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愈骨髓纤维化的惟一治疗方法。文章通过对哪些患者需要做造血干细胞移 植、芦可替尼时代如何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芦可替尼在移植中所起作用、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否治愈骨髓纤维化、如 何提高移植疗效进行综述,指导临床工作中如何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纤维化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葛林阜 《山东医药》2000,40(6):47-48
目前 ,世界范围内已进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约80 0 0 0多例 ,且每年以 50 0 0例的速度增长。资料报道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使 50 %以上的白血病得到治愈 ,是急性白血病最好的根治方法。1 造血干细胞来源造血干细胞的来源有四种 ,即骨髓、外周血液、脐带血及胎肝细胞。骨髓作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研究较早 ,临床应用早已成熟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BSCT)则是近 10余年发展起来的。由于化疗完全缓解 (CR)后患者外周血细胞数量比生理条件下要增加 2 5倍 ,且应用 ABSCT后造血功能重建的时间较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及自体骨髓移…  相似文献   

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存在于骨髓中的非造血组织干细胞,在支持骨髓造血功能上起重要作用。最近研究结果显示,不论在体内、体外,MSC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预示其在移植治疗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干细胞移植治疗是当今一种极为先进的医疗技术,该治疗方法对于临床中某些疑难杂症的医治带来了希望的曙光,而干细胞移植有着让人体组织细胞修复、重建的作用。MSCs在人体中属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其可以对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有促进、支持等作用[1]。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在临床组织再生各方面应用广泛,但是干细胞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移植后有成瘤的风险,其安全性需进一步研究[2,3]。  相似文献   

5.
姜夕锋  马莲红 《山东医药》2004,44(16):59-60
随着血液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特别是对造血发生与调控、造血干细胞特性、移植免疫学认识,以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技术、全环境保护性治疗及造血生长因子的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现已成为治愈某些恶性血液病、实体瘤、遗传性疾病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6.
为了发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白血病复发率低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少、应用范围广的优点我们首先开展了混合HLA半相合异体骨髓的自体骨髓移植,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混合异体骨髓的自体骨髓移植能部分发挥异体骨髓移植产生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作用,减少移植后白血病的复发,并且为复发患者进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提供了契机。本文首次报告混合移植后DLI加IL-2免疫治疗急性白血病2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娜  葛林阜 《山东医药》2010,50(43):113-114
近30年来,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发展较快。与骨髓移植(BMT)比较,PBSCT后受者造血重建较快、移植物抗白血病(GVL)作用较强、复发率较低,但造血恢复较慢、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较高。近年研究表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骨髓微环境中的一个主要组分,  相似文献   

8.
1例主诉为乏力、纳差7年余, 全血细胞减少4年余的患者就诊血液病科, 血常规示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细胞学检查示骨髓增生降低。血液系统基因组全外显子测序分析显示ELANE基因、HOXA11基因、CDH23基因突变, 同时双耳听力轻度下降、语言表达不清、双拇指外展受限, 诊断为先天性骨髓造血衰竭, 行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2年余, 血象恢复正常, 嵌合体示完全嵌合状态, 听力明显恢复。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愈了该患者血液学异常并改善了双耳听力减弱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加强对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iao Z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6):368-369
造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始于60年代后期,自80年代初起有较大的突破。近10年来在国际、国内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发展较快。国内血液学,肿瘤学及从事基础研究的一些专家为促进我国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自体及同种异基因移植,又根据干细...  相似文献   

10.
1例主诉为乏力、纳差7年余,全血细胞减少4年余的患者就诊血液病科,血常规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示骨髓增生降低。血液系统基因组全外显子测序分析显示ELANE基因、HOXA11基因、CDH23基因突变,同时双耳听力轻度下降、语言表达不清、双拇指外展受限,诊断为先天性骨髓造血衰竭,行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2年余,血象恢复正常,嵌合体示完全嵌合状态,听力明显恢复。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愈了该患者血液学异常并改善了双耳听力减弱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化疗药物的不断更新,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有了显著的进展。但大剂量化疗可导致患者骨髓严重抑制和全身衰竭,同时因多种药物所产生的耐药性,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复发率仍然很高,患者长期存活者也不多。因而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近年来,由于组织相溶性配型技术和造血干细胞研究的进展,造血组织的移植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已知,造血干细胞是造血组织移植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类型。除外周血有少量造血干细胞外,主要存在于骨髓和胎肝中。骨髓移植或胎肝输注的本质,就是造血干细胞的移植。由于供体或未受肿瘤细胞侵犯的骨髓中含有造血干细胞,可在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中增殖,故可重建体内正常造血功能,并有效地防止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儿童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过程以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对儿童供者健康的影响,以评估儿童作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特别是当干细胞受者为成人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儿童作为供者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采集过程和采集物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4例儿童供者中位年龄6(2~10)岁。干细胞采集物用于半相同移植4例,同胞全合移植10例。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6例,单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8例。供者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总次数分别为1次4例,2次5例,3次3例,4次2例。除1例植入失败以外,其他受者均顺利植活。儿童在整个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儿童供者通过分次动员和采集可以采集出足量的造血干细胞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是安全的,儿童供者所采集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能够满足单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或骨髓联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可能治愈MDS的唯一方法。随着对此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去甲基化药物(hypomethylating agents,HMAs)的应用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及其对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 从无骨髓浸润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本人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经放化疗等预处理后,与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5例,其中恶性淋巴瘤4例,粒细胞肉瘤1例,并观察其对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响.结果 MSCs联合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5例,MSCs输注过程顺利,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移植后造血恢复过程中,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为9.4(8~11)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2.2(10~14)d.结论 MSCs联合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性好,未见明显副作用.结果 提示输注MSCs可促进造血恢复,但其远期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blood stemcelltransplantation,PBSCT)主要被应用于实 体瘤的治疗,其中包括小细胞肺癌(SCLC)。外周造 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高剂量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效 果要高于单纯常规化疗和(或)合并放疗、手术治疗 的效果。 1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为造血和淋巴系统的祖细胞,具有 自我复制和进一步分化成各系祖细胞的功能。根据 这一特点,临床上常用于因重度放疗和化疗而引起 的骨髓抑制的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以往的骨髓移植及近些年 提出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的干细胞主要 采自骨髓,…  相似文献   

16.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唯一方法,但寻找HLA完全相合的供者越来越难,HLA半相合移植显示出它独特的优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骨髓微环境中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非造血干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造血重建,与造血干细胞共输注能增强造血干细胞的植入。  相似文献   

1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为一组异质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唯一能够治愈MDS的方法,然而在移植对象、移植时机和预处理方案的选择上仍存在分歧,值得深入研究以提高其疗效。现对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26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改进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配型不全相合异基因移植技术的广泛开展,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新的技术方法陆续运用后,国内一度被忽视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与这些新方法的疗效比较却缺乏大样本的研究结果,临床医生在面临患者治疗的选择时,如何抉择,是大家所关注的热点。2013年,武汉协和医院血研所举办的中法血液学学术交流会上,来自法国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NC Gorin教授针对该问题进行了专题讲座,讲座中以他所带领EBMT(欧洲造血干细胞移植协会)开展的AHSCT临床研究工作为主线,列举了全世界有代表性的研究,系统而全面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阐述了自体干细胞移植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和疗效。该讲座PPT课件长达175页,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纲要性的摘录了其中部分内容和一些最新的研究数据,为读者在自体移植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诊治策略方面提供一些循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滕清良  王玲  杜书静 《山东医药》2009,49(11):105-106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是指采集患者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低温保存,并于其接收大剂量化疗或放疗(预处理)后回输,以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ASCT包括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及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ABMT),以往多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近年来逐渐用于实体瘤(如乳腺癌、卵巢癌)、自身免疫性疾病、缺血性疾病(如糖尿病足、心肌梗死)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现将其在临床的应用进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医学领域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脑梗死治疗的重点研究方向。由于胚胎干细胞移植存在伦理、法律及取材等方面的问题,在移植治疗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骨髓中存在的一类非造血组织干细胞,有高度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