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PBMCs中转录因子T-bet/GATA-3比率与Th1/Th2细胞失衡的关系及体外CpG干预后T-bet/GATA3比率的变化及其对Th1/Th2细胞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RT-PCR法测定30例发作期哮喘患者(哮喘组)及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COPD组)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组) PBMCs中T-bet mRNA、GATA-3 mRNA及TLR9 mRNA的表达强度,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4、IL-5、IL-13和IFNγ的表达水平,以观察哮喘患者PBMCs中转录因子T-bet/GATA-3比率与Th1/Th2细胞失衡的关系。将20例发作期哮喘患者的PBMCs分为2部分,一份加入CpG ODN和PHA(CpG组),一份仅加入PHA(对照组),培养48 h后分别收集培养液和细胞,采用RT-PCR法测定细胞中T-bet mRNA、GATA-3 mRNA及TLR9 mRNA的表达强度,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IL-4、IL-5、IL-13和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患者PBMCs中T-bet/GATA-3的比率显著低于COPD患者和正常人,IL-4、IL-5、IL-13的水平显著高于COPD患者和正常人,与T-bet/GATA-3的比率呈负相关,而IFN-γ的水平显著降低,与T-bet/GATA-3的比率呈正相关。哮喘组TLR9的表达强度显著弱于COPD患者和正常人。CpG干预组细胞培养液中IL-4、IL-5和IL-13的水平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pG干预组细胞中T-bet mRNA和TLR9 mRNA的表达强度显著强于对照组,GATA-3 mRNA的表达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T-bet/GATA-3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哮喘患者T-bet/GATA-3的比率降低,可以作为评价Th1/Th2细胞失衡的精确指标。CpG ODN可以上调T-bet的表达,下调GATA-3的表达,从而上调T-bet/GATA-3的比率,逆转Th1/Th2细胞失衡,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哮喘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在脂多糖(LPS)诱导淋巴细胞炎性过程中对辅助性T细胞(Th)Th1/Th2细胞失衡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脓毒症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RT-qPCR检测Tim-3、galectin-9、T-bet和GATA3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sTim-3、galectin-9、IFN-γ和IL-4的水平;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LPS刺激建立体外炎性模型;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h1和Th2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JAK2/STAT3相关因子的表达;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Tim-3、galectin-9、IFN-γ和IL-4的相关性。结果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Tim-3和galectin-9的mRNA表达增多,sTim-3、galectin-9、IL-4和GATA-3升高,IFN-γ和T-bet水平下降,磷酸化JAK2和STAT3升高(P<0.05)。阻断Tim-3表达后,IFN-γ水平升高,而IL-4的水平明显下降,磷酸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ML-111下调c-Met抑制Hela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将Hela细胞分为3组:空白组、BML-111组; BML-111+Boc-2(c-Met特异性阻断剂)组,BML-111组与BML-111+Boc-2组分别转染100μg/L的BML-111、100μg/L的BML-111和100μg/L的Boc-2,采用MTT实验、细胞侵袭与转移实验观察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状况,采用Western blot实验分析NF-κB、c-Met、P53的蛋白表达状况。结果:BML-111的加入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0. 05),而Boc-2的加入有利于抵抗BML-111的抑制作用(P0. 05)。BML-111的加入促进P53的表达,抑制NF-κB、c-Met的表达(P0. 05);而加入Boc-2处理后,NF-κB、c-Met、P53表达与BML-111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BML-111可以对Hela细胞迁移、增殖与侵袭进行有效抑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c-Met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T-bet、GATA3及相关因子的表达与胃癌及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Th1和Th2两类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与转录因子T-bet和GATA3表达的相关性,从细胞因子与转录因子角度考证胃癌患者Th1/Th2细胞分化趋势,探讨p53与T-bet的相关性,了解T-bet与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55例胃癌患者及45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bet、GATA3转录因子和IFN-γ、IL-4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53的表达状况。结果:55例胃癌患者T-bet、GATA3、IFN-γ、IL-4的表达率依次为51%(28/55)、78%(43/55)、27%(15/55)、69%(38/55)。定量PCR结果显示,病人组的T-bet和IFN-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GATA3和IL-4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bet与IFN-γ在病人体内的mRNA表达存在正相关性(P〈0.01),正常人则没有。GATA3与IL-4的表达在两组中均呈明显正相关(P〈0.01和P〈0.05),且在p53阳性的患者中,T-bet的表达率较低,而GATA3的表达率较高。结论:胃癌患者有明显Th2漂移现象,且p53的表达与T-bet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的免疫应答特点。方法:DBA/2小鼠经腹腔注射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y17XL)和夏氏疟原虫(P.c AS)感染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感染率;ELISA动态检测感染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水平;采用RT-PCR动态检测脾细胞中Th1和Th2型转录因子T-bet和GATA3 mRNA表达量。结果:两种疟原虫感染小鼠在感染早期T-bet mRNA表达量均明显增加,升高幅度明显高于GATA3,T-bet/GATA3比值明显高于感染前水平;IFNγ-明显升高后伴随IL-4分泌水平增加。但是,P.c AS感染小鼠IFNγ-水平明显高于P.y17XL感染小鼠,且随后的IL-4水平仅出现短暂升高,感染后前8天T-bet/GATA3比值未有明显下降趋势,原虫血症逐渐升高至小鼠全部死亡。相比,P.y17XL感染小鼠T-bet/GA-TA3比值在感染后第3天达峰值,随后缓慢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原虫血症得到控制至小鼠自愈。结论:抗疟保护性免疫不仅依赖于Th1和Th2型免疫应答的有效建立和协调过渡,而且Th1/Th2型免疫应答的发生时相和效应强度可能影响着疟疾感染的最终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结核杆菌耐热抗原(MTB-HAg)激活的人外周血γδT细胞Th2极性分化特点和表达于T细胞中的T盒(T-bet)和GATA结合蛋白3(GATA-3)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用MTB-HAg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获得MTB-HAg激活的T细胞(MTBAT),分别在中性条件和Th2极化条件培养后,再经10 ng/m L佛波醇酯(PMA)、500 ng/m L离子霉素(ionomycin)和2.5μmol/L莫能菌素(monensin)刺激6 h,四色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选28 d MTBAT中的γδT细胞和CD4+T细胞,反转录PCR(RT-PCR)检测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结果在中性条件和Th2极化条件下培养的MTBAT中,γδT细胞一直优势表达IFN-γ,而Th2极化条件下,随培养时间增加IFN-γ+αβT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与中性条件培养比较,Th2极化条件下MTBAT培养28 d,Th0型(IFN-γ+IL-4+)γδT细胞显著增加;而Th2型(IFN-γ-IL-4+)αβT细胞显著增加。RT-PCR结果显示,Th2极化的γδT细胞仍高表达T-bet mRNA,而在CD4+T细胞T-bet mRNA表达被显著下调;同时,GATA-3 mRNA在γδT细胞和CD4+T细胞的表达均显著上调。结论 Th2极化条件下,大部分γδT细胞仍为Th1型,仅部分极性分化为Th0型细胞;Th2极性分化的γδT细胞转录因子T-bet和GATA-3未表现出交互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对哮喘小鼠Th1/Th2比值及ILC2百分比的影响,选用屋尘螨(house dust mite, HDM)致敏、激发C57BL/6小鼠制备以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EOS)浸润为主的小鼠哮喘模型,给予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诱导HO-1高表达。观察肺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EOS百分比及肺脏组织炎性因子水平以评估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程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脏组织HO-1蛋白表达量;FACS分析肺脏组织Th1、Th2及ILC2百分比。结果显示,HDM致敏、激发后小鼠肺脏炎性因子分泌增加,气道EOS浸润增多,肺脏Th1/Th2比值失衡,同时ILC2百分比增加(有P0.05)。而hemin诱导的HO-1高表达能够缓解上述炎症反应过程,恢复Th1/Th2平衡,同时逆转ILC2百分比(有P0.05)。以上结果表明,上调HO-1表达能够抑制HDM所致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反应,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ILC2百分比并维持Th1/Th2平衡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过敏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作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哮喘患者外周血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受特异性过敏原刺激后细胞因子IFN-γ/IL-4、转录因子T-bet/GATA-3的表达变化,探讨Th1、Th2与过敏性哮喘之间的关系。方法:①采用ELISA法检测发作期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浆IFN-γ/IL-4及PBMC在粉尘螨(Df)刺激下产生IFN-γ/IL-4的水平,并以正常人为对照。②采用半定量RT-PCR反应检测过敏性哮喘患者PBMC受过敏原刺激前后T-betmRNA、GATA-3mRNA的表达水平,并以正常人为对照。结果:①哮喘患者血浆IL-4水平较正常人升高(P=0.0017),IFN-γ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P=0.7600),IFN-γ/IL-4的比值显著低于正常人(P=0.0001)。②经过敏原刺激后,哮喘患者PBMC产生的IL-4、IFN-γ水平均较正常人显著升高(t=3.5644,P=0.0010;t=3.3500,P=0.0020),但哮喘患者IFN-γ/IL-4的比值仍显著低于正常组(t=6.3640,P=0.0001)。③哮喘患者PBMC中GATA-3的表达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t=2.2743,P=0.0280),而T-bet的表达量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变化(t=0.3823,P=0.7044),哮喘患者T-bet/GATA-3比值与正常人也未见显著差异(t=1.1152,P=0.2834)。④经过敏原刺激后,哮喘患者PBMC中T-bet、GATA-3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增高(t=2.2982,P=0.0276;t=3.7887,P=0.0006),但T-bet/GATA-3的比值与正常人比较仍无显著差异(t=1.1959,P=0.2491)。结论:在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水平上,过敏性哮喘患者不仅存在着Th2反应增强,也存在着Th1反应的增强,因此用Th1/Th2平衡失调学说尚不能满意解释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态分析BALB/c小鼠感染弓形虫后Th1/Th2免疫失衡及免疫漂移特点,并探讨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在此过程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0只,弓形虫感染组60只。于感染后奇数天每天处死感染组小鼠2只,对照组小鼠1只,采用ELISA法动态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FN-γ和IL-4的水平,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小鼠脾细胞中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感染组小鼠中,血清IFN-γ于感染后第4天开始显著升高,第5~7天维持在高峰值,从第8天开始下降,第9天降至正常水平;IL-4于感染后第8天开始显著升高,第9天升至峰值,从第14天开始下降,第15天降至正常水平;脾细胞T-bet mRNA的表达在感染后第3天升高,第5天达高峰后于第9天降至正常水平;脾细胞GATA-3 mRNA的表达在感染后第7天升高,第11天达高峰,于第13天降至正常水平。正常对照组小鼠在实验期内IFN-γI、L-4水平没有明显变化,维持在正常的较低水平。结论:BALB/c小鼠感染弓形虫后诱导的免疫应答在感染急性期(第1~8天)以Th1应答为主,第9至13天,宿主免疫应答以Th2细胞应答为主,之后Th1/Th2应答基本恢复平衡。Th1应答向Th2应答的漂移与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相关并受其调控,Th1/Th2型免疫应答的发生时相和效应强度可能影响弓形虫感染的最终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川崎病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调控作用。方法: 选取41 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儿童4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三色荧光流式细胞术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组患儿外周血Th1、Th2细胞数量及单个核细胞中T-bet和GATA3 mRNA水平。结果: 川崎病患儿外周血Th1、Th2细胞比率及单个核细胞转录因子T-bet mRNA、GATA3 mRNA转录水平分别为(10.36±3.69)%、(6.46±2.28)%、0.51±0.16和0.38±0.1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5.26±5.22)%、(16.87±4.35)%、0.62±0.21和0.46±0.12,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h1和Th2细胞比率分别与T-bet mRNA和GATA3 mRNA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T细胞并非活化而是处于抑制状态,T-bet和GATA3分别对Th1和Th2细胞增殖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小鼠Lewis肺癌移植肿瘤模型探究肺癌疾病进展过程中外周血微小RNA的表达及其对Th1/Th2平衡的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Real-time PCR实验检测血浆中miR-143、miR-217、miR-195和miR-615的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血清IFN-γ、IL-2、IL-4和IL-10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CD4+IFN-γ+Th1细胞及CD4+IL-4+Th2细胞比例,测量并统计荷瘤小鼠皮下接种部位肿瘤体积及肺部转移性结节;分离小鼠外周血CD4 T细胞,检测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表达。结果 与Normal组相比,LCC组小鼠外周血血清miR-143表达水平显著上升,miR-217、miR-195和miR-615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与Normal组相比,LCC组小鼠外周血Th1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脾脏Th1细胞比例下降,而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上升,且Th1/Th2比率显著下降。而Anti-miR-143组Th1相关细胞因子及Th1细胞比例升高,且Th2相关细胞因子比例下降。与LCC组相比,Anti-miR...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β2糖蛋白I(β2GPI)免疫小鼠引起的辅助性T(Th)细胞分化和抗β2GPI抗体产生的机制。方法将健康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β2GPI免疫组,每隔2周由尾静脉注射β2GPI或等量生理盐水,共注射2次或4次。采用间接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β2GPI抗体的效价;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小鼠脾脏细胞GATA结合蛋白3(GATA3)、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于T细胞的T盒(T-bet)、γ干扰素(IFN-γ)、Foxp3的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GATA3阳性细胞和Foxp3阳性细胞的比例。结果 2次免疫后,小鼠血清中出现高效价(1∶100 000)的抗β2GPI抗体,脾脏中Th2特异性指标GATA3、IL-4的mRNA水平和GATA3阳性细胞比例相对生理盐水组升高。4次免疫后,小鼠血清中抗β2GPI抗体效价进一步升高(1∶100 000),脾脏GATA3、Th1细胞特异性标志物(T-bet、IFN-γ)和调节性T细胞特异性标志Foxp3的mRNA水平下调,IL-4的mRNA水平和2次免疫后无明显差异。此外,脾脏细胞中GATA3阳性细胞的比例进一步上调且伴有Foxp3阳性细胞比例的下调。结论β2GPI免疫小鼠引起Th细胞向Th2细胞优势分化,并伴有Th1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有利于抗β2GPI抗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对MRL/lpr狼疮鼠T-bet/GATA3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周龄MRL/lpr狼疮鼠和正常C57BL/6J小鼠随机分组,分别接受ATO(0.4mg·kg~(-1)·d~(-1))和同体积生理盐水(NS)治疗2个月,分离脾脏淋巴细胞,然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bet、GATA3、IFN-γ、IL-4的mRNA水平及T-bet/GATA3 mRNA的比值,Western blot法检测T-bet和GATA3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和IL-4的浓度。结果:(1)MRL/lpr狼疮鼠NS组T-bet、IFN-γ的mRNA及蛋白表达、Tbet/GATA3 mRNA比值均高于C57BL/6J小鼠NS组(P0.05),而GATA3、IL-4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低于C57BL/6J小鼠NS组(P0.05);(2)在MRL/lpr狼疮鼠中,与NS组相比,ATO组T-bet、IFN-γ的mRNA及蛋白表达、T-bet/GATA3 mRNA比值均下降(P0.05),而2组中GATA3、IL-4的mRNA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3)在C57BL/6J小鼠中,NS组和ATO组之间以上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TO可能通过影响MRL/lpr狼疮鼠Tbet/GATA3信号通路,降低T-bet表达,从而减少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和分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Jurkat T细胞T-bet/GATA-3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调节Th1/Th2细胞分化作用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刺激Jurkat T细胞48 h后,用ELISA法检测Th1/Th2细胞因子表达谱及用RT-PCR检测T-bet和GATA-3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白藜芦醇抑制T-bet mRNA和GATA-3 mRNA的表达(F=6308,P〈0.05 F=3262,P〈0.05).对Jurkat 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IL-10的表达均起抑制作用,并具有浓度效应(F=2604,P〈0.05 F=2465,P〈0.05).结论 白藜芦醇抑制Jurct T细胞由Th0向Th1细胞分化可能是通过降低转录因子T-bet表达水平进行调节,对Th2细胞的抑制作用则可能通过抑制转录因子GATA-3途径进行负调节,并具有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大鼠急性脑脊髓性损伤后脑脊髓中Th1和Th2细胞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持续性二次损伤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制备SD大鼠急性脑脊髓性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损伤组和脂多糖(LPS)处理组,各组又分别对脑和脊髓进行实验处理.用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不同组别大鼠脑脊髓中Th1和Th2细胞相关因子,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损伤和LPS处理的脑组织Th1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IFN-γ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T-bet的表达并无明显改变;在损伤和LPS处理的脊髓中,IFN-γ和转录因子T-bet、HLX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无论是脊髓损伤组还是LPS处理组,细胞因子IL-4和转录因子GATA3均与对照组无异,呈低表达状态.结论 脑脊髓损伤后呈现不同程度的Th1细胞相关因子上调,尤以可溶性的细胞因子IFN-γ为显著,脊髓损伤时出现T-bet与HLX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1/Th2免疫反应状态,观察中药黄芪(AG)对其作用。方法:采用并分离肺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PBMCs,各分为4组:其中1组即刻冻存待测,其余3组分别为不加药对照组、加10%AG、20%AG组,培养48h,收集细胞。以IL-2、IFN-γ代表Th1型细胞因子,IL-4、IL-6、IL-10代表Th2型细胞因子,用RT-PCR 患者PBMC中Th1/Th2型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肺癌患者PBMC中,IL-4、IL-6和IL-10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而IL-2无1例表达(0/23),IFN-γ仅1例表达;经与黄芪培养后(2种浓度),肺癌患者Th2型因子与未加AG培养组相比,IL-4、IL-6和IL-10的表达率下降(P<0.05);而IL-2的表达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的免疫细胞呈现Th2型免疫反应优势状态;黄芪对于肺癌宿主PBMCs Th1/Th2的状态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使肺癌患者PBMCs的Th2型优势免疫反应向Th1方向逆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效应性T细胞各亚群Th1、Th2和Th17细胞活性的变化。方法: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选择20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CA组),颈动脉正常的25例高血压患者(EH组)以及2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清晨空腹抽血。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Th2和Th17细胞比例,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T-bet、GATA3和RORγt mRNA,ELISA法检测血浆中IFN-γ、IL-4和IL-17水平。结果:与EH组和Control组相比较,CA组Th1、Th17细胞比例显著升高,T-bet和RORγt mRNA表达增加,血浆IFN-γ和IL-17水平显著升高。与Control组相比较,EH组Th1、Th17细胞比例、T-bet和RORγt mRNA、血浆IFN-γ和IL-17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三组间Th2细胞比例、GATA3 mRNA和血浆IL-4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Th1、Th17细胞活性升高,这种改变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1/Th2免疫反应状态,观察中药黄芪(AG)对其作用。方法:采集并分离肺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PBMCs,各分为4组:其中1组即刻冻存待测,其余3组分别为不加药对照组、加 10%AG、20%AG组,培养48h,收集细胞。以IL-2、IFN-γ代表Th1型细胞因子,IL-4、IL-6、IL-10代表Th2型细胞因子,用RT-PCR方法检测肺癌患者PBMC中Th1/Th2型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肺癌患者PBMC中,IL-4、IL-6和IL-10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而IL-2无1例表达(0/23),IFN-γ仅1例表达;经与黄芪培养后(2种浓度),肺癌患者Th2型因子与未加AG培养组相比,IL-4、IL-6和IL-10的表达率下降(P<0.05);而IL-2的表达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的免疫细胞呈现Th2型免疫反应优势状态;黄芪对于肺癌宿主PBMCs Th1/Th2的状态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使肺癌患者PBMCs的Th2型优势免疫反应向Th1方向逆转。  相似文献   

19.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干预对体外培养的健康人PBMC分泌IFN-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本研究采用Bio-plex法检测RA患者及健康人血浆中37种炎性细胞因子及可溶性受体的含量;分别用RA患者血清(体积分数为20%)和关节液(体积分数10%)处理体外分离培养的健康人PBMC 5d,流式细胞术分析CD3+CD8-IFN-γ+(Th1)和CD3+CD8+IFN-γ+(Tc1)的细胞含量变化;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转录因子T-bet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RA患者血浆中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和可溶性受体含量升高;R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处理后的健康人PBMC中Th1和Tc1比例升高;Th1和Tc1相关的转录因子T-bet mRNA表达上调。这说明R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可使体外培养的健康人PBMC中Th1和Tc1比例增加,原因可能与R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异常存在的炎性因子和其他可溶性介质有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