAP,TP与PTP在疗效及副作用上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新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新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疗效较好。笔者通过检索、查阅国内外文献,分析、归纳了新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和药效学特点,及其在治疗CAP中的疗效、地位。  相似文献   

11.
口服莫西沙星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商品名拜复乐,Avelox)是由拜耳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本项研究采用口服莫西沙星治疗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各30例,并与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治疗做比较,以探讨口服莫西沙星治疗C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李磊  张明  李红兵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664-1664
重症肺炎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进展迅速、合并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2001年美国胸科学会的指南中把重症肺炎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其死亡率分别达28.5%和70.6%。因此,及时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任慧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0):2871-28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04年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联合发表了新的COPD指南,旨在教育和鼓励COPD患者及医务人员更加乐观地预防和治疗本病。新指南将COP  相似文献   

14.
美国胸科学会(ATS)、欧洲呼吸学会(ERS)、日本呼吸学会(JRS)及拉丁美洲胸科协会(ALAT)对IPF的定义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慢性、特发性、进行性肺间质纤维化的间质性肺炎,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局限于肺部,组织病理学和  相似文献   

15.
欧阳小青  蔡德  魏敦灿 《中国药房》2011,(26):2433-2435
目的:了解我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9年CAP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CAP患者中,入院4h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有96例(占96.0%);共涉及8类54种抗菌药物,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达135频次(占51.7%),其次为喹诺酮类,共57频次(占21.8%);联合用药以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最常见(占51.0%)。结论:我院对CAP的诊疗基本符合"CAP的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抗菌药物应用基本规范,但在品种选择、应用时机及联合用药方面仍存在个别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6.
洪笃云  马迪  洪燕萍 《中国药房》2012,(14):1270-1272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对某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378例CAP住院患者的基本资料、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调查的CAP患者主要为老年患者,多有合并基础疾病,合并基础疾病种类平均为2.35种,药敏试验率为70.11%,抗菌药物种类应用例数排序列前3位的分别为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结论:该院CAP患者的临床治疗用药存在着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采取相关措施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7.
曹季平 《抗感染药学》2020,17(3):323-327
目的:分析医院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CAP的诊治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7年-2018年收治的CAP患者151例临床数据,依据《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疗指南(2016版)》(以下简称《指南》)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分析和衡量其使用抗菌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合理性。结果:151例病例中,青壮年患者占比最大,且大多数病例伴随基础疾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均为100%;所用抗菌药物以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酶抑制剂复合物为主,二联用药也常以上述两类药物联用;多数药物DUI值接近于1.00,用法用量较为合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多为常见反应。结论:医院CAP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指南》要求,部分药物DUI值波动大,联合用药不合理的问题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年4月-2011年2月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抗菌药物的治疗状况,以期为我院CAP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品用药频度(DDDs)和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我院2009年4月-2011年2月住院治疗的CAP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9年4月-2011年2月我院住院CAP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13.32 d,老年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显著长于中、青年患者。住院的CAP患者痰培养的送检率与阳性率分别为73.36%和33.12%。选用的经验性抗菌药物主要为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其选用比率分别为20.37%,20.19%和12.52%。结论:2009年4月-2011年2月我院住院CAP患者痰培养率较高,但培养结果仍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体征辩证的分析。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以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单用或联用为主,基本符合了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推荐用药。  相似文献   

19.
<正>社区获得性肺炎[1](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定义为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含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典型肺炎和非典型肺炎。CAP被认为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CAP每年的发病率在1%12%[2]。据调查报道[3],在美国每年约有CAP患者300万12%[2]。据调查报道[3],在美国每年约有CAP患者300万560万,其中需住院治疗患者100万,平均病死率8.8%560万,其中需住院治疗患者100万,平均病死率8.8%15.8%,已成为美国的第7大死亡原因。据估计我国每年约有CAP患者250万[4]。随  相似文献   

20.
许多抗生素类药物都可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研究者们在吉米沙星的初期临床研究中也观察到了此迹象.随后进行的研究及分析结果均表明,吉米沙星引发的皮肤反应为轻、中度自限性斑丘疹,并且最常见于疗程>7d(非批准疗程)的患者.采用5 d和7 d疗程分别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和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时,吉米沙星引起的药疹发生率与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相当,而且低于其他常用于社区感染的抗生素类药物,如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和头孢类抗生素.与吉米沙星治疗相关的药疹无交叉或亚临床致敏作用,也不会引起任何系统性疾病,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或中毒性表皮坏死症等.本文对吉米沙星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本品短程疗法对付AECB和CAP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