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及对患者临床症状与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49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血糖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研究组给予益气养血通痹汤治疗。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但两组间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减少(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提升(P<0.05),研究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益气养血通痹汤治疗,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患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辅治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地特胰岛素、腺苷钴胺、硫辛酸,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结果:治疗组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补阳还五汤联合刺五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8例,随机分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甲钴胺注射液基础上增加补阳还五汤和刺五加注射,7天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腓总、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N)、感觉传导速度(SNCV)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传统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刺五加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且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周晖  郭小云 《中药材》2005,28(9):859-86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4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西医治疗对照组和在此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的治疗组进行神经症状体征的积分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明显改善神经症状(P<0.01)和体征(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降糖药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128例加服甲钴胺500μg,3次/d;治疗组128例加服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6%,对照组总有效率55.4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邵氏针灸组穴治疗瘀血阻络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邵氏针灸组穴联合口服甲钴胺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中医证候积分、正中和腓总神经电流感觉阈值(CP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中医证候积分、正中和腓总神经电流感觉阈值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高于对照组的7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药联合邵氏针灸组穴治疗瘀血阻络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燥汤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清燥汤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8周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2.7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燥汤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甲钴胺治疗,治疗组30例在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P0.05);治疗后2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提高,而治疗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更显著,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益肾活血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口服并配合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口服并配合足浴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胶囊口服、腺苷钴胺肌注治疗,两组连续用药30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两组DPN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7%,经Ridit检验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口服并配合足浴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对DPN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四物五藤汤配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2例,分成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四物五藤汤,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可采取四物五藤汤配合甲钴胺治疗,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左莹莹  黄福斌 《河南中医》2014,34(1):147-14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中药外用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给予基础治疗包括饮食、运动、降糖等对症处理之外,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维生素B1口服,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口服服配合中药泡足,15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通过密歇根糖尿病审计病变计分法及血液流变学结果比较疗效。结果:中药口服配合中药泡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中药泡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心通口服联合补阳还五汤足浴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脑心通胶囊,同时每晚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水煎泡足,对照组给予口服甲钴胺胶囊,2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8%,对照组总有效率71.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心通口服联合补阳还五汤足浴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疗效明显,值得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68例,在良好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使用甲钴胺,治疗组34例使用大株红景天联合甲钴胺,疗程为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及震动感觉阈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神经传导速度及震动感觉阈值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经x2检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68例,在良好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使用甲钴胺,治疗组34例使用大株红景天联合甲钴胺,疗程为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及震动感觉阈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神经传导速度及震动感觉阈值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经x2检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服用甲钴胺(0.5mg,tid),观察组则配合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下肢震动感觉阈值、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杨永庆  邢登洲 《新中医》2019,51(10):67-69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老年DP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铁蛋白(S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及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FBG、P2hBG、HbAlc、SF水平及TSS评分均降低(P 0.05),SOD、GSH水平均升高(P 0.05)。治疗后观察组FBG、P2hBG、HbAlc、SF水平及T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SOD、G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47%,高于对照组的68.42%(P 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21.05%,对照组15.7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DPN,可降低血糖及SF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反应,用药安全性高,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治疗4星期后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神经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功能都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甲钴胺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0例为对照组行甲钴胺片治疗,另30例为观察组行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古今录验》续命汤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5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古今录验》续命汤联合硫辛酸治疗;对照组给予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总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震动感觉阈值测定结果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震动感觉阈值测定结果相较对照组亦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续命汤能够有效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震动感觉敏感性,且相对硫辛酸与甲钴胺的联合具有优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自拟化湿活血汤、甲钴胺联合使用对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9例为观察对象(2016年1—10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实施甲钴胺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化湿活血汤(自拟)治疗,观察两组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系统症状评分、MDNS评分及临床症状改善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化湿活血汤(自拟)、甲钴胺联合使用的临床疗效显著,能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