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导电聚乙烯材料及其PTC效应的研究(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反应法制备了TiCl_4/AlEt_3/炭黑催化剂,原位催化乙烯聚合,获得了既不同于结构型又区别于复合型的新型导电聚乙烯。发现较好的聚合条件是:聚合温度35℃;聚合时间20min;Al/Ti=6。测试结果表明材料有良好的PTC(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效应,而且性能稳定,不出现NTC(Nega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效应。  相似文献   

2.
采用球磨法制备了VOCl_3/MgCl_2/NaY和VOCl_3/MgCl_2/SiO_2两个系列的钒系复合载体催化体系,以Al_2Et_3Cl_3;为助催化剂,对乙烯、丙烯共聚合进行了研究。该催化体系在常压下最高催化效率可达7kgP/gV·h,远高于VOCl_3均相催化体系;得到的产物无规性能好,含氯量低;改变载体的配比,可有效地调控聚合物的组成。提出了活性种可能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3.
采用球磨法制备了TiCl_4/MgCl_2/MgY(NaY)复合载体催化体系。以Al(i-Bu)_3为助催化剂,研究了乙烯-丙烯共聚的工艺条件;Al/Ti、E/P比和催化效率的关系;着重研究了不同载体配比对聚合物组成的影响,发现改变催化剂载体的组成,可调控产物中C_3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蒙脱土为载体的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茂金属配合物Cp2ZrCl2负载在经甲基铝氧烷(MAO)处理后的蒙脱土(MT)上或直接负载在蒙脱土上制备了载体催化剂MT/MAO/Cp2ZrCl2和MT/Cp2ZrCl2,前者催化乙烯聚合在Al/Zr摩尔比降低至300时仍有较高的活性。所得到的聚乙烯(PE)相对分子质量及熔点均高于均相催化剂催化聚合所得的PE。通过溶脱试验可以证明茂金属配合物牢固地负载在蒙脱土的层间。  相似文献   

5.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技术研究Pd-Cu/Al_2O_3双金属及其单金属催化剂的还原特性以及热处理气氛和温度对Pd-Cu/Al_2O_3双金属催化剂还原性能的影响。发现不同金属负载量的Pd/Al_2O_3和Cu/Al_2O_3催化剂的还原性能有明显的差异,Pd-Cu/Al_2O_3催化剂的TPR峰形和峰位与相应的单金属催化剂的TPR曲线亦有明显的差异,其还原峰位发生位移。同时还发现热处理气氛对Pd-Cu/Al_2O_3催化剂的还原性能有明显的影响。讨论了负载于Al_2O_3载体上的Pd-Cu双金属及其单金属催化剂在还原过程中金属与载体、金属与金属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热处理条件对其还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丙烯用负载型催化剂常压淤浆聚合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MgCl2/TiCl4-AlEt3和MgCl2/TiCl4/DNBP-AlEt3/DPDMS两个催化体系的丙烯常压淤浆聚合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发现两者的动力学曲线都是衰减型的,给电子化合物使聚合速率降低,但同时使聚合的衰减速率变慢。两者衰减期的动力学曲线可以用双活性中心模型拟合。同时发现,聚合初期产物等规度随聚合时间延长而缓慢上升,然后趋于恒定。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聚合过程中聚合物形态的变化,发现聚合在催化剂的次级粒子上进行。  相似文献   

7.
设计正交实验研究均相金属茂催化剂Cp2ZrCl/MAO、Cp2TiCl2/MAO和Et(Ind)2ZrCl2/MAO催化乙烯和丙类均聚时的聚合条件,如聚合温度、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等,对聚合反应及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对聚合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双催化剂体系乙烯二聚和共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以Ti(OBu)_4/SiO_2-AlEt_3乙烯二聚催化剂与TiCl_4/LlgCl_2-AIEt_3乙烯聚合催化剂组成的双催化剂体系,使乙烯二聚生成1-丁烯并与乙烯就地共聚生成LLDPE的各种影响因素。提出了通过控制预二聚时间及两个催化剂投入量之比,使体系中1-丁烯浓度至少在1小时之内基本保持稳定,从而得到组成稳定的LLDPE。  相似文献   

9.
以醇或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乙基纤维素,EC;聚乙烯醇,PV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载体,制备了四种可溶高分子负载钯催化剂。无机碱的存在对反应呈明显的加速效应。在少量K2CO3存在下,EC-PdCl2和PVP-PdCl2对于硝基苯的催化加氢具有非常高的活性,最高活性>230molH2/molPd·min,即大于5150mlH2/mmolPd·min,该数值是已知文献报道的最好结果。详细考察了各种碱、K2CO3用量、溶剂以及反应温度对PVP-PdCl2催化硝基苯加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MgCl_3.EB/TiCl_4高效载体催化剂,在工业条件下进行了乙烯/1-丁烯共聚合。探讨了1-丁烯的存在及浓度对催化剂效率及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用FT-IR和13CNMR测定了共聚物的组成和序列分布。  相似文献   

11.
新型C_9—C_(10)芳烃脱烷基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Al_2O_3经稀土氧化物预处理后,制得C_9─C(10)芳烃脱烷基制二甲苯、甲笨和苯的Cr_2O_3-RE/Al_2O_3催化剂。经高温处理的预制载体RE-Al_2O_3,稀土氧化物可调节r-Al_2O_3的酸性,同时促使Cr_2O_3晶粒均匀分布在r-Al_2O_3表面。Cr_2O_3/Al_2O_3催化剂相比,Cr_2O_3-RE/Al_2O_3催化剂对BTX(苯、甲苯和二甲苯)有较高的选择性及较好的抗积炭能力。  相似文献   

12.
考察助催化剂浓度(Al/Ti摩尔比)和聚合温度对MgCl2/TiCl4/DNBP-AlEt3/DPDMS催化体系聚合行为的影响。发现Al/Ti摩尔比对含给电子化合物和不含给电子化合物的催化体系有不同的影响。Al/Ti摩尔比增大使含给电子化合物的催化剂活性升高,但产物的全同指数下降;使不含给电子化合物的催化剂活性降低,但全同指数提高。Al/Ti摩尔比对聚合活性的影响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竞争吸附模型。当聚合温度为50℃时,催化剂活性最高,但聚合温度对聚合物全同指数的影响较小;在30~50℃之间,聚合符合Arhenius方程;当聚合温度超过50℃时,由于聚合物粒子形态发生变化,结果偏离Arhenius方程。  相似文献   

13.
Pt、Pd及其双金属催化剂表面氧性能与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PD-MS及CO氧化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Pt/Al_2O_3、pd/Al_2O_3及Pt-Pd/Al_2O_3催化剂上表面氧的脱出-恢复性能及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t、Pd单金属催化剂上的表面氧随金属负载量增加,氧脱附峰面积增大,起脱温度降低,催化氧化活性提高。双金属催化剂上的表面氧性质与单金属催化剂的不同,两种金属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促进各自的氧化还原性能:随Pd/Pt比增加,脱附峰面积明显增大,催化活性也提高,催化活性与催化剂表面氧吸脱附性能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所用催化剂为低金属载量的Pt/Al2O3、Re/Al2O3和工业型Pt-Re/Al2O3催化剂,其中Pt含量为0.22w%,Re含量为0.43w%。用双分子探针NO与CO竞争吸附红外光谱法研究微量水对Pt/Al2O3、Re/Al2O3和Pt-Re/Al2O3催化剂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气中微量水的存在,不影响Pt-Re/Al2O3催化剂中铂氧化物的还原,但抑制铼氧化物的还原,使铼在催化剂表面上的两类活性中心的比例NO1760/NO1850值低于与催化剂最佳催化性能的对应值,导致催化剂正庚烷转化的甲苯选择性、C+5液收选择性和稳定性变坏。没有明显迹象表明,在Pt-Re/Al2O3催化剂还原过程中有铂催化铼或铼自催化还原发生。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ZnCl_2对几种不同类型的、有工业应用价值的环加成反应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ZnCl_2对具有含氧基团底物的Diels-Alder反应催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的阴离子聚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逄杰斌 《石化技术》1998,5(1):27-30
成功地在较高温度下(10℃)用活性阴离子聚合法合成了窄分布(Mw/Mn<110)的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详细探讨了温度、设计分子量、溶剂体系、添加剂(LiCl)的量等对聚合的影响,并对其时间-转化率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10℃下,用甲苯/四氢呋喃=9/1(体积比)的混合溶剂,可以对分子量进行任意控制,均可得窄分布聚合物,在此条件下LiCl的添加无明显效果,而在较高温度或THF含量高于90%时对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的阴离子活性聚合有较明显的改善。通过对其时间-转化率的研究,表明其在10℃下、用甲苯/四氢呋喃=9/1(体积比)的混合溶剂、添加LiCl的条件下,聚合速率很快,反应在1分钟内即告完成。  相似文献   

17.
铑催化剂催化庚烯羰化一步制辛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以Rh_2AcO_4和[Rh(NH_3)_5Cl]Cl_2为催化剂前体,以PBu_3为配位体,烯烃进化一步合成辛醇的试验结果。考察了催化剂浓度、配位体用量、合成气压力等对反应的影响。在[Rh=5×10 ̄(-3)mol/L、P/Rh=4、合成气(Co/H_2=1/2)总压5.0MPa、T=120℃、t=24h以内时,烯烃转化率100%,对醇的选择性95%以上,醇的正异构比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从催化剂的加料顺序、陈化方式、催化剂用量、Al/Nd、Cl/Nd几方面考察了Nd(naph)3-Al(i-Bu)3-Al(i-Bu)2Cl催化体系对丁二烯聚合活性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按Nd(naph)3+Al(i-Bu)2Cl+Al(i-Bu)3顺序加料聚合活性相对较高。要保证一定的聚合活性需Al/Nd>20(mol比)、Cl/Nd=2.5~3(mol比)时聚合活性出现极值。  相似文献   

19.
炭黑聚乙烯复合导电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两种性能差异较大的炭黑填充聚乙烯复合体系,研究了炭黑含量及炭黑性能对复合体系的导电性、力学性能及加工流动性的影响,从而为炭黑聚乙烯复合体系的导电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甲基铝氧烷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氯化镁六水合物(MgCl_2·6H_2O)作为三甲基铝的新水解剂制备甲基铝氧烷。对三甲基铝的水解速度、水解反应产物甲基铝氧烷和MgCl_2固体余留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探讨。在相同条件下,与用Al_2(SO_4)_3·18H_2O和NdCl_3·7H_2O水解剂制备甲基铝氧烷进行对比试验,表明由这3种水解剂制得的甲基铝氧烷的结构性能不同。其中,以MgCl_2·6H_2O水解剂制备的甲基铝氧烷产率(按水解反应放出的CH_4气计算)、甲基铝氧烷的分子量(或齐聚度)、以及用作Cp_2ZrCl_2的助催化剂对乙烯聚合的活性都高于其他两种水解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